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太平天国定都后,为了巩固天京的军事部署,都做了哪些重要安排?

太平天国定都后,为了巩固天京的军事部署,都做了哪些重要安排?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984 更新时间:2024/1/16 13:14:23

洪秀全被迎入金陵之后,随即宣布这里成为太平天国的京城,并改名为天京。很多比较熟悉这段时间历史的朋友们是知道的,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两个月后,派出了北伐军和西征军,那么有一个问题,为什么他们没有在攻下天京之后就趁大好形势进行北伐和西征,而是选择两个月后进行呢?小佛在看了相关的史料后得出一个结论:洪秀全领导着他的手下们做着一件比北伐和西征都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巩固天京的军事部署(毕竟洪秀全、杨秀清以后是要长居在天京)。

要对一个地方进行布防,就需要熟悉这个地方的地理条件,小佛就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天京的地理条件:天京西面和部分北面都靠着长江,东面靠钟山,南面有秦淮河,剩余北面防守则可以依托玄武湖为屏障,周围更是分布有聚宝山、覆舟山、鸡笼山、清凉山、可以说是“山川险固,虎踞龙盘”,不过天京有个最大的缺点就是“龙脖子”处没有护城河,根据史料的记载,所谓的“龙脖子”就是太平门附近的跨过钟山和富贵山之间的山脊,形势险要,十多年后,这个地方就成为了湘军攻入天京城的突破口。

太平军初到天京,这个时期所做的军事决策基本上都由杨秀清敲定,自然,这次对于天京的布防自然也是由杨秀清进行操刀。那么,为了巩固天京的军事布防,杨秀清都做了哪些重要的安排?

要想巩固一个地方的军事布防,这个地方首先不能是孤城,天京附近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军事重镇——镇江和扬州。镇江原名京口,在南北朝时期,镇江已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后来隋炀帝通了京杭大运河之后,镇江更是成为长江和京杭大运河的交汇之处,同时也是连接扬州和金陵的重要地方,“金(山)焦(山)障其中流,实天设之险”。扬州,历代南北漕运的必经之地,经济特别发达,据说是当时最富庶的一个地方,太平军如果占有扬州,无异于有了一个巨大的金库。

1853年3月底,太平军占有金陵之后,杨秀清便派罗大纲、吴如孝去攻占镇江,林凤祥、李开芳、吉文元去攻占扬州,这两个城池的守军基本没有抵抗就跑了,太平军兵不血刃得了两个重镇,直接截断了清朝漕运,控制了中国的心脏地带,而这两个重镇日后也的确分散了清军围困天京的兵力。

天京城在明朝初年是朱元璋选定的首都,朱元璋在金陵的布防上是下了血本的:城墙全长37.14千米,有城门13座,上有雉堞13616个,有资料说朱元璋建的金陵城是我国同时也是世界历史上最大的设防城市。清军入关之后,基本没有改变南京城的构造,也就是到了咸丰皇帝在位期间,南京城基本上还保持着明朝的样子。太平军攻占金陵之后,对天京的军事布防,也是基于此。杨秀清对天京城布防设计主要分为以下几个小点。

(一)、在天京城每个城门外面都建一个兵营。兵营的驻地根据情况而定,只要方便防守和控制城门即可。每个军营外面都会挖上壕沟,濠沟外围都会钉上木桩,用荆棘绕在木桩之间,在木桩的外围还要钉上交叉竹签,军营里则是建立一座高台,每日派人值守,观察有没有清军靠近,同时每个军营都会用土建一定高度的围墙,围墙上有炮口和枪口,营门外层层设卡,防止清军前来偷袭。

(二)、在天京城各处修建高楼。每座望楼相距大概一里地,其中最高的是建在东王府和天京卫戍府。望楼功能有点类似长城上的烽火台,一则用来监视远处敌情,二则用来对城内人发号命令。太平军修建的望楼一般有四五丈高。有记载说天京城内的高楼上是用旗语来传递消息,有记载则是说在高楼上放有大鼓,通过鼓声来传递消息,比如:一声鼓响,大家要等待北王的命令;二声鼓响,前往北王府集合;三声鼓响,各个城门外的军营要集合完毕……

太平军这个期间在天京修建的望楼,值得一提的当属雨花台望楼。据说雨花台这个望楼挺立山巅,高度已经可以比肩报恩寺塔(报恩寺塔共九层八面,高78.2米),在甚至数十里外长江上行船时也可望见(天京事变的时候,韦昌辉石达开利用报恩寺塔,将之作为炮轰天京的制高点,遂下令炸毁)。

(三)、扩大水营,在天京设立水营衙门。由于天京紧靠长江,水营的作用便显得尤为突出。太平天国的水营不同于湘军的水师,它不是单纯的作战队伍,它还负担着太平军的粮草运输、人员运输和文书传递,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门。

(四)、团结城内所有人。太平天国是实行男女分营的,杨秀清同样在天京也是这样做的,让所有人都进入军队系统,男营主要负责出征,到外地去征战(比如后来的西征军和北伐军),女营则需要在天京负责防守、筑城、运输等工作(比如天王府的修建基本都是女人们完成的)。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杨秀清在天京做着军事布防的同时,清军已经兵临天京城外。湖北提督、钦差大臣向荣在太平军占领金陵十天后抵达城外,他带军队从秣陵关绕到了南京城东,先是将军营驻扎在沙子岗,不久之后将军营迁移到了孝陵卫(江南大营),清钦差大臣琦善带军队到扬州城外(江北大营)。可以说,是太平军在布防的时候完全忽略了清军的行动,给了清军机会,在自己眼睛里揉了沙子。

参考资料:吴庆洲,《中国军事建筑艺术》;罗尔纲,王庆成,《太平天国》;罗尔纲,《太平天国史》

更多文章

  • 洪秀全把儿子养成傻白甜,被俘后对清军言听计从,被处以极刑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洪秀全儿子死得有多惨,洪秀全儿子被俘后说的这段话,经典传奇太平天国洪秀全

    屡次名落孙山的洪秀全,却极为精通权术,十分擅长思想控制。早年间,洪秀全便一手创立了拜上帝会,并网罗了一批教众,从而与清廷决裂,打下了半壁江山。到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洪秀全开始沉迷于眼前的胜利,躲在天王府风流快活。为了稳住自己的权势,洪秀全绞尽脑汁地实行思想控制,甚至连自己的儿子都不放过。洪天贵福尚在

  • 洪秀全儿子被清兵活捉,说出了后宫的隐秘,慈禧下令凌迟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在风光一时的起义运动中,洪秀全扮演着一位至高无上的精神领袖,自称天王,带领着众多信奉拜上帝教徒的人和许多处在社会底层的贫苦百姓发动了起义,这场起义持续了数年的时间,一度将清军打的狼狈不堪,但是在不久之后,这支强大的队伍没落了,太平天国发起的运动也走向了失败的道路。虽说当清军攻破天京的时候,洪秀全已经

  • 甲午战争战败,李鸿章需要对甲午战争负责任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甲午中日战争当中北洋海军的失败,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海军粮饷短缺,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李鸿章任用其同乡和旧部。丁汝昌对于海军可以说是一窍不通的,北洋舰队的训练教育都仰仗英国总教习琅威理。但是李鸿章却处处的限制朗威里,可以说是自从朗威里离开之后,北洋舰队的风气便大幅度的下降了。大家都知道中国自史以来讲究

  • 历史上权力最大的5位女人,冯太后慈禧上榜,第一位无人能及!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冯太后历史照片,最年轻的太后冯太后,冯太后和慈禧谁厉害

    第二个要介绍的就是汉朝时期的邓太后了。对于她而言,有一些评价认为,她是历史当中最为优秀的一个女性的政治家之一,其实这种说法并不是空穴来风的。她本是汉和帝的皇后,但是就在汉和帝去世之后,邓太后废黜长子,选立幼子,最终掌管东汉时期统治数十年之久。在这个时期当中,东汉社会是非常动荡不安的,但是由于邓太后的

  • 洪秀全一口气封了2700个王,为何唯独不允许老百姓姓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洪秀全封的王都有谁,洪秀全最后一次封了几个王,洪秀全为何要封王

    其实,太平天国运动还创造了一项历史记录:它是中国历朝历代中封王最多的一个政权。在太平天国运动晚期,洪秀全一口气竟然封了2700多个王!在太平天国运动晚期,太平军的总数量不过三四十万人。而太平天国的各种大小王就有2700多个,这就是说,平均每100多个士兵中就有一个王。那感觉,简直就是抬头见王、低头也

  • 此官职仅三品,康熙靠他扳倒鳌拜,雍正靠他抢皇位,但是无人敢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康熙晚年为何会后悔擒下鳌拜,鳌拜现在的官职,康熙大帝如何智擒鳌拜

    在清朝入关以后,为了保证政权的稳定和京城的安全,在顺治时期就建立了这个官职,是正二品的大官,他的官职这么高的原因就是因为,他负责的是整个京城的保卫工作,只不过清朝肯定不会把所有京师的军队都交给九门提督,当时康熙中后期的时候,太子想要联合九门提督造反就没有成功。其实九门提督负责的军队只是京师的一部分,

  • 此地差点让李鸿章送人,敌军占据12年才被收复,面积非常大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鸿章在广东剿匪,李鸿章放弃了多少领土,李鸿章打下苏州有洋人帮助吗

    当时清政府面对这个问题持有两种态度,李鸿章等人目光短浅,认为新疆是一块不毛之地,人烟罕见不说,土地还十分贫瘠。李鸿章提议将此地拱手让出,以此离间西方列强,令他们大打出手,李鸿章认为现在最主要的事便是建设海防。左宗棠极力反驳,认为新疆资源其为丰富,瓜果累累、牛羊满地、牧马成堆,煤矿、金铁、玉石等物丰盛

  • 李鸿章亲手组建的企业,顽强活了一百三十年,还成了世界五百强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鸿章亲手组建的企业,李鸿章现有的企业,李鸿章创建的世界500强公司

    李鸿章究竟是卖国贼还是一个有功于国的人,在这里我们不做讨论,他的功与过自有历史来见证,今天我们只聊李鸿章的一二事。晚清时期,西方世界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各种机械已经被运用于社会各领域,面对洋人的洋玩意,清政府虽然鄙夷不止,但私下里也不得不承认,这些让他们不爽的洋玩意,真的很好用,被西方列强狂扁的很多

  • 和珅死时留下一首诗,嘉庆没看懂,最终导致大清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和珅死前与嘉庆谈话,和珅临终遗言六首诗,和珅临死前的三首诗

    据说和珅的家产相当于当时大清15年的收入,折合成人民币,那就是875亿,这笔钱抵得上两次的庚子赔款。乾隆虽然知道他贪,但是至死也没有向他动手。但是他刚死,嘉庆就出手了,结果和珅下狱,“嘉庆吃饱”了。在狱中,和珅回想起自己的一生:曾经的他是多么的不可一世,如今沦落到如此的地步,思前想后,伤感不已。文采

  • 李鸿会错慈禧的意,却不想光绪压根儿就没原谅他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光绪与慈禧真实的关系,慈禧西逃为何带上光绪,慈禧太后教训光绪

    (3)李鸿章外访成果太少,光绪对此甚为不满按道理说此时的李鸿章刚刚外访回归,没功劳也有苦劳呀。虽然说工作业绩确实不咋样。当然有人会说,《中俄密约》谈成了。但问题是,此事大范围已定。正如我们不能苛求李鸿章签了《马关条约》就说其是卖国贼一样,大方向已经定好,纯粹谈细节而已。李鸿章最艰巨的任务是“关税平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