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褒姒:西周灭亡的锅我不背,历史上根本没有烽火戏诸侯

褒姒:西周灭亡的锅我不背,历史上根本没有烽火戏诸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613 更新时间:2024/2/7 2:40:36

01

她被野蛮人裹挟而去,身后留下残破的都城镐京,还有自己流传两千七百多年的骂名。

她是褒姒,传统文人墨客笔下最著名的红颜祸水之一。

关于她最知名的故事,就是“烽火戏诸侯”。

据说她被周幽王姬宫湦纳为妃子之后,脸上从无笑容。周幽王想尽各种办法,只为博她一笑,但全无用处。

直到周幽王点燃烽火,假借蛮族犬戎入侵的警报,招来各诸侯国的大批援兵。

看着这么多人马被天子耍弄,虚惊一场后悻悻而去的囧态,褒姒终于大笑。

等到犬戎真的进犯,周幽王再举烽火,诸侯无人来救,西周王朝因此灭亡。

这是一个有趣的传奇,但并不是历史的事实。

02

烽火要等到六百多年后的汉朝,才留下文字记录。在那之前,即便是历经五百年战乱的春秋战国时期,也没有见到一处烽火预警的记载。

今天的考古发现了汉朝以前一些被认为是烽火台的遗迹,属于周幽王之后的春秋战国时代,但那都还只是近距离传递信号的设置。像传说中那样召唤远在各地的诸侯的庞大体系,古人那时候还无力完成。

以那时的军事动员和运输能力,远方的诸侯军队抵达镐京,大概要一两个月甚至更久,很可能来不及救援王室的危机。

实际上各种史料都记载,与外敌进行的战争中,被视为天子的周王,主要还是依靠自己的虎贲、六师等部队,最多让附近的诸侯作为配角参与战事。

随着先秦时期更多史料出土被发现,人们更清晰的接近了那一段被严重湮没的历史真相。

“烽火戏诸侯”根本不存在,导致王朝倾覆的是一场争夺权力的残酷游戏。

而褒姒的悲剧,大概从她出嫁的一刻,就已经被命运注定。

03

当年的她,还只是镐京西南方向三百里之外的一名褒国少女。应该也是贵族甚至宗室(国君的家族)出身,家世很好,不然也不会被当作讨好周王室的礼物。

那一年,周天子的大军突然杀到褒国,领命挂帅的正是太子姬宫湦。

像这类的军事征伐,自周朝开创以来,早已进行了无数次。理由大致都是,被讨伐的诸侯不顺从天子的权威,比如不再按期纳贡。

这时的西周王朝,国力声威都已大不如前。在位的周宣姬静努力中兴,虽收到一些成效,但也无力回天。诸侯中强势者越来越不顺服。

但天子的权威必须挽尊,至少可以拿弱小的褒国开刀。

悲催的褒国,面对大兵压境,唯一的选择,只能是屈膝求和。

古代争端双方讲和,总要由各自的子女背锅。或者是派出自家子弟给对方做人质,或者是嫁出一方的女子,与另一方的王(宗)室成员结婚,以此保证两家从此结盟。

不论子弟还是女儿,都只是政治交易的筹码。

此刻轮到褒姒来做这样的筹码。

04

她显然是一位美丽的女子,风姿绰约让人心动,如此才能打动周王室,使他们满意的离去。

对她动心的人中,可能就有姬宫湦。

一般以女子和亲,往往要直接嫁给当朝的君王。但这一次,迎娶褒姒的却是仅为太子的姬宫湦。

那时的周宣王可能已经年老,有传说他到了晚年,宫中女子才为他生下姬宫湦这个继承人。

姬宫湦后来又有了弟弟余臣,或许还有其他的兄弟姊妹。

但作为法定即位人选,姬宫湦享有的资源,显然是别的子弟无法比拟的。

年迈体衰的周宣王,权衡之后,将拥有佳人褒姒的权力,转交给了姬宫涅,未来的周天子。

褒姒就如一个漂亮玩偶,从褒国上层到周朝宫廷,被那些有权力的男人不停的转手赠送,全由不得她自己。

她唯一能够庆幸的或许是,姬宫湦对她好像还不错。

同属青春风华的王子与贵族少女,不难找到彼此的契合点。

两情相悦的他们,随后有了自己的孩子,取名伯服。

05

这是一个有意味的名字,在那个时代的古人,兄弟排行的顺序依次命名为:伯、仲、叔、季。

周朝是非常重视礼法的朝代,一个人如果不是长子,很难想象名字中会带有“伯”字,何况这个人还是王室的一员,更不可随意乱了规矩。

伯服实际上是姬宫湦的第一个儿子,他的长子并不是后世认定的周平王宜臼。

多年以后,当周幽王带兵讨伐宜臼一方的时候,伯服就跟随他在军阵之中。能够亲身参与战事,表明伯服至少已经成年。

而宜臼其后在位五十年,以古人的寿命推算,当父亲与伯服率兵而来的时候,他最多还只是一个未成年的少年。

从这一点也可以证明,伯服才是周幽王的长子。

但宜臼却是最终的胜利者,并书写了有利于自己的历史。

这其中的原因之一,来源于宜臼外祖父之家申国的实力强劲。

就在姬宫湦与褒姒情浓意切的时候,周王朝的军队却两次被一个诸侯击败,这个诸侯就是申国。

申国本来是西部蛮族的一支,人称申戎。

当时的周朝,常年与犬戎等族交战,申戎应该就是这些部族的一部分。

不同的是,在显示了自己强悍的力量之后,周天子不得不屈尊降贵,不仅与申戎讲和,封他们为诸侯,甚至与其和亲,让姬宫湦娶了其国君申侯的女儿。

褒姒的命运从此逆转。

06

既然能让周天子被迫和解,申侯就不会像褒国那样卑躬屈膝。尽管姬宫湦娶褒姒在先,但他的女儿绝不可居于这个褒国女子之下,必须为正室。

周宣王已无力再与申国争短长,只要王室与镐京安全,任何事都可以让步。褒姒这个战败国的女子,就更是必须顾全大局。

褒姒就这样失去了太子妃的位置,被申国来的女孩取而代之。

母亲失势,伯服的身份也跟着从嫡子降为庶子,失去竞争王位继承人的优先权。

那个申国女孩其后生了宜臼,当周宣王去世,姬宫湦即位成为天子之后,这位申女自然做了王后,宜臼也名正言顺的以嫡长子名分成为了周幽王的太子。

那本来该是属于伯服的荣耀,他却只能荒谬的顶着庶长子的头衔,向年幼的弟弟低头。

褒姒和伯服很可能暗自不甘心,她无法直接挑战申后的地位,但仍然可以有搞事的空间。

周朝王后的权力比以后两千年的皇后都要大。不仅掌握后宫,还可以管理官办的市场贸易。也就是说,在王朝的政务上,王后至少拥有一定的话语权。

褒姒可能没来得及做王后,但身为太子正室多年。姬宫湦已经参与了讨伐褒国这样的王朝事务,作为预备王后褒姒,未必不能插手一些政事。这些年下来,她也可以给自己积攒一些人脉,其中或许就包括周幽王信任的虢石父。

07

被后人描绘为奸臣和好利之徒的虢石父,其实真正的罪过无非是忠于周幽王与褒姒,执行了他们想做的事而已。

虢石父之所以这样做,可能出于同情褒姒的际遇,或者是看出周幽王越来越讨厌申后,以及她代表的申国。

不得不将自己的妻子降级,接受一个空降的申国女子,那时还是太子的姬宫湦,心里大概早已愤愤难平。

成为天子以后,周幽王必须更直接的面对强势的申国。申后即便不做什么,她本身就意味着申侯的触角近在眼前,让姬宫湦如芒在背,坐立难安。

他不想一辈子活在别人的阴影中,他要显示自己的王权,要让天下知道,周天子依然不容轻视。

褒姒、虢石父不过是迎合了他的旨意而已。

隐忍了数年之后,公元前77年,周幽王终于断然废黜了申后,宜臼也失去了太子的地位。

褒姒重新回到了自己原有的位置上,伯服不仅被立为太子,为了更加昭显他的尊崇,周幽王甚至封他为丰王。丰与镐京一水之隔,是周朝宗庙的所在,地位很高贵。

但是申侯势力并不肯认输。几年之后的公元前74年,宜臼就突然逃向了申国,在那里被拥立为王。一时间周朝出现了三王并存的局面。

这种混乱的状态,让许多人忧心忡忡。甚至开始对褒姒发出怨言,认为她是搞乱朝政的祸端。

08

周幽王不能让这个乱局持续下去。公元前771年,他与伯服带领周朝大军,出兵讨伐申国,意欲拔除宜臼立足的根基。

为了这一天,周幽王可能进行了多年准备,以致曾经击败周朝军队的申国,这一次也不敢肯定自己有胜算。

但申侯还有外援,那就是与周朝敌对多年的犬戎等部。

当周幽王、伯服进军到申国一带,突然发现自己面对的不只是申侯的军力,还有来势汹汹的犬戎。

周朝毕竟已经衰朽,军队战斗力减退许多。也许对付申国尚可,当面前出现申国、犬戎联军的时候,他们已经力不从心。

大战开始,冲杀之后,周朝军队兵败如山倒。孤立无援的周幽王与伯服,在一个叫做戏的地方,双双被杀。

犬戎与申军接着冲进镐京,烧杀劫掠。

褒姒落进了蛮族的手中,再一次成为别人的战利品。

又经过与叔叔余臣(周携王)多年的争斗,宜臼最终在叔叔被晋文侯杀死后,如愿以偿成为唯一的周天子。

然而经过这一场他参与制造的劫难,周朝的运数一落千丈,再也难挽颓势。他不得不迁都到东面的洛阳,与后世子孙苟延残喘了五百年,在春秋战国的战乱里,战战兢兢存活,直到被强大的秦国灭亡。

但有一件事宜臼方面做得相当成功,那就是抹黑自己的父亲周幽王,还有下落不明的褒姒。这对夫妇被打造成昏庸荒唐的形象,其虚假的传说在两千多年的时间里深入人心。

策划:鱼羊史记监制:鱼公子

撰文:冷雪飞制作:吃硬盘吧、发达蚊

本作品版权归「鱼羊史记」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欢迎转发朋友圈。

更多文章

  • 确定夏朝国都遗址的主要依据是什么?如何判定夏朝国都?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夏朝国都在今天的哪里,夏朝的第一个国都是什么,夏朝皇帝以及夏朝资料

    在中华远古文明研究中,仰韶文化、良渚文化、大汶口文化、红山文化、二里头文化、殷商文化的文化年代类型,无不显示出以陶器类型特征的区分为标志,显现出陶器在早期文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因为陶器是早期人类从原始走向文明的重要依赖因素,是人类创造生产的重要工具,贯穿着人类文明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陶器的类型与积

  • 中华历史上第一位女将军,横扫20多个部落为商朝开疆扩土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上第一女将军,历史上最杰出女将军,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女将军

    在商朝诸多女性中,最传奇的就是商王朝武丁的王后妇好了。妇好又称帚子、妇子、帚好,庙号辛,是中国商朝第23位国君武丁的六十四位妻子之一,也是3位王后之一。据历史记载,她也是商王武丁一生的挚爱。在现在所发现的甲骨文记载中,妇好一词多次出现,而出现的内容大多都是关于妇好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点像是日记。言归正

  • 美洲发现中国古文字,距今3300年,专家:印第安人可能是商朝遗民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印第安古代文字,美洲考古发现甲骨文,印第安人文字和殷商文字

    而在2015年,美洲地区却挖出了中国文字,距今已经有3300余年,这是美国学者罗斯坎普在新墨西哥州、加利福尼亚州、俄克拉何马州等地的岩壁上发现的84个象形文字,经过了解和调查后发现,这些象形文字与中国出土的甲骨文相匹配。甚至其中一幅岩画展现的是一个谦卑的人向“商朝的第三代君王”进献狗,被君王接受了,

  • 他是唯一用甲骨文高考的人,虽得6分但被名校破格录取,如今后悔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唯一750分满分的高考状元,史上唯一一个高考满分的人,高考写甲骨文被985大学破格录取

    后来在河南安阳殷墟还出土了大量甲骨文,从甲骨上的文字看,甲骨文已经具备了中国书法的用笔、结字、章法三要素,即使受骨片大小和形状的影响,但还是表现出了镌刻的技巧和书写的艺术特色,非常优美。从民国十七年(1928年)到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殷墟先后进行了15次发掘,获得了24918片有字甲骨,新中

  • 都说商纣王的宠妃妲己“祸国乱政”,历史上真的有这个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上真实的纣王妲己,商纣王与妲己历史记载,纣王和妲己有子嗣吗

    根据记载,妲己为苏国(商朝的方国)之人,是当年商纣王的妃子。在当年帝辛攻打苏国的时候,将其献给了商纣王作为妃子,而因为妲己之美,而深受商纣王的喜爱。她的权力十分之大,甚至到最后还干预朝政,商纣王对她还百依百顺。也正是因为她祸乱朝政,导致当时的朝堂乌烟瘴气,更是令国家走向了灭亡。在周武王伐纣灭商之后,

  • 大禹治水到底是神话还是真事?1件西周文物上刻9个字给出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上真实的大禹治水,大禹治水真实历史,大禹治水是真实还是神话故事

    当时的皇帝大舜,下令由大臣鲧治理洪水,拯救天下黎民。但鲧采取的是最原始的堵塞之法,洪流没有出路,依旧肆虐不已,毫无好转。鲧耗费时日,动用大量人财物力却劳而无功,被愤怒至极的大舜杀掉。就在先民们深受洪水困扰却无计可施之时,盖世英雄大禹挺身而出,他创造性地制定出“以疏代堵”的方法,根据山川地形,开凿水道

  • 乾隆扮成普通人算命,算完后走了500米,让手下杀了算命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乾隆下扬州算命死了,乾隆六次下江南算命,乾隆皇帝算命的真实故事

    大清王朝在乾隆皇帝统治时期,经济繁荣天下归一。身为天子,乾隆皇帝却一直没有局限于在金銮殿批阅奏章,而是经常微服私访。在他的一生中,曾经六下江南,发生了很多广为流传的风韵故事被后世广为传颂。 一、体恤民情,微服私访 纵观倾朝的历史,乾隆皇帝无论是文治天下还是自身武艺在整个大清朝的历代君主中都是出类拔萃

  • 自诩清朝皇室后裔,出行穿黄袍梳长辫,扬言要娶血统纯正的王妃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清朝历史上的王妃,清末最有名的王妃,清朝唯一敢穿龙袍的两个女人

    近些年来,由于社会越来越开放,忽然有一批人靠着自诩爱新觉罗后裔的人名头成了“网红”。他们留长辫穿黄袍,将家里布置清朝的样式,屋子里的器具用品也都是仿清,最典型的就是乾隆七世孙爱新觉罗·恒绍。15年的时候他穿着龙袍,带领众人大张旗鼓的去祭祖,并让人以皇帝之礼给他下跪的事情,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引起了不

  • 世界5大凤冠:欧洲3顶太寒酸,我国2顶极尽奢华,慈禧的贵气十足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世界上最惊艳的凤冠,世界5大凤冠,中国四大凤冠

    时间朝前倒推个几百年的时间,各国基本都是“家天下”,或是由王室或是由皇室控制着一个国家的生杀大权。作为各国权利的最顶端,当然都要有象征自己最是独一无二的证明了。西方喜欢用图腾,东方喜欢用专用色。但唯有一个是东西方通用的,那就是头顶上带着的那个物件——头冠。当然,用在王室的话他还要加上一个尊贵的前缀—

  • 福建毒王刘招华制毒14吨,远销欧美,落网后笑称:报鸦片战争之仇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福建宁德毒王刘招华,广西最新抓毒新闻,广西南宁最大的6人制毒案件

    清朝依旧还是以农业和家庭手工业为主,它拥有着庞大、未经开发的商业市场,英国就将大量的商品远销清朝,清朝的茶叶、瓷器、丝绸在欧洲市场同样十分受欢迎,然而英国并不满足这其中赚取的利润。英国就开始走私鸦片,这种特殊的大烟能让人上瘾,英国资本家从中谋取了暴利。道光帝对这种东西深痛恶绝,就派林则徐进行了虎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