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之所以喜欢李白,除了是被他的汪洋肆虐的文采倾倒,也是出于在李白身上,或多或少总能看到一些凡人的影子。比如李白一生三大嗜好中头一个:饮酒,从古到今,无论峨冠博带的士大夫,还是行走江湖辛苦谋生的贩夫走卒,无论贫贱富贵,很多人都乐此不疲。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李白胸中的思绪能够转变为流传天下千百年的诗篇,美酒似乎是这个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催化剂。李白的众多诗篇都反映出,酒仿佛是他生命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愁来饮酒二千石,寒灰重暖生阳春”,“斗酒渭城边,垆头醉不眠”,“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酒已成为李白生命中深入骨髓的元素组成。
李白的第二个嗜好,是旅游。“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是李白一生真实写照。如他的名篇《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登金陵凤凰台》等等,都是他在旅游期间的作品。
李白的第三个嗜好,却毁了他一生。这个嗜好就是作诗。可以说,李白诗歌让他留下了千古盛名,但同时,也让他的人生变得坎坷困顿,不仅几次因为写诗错过人生发展机遇,还险些遭遇杀身之祸。
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李白迎来了人生中第一个重大转机,得到唐玄宗召见,并获得翰林学士之职。成为唐玄宗的文学侍从之臣,每日陪王伴驾,如果抓住这个机会,就此飞黄腾达青云直上,也未可知。
但李白的诗却给他惹了大麻烦。他在写了一篇组诗赞美杨贵妃,其中有两句:“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赵飞燕是汉朝著名的祸国殃民、劣迹斑斑的一代妖后,“罪恶深大,失妇道,无共养之礼,而有虎狼之毒,宗室所怨,海内之仇也”,《汉书》记载历历在目,李白不知怎的会突发奇想把杨贵妃比作这样一个女子,后果可想而知。
杨贵妃得知后,又惊又怒:“何翰林学士能辱人如斯?”从此对李白怀恨在心,“上尝欲命李白官,卒为宫中所捍而止”,李白的仕途也至此戛然而止,白白断送了人生中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
至德二载(757年),李白得以加入皇子永王李璘的幕僚。李璘当时手握重兵,是唐朝赖以平定安史之乱的一支重要力量,朝廷对他倚重方殷。李白攀上这棵大树,兴奋不已,写了一篇组诗《永王东巡歌》。
其中有一首这样写道:“祖龙浮海不成桥,汉武寻阳空射蛟。我王楼舰轻秦汉,却似文皇欲渡辽”,不可思议地把永王李璘与秦皇汉武相提并论,并直接把他比作太宗文皇帝李世民。当时的唐朝皇帝是唐肃宗,也是李璘的皇兄,兄弟二人为了继承皇位本就有过摩擦,李白这首诗简直是把李璘往火坑里推,同时也给自己惹来大祸。
唐肃宗铲除李璘势力后,李璘部下大将只要归降毛事没有,李白却被揪住不放,被定为谋逆大罪,披枷带锁下大牢,险些被杀。李白的东山再起的最后一次机会因此永远丧失。看来,李白确实缺乏纵横官场之才,屡屡写诗触犯忌讳,也许他命中注定只能是一个纯粹的诗人。
参考资料:《李太白全集》《松窗杂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