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时被后人遗忘的割据势力,曾是东亚霸主,为何被司马懿灭掉?

三国时被后人遗忘的割据势力,曾是东亚霸主,为何被司马懿灭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959 更新时间:2024/1/23 16:56:57

辽东地区在汉朝以来虽然有汉人居住,但到了东汉末年,群雄逐鹿时,此地人口稀少,一度被人遗忘。但辽东却有汉朝臣子在此立足,这个一势力就是历史上割据辽东,统治朝鲜半岛的公孙氏。《三国志》记载:“以中平六年据辽东,至渊三世,凡五十年而灭。”可见也是一个存在时间很长的割据势力。

公孙氏的崛起,得益于公孙度。公孙度祖籍就是辽东辽阳,长大后在玄菟郡里担任小吏。而此时玄菟太守是公孙琙,虽然都复姓“公孙”,但公孙琙与公孙度并没有亲缘关系。就是公孙度与三国时另一支割据势力公孙瓒也无亲缘关系一样。

公孙琙的儿子叫公孙豹,本来能接替公孙琙担任太守,但由于18岁就是早逝了,让公孙琙很伤心,但恰巧公孙度叫“豹儿”,与公孙琙的儿子同龄,于是公孙琙就收公孙度为养子,把对儿子的爱倾注到公孙度身上,供他学习,并为公孙度娶妻立家。

公孙度后来被推荐到冀州当刺史,但不久被人陷害而罢免。190年,由于公孙度与公孙琙这层关系,再次被董卓手下中郎将徐荣推荐为辽东太守。

公孙度能成为辽东太守,得益于他与公孙琙的关系。但他当太守后,当地贵族势力对他并不在意,很多人瞧不起他,就因为公孙度就是玄菟小吏出身。公孙度意识到如果不立威,他很难在辽东呆下去。而立威的方式就是杀人。

公孙度首先向公孙昭(与公孙度无亲无故)开刀,鞭杀了他。后来公孙度又向那些瞧不起他的大族动手,其中一个大族就是田韶,公孙度杀了一百多家豪族后,震慑了辽东内部,辽东官僚贵族都臣服于公孙度。

公孙度稳定内部后,又开始出兵打击周边势力,其中高句骊是一支不断西拓势力,公孙度东伐后,震慑了高句丽,又向西征伐乌丸,使乌丸势力也臣服于公孙度。自此公孙度开始割据辽东,成为一支不可小视的力量。

公孙度割据不长时间,变稳定内部,威慑外部势力。此时东汉末年,中原一带三国势力也在混战中,这也使公孙度借助这种混乱,不断拓展势力。公孙度在辽东势力巩固后,他的名声也传到了中原,曹操无暇顾及辽东,于是就以汉献帝名义,封公孙度为武威将军、永宁乡侯。但公孙度对此瞧不起,因为在他心里有帝王梦。

辽东乃至朝鲜半岛在汉武帝时期就被统一纳入中国版图,特别是汉武帝设立的四郡,那才是汉朝土地。因此,公孙度及其后人,并未止步于辽东地区。

公孙度统治辽东地区时,他大力招揽人才,而且对周边的少数部族势力进行恩威并施,当时的扶余势力就归附于公孙度,公孙度还实施联姻政策进行笼络。

公元204年,公孙度病逝,其子公孙康接任他的职位,公孙康上任后,继续奉行公孙度的政策,除了威服少数民族外,而且不断打压势力强大高句丽势力,利用高句丽内部混乱之际,发兵征讨,致使高句丽““移都于丸都”,但公孙康并没有止步,他的目标是恢复汉武帝时期的领土。

后来公孙康再次收复乐浪郡,并在设立7县进行统治。公孙康还重新设立带方郡,使汉武帝时期的领土逐步恢复。而带方郡已经深入到朝鲜半岛南三韩之地,而倭国势力也到了南三韩。

在汉代南三韩是不毛之地,以公孙氏家的势力,恢复了汉武帝时的领土,实际也就统治了整个朝鲜半岛,那是倭国与南三韩只是一些部族间的争斗,他们对于强大的公孙氏势力都害怕,倭国就派人到带方郡通使中国,实际上这是一种臣服。

当然公孙家族在辽东和朝鲜半岛统治时期,为了自身的稳定,公孙康及其弟公孙恭对曹魏臣服的,毕竟曹操“挟天子令诸侯”。公孙康还将逃亡到乌丸的袁绍两个儿子袁尚袁熙杀死,把首级献给曹操。曹操以汉献帝名义封公孙康为襄平侯、左将军。弟弟公孙恭继位后,曹魏已是称帝的王朝,但也无力征伐公孙氏,公孙恭被曹魏封为车骑将军、平郭侯。

公孙氏势力在公孙恭接任后,就发生了内变。当时公孙康以自己儿子小,就让弟弟公孙恭接任,但却埋下内乱因素。

公元228年,公孙康的儿子公孙渊成年后,胁迫叔叔公孙恭让位,于是曹魏政权再封公孙渊为杨烈将军、辽东太守,这里有一个细微变化,公孙渊并未封侯。

公孙渊接任后,他就玩起了“钢丝”,想在曹魏与东吴两家找平衡,用现在话讲叫“骑墙”。他既接受曹魏政权的官职,又和孙权勾勾搭搭,他甚至骂曹魏:“今魏家不能采录忠善,褒功臣之后,乃令谗讹得行其志,……猥兴州兵,图害臣郡。”同时对孙权极尽吹捧奉承之能事:“伏惟陛下德不再出,时不世遇。”向孙权出谋,让孙权统一天下:“诚原神谟早定洪业,奋六师之势,收河、洛之地,为圣代宗。天下幸甚!”

公孙渊的打法也没有错误,他鼓动孙权与曹魏对抗,那么辽东就会安稳,公孙渊可以趁两败俱伤之际,再次拓展自己的势力。但公孙渊却没有认清当时的形势,曹魏势力是三国中实力最强的,孙吴加蜀汉都不可能灭掉曹魏。

东吴还是有明白人的,即使孙权被公孙渊忽悠了,但东吴打不过曹魏。公孙渊的骑墙术终于引来了曹魏不满。

景初元年,魏明帝派幽州刺史毌丘俭等带着诏书要求公孙渊到曹魏朝拜,公孙渊于是起兵与毋丘俭在海城一带大战,并大败毋丘俭。随后公孙渊自立为燕王,并诱使北方的鲜卑人侵扰北方。

公孙渊又派人向曹魏谢罪,再向东吴说明情况。在公孙渊心里,他以为孙权会帮他,会出兵曹魏,但孙权很奸,表面对公孙渊说:“与弟同休戚,共存亡,虽陨于中原,吾所甘心也。”,但根本就没有动作。

魏明帝已经开始排兵布阵,命令司马懿率军远征,于是灭辽东之战开始了。以公孙渊的实力,与曹魏大战有优势,必定曹魏是劳师远征。但公孙渊的计谋却与司以懿相差太远。

司马懿的策略很简单就是速战速决,因为后勤供应困难。但公孙渊却没想到,司马懿竟然直接穿插到公孙渊的都城襄平,经过一个月激战,司马懿攻陷襄平,杀了公孙渊父子,平定辽东。

有人在文章中表扬司马懿平定辽东势力。这种说法就欠妥,当时三国割据,还没有天下统一,公孙势力也算其中一支。而司马懿虽然灭了辽东势力,但自此汉人在辽东城防减弱,虽然有人把守,但与一支割据的汉人势力是两码事。

更多文章

  • 新版三国中,张飞敢多次羞辱吕布,为何关羽一言不发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关羽为什么会和张飞一起打吕布,关羽和张飞联手实力能打败吕布吗,张飞关羽吕布赵云谁厉害

    在三国演义中最为出彩的一个桥段,无论是史书上,还是电视剧中,都刻画的淋漓尽致。在三国早期的时候,曹操发檄文号召天下讨伐董卓,一呼百应,天下十八路诸侯推举有“四世三公”家族的袁绍为盟主,发兵洛阳,在虎牢关上演了家喻户晓的“三英战吕布”的故事。张飞和关羽在《三国演义》中也是顶尖的英雄,最后三个人一起战吕

  • 秦始皇选择法治,儒学为何还能鼎力发展?后世王朝却对儒学篡改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秦始皇对儒学的态度,秦始皇推行儒学吗,秦始皇的格局和优势

    在帝国时代建立之初必定是最危险的时候,秦朝的二世而亡,也有这方面的因素。而这个时候如果想要稳定社会。那么,帝国的统治者就必须要请出亡灵,要借用前人的口号和行为来稳定当下的群众和社会,而因为华夏文明之前的发展相对繁荣,古人们留下来的政治体系比较多样,所以,在最开始的时候,选择如何来借用以进行稳定就成了

  • 秦始皇为何修建万里长城,骗了人们4800年?真相不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但史实是长城的修建并不是秦始皇最先修建的,早在西周时期就有了,我们熟知的“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周幽王戏弄各路诸侯,只为了博得美人一笑,最终连自己的江山都丢掉了,中也有长城的影子。秦朝修建万里长城是在燕、赵、秦昭王修建的旧长城的基础上,耗时5年,新修了8850余千米而建成的。有人根据推算修长城也就相当

  • 秦始皇统一六国用了多长时间?其实不止十年,实际用了十六年时间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秦始皇什么时候统一六国,秦始皇能统一六国吗,秦始皇靠啥统一六国

    嬴政取消逐客令后,就已经开始周密部署统一六国的战争,最终在李斯、尉缭等人的协助下,制定了“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的战略策略,时间大约在公元前237年的冬季,随后秦国便打响了统一天下的战争。虽然韩国是山东六国中第一个被秦国灭亡的国家,但嬴政亲政之后,第一个出兵攻打的国家并不是韩国,而是赵国。秦国

  • 诸葛亮为什么要让四人抬棺,绳断便安葬?没料到隐藏这么大的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诸葛亮抬棺断绳便葬的故事,诸葛亮死后四人抬棺是真的吗,诸葛亮为什么让四人抬棺

    但具体安葬在什么地方,说是由四个军士抬着,什么时候抬棺的绳子断了,就在哪里埋葬。这样的安排有什么说法吗?据一些史料记载,诸葛亮在生前曾五次出川北伐,但是都没有成功。安葬在这里,意思就是时刻不能忘记北伐中原,如果日后将士们能统一中原,他也能看到凯旋而归的士兵身影。其次也是表明了诸葛亮生前的心愿,就是死

  • 诸葛亮让关羽镇守华容道有3层用意,第三层才是诸葛亮的真实目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诸葛亮为何派关羽去守华容道,诸葛亮和刘备商议让关羽走华容道,为什么诸葛亮要让关羽守着华容道

    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个非常具有争议性的事件,便是在曹操赤壁之败后,诸葛亮安排相关人员对其进行围追堵截。曹操的败退路线是,先走乌林,被吴军及刘备集团军追杀,乃寻求南郡江陵之近道,而走北夷陵、葫芦口等。但在这些要道上,皆有诸葛亮所安排的伏兵,或者说刘备集团军的重要将领,基本都被诸葛亮调度到了曹操的逃亡必

  • 汉末三国时期有哪些乐姓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汉末三国时期十大家族,有姓乐的吗,姓乐的历史名人

    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开篇依然提醒大家假期出行时要注意防护呀。汉末战乱频仍,虽然在众多战事过后成就了一些人物,却让更多的人流离失所。本篇就来聊聊汉末三国时期的乐姓人物们。梳理了《三国志》、《华阳国志》中提及的乐姓人物们,列个名单:乐进、乐綝chēn、乐就、乐方、乐肇zhào、乐何当、乐敦、乐详

  • 曹操流传至今的2首诗:一句被酒鬼挂嘴边,一句被创业者当作激励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曹操最著名的10首诗,曹操十句诗,曹操励志四句诗

    “多面人”曹操如果说,整个三国时期最难评价的人物是谁,那么很多人都会选择曹操,因为曹操实在是令人无法捉摸。作为一个英雄,他有些方面又实在不像一个英雄的所作所为,比如梦中杀人、错杀吕伯奢这两件事。再加上“,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自私发言,实在是拖沓曹操的英雄气质。如果说他是奸佞,那也不合适

  • 诸葛亮在荆州时,结识的“诸葛四友”,后来都去哪了?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诸葛亮在荆州的社会关系,诸葛亮四友下落,诸葛四友什么意思

    后来到了公元197年,诸葛玄在荆州病逝。诸葛亮于是和弟弟在南阳隆中生活。在此期间,他拜师水镜先生司马徽进行学习。在那里,还结识了四位好友,崔均,徐庶,石韬,孟建。此四人在后世被称为“诸葛四友”。据说在学习的时候徐、石、孟三人求学的态度是“务要精熟”,只有诸葛亮是“观其大略”。在学习的过程中,诸葛亮曾

  • 司马懿骑马闯营帐救唐瑛,拥吻中唐瑛晕倒,司马懿:我还没亲够呢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这次小两口重逢两人真是高兴坏了,毕竟两人相互牵挂彼此这么久,看到司马懿骑着马帅气的相来营救,这气氛简直要爆表的节奏呀,英雄救美终于抱得美人归的司马懿可是威风凛凛呀,看唐瑛小眼神里完全就是崇拜还是崇拜,完全就忘记了此时中毒的自己。其实唐瑛很多时候都可以逃走的,毕竟武功那么高强,即使被这一条小链子锁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