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朝人也熬夜?你不知道的是,宋朝人民夜生活比我们还丰富

宋朝人也熬夜?你不知道的是,宋朝人民夜生活比我们还丰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3888 更新时间:2024/1/10 17:59:18

近期大型朝古装剧《梦华录》的热播,仿佛将宋朝时代的风土人情活生生地呈现在我们眼前。剧中赵盼儿前往东京寻人,抵达宋朝首都东京时,刚好是深夜,入眼皆是繁华的橘黄灯光,华丽的人影绰绰,从酒楼高阁望去,形形色色的商贩摆成了各式各样的“小摊”。有眼尖的观众发现了:这大晚上怎么都在外面“逛街”,古人不睡觉也熬夜吗?

还真没错,大晚上还不睡觉,可以随心所欲去街上游逛的,也只有宋朝人了。对于宋朝人来说,熬夜可一点都不稀奇,这主要是因为北宋取消了“宵禁”。

“宵禁”这个政策,在封建古代是经有的,主要有两个原因。一者,由于古代依靠的主要经济是小农经济,“重农抑商”是扶持小农经济发展的一个策略。如果要想让老百姓更好地从事农业活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那就要一定程度上抑制商业活动。二者,古代照明不好,治安也不好,如果不对夜间活动加以控制,就很容易有人“摸黑犯罪”,严重影响治安。

因此,从秦汉开始,“宵禁”作为一种朝廷政策诞生,它主要是控制老百姓夜间活动,大街小巷停止“摆摊”,老百姓入夜没事也不能出门,不然被逮住要处罚的。

商人老百姓不能入夜外出,然有相应的官差人员随时巡逻。假如在“宵禁”期间,有抓住老百姓出来活动,根据不同情况会有不一样的惩罚,轻的话要实施鞭笞杖责,性质恶劣的话甚至会就地处决。在这样的情况下,一般日落西山,老百姓就准备收拾东西,回家休息了。即便是在家憋闷了,有心也没胆出门的。

但是到了宋朝,这一政策得到彻底的颠覆,从秦汉时期延续下来的“宵禁”政策,在北宋繁荣的经济发展中,得到了取消。

北宋最初是沿袭唐朝的“宵禁”的,以击鼓声来提醒“宵禁”时间,可随着经济重心难移,越来越多的人也流入进来,经济发展、人口增加,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导致“夜间活动”也没那么容易管理了。一开始,朝廷想要加强“宵禁”管理,却难以奏效,反而“夜间活动”越来越频繁;太宗、真宗几次都想恢复“宵禁”制度,或许是发现了“宵禁”对经济发展的限制关系,后来就不再执着,直到仁宗年间,“宵禁”已然被剔除出去,宋朝人民开了常态化的“夜生活”。

那么在“宵禁”取消之后,人们过着怎样的夜生活呢?

首先是小商贩。虽说封建社会按照“士农工商”的等级排序,商人的社会地位是最低的。但即便如此,在寻到一条活路、维持生计面前,社会地位是要往后放的。随着经济重心难移,一些流民无地可种,只能经商,而“宵禁”取消后,自由的夜间活动也使得大街小巷人流量增加,给商业发展带来了无限可能。

就比如《梦华录》我们展现的“夜市”。相比于我们今天,宋朝“夜市”持续的时间要更久一些。在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换算成我们现在的时间,大概“夜市”要持续到凌晨十一二点才结束,回家睡俩小时的觉,到三四点又要起床,因为还有“早市”,又可以摆摊开张了。

正是由于较为宽松的夜间管理,商业活动在不阻碍农业发展、不触及农业利益的前提下,也有了极大的自由度,也产生了更多的豪绅、富商。相较于之前,宋朝都市的包容度明显更高,似已初步形成现代化都市的雏形。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夜间活动的自由度大大提高,如果在家待闷了,可以出门逛街,放河灯、猜灯谜、逛庙会,各种娱乐活动充斥着宋朝人的日常生活;如果家里的食物吃腻了,也可以去下馆子尝尝鲜。寻常的酒肆、瓦舍,更是夜夜火爆,尤其是瓦舍中各种“杂耍”、“杂剧”底下更是坐满了观众。

孟元老在他的《东京梦华录》中这样回忆汴京的繁华:

“举目则青楼画阁,绣户朱帘,雕车竞驻于天街,宝马争驰于御路。金翠耀目,罗绮飘香。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八荒争凑,万国咸通,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会寰区之异味,悉在庖厨。”

从字里行间的描述中,我们仿佛也能看到和感受到北宋那时的繁华,这种感受对于生活在当时的老百姓来说,应该更为深刻。因为这时候的“自由”,不再只是高门贵族的特权,喜笑宴客,听戏听曲,也越来越平民化。如果再有人说想要穿越,穿越到北宋,绝对是个不错的选择啊。

如此来看,宋朝人不但也熬夜,而且宋朝人的夜生活,似乎比我们还要丰富啊。

作者:我方团队月落星沉

参考资料:《东京梦华录》、《宋史》、《梦梁录》

更多文章

  • 朱元璋探望儿子,看到他的侍妾,面红耳赤道:不杀你们,天理难容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元璋对子女有多好,朱元璋和他的子女们,朱元璋怎么对待儿子

    不可否认地说其中有清洗功臣、集中权力的目的,但很多大臣也是咎由自取,因为朱元璋最为痛恨的就是贪官。朱元璋虽然对官员不留情面,但是对自己的儿子们还是比较疼爱的,不过前提是他们没有胡作非为、做过伤天害理的事情。比如他的第十子鲁王朱檀,他顽劣不堪、荒唐无度、最后因误服丹药而亡,年仅二十岁。朱元璋痛恨他生前

  • 北宋军事上的最后辉煌:太监和统帅的奇妙组合,一举收复河湟四州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北宋收复河湟之战,北宋军事轶事,历史上真实的北宋主战派

    但是纵观北宋的历史,初期有契丹,末期有金朝,国土面积狭小,军队的战斗力也是极端孱弱,在国防实力上几乎是一无是处。对此,一部分后世学者提出异议。经过对史书中记载的战争案例发掘研究,他们提出宋朝其实并不像许多人想象的那样。宋朝军队战斗力其实并不低,对外战争的胜率在70%以上。此言论一出,立即引来群嘲,大

  • 蒙古帝国开国功臣成吉思汗的“四獒”之——众官之长者勒蔑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成吉思汗四獒图片大全,哲勒蔑是谁的手下,哲勒蔑后裔姓什么

    者勒蔑,生于1162年卒于1211年。兀良哈氏。蒙古帝国勇将,开国千户长,十大功臣之一。与哲别、速不台、忽必来合称成吉思汗的"四獒"。远祖为捏里弼,祖父合饬温,父札儿赤兀岱,为太祖之父烈祖也速该的那可儿。居住在圣山布尔罕山(肯特山)地区,与蒙古乞颜部为邻。札儿赤兀岱生二子,长子者勒蔑,次子察兀儿孩。

  • 历史上,明朝的张居正明明生活很奢侈,为啥仍被称为一代名相?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明朝张居正简历,明朝张居正真实案例,张居正是名相吗

    陈泽敏认为他也是一个真正的英雄,是一个孤独的英雄。黎东方认为以施政的成绩而论,他不仅是明朝的唯一大政治家。张居正究竟是何方神圣?为什么很多人对他的点评观点各不相同,更重要的是有一些观点简直把张居正吹上了神坛。在此之前我也做足了功课,但如果我们仔细看张居正的一生,就不难得出一个结论来,他拯救了大明王朝

  • 西汉李广利向匈奴投降后,匈奴发生了一件怪事,现今都无法解释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广利投降匈奴时间,汉武大帝李广利带汉军降匈奴,李广利对匈奴的态度

    李广利是西汉王朝汉武帝时期的名将,虽然名气和战功都远远不如同时代的卫青和霍去病,但是李广利依然得到汉武帝的赏识,可是李广利后来却投靠了匈奴,不过最终还是命丧匈奴军营,可是之后匈奴却发生了一件怪事,至今都无法解释,这是怎么回事呢? 成名于大宛 李广利被重用的原因和卫青有点相似,卫青是靠姐姐卫子夫得宠于

  • 刘备错过的八大名将,两位可敌关羽,四位痛击孙权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刘备错失的十大名将,刘备遗憾错过的四大猛将,刘备错过了最厉害的三位大将

    三国之中,起于微末的只有刘备,曹操与孙权的家底都是十分雄厚的,只有刘备出身低微,而且挣扎的过程特别的艰辛。即使三国鼎立之势成立以后,刘备也是属于最弱小的那一个,而且也是最先被灭掉的一个。其实刘备失败除了自身的地位,也与许多人才的错过有关。他所错失的将才之中有很多都非常有才华,比如今天我们说的这8个,

  • 朱祁钰才是北京保卫战最大的功臣,后世为何忽略他只重视于谦?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朱祁钰重用于谦,于谦为什么要杀朱祁钰,朱祁钰病死还是毒死

    客观说,这位还真的不是自己哥哥那样的昏君,他对于瓦剌的进攻趋势,采取抵抗到底的策略,打赢了北京保卫战。而且,在之后,他整顿军队,发展经济,巩固了大明朝的江山,使得百姓免遭兵祸,功不可没。总的来说,朱祁钰仍是一代明君。那么,在北京保卫战中,到底谁的功劳大呢?为何后世只记住了于谦呢?于谦自然不必说,他做

  • 800年前南宋墓,出土纯净透亮“水晶璧”,难道穿越了?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出土南宋古墓图片,古墓出土南宋器物欣赏,意外发现的南宋墓

    这是朽蚀破旧的“红漆棺材”!村民觉得这应该是一座古墓……专家们闻讯赶来,初步判断这的确是一座古墓,“红漆棺材”确切地说是棺椁,而且不止一具。从墓室形制和两具棺椁摆放位置来看,这应该是一座夫妻“异穴合葬”墓,就是男女不同穴而又合葬在一起。专家们的猜测很快有了答案。在右边的女墓中,专家们发现了墓志铭。墓

  • 明代宗对明英宗下旨,明英宗要跪接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明史对明英宗的评价,明代皇帝和明英宗,明英宗不听大臣建议

    朱祁镇当皇帝当得好好的,被身边太临撺掇着“御驾亲征”去了。结果出去又脱离了大部队,被也先捉了俘虏。这边大明群龙无首,赶快拥立了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当皇帝。一年以后,朱祁镇回国,被送到“南宫”之中,形同囚徒。这个题目,就是指在这段时间里的事。古代的兄弟之情是靠不住的。如果弟弟当了皇帝,哥哥仍需要向他行君

  • 梁山六大派系哪个最强,为什么宋江最后能脱颖而出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宋江是怎样上的梁山,梁山宋江一派有哪些人,梁山宋江谁更厉害

    梁山108将虽然是一个头磕在地上,兄弟相称,但这108人也不是铁板一块,而是分成若干个派系,远近亲疏各不相同。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看看梁山内部到底有几个派系,各个派系的实力如何,各自灵魂人物又都是谁。第六名登州系领头羊是孙立,包括解珍,解宝,邹渊,邹润,乐和,孙新,顾大嫂共八人。登州帮的人数虽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