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北宋军事上的最后辉煌:太监和统帅的奇妙组合,一举收复河湟四州

北宋军事上的最后辉煌:太监和统帅的奇妙组合,一举收复河湟四州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503 更新时间:2024/1/10 21:20:24

但是纵观北宋的历史,初期有契丹,末期有金朝,国土面积狭小,军队的战斗力也是极端孱弱,在国防实力上几乎是一无是处。对此,一部分后世学者提出异议。

经过对史书中记载的战争案例发掘研究,他们提出宋朝其实并不像许多人想象的那样。宋朝军队战斗力其实并不低,对外战争的胜率在70%以上。

此言论一出,立即引来群嘲,大唐王朝如此鼎盛,胜率不过50%多,小小宋朝又凭什么跟唐朝可比?

宋朝的军事

历史上唐朝对于一些灭国战争才会在着重笔墨,其中灭掉小国的战争只会寥寥数字代过,宋朝因为军事力量潺弱,为了粉饰自己,许多规模小到不行的战役都被拉进了史书,如此之下,胜率想不低都难。

所以说宋朝的军事力量低,已经是公认的事实,但是也并非大家印象中那般想象的不堪,宋朝的领土也一度抵达到了河西走廊,而这个时期,也是宋朝武力的巅峰时期。十分神奇的是,这场战役的领导人是太监与统帅的组合。

提到太监,人们的印象都不会太好,古文中所记载的,秦朝的赵高、明朝的王振魏忠贤,这些人都是祸国殃民之流。

莫说是为国家做贡献,他们不捣乱就已经谢天谢地了,归根结底,这就是一种职位,而职位是由人构成的,人嘛,自然有好有坏。

宋徽宗是历史上有名的亡国之君,书画的艺术堪称一绝,若是没有生于帝王家,那他绝对会是一个优秀的艺术家,但是偏偏造物弄人,靖康之耻也将他永远定格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但是这个皇帝在位期间,政绩也并非一无是处,彼时,宋军虽然孱弱,但是在西北的战场上却屡立战功,并且一举荡灭了当地的少数民族政权,打下了河湟四州,而这个宋末的战争奇迹,就是宦官童贯与统帅王厚共同造就的。

宋朝无愧是一个神奇的朝代,就连宋朝的太监都与别的朝代显得不一样,他们身残志坚,战场上也十分勇武善战,各种奇谋频出,让敌人为之肝颤。

宋与西夏之间的战争中,曾经就有一名铁血宦官李宪,一路上摧城拔寨,所到之处,寸草不生,甚至是烧了西夏皇宫,而童贯就是李宪的徒弟。

太监童贯

童贯少年时期拜在李宪的门下,到宋徽宗即位的时候,他已经是一名成熟的宦官,并且和蔡京开始交往。蔡京进京升官,得力于童贯的帮助,前者后来升任宰相,童贯也迎来机会作为战役的将军。

此战宋朝筹集了十万兵力,开赴河湟。十分不凑巧的是,大军刚刚行至湟州,宫中就失火了,皇帝心中以为不祥,于是传诏书禁止出兵。

潼贯打开后看了内容,随后就放入了靴子中,主帅王厚是名将之子,此时给过眼神询问怎么回事。童贯只说是,皇帝祝我们马到成功。

在古代的作战中,宋朝军力之所以孱弱,并非部队不勇敢,而是因为朝中各方势力的掣肘,在诸多重要战役中之所以失败,就是来自于中央的各种诏令以及瞎指挥。

几乎可以看到,每一次宋朝对外的战争胜利,几乎都有将军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的影子。官兵听后,心中自然大定,由此也充满了信心。

宋徽宗不懂军事,罔顾君情实际,反而是对于一些成佛成仙之道迷恋已久,难怪这种人最后亡了国家。

尽管童贯十分受到宋徽宗的宠爱,但这毕竟涉及到了军国大事,隐瞒皇帝的手谕属于欺君之罪,不是每一个领兵的人都会有这个勇气,由此,宋朝对外战争胜率低也就情有可原。

童贯冒着杀头的罪过,为这场战争的胜利打下了前提,若是没有此事,这场战役也就无从谈起。

随后的战役中,童贯和王厚猛攻巴金城,由于西北军多年防守边疆,战斗力已经是宋军中数一数二的,将士猛攻城池,得益于宋朝军事武器的研究,在军事科技方面可谓是独步天下的存在。

城池易守难攻,此时南宋的各种弩箭就搬了出来,其中还有奠定澶渊之盟的三弓床弩。一番乱射,敌首脑被流矢击毙,羌人士兵被迫远遁,宋军一战斩杀击伤敌军七千多人,取得大胜,童贯也是借此松了一口气。

得益于此战,宋军随后连战连捷,甚至在随后的作战之中,宋军犹如天助,一场大风突然刮起来飞沙走石,直冲向敌军的阵营,机会难得,宋军果断出击,大破敌军。

宋军河湟之战大胜,战局已定,对于西夏已经成了东西夹击之势,若是宋朝再能长久一些,像别的大一统王朝那样恢复广袤的领土也不是不可能,只可惜,他们摊上了昏庸的国家领导人。

此战之后,童贯在军中的威信暴涨,也被破格提拔,宋代宦官凭借军功做到他这个地位的只此一人。但是骤然提高的权势,势必会让人迷失方向,童贯也就不可避免地变得嚣张跋扈,居功自傲。

他在一些方面甚至直接越过了各级官员直接禀告宋徽宗,此番种种,让之前推荐他的蔡京感到了不满,双方逐渐渐行渐远,甚至是宋徽宗亲自授予官职给童贯的时候,蔡京都会从中作梗,硬生生的让皇帝收回成命。

但是大宋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的路即将达到终点,童贯与王厚共同指导的这场战役也成了宋朝军事历史上最后一个高光时刻。

因为在不多久之后,金朝人即将攻破北宋的首都,这些尸位素餐的领导人们,也即将在金朝的牢狱中度过羞辱的后半生。

更多文章

  • 蒙古帝国开国功臣成吉思汗的“四獒”之——众官之长者勒蔑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成吉思汗四獒图片大全,哲勒蔑是谁的手下,哲勒蔑后裔姓什么

    者勒蔑,生于1162年卒于1211年。兀良哈氏。蒙古帝国勇将,开国千户长,十大功臣之一。与哲别、速不台、忽必来合称成吉思汗的"四獒"。远祖为捏里弼,祖父合饬温,父札儿赤兀岱,为太祖之父烈祖也速该的那可儿。居住在圣山布尔罕山(肯特山)地区,与蒙古乞颜部为邻。札儿赤兀岱生二子,长子者勒蔑,次子察兀儿孩。

  • 历史上,明朝的张居正明明生活很奢侈,为啥仍被称为一代名相?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明朝张居正简历,明朝张居正真实案例,张居正是名相吗

    陈泽敏认为他也是一个真正的英雄,是一个孤独的英雄。黎东方认为以施政的成绩而论,他不仅是明朝的唯一大政治家。张居正究竟是何方神圣?为什么很多人对他的点评观点各不相同,更重要的是有一些观点简直把张居正吹上了神坛。在此之前我也做足了功课,但如果我们仔细看张居正的一生,就不难得出一个结论来,他拯救了大明王朝

  • 西汉李广利向匈奴投降后,匈奴发生了一件怪事,现今都无法解释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广利投降匈奴时间,汉武大帝李广利带汉军降匈奴,李广利对匈奴的态度

    李广利是西汉王朝汉武帝时期的名将,虽然名气和战功都远远不如同时代的卫青和霍去病,但是李广利依然得到汉武帝的赏识,可是李广利后来却投靠了匈奴,不过最终还是命丧匈奴军营,可是之后匈奴却发生了一件怪事,至今都无法解释,这是怎么回事呢? 成名于大宛 李广利被重用的原因和卫青有点相似,卫青是靠姐姐卫子夫得宠于

  • 刘备错过的八大名将,两位可敌关羽,四位痛击孙权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刘备错失的十大名将,刘备遗憾错过的四大猛将,刘备错过了最厉害的三位大将

    三国之中,起于微末的只有刘备,曹操与孙权的家底都是十分雄厚的,只有刘备出身低微,而且挣扎的过程特别的艰辛。即使三国鼎立之势成立以后,刘备也是属于最弱小的那一个,而且也是最先被灭掉的一个。其实刘备失败除了自身的地位,也与许多人才的错过有关。他所错失的将才之中有很多都非常有才华,比如今天我们说的这8个,

  • 朱祁钰才是北京保卫战最大的功臣,后世为何忽略他只重视于谦?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朱祁钰重用于谦,于谦为什么要杀朱祁钰,朱祁钰病死还是毒死

    客观说,这位还真的不是自己哥哥那样的昏君,他对于瓦剌的进攻趋势,采取抵抗到底的策略,打赢了北京保卫战。而且,在之后,他整顿军队,发展经济,巩固了大明朝的江山,使得百姓免遭兵祸,功不可没。总的来说,朱祁钰仍是一代明君。那么,在北京保卫战中,到底谁的功劳大呢?为何后世只记住了于谦呢?于谦自然不必说,他做

  • 800年前南宋墓,出土纯净透亮“水晶璧”,难道穿越了?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出土南宋古墓图片,古墓出土南宋器物欣赏,意外发现的南宋墓

    这是朽蚀破旧的“红漆棺材”!村民觉得这应该是一座古墓……专家们闻讯赶来,初步判断这的确是一座古墓,“红漆棺材”确切地说是棺椁,而且不止一具。从墓室形制和两具棺椁摆放位置来看,这应该是一座夫妻“异穴合葬”墓,就是男女不同穴而又合葬在一起。专家们的猜测很快有了答案。在右边的女墓中,专家们发现了墓志铭。墓

  • 明代宗对明英宗下旨,明英宗要跪接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明史对明英宗的评价,明代皇帝和明英宗,明英宗不听大臣建议

    朱祁镇当皇帝当得好好的,被身边太临撺掇着“御驾亲征”去了。结果出去又脱离了大部队,被也先捉了俘虏。这边大明群龙无首,赶快拥立了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当皇帝。一年以后,朱祁镇回国,被送到“南宫”之中,形同囚徒。这个题目,就是指在这段时间里的事。古代的兄弟之情是靠不住的。如果弟弟当了皇帝,哥哥仍需要向他行君

  • 梁山六大派系哪个最强,为什么宋江最后能脱颖而出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宋江是怎样上的梁山,梁山宋江一派有哪些人,梁山宋江谁更厉害

    梁山108将虽然是一个头磕在地上,兄弟相称,但这108人也不是铁板一块,而是分成若干个派系,远近亲疏各不相同。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看看梁山内部到底有几个派系,各个派系的实力如何,各自灵魂人物又都是谁。第六名登州系领头羊是孙立,包括解珍,解宝,邹渊,邹润,乐和,孙新,顾大嫂共八人。登州帮的人数虽然不

  • 朱元璋在宴席间不慎摔倒,仅有一人上前搀扶,最后却被赐死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元璋被赐死的原因,朱元璋下葬前哭得最惨的一次,穿越大明王朝醒来被朱元璋赐死

    乐于助人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像多年前经常有老年人摔倒,周边年轻人都会伸手去扶一下,可是近年来也不知道什么原因,老年人摔倒却无人敢碰,甚至躲得远远的,当然不可否认有些老年人摔倒是职业碰瓷,碰瓷这个词也是这十年内因为这种事件产生的,然而明朝皇帝朱元璋就曾摔倒,后被一人扶起,扶起朱元璋这个人同时也不忘斥责

  • 朱由崧继位后,给朱标父子和朱祁钰上谥号和庙号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朱祁钰为何死后赐谥号为戾,朱由崧是好皇帝吗,朱标死后的谥号

    第一朱由崧这个人或许很多人没有听过,其实他并非大明王朝的顺序继承人。而是在崇祯自杀,大明亡了之后,为了延续大明的统治,被推举出来的。他的爷爷是万历,而他的父亲和他都是福王。与崇祯一脉比较近,是亲叔伯兄弟。崇祯的儿子生死不明的情况下,朱由崧继位并不合法合理。所以他最开始只是监国。在法理上的欠缺,就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