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关羽身高九尺,放到如今有多高?出土的一把汉尺给出答案

关羽身高九尺,放到如今有多高?出土的一把汉尺给出答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838 更新时间:2024/2/7 18:06:59

在《三国演义》这部为人熟知的小说中,蜀国的三位代表人物刘备关羽张飞率先登场,他们各有长处,其中关羽以其忠义的性格至今依然被视为“关二爷”,是会被放在祠堂里祭拜的人物。同时,在小说中对于关羽的外貌描写也是让人感到如见其人,分外威武。那么,关羽身高九尺,放到如今有多高呢?从墓葬中出土的一把汉尺给出了答案。

看过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自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后,关羽戎马一生的传奇就开始了。“温酒斩华雄”的故事让他一战成名,后又凭借在虎牢关一战中三人和吕布的大战,关羽更是名气大涨,成为在诸侯中赫赫有名的人物。在投奔曹操期间,关羽“斩颜良、诛文丑”可以说为曹操的大业付出了汗马功劳。

为回到兄长刘备的身边,关羽一路过五关斩六将,最终凭着一己之力杀了曹操六员大将,足以见其勇猛善战。除了在武力上的卓越之外,关羽对曹操曾经的知遇之恩铭记在心,做出了“华容道义释曹操”的举动,让后世人为其道义所感动。这些所作所为都因他有忠义的气节以及不凡的魄力。

当然,除了这些有趣的故事之外,关羽的身高也常常被人拿来说道,还被用来和其它英雄作对比。史料记载说关羽“身长九尺,髯长二尺”,五官更是霸气,面色赤红,一双丹凤眼、卧蚕眉,站在人群中十分显眼突出。再加上他又有了曹操送来的赤兔马,更添威风。那么,古文中所说的这个“九尺”到底有多高呢?

一些人根据现代比例进行换算,但其实这种方法并不正确,因为古代的度量标准各有各的不同。在春秋战国时期,七个大国的度量衡都是不一样的。比如,齐国的一尺相当于现在的7寸,大约23厘米长。齐国有个美男子叫做邹忌,他的身高是八尺有余,也就是差不多有一米八四左右,着实算是比较高的了。

而小说中说关羽身高是九尺,按这种算法,关羽应该有两米多一点高,可以说是古代的“姚明”。但关羽真的有这样高吗?事实证明并非如此。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对之前七个大国不同的度量衡导致互相之间的交流问题作出了对策。他统一了度量衡,使得一寸、一尺的长度标准固定了下来。

据《史记》记载,西汉初期时的度量衡中,一尺是23.1厘米,也就是说比齐国的度量衡还要差个几毫米。而身处东汉末年的关羽,其生活的时代,度量衡又发生了变化。于是,关羽身高的谜团又陷入混沌中。

有趣的是,在一次考古发掘中,这个谜团被彻底地解决。考古学家们在河南的洛阳发现了一座古墓,而洛阳正是东汉时期的都城。果然,经过研究发现,这座古墓确实是东汉末年的,墓中的东西也保存完好。经过一段时间的挖掘和研究,考古的其中一个专家从墓中找到一个长条状的物品。待他清洗辨认后,发现这东西正是古时的尺子。

再根据其磨损和腐蚀程度,专家们断定其就是关羽生活的时代——三国时期的尺子。通过用现代化的仪器对其进行精密地测量后,专家们得出答案。东汉末年的一尺用现在的单位换算就是23.4厘米。由此便能得知关二爷的身高是2.10米,着实称得上是威风凛凛、霸气非凡了。

在物质生活良好的现代,身高两米似乎也算不得是多么的特别,毕竟身高一米八一米九的人还是常常能看见。然而,在医疗和物质条件都有限的古代,普通人的身高都偏低,一米七一米八就是高于平均身高了。关羽竟然长到了两米一,放在哪里都是鹤立鸡群的存在。因此,也难怪关羽在战场上无人能敌,战无不胜了。

在刘关张三人和吕布的战斗中,为何吕布能以一敌三呢?这与其身高也是脱不了干系的。在《三国演义》中对吕布身高的描写是接近“一丈”,这在使用冷兵器的时代就是碾压性的优势,比关羽还要高半头多。

无论如何,对于《三国演义》中这些英雄的描述人们也要保持客观的态度,毕竟它作为一本小说,自然有杜撰的成分。历史的原貌究竟如何,小说的作者可能也无法给出真正的答案。从这本书中所需要学到的,更多的应该是三人身上的那种忠义气节和勇气胆识。这才能让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学有所用,帮助到自己。

参考资料:

《东坡乐府》

《三国演义》

更多文章

  • 清华教授陈寅恪:华佗可能不是中国人,而是印度人,这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陈寅恪说华佗是印度人,陈寅恪个人简历,陈寅恪为什么当上教授

    也许我们可以从证据中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这就要说到陈寅恪的一件趣事,他正好就出生在一个中药世家,但他自己对中医里面的各种比较玄的理论较为嗤之以鼻,因为跟西药相比起来,后者相对更为有着科学上的严谨,陈寅恪作为一名教授,他更愿意相信哪一边就不言而喻了。 首先最大的一个理由就是,华佗的一生着实太过于传奇

  • 都说“伏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可知这2人,才决定着三国归属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因为事实是,诸葛亮和庞统,刘备都得到了,非但没“安天下”,反而确定了三国鼎立格局。以至于许多人都调侃:刘备之所以没一统天下,就是因这两人他都得到了,若只要一个,就没问题了。其实,换个角度看这句会发现,这相当于三国最牛“广告”,让诸葛亮和庞统的知名度达到了顶峰。至于“安天下”与否,不是后面还一句“虽得

  • 刘备一生最大的失误: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却错失另一位绝世高人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刘备三顾茅庐是如何打动诸葛亮,三顾茅庐刘备为什么选诸葛亮,刘备真的三顾茅庐去请诸葛亮了吗

    “三顾茅庐”一是为了展示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正面形象,二是为了从侧面全方位说明诸葛亮的足智多谋,而后者自然才是全文的重点,不过当前人后世纷纷赞叹诸葛亮神机妙算鞠躬尽瘁,用一己之力勉强托住了刘阿斗的时候,也有一个声音与众不同认为:刘备一生最大的失误是为了请出诸葛亮,错失了绝世高人。这位绝世高人是谁?

  • 刘备想让诸葛亮继位?把他4个儿子名字连起来读,才知野心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备让诸葛亮自立为王是真心的吗,刘备为何让儿子认诸葛亮为相父,历史上诸葛亮如何劝刘备登基

    “有野心”在世人眼中是件令人羞愧的事,如果一个人被定性为“野心勃勃”,那他就一定面目可憎,如果一个人被冠以“狼子野心”,那他一定骂名在身。但是有野心真的那么不堪吗?并不,甚至还是一件大好事,既然是大好事,那即便是刘备,处于三国背景之下,其实野心也是非常大的。当然很多人认为刘备是一个没有野心且宅心仁厚

  • 火烧赤壁时,曹操手下的谋士,除了徐庶之外没人看出点猫腻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赤壁曹操五大谋士,赤壁时曹操身边的谋士,火烧赤壁时曹操手下的谋士

    那么赤壁之战作为曹操手下的谋士难道真的什么都看不出来吗?非也非也,曹操手下顶尖的谋士其实都看出了赤壁之战的不同寻常。 曹操之所以能够被诸葛亮和周瑜合力欺骗,一方面是火烧赤壁本就是计中计的连环计,另一方面便是曹操本人的性格导致。 曹操为人奸诈,是一只狡猾的老狐狸,要让他上当受骗,用计的人必须是高层次的

  • 东汉末年是四国鼎立,为何历史中只写了三国?被抹去的是哪一个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东汉末年的三国是哪几国,四国鼎立,东汉为什么是四国鼎立

    前言我们都知道,我们博大精深的中华五千年历史当中,诞生过许许多多的王朝。这些王朝更替,都遵循着一定的道理。回溯历史,我们印象最多的,还是那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一说到三国,很多人第一反应可能想到的就是魏国,蜀国,吴国。三国鼎立已经成为众多人耳熟能详的历史,就连我们熟悉的现代流行歌曲《曹操》当中,也有

  • 匈奴是否还有后代?中国的这5个常见姓氏,或许就是匈奴后裔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匈奴后代5大姓氏,匈奴主要姓氏,匈奴的后代现在都在哪里

    前言匈奴是中国古代北方高原游牧民族,在我国历史发展中一直充当着骚扰中原地区的角色,其实匈奴部族的历史还是十分悠久的,这都能够从三皇五帝时期说了。从很多史料中都可以查到在尧舜禹时期,匈奴的名字称为獯粥,秦朝之前又改为猃狁,慢慢发展中原百姓又称他们为戎狄和夷狄。最开始的时候,匈奴主要的活动范围在黄河沿线

  • 诸葛亮离世后,刘禅下令彻查其家产,结果却让他勃然大怒?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诸葛亮死讯传来刘禅哭了,诸葛亮死后刘禅说出七个字,诸葛亮死后刘禅怎么看他的家底

    前言要说中国历史之上最为勤劳能干、足智多谋并且非常忠心的相的话,相信大家肯定要提到诸葛亮这样一个人了。作为在三国时期蜀国内的头号智囊,诸葛亮不仅仅让蜀国发展的更加强盛,同时纵观整个中国历史,也没几个人能够比得过他。诸葛亮自从刘备三顾茅庐被请出山以来,一生都奉献给了蜀汉的复兴事业,根本没有考虑过自己的

  • 为何诸葛亮派4个人在门前扫地?司马懿看懂了,也留住了一条小命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诸葛亮给司马懿带来的暗示,诸葛亮最后快死的时候对付司马懿,司马懿对诸葛亮什么态度

    引言从古至今,对一个国家来说尤为重要的便是那些栋梁之才,在古代时各个领域都有很多有勇有谋之人,他们可谓是为国家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历史上就有很多比较出名的人物,不过要说到智商与谋略都远超常人的人物,就像是诸葛亮,相信大家并不陌生。在历史上诸葛亮是很有能力很有谋略的,而且他的智商甚至远超于他人,可能

  • 同样貌美的一对姐妹花,为何赵合德比赵飞燕受宠?前者心计太深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赵合德和赵飞燕谁最好,赵合德赵飞燕哪个更受宠,赵飞燕和赵合德谁更受欢迎

    除去这些正常途径改变命运的,也有人因为偶然机缘改变命运的,比如当初在公主府跳舞的卫子夫不会想到自己日后会成为一国之母,做过马奴的卫青也预料不到自己会成为大将军,有一日会威震匈奴。汉成帝时期的赵氏姐妹,同样也是在侯府中跳舞的歌女,可最后却成为了宠冠后宫的妃子。赵飞燕和赵合德两姐妹虽然有着身份显赫的生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