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华教授陈寅恪:华佗可能不是中国人,而是印度人,这是怎么回事

清华教授陈寅恪:华佗可能不是中国人,而是印度人,这是怎么回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864 更新时间:2024/1/8 6:46:16

也许我们可以从证据中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这就要说到陈寅恪的一件趣事,他正好就出生在一个中药世家,但他自己对中医里面的各种比较玄的理论较为嗤之以鼻,因为跟西药相比起来,后者相对更为有着科学上的严谨,陈寅恪作为一名教授,他更愿意相信哪一边就不言而喻了。

首先最大的一个理由就是,华佗的一生着实太过于传奇,无论是历史还是《三国》之中,华佗都是一个充满着传奇色彩的人物,另外就是华佗的姓氏,在同期除了华佗,根本没有出现过另一个华姓之人,再不济,华佗身边未必就没有一个华姓之人吗?

另外“佗”这个字,有着几分印度的味道,因为在印度神话之中的人物中,佗便是以人名精彩出现,加上华佗在史料之中的肤色,这些都是成为了“华佗有可能是印度人”的佐证。

再来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华佗的汉语发音跟印度的“agada”有着很大的相似性,而agada在印度之中,正好又是“药罗汉”的意思。

还有一个理由就是,华佗的出生也是同样是一个很大的谜团,虽然历史上记载着华佗出生于安徽,但华佗行医的足迹几乎是走遍了天下,因此从这个来看,华佗是否真的出生在安徽,仿佛又成为了一个没有定论之事。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华佗麻沸散的事,因为麻沸散是中国最早的麻醉剂,但在这之前的印度还发明过一种名叫胡药的药物,这胡药的药效跟麻沸散的相似性非常之大,从这些巧合看来,华佗是印度人并不是无稽之谈,只不过是否百分百为印度人,这就不能随便下定论了。

然而到了华佗晚年的时候,因为被曹操猜疑,因此华佗便是在大牢被人拷打死。就连华佗一生书写下来的医书,也被烧为灰烬,如果这份医书被传了下来,对于之后的医书会不会是一个新的格局,这都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印度作为文明古国,在古代跟中国的交流也异常之多,因此在医术方面都有着各自的交流,这都是相当正常的存在。

而关于陈寅恪对于华佗是印度人的这一猜想,并不是一个公开的说法,而是他在自己手稿上的一个猜想,其中我们也不难看出,陈寅恪在学术上的严谨,哪怕是自己一个看似无意的念头,都要在史书中仿佛找到依据在论证自己的猜想,不论这份猜测是否正确,光是这一份求知的精神,就非常值得让人学习了。

还一个不得不提的事情就是曹冲称象的故事,说起大象大家一定知道,中国并不存在大象这种动物,更多都是出现在泰国以及印度,因此在《三国演义》的故事中,作者罗贯中有没有将自己的猜想,以及当时的外交用作灵感放在《三国演义》之中,这就不好说了。

有人还对陈寅恪对于华佗身份的怀疑产生了质疑,但有一说一的是,知识如果都不能被质疑了,那他的存在的意义都会发生变化。

很多时候,对常识提出质疑是一种勇敢,毕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着自己的独立思考方式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通过“质疑”学习到更多有用的知识,这才是学习历史最大的一个意义。

至于华佗是不是印度人,其实并不是一件那么重要的事,重要的是能够在医学这一方面付出的贡献,这就是足以让人们铭记的,试问:除了华佗还有谁比他在医学上做出更大贡献的人呢?

更多文章

  • 都说“伏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可知这2人,才决定着三国归属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因为事实是,诸葛亮和庞统,刘备都得到了,非但没“安天下”,反而确定了三国鼎立格局。以至于许多人都调侃:刘备之所以没一统天下,就是因这两人他都得到了,若只要一个,就没问题了。其实,换个角度看这句会发现,这相当于三国最牛“广告”,让诸葛亮和庞统的知名度达到了顶峰。至于“安天下”与否,不是后面还一句“虽得

  • 刘备一生最大的失误: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却错失另一位绝世高人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刘备三顾茅庐是如何打动诸葛亮,三顾茅庐刘备为什么选诸葛亮,刘备真的三顾茅庐去请诸葛亮了吗

    “三顾茅庐”一是为了展示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正面形象,二是为了从侧面全方位说明诸葛亮的足智多谋,而后者自然才是全文的重点,不过当前人后世纷纷赞叹诸葛亮神机妙算鞠躬尽瘁,用一己之力勉强托住了刘阿斗的时候,也有一个声音与众不同认为:刘备一生最大的失误是为了请出诸葛亮,错失了绝世高人。这位绝世高人是谁?

  • 刘备想让诸葛亮继位?把他4个儿子名字连起来读,才知野心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备让诸葛亮自立为王是真心的吗,刘备为何让儿子认诸葛亮为相父,历史上诸葛亮如何劝刘备登基

    “有野心”在世人眼中是件令人羞愧的事,如果一个人被定性为“野心勃勃”,那他就一定面目可憎,如果一个人被冠以“狼子野心”,那他一定骂名在身。但是有野心真的那么不堪吗?并不,甚至还是一件大好事,既然是大好事,那即便是刘备,处于三国背景之下,其实野心也是非常大的。当然很多人认为刘备是一个没有野心且宅心仁厚

  • 火烧赤壁时,曹操手下的谋士,除了徐庶之外没人看出点猫腻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赤壁曹操五大谋士,赤壁时曹操身边的谋士,火烧赤壁时曹操手下的谋士

    那么赤壁之战作为曹操手下的谋士难道真的什么都看不出来吗?非也非也,曹操手下顶尖的谋士其实都看出了赤壁之战的不同寻常。 曹操之所以能够被诸葛亮和周瑜合力欺骗,一方面是火烧赤壁本就是计中计的连环计,另一方面便是曹操本人的性格导致。 曹操为人奸诈,是一只狡猾的老狐狸,要让他上当受骗,用计的人必须是高层次的

  • 东汉末年是四国鼎立,为何历史中只写了三国?被抹去的是哪一个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东汉末年的三国是哪几国,四国鼎立,东汉为什么是四国鼎立

    前言我们都知道,我们博大精深的中华五千年历史当中,诞生过许许多多的王朝。这些王朝更替,都遵循着一定的道理。回溯历史,我们印象最多的,还是那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一说到三国,很多人第一反应可能想到的就是魏国,蜀国,吴国。三国鼎立已经成为众多人耳熟能详的历史,就连我们熟悉的现代流行歌曲《曹操》当中,也有

  • 匈奴是否还有后代?中国的这5个常见姓氏,或许就是匈奴后裔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匈奴后代5大姓氏,匈奴主要姓氏,匈奴的后代现在都在哪里

    前言匈奴是中国古代北方高原游牧民族,在我国历史发展中一直充当着骚扰中原地区的角色,其实匈奴部族的历史还是十分悠久的,这都能够从三皇五帝时期说了。从很多史料中都可以查到在尧舜禹时期,匈奴的名字称为獯粥,秦朝之前又改为猃狁,慢慢发展中原百姓又称他们为戎狄和夷狄。最开始的时候,匈奴主要的活动范围在黄河沿线

  • 诸葛亮离世后,刘禅下令彻查其家产,结果却让他勃然大怒?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诸葛亮死讯传来刘禅哭了,诸葛亮死后刘禅说出七个字,诸葛亮死后刘禅怎么看他的家底

    前言要说中国历史之上最为勤劳能干、足智多谋并且非常忠心的相的话,相信大家肯定要提到诸葛亮这样一个人了。作为在三国时期蜀国内的头号智囊,诸葛亮不仅仅让蜀国发展的更加强盛,同时纵观整个中国历史,也没几个人能够比得过他。诸葛亮自从刘备三顾茅庐被请出山以来,一生都奉献给了蜀汉的复兴事业,根本没有考虑过自己的

  • 为何诸葛亮派4个人在门前扫地?司马懿看懂了,也留住了一条小命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诸葛亮给司马懿带来的暗示,诸葛亮最后快死的时候对付司马懿,司马懿对诸葛亮什么态度

    引言从古至今,对一个国家来说尤为重要的便是那些栋梁之才,在古代时各个领域都有很多有勇有谋之人,他们可谓是为国家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历史上就有很多比较出名的人物,不过要说到智商与谋略都远超常人的人物,就像是诸葛亮,相信大家并不陌生。在历史上诸葛亮是很有能力很有谋略的,而且他的智商甚至远超于他人,可能

  • 同样貌美的一对姐妹花,为何赵合德比赵飞燕受宠?前者心计太深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赵合德和赵飞燕谁最好,赵合德赵飞燕哪个更受宠,赵飞燕和赵合德谁更受欢迎

    除去这些正常途径改变命运的,也有人因为偶然机缘改变命运的,比如当初在公主府跳舞的卫子夫不会想到自己日后会成为一国之母,做过马奴的卫青也预料不到自己会成为大将军,有一日会威震匈奴。汉成帝时期的赵氏姐妹,同样也是在侯府中跳舞的歌女,可最后却成为了宠冠后宫的妃子。赵飞燕和赵合德两姐妹虽然有着身份显赫的生母

  • 官渡之战其实并不关键,这才是袁氏集团覆灭的真正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官渡之战的真实情况,官渡之战后袁绍真的败了吗,官渡之战是怎样发生的

    撰文:Hush编辑:吃硬盘吧插画:发达蚊#01.官渡之战后的整整7年,河北大地依然被笼罩在战火之中。而这一切就算是袁绍战胜了曹操也无法避免,反而会让战争进一步扩大,导致更多无辜百姓丧生,因为问题的根源——就在袁绍内部。按照袁绍作出的安排,即使他还在世,内乱爆发也是迟早的事。自董卓作乱,东汉朝廷名存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