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弓箭手面对骑兵冲锋,应该先射人还是射马?看看戚继光怎么说

古代弓箭手面对骑兵冲锋,应该先射人还是射马?看看戚继光怎么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75 更新时间:2024/1/16 19:45:12

杜甫写过一首《前出塞》,里面对这个问题有过描述,叫“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可他说的对吗?一个官谈武可信度有多少?咱看看明朝武将戚继光怎么说。

戚继光在《纪效新书》中曾说过:“凡箭去,宁高而过的,慎勿低而不及。”我们讨论射人还是射马,都默认了一个前提,瞄准平射。而戚继光在《纪效新书》中却强调了抛射的这一概念。

各位看官不妨设想一下影视剧中古代骑兵冲锋的场景,骑兵历来都是成群作战的,面对成群冲锋的骑兵,弓箭手的精确瞄准就显得多了,因为就算是闭眼盲射也能蒙中。

史·兵志》上对军阵中的兵种配比,有这么段说法:“两分习弓,六分习弩,余两分习枪、牌。”我们都知道宋朝的宿敌是马背上的民族,它配的阵法主要是用来对付骑兵的。而面对骑兵,弓箭手所占的整体比例居然达到了八成。

在如此强大的火力之下,精准射击不再重要,弓箭手的作用就变成火力压制和饱和攻击了。所以在弓兵的实际作战中,一般都是使用抛射的,也就是不求准而求覆盖率。戚继光也在书中说“宁高而过,勿低而不及。”因为骑兵冲锋毕竟有纵深阵型,覆盖面积反倒成了第一位的。

所以对于开头的那个问题,弓箭手面对骑兵冲锋,是该先射人还是先射马,根本是个不存在的问题,如果非要回答 的话,就是一个概率问题了,马的着弹面积比人大,大概率的可能会先射到马。

更多文章

  • 刘伯温辞官归隐,朱元璋送了一个枕头,真正用心良苦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伯温辞官后朱元璋派人送东西,刘伯温死后给朱元璋留下的四件事,朱元璋有给刘伯温免死金牌吗

    刘伯温作为几乎和诸葛亮快要齐名的谋士,一度名扬千古,甚至后世传说之中,有关刘伯温的事迹也越来越神,甚至说他能够未卜先知,趋吉避凶,而且甚至还有刘伯温的烧饼歌传下来,成为他预言天下大势的代表作品,当然如果刘伯温真的如此神奇的话,他们他就应该知道跟随朱元璋是没有什么好下场的。我们都知道朱元璋在登基以后,

  • 从暗夺到明抢,元朝竟然被其治下的高丽人欺负得抬不起头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元朝高丽人,元朝败得有多惨,抗击元朝谁功劳最大

    01 高丽人的适时出击高丽王国虽然成为了大元帝国的“征东行省”,但是高丽国王的头衔依旧为蒙古人所保留,成为役使半岛人民的绝佳傀儡选择。然而,即使是傀儡,高丽国王依旧是高丽土地的名义统治者,他们的心中绝对不会完全抛弃本国利益而投向蒙古人。因此,高丽人的“软抗争”始终没有停止过。1278年,高丽国王向元

  • 此人堪称历史第一神通,生下来就会写字,可惜得罪朱棣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朱棣最惨的画像,朱棣晚年最厉害的事,朱棣在位期间最厉害的大臣

    在1369年也就是洪武二年,在江西吉水县的一户书香门第之家中出生了一个大胖小子,这个孩子名叫解縉。相传他从小就是一个十分聪明的小孩,可以说是带着“神通”这个称号长大。据说在他刚出生没多久,还在被母亲抱在襁褓中时,就会自己写字了。一次他母亲抱着他在自家花园中散步,由于累了便做下亭中休息,喝口茶。大概是

  • 宋高宗赵构享年81岁,为何在56岁时就主动退位?以退为进大智慧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上真实的宋高宗赵构,宋高宗赵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宋高宗赵构被金兵追得有多惨

    不过赵构对宋朝起了个很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可以为宋朝续命,如若当时赵构也被抓走了,宋朝还会有南宋吗?赵构的侥幸存活让宋朝多延续了152年多,不然宋朝早就凉了,而且当时的中原一定会再次陷入到混乱当中,但是后人对赵构的评价,大多数都在他让秦桧杀了岳飞这件事上,被后人耿耿于怀,虽然并没有在史书上明确说明,是

  • 朱元璋为考验徐达,曾把他灌醉后放龙床上,徐达是如何脱险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徐达被朱元璋赐死真相,朱元璋把徐达抬到龙床,徐达是朱元璋杀的么

    朱元璋让徐达驻守北平,可是又不放心让他一直留在北平,所以,让他每年春天率军北上,到了年底,又让他回南京复命。徐达也知道皇帝喜欢猜忌的毛病,所以呀,他一从北平返回南京,第一件事便是将帅印交给朱元璋,此次如此,这也是在告诉朱元璋,军队还给你了,我徐达没想过谋反,你也不用担心我会谋反了。朱元璋一看徐达这么

  • 李岩是李自成最重要的谋士之一,李自成却为何容不下他?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自成为何杀李严,李严之死,李自成和李严谁有实力

    《绥寇纪略》中记载:定州失败后,河南眼看着要被明军收复,李岩分析战局,觉得豫北非常重要,堪称西安屏障,因此,他愿意率精兵两万去河南制止暴乱,截断清军南下之路,拱卫山西。可是李自成并没有听取,鉴于朱由崧在南京称帝后,农民军在河南的形势更加危急,李岩多次请求和弟弟一起率兵回河南,就在一天,李自成竟然答应

  • 朱元璋不用百姓一粒粟,就能养兵百万,为何崇祯却无钱发军饷?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假如崇祯遇到朱元璋,崇祯与朱元璋啥关系,崇祯皇帝对朱元璋的态度

    一旦制度出现了问题,就需要进行改革修补,甚至彻底转变。我们要肯定明代卫所制度,在建立之初还是很先进的。古代军队的制度的主要问题,无非是这几个。第一军费。大家不知道,养兵从古至今都是很费钱的!正常来说,如果是完全脱产的士兵,基本上都要十多个老百姓才能养一个。如果是装备较好的士兵,比如骑兵,更是几十个甚

  • 朱元璋最恨的一个姓,男的世世为奴,女的代代为娼,为何会如此?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朱元璋一生的污点,朱元璋晚年最恨的人,朱元璋最不喜欢的一个姓

    而朱元璋不顾影响这样做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接下来我为大家一一解释清楚。朱元璋最恨卖国贼南宋将要灭亡的时候,天下发生战乱,导致很多人吃不上饭,但有一位叫做蒲寿庚的人世代经商,算得上是富有。当时他看准了时机,招兵买马,原先只是准备自保的,但队伍越来越大,所以受到了南宋,北元的看重,不过由于自己本身就是宋

  • 恶霸强占民妇,朱元璋听说后,为何一连处死了数十名官员?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朱元璋杀恶霸,朱元璋为什么被恶霸强占,朱元璋破案杀贪官

    而题主说的这事,这帮人死就死在了一个贪字上了。咱就说朱元璋洪武大帝,绝对配的上那个大字,真龙天子好皇帝啊,咱大华夏地头上四百多个皇帝里头,唯一一个平民出生的皇帝,就一个字——牛!打小大字不识一个,就凭着好学上进,才有了出人头地。小时的环境也不好,爹饿死,妈饿死,大哥饿死,大哥的儿子饿死,仅仅是为了活

  • 刘伯温有多牛?去世前留下4个字,准确预言了明朝灭亡和满清入关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伯温是被朱元璋毒死的吗,刘伯温在明朝哪一年死的,刘伯温为什么在明朝那么厉害

    俗话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辞官后的刘伯温心情格外舒畅,每天到田园中散散步,与乡亲们聊聊天,日子过的非常惬意。一晃几年过去了,刘伯温虽然能掐会算,但他毕竟也是肉体凡胎,躲不过生老病死的宿命。公元1375年,刘伯温感染了风寒,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就给明太祖朱元璋写了封信。信中的内容也很简单,主要是关于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