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45年6月,南明政权中的江北四镇之一的刘泽清突然向清军投降,投降的明军总人数居然有23万多,而左良玉的儿子左梦庚也率领15位总兵投降清军,就是这两个人率领的明军总人数就有几十万。而除此之外,南明弘光帝其实还有其他更多的兵力,如江北四镇的高杰、黄得功,那么在一年前,面临李自成大军和清军两线夹击的崇祯帝为何不调动这些军队来进京勤王呢?其实据史料记载,崇祯帝不是没有想到,而是根本就调不动,先说刘泽清,崇祯帝下令让时任山东重兵的刘泽清率军进京勤王。结果刘泽清十分害怕农民军的战斗力,根本就不敢,为了应付圣旨,他居然假装坠马摔伤,请求延迟进京,不久之后崇祯帝便殉国了。
再看高杰,此人本来是李自成大军中的一员虎将,由于和李自成的小妾有染,害怕李自成报复,因此才投降了明军,自然是更不敢和李自成正面对抗的。而四镇中的另外两镇,也就是黄得功和刘良佐,其实并没有勤王的勇气和决心,然而当时还有另外一支人数众多的军队,这便是左良玉,大家要知道的是,左良玉多次打败张献忠。然而后来却在李自成大军的面前败下阵来,从此便带着20多万的军队龟缩在武昌。当时崇祯帝下令左良玉进京勤王,并且答应他如果攻灭李自成,允许他们父子二人世代镇守武昌,然而左良玉已经不敢北上了,使出了一个缓兵之计,拟定一个进军计划,并且上呈朝廷批准,结果公文还未来得及批复,崇祯帝便上吊自杀了。
笔者认为,当时在武昌的左良玉和江北四镇可以算的上是大明王朝最强大,也是最近的部队了,然而却没有一个人愿意进京勤王,最终崇祯帝被迫上吊。不过这里要说一点的是,崇祯帝还是相当有气节的,宁愿自缢身亡,也不愿意投降李自成,做亡国之君,然而在大明王朝的后期,出现了许多猛将和著名的文臣,虽然崇祯帝十分勤政,但却生性多疑,不愿意放权给部下。也就是不会用人,最后死在他手上的名将还是相当多的,正是因为这样,其他的武将更不愿意进京勤王了,毕竟闹不好自己最后会小命不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