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为何鼎立,因为有他打下的基础

三国为何鼎立,因为有他打下的基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657 更新时间:2024/2/19 2:22:18

本文就从黄巾起义的兴起到覆亡,探究一下东汉王朝末年的政治弊端,以及黄巾起义对东汉的影响。

东汉末年,从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已经过去了150多年。

当初刘秀恢复汉室依靠的那些大豪强地主越发放肆地兼并土地,导致许多农民丧失土地,沦为奴隶一样的人,社会矛盾十分地尖锐。

这时,东汉王朝内部也在进行着你死我活的斗争。

里面分为三派:

一派是外戚。东汉后期的皇帝大都是幼年继位,于是只能依靠外戚,也就是皇帝的外公舅舅之类。

这些人凭借跟皇帝的特殊关系,迅速掌控了国家大权。

另一派是宦官。这些宦官往往是伺候小皇帝的人。小皇帝长大了,就想从外戚手里把权利夺回来,他们信任的人只能是身边的太监。

夺回权力后,宦官也就掌控了朝政。

就这样往往是外戚和宦官在换皇帝的过程中轮流掌权,并且相互倾轧。

第三批就是朝廷的一些文人士大夫,他们对地位卑贱的宦官和靠裙带关系上位的外戚都很不满,逐渐就形成了一股声势十分庞大的力量,被称为“党人”。

党人在朝堂上首先对准的就是宦官。宦官也对党人十分仇恨,不断地打击迫害这些士大夫。

被宦官杀死的士大夫有成千上万之多。

朝堂之上争斗不休,朝堂之外的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于是不断有百姓起义反抗这个黑暗的朝廷。

规模最大的就是张角领导的起义,因为他们都以头戴黄巾为标志,所以就被称为“黄巾起义”。

张角创立了太平道,通过传道和治病,在广大受苦受难的农民中进行秘密宣传。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将近10万人加如了他的队伍。

这些人遍布青、徐、幽、冀等八州。

张角还把这些地区分为36方,根据大小不同,有的1万人,有的六七千人,每一方设置一个统帅,归他统一指挥。

张角还想出了一个口号,让人到处传播,口号是: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苍天”自然就是东汉政府,“黄天”是太平道了,

汉高祖刘邦宣扬自己是赤帝转世,根据五行之说,“黄”土是可以灭掉火的,这个口号当然是说黄巾军可以灭掉东汉政府了。

这样的口号传开了后,就让人觉得东汉政府已经走到末路了。为了呼应这个口号,张角还让人晚上在各地官府的门上写上“甲子”两个字,看到的人就准备发动起义。

到了甲子年,也就是公元184年,张角跟手下约定好在农历三月五日就喊着上面的口号一起举起义旗。

为此,张角派出马元义到洛阳城联络了宫里的一些宦官,准备里应外合,先把皇帝弄死。

但人算不如天算,张角手下出了唐周这个叛徒,马元义被抓获后处死了。

朝廷的官兵开始大肆捕杀太平道的信徒,有1000多人因此丧命。

张角一看起义计划暴露了,干脆提前一个月在冀州发动了起义,史称“黄巾起义”。

张角跟他的两个弟弟张宝张梁分自称为“天公将军”“地公将军”“人公将军”,他们哥仨把天地人都给占了。由此可见,张角还是有些见识的。

张角率先起义后,其它各地的信徒得到消息,也都马上响应。不到一个月,战火就蔓延到全国各地。面对愤怒的黄巾军,腐朽的东汉政府各郡官员,士兵无心抵抗,纷纷逃窜。

汉灵帝一看黄巾军这么厉害,就采纳了手下意见,准许各地豪强自己招纳士兵扑灭起义军。于是,就有许多豪强地主趁机崛起,带领招纳的士兵配合官军一起镇压黄巾军。

这里面就有我们熟悉的袁绍袁术哥俩、曹操、刘备、孙坚等人。

黄巾军虽然在起义之初势如破竹,但他们没有拧成一股绳,各地义军各自为战,又缺乏战略战术,因此慢慢地就被东汉政府各个击破了。

张角在冀州病死之后,张梁固守现在的河北邢台广宗,很快,黄巾军被皇甫嵩偷袭,张梁张宝先后战死,十几万黄巾军被杀死。

后来黄巾军的余部仍然不断地起来斗争,前前后后坚持了十几年。有的被各地豪强灭掉了,有的被收编了。比如曹操平定冀州的时候,跟赵云同为真定人的张燕和他的黑山军就投降了曹操。汝南刘辟就把地盘和手下都给了刘备,后来,刘辟为保护刘备而死。

黄巾军虽然在各地豪强的绞杀下失败了,但他的影响是深远的。

在黄巾军的打击下,东汉政府基本上名存实亡了。

在镇压起义的过程中崛起的豪强们成了军阀,他们凭借手中的军事力量不再听命于皇家,自己割据一方,相互攻伐,征战不休,最终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可以说,黄巾起义是一场荡气回肠的起义,它的存在让后来的统治者们重视民心的重要性,不敢过分压榨百姓,采取了相对较为和缓的统治和相对较少的赋税征敛。

比如刘备逃跑也要带上新野县的百姓,曹操招募流民屯田,虽然盘剥依然很重,但百姓起码可以勉强活下去。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每一个王朝的末端,都是因为忽视了百姓的力量而引来了天下百姓的反抗而最终灭亡的。

更多文章

  • 解剖历史中真正的曹操,到底是一代枭雄还是奸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曹操到底是奸雄还是枭雄,历史上真正的曹操是怎样的,历史上的曹操是怎样一个人呢

    三国中的曹操在早期的时候是不被看好的,因为从小是被身为宦官的父亲曹腾收养,即使出身豪门,但在当时的人眼中身份低微,可能就是因为出身的缘故,从小曹操就非常努力,并且显露出了高强的才能,喜兵法,好博览群书,武艺更是高强,熹平三年,已然成年的曹操被举为孝廉,在当时的权贵之地当起了北部尉。早期的曹操选择的是

  • 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击杀张郃,却还是无功而返!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诸葛亮为何说张郃死了中计了,诸葛亮北伐时张郃的部队,诸葛亮第四次北伐中张郃的战术

    不过,不管怎样,这距离匡扶汉室,一统中原的目标,还存在非常大的距离。于是,在建兴九年(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中原。公元231年春天,诸葛亮乘曹魏雍凉地区半年没有下雨,再次进行北伐,以木牛运粮,包围祁山堡。曹魏因大将曹真病重,魏明帝曹睿改派司马懿为统帅屯于长安,领张郃、费曜、戴陵、郭淮等人抵抗。

  • 此人归降刘备后,因为直呼刘备姓名,差点被关羽、张飞杀掉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备死前最狠一计,黄忠怎么归降刘备的,刘备的著名历史事件

    马超后来被曹操逼得太紧,终于投降了刘备,刘备封他为骠骑将军,这是刘备自称汉中王之后,这份职位已经算很高了,其实在刘备心中,他是有点害怕马超的,毕竟马超原本是一方诸侯,迫不得已才投降了自己,而且马超能力太强,似乎没几个人能镇得住他。马超刚刚归顺刘备时,刘备让他去打刘璋,刘璋一看马超来了,一下子就被吓傻

  • 别被《史记》误导了,刘邦有两项能力远超常人,注定项羽不是对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汉殿宴臣图宴会期间,刘邦问道: “各位可知为何是我赢得了天下,而项羽为何失了天下?”下面的臣子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安国侯王陵认为:刘邦有时候喜欢辱骂人,让人下不了台,但是刘邦心胸开阔,懂得与人分享。反观项羽,妒贤嫉能渐渐失信于天下。 王陵为人忠厚正直,他的这番话说的不卑不亢,也算是比较客观的评价。不

  • 浅谈三国时期夏侯氏与曹氏的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三国曹氏夏侯氏关系图,夏侯和曹氏,夏侯和曹氏有什么关系

    夏侯惇是沛国谯县人,曹操的同乡,他从初平元年开始,在曹操作“奋武将军”的时候,就已经当了曹操的“司马”。其后,由司马而升为“折冲校尉”、东郡太守、陈留太守、济阴太守、河南尹。他的军阶也早就由校尉升为将军,先后做了“建武将军”、“伏波将军”与“前将军”。而且,封为“高安乡侯”,属于“乡侯”的一级,比县

  • 诸葛亮为何非要杀死魏延?并非他真有反骨,而是因为杀了一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的故事正是适合那些为事业拼命努力的年轻人,像是日本的很多著名企业家,就从三国演义这本小说当中汲取了智慧的养分,并且凭借着这些常人难以理解的智慧,成功的创建了一个又一个脍炙人口的品牌,不得不为我们中国古典名著感到骄傲,这也算是我们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吧。说起三国的故事,大家对于刘备阵营的一些事情肯定都

  • 历史上周瑜真是被诸葛亮气死的吗?专家告诉你:真不是!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相信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觉得周瑜是一个心胸狭窄的人,在诸葛亮出使东吴时,舌战群儒,周瑜便心生妒忌,便寻找机会讨教一番。但是,遗憾的却是,无论是草船借箭还是设计瓜分荆州上都栽了跟头,被诸葛亮一一识破,被诸葛亮嘲讽“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给活活气死。那么,历史上真实的周瑜果真是一位气量小的

  • 曹操为何无法收复刘备的武将?刘备到底有什么能力让众武将信服?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曹操为什么收服刘备,蔡瑁杀刘备时刘备被谁救了,曹操和刘备谁是真正的英雄

    首先第一点,曹操作为枭雄,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他手下的士兵,如果犯了错误,很有可能遭到皮肉之苦,而反观刘备,刘备为人大度,心胸宽广,宅心仁厚,在他手下的将领都会感觉很温暖,而且刘备有很大的志向,就是兴复汉室,而蜀国又有诸葛亮这位智囊存在,所以众武将相信,未来蜀国会一统天下,而以刘备的宅心仁厚,必定会善

  • 刘备伐吴并非为关羽,多少是因为私心;刘备改变战术给了陆逊机会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备伐吴带了哪些猛将,陆逊和关羽,刘备伐吴为了关羽吗

    首先要说的是,刘备可不是庸才, 刘备一介草根、流窜大江南北、次次绝路逢生、肯定武力、军事水平不是一般强、而是相当强、兵微将寡时能够生存就是能力、有人谈刘备军事水平差、我却不这么认为、夷陵之败虽惨、英雄也有落幕之时呀,陆逊曾评价刘备,”备是猾虏,更尝事多,其军始集,思虑精专,未可干也。“ 这确实是事实

  • 曹操杀杨修只是因为嫉妒杨修的才学吗?其实只是因为杨修站错队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曹操杀杨修真正原因,曹操什么时候杀的杨修,杨修与曹操全剧

    曹操有一次路过曹娥碑,杨修作为他的主簿也跟在他身边,只见碑背面写着八个字“黄绢幼妇,外孙齑臼”。曹操看后,立刻就问杨修知道是什么意思吗?杨修回答当然知道,正要解释的时候,被曹操制止,让他再想想。走了三十里路,曹操终于想明白了,便与杨修分别将自己的见解写在一张纸上。之后一对比,发现果然一样,都写了四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