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邦称帝后,没有放过一个功臣,为何对萧何如此放心?

刘邦称帝后,没有放过一个功臣,为何对萧何如此放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893 更新时间:2024/1/5 18:09:55

朱元璋从小乞讨,刘邦比朱元璋强点,也不过是混混级别的秦朝“公务员”,二人最后都成了开国皇帝。

刘邦之所以能够坐上皇帝,离不开汉初三杰的辅佐(三杰:萧何张良韩信)。

当刘邦称帝后大行封赏的时候,萧何萧相国被封首功,官职最高,封邑最多。

当时一些武将不服,说萧何没上过前线,主要负责后方工作。我们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身上的伤疤比他多,他居首功不公平。

刘邦听后说出了历史上著名的“功人功狗”之说:

“诸君知猎乎?曰:「知之。」「知猎狗乎?」曰:「知之。」高帝曰:「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且诸君独以身随我,多者两三人。今萧何举宗数十人皆随我,功不可忘也。」

刘邦把武将比喻成狩猎的狗,萧何则是指挥狗的人,大意是说,你们只是逮住了猎物,萧何才是发现猎物的人,萧何不指挥你们,你们还逮不住猎物呢?

况且你们一家也不过一、二个人追随我,萧何放弃秦朝的高官厚禄,整个家族数十人追随我,我不能亏待他,听了刘邦一席话众将皆服。

讲真信任是长时间培养的结果,刘邦称帝后,天下并不太平,他总是率军在外亲冒石矢冲突掩杀,不是和匈奴单于死磕,就是行进在平叛的路上,后方就交给了萧何萧相国打理。

在 关键的诛杀韩信事件中,萧何抛弃了友情,坚定不移的站在了刘邦这边,气定神闲的帮助吕后杀死了韩信,要知道刘邦都惧怕韩信三分,杀韩信时刘邦还在外平叛乱,讲真有这样的“贤内助”能不让刘邦奖赏吗?

虽然刘邦带兵在外,却不断的派人回来对萧何封官奖赏,萧何觉得哪里不对劲?但他又找不到原因。

有一天,他正在府上和幕僚们喝酒,突然他手下一个叫召平的门客,穿着一身孝服,哭哭啼啼进门吊孝。

当时萧何一见勃然大怒,喝道:“你是不是喝醉了?你为谁哭为谁吊孝”。

召平说:“丞相祸事不远了,我为丞相哭为丞相吊孝”,萧何满脸疑问。

召平说道:“皇上远在千里带兵打仗,而丞相安居城中,皇上没有给你下达任务,反而派特使回来向你大行赏赐。你觉得正常吗?”

没等萧何回答,召平又道:“我由韩信被杀这件事,联想到皇帝对你起了疑心,不远千里派特使回来就是看看你在干什么!”

“丞相你想一想,皇帝的身家都捏在你的手上,皇上害怕你像韩信一样谋反,假如那样皇上就没有了退路,你说他能不起疑心吗?”

门客的一句话点醒了梦中人,萧何恍然大悟,心想,我总觉得不对劲。萧何拜谢过召平后,解散了幕僚。第二天把 刘邦多次的奖赏上交了国库。

最后把自己的儿子送到了前线,言外之意就是我萧何没有异心,我把儿子交给你做人质。

看到了吧,萧何用这种办法解除了刘邦的怀疑。所以说一个高人有个好的谋士多么重要啊!假如韩信当初能够听从谋士蒯通的话,也许他不会死。

萧何在后方,刘邦在前方,君臣之间相隔千里却时时互动,萧何所作所为,就是想解除刘邦的怀疑。

纵观历史我们发现,如果一个臣子在各方面都超过了皇上不是好事,功高盖主会引起皇上的嫉妒恨。韩信就是这样的人,有功而不知自敛,以至于造成了身死灭族。

萧何功封第一,又多次被皇上奖赏,他回报刘邦的唯一办法就是搞好后勤工作。他和诸葛亮不一样,诸葛亮是双料人才,既能抓后方工作,又能带兵打仗,所以他不害怕皇上羡妒嫉慕恨。

萧何则不同了,他做的后方工作越好,刘邦有时反而越害怕。刘邦离不开萧何又对他不放心,也许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缘故吧!毕竟韩信事件对他刺激很深。

萧何如何自保?这次他再次采纳了门客的计策——自污。

门客对萧何说,“皇上害怕的就是你和京城百姓一条心,到时候城门一关。老百姓和你一起谋反守城,皇上还真进不了皇宫”。

萧何急问:“如之奈何”?门客说:“于今之计就是惹怒老百姓,让老百姓骂你,指责你。到时候刘邦也就放心了”。

萧何欣然接受,接下来的日子里,萧何与民争利,侵占老百姓的田产,他在京城购置了大量的房产,人们都认为他是个贪得无厌的人,萧何终于引起了众怒。萧何表面不在乎,心中却在滴血。这不是我萧何的本意,当生命和信誉让萧何抉择的时候,萧何选择了生命,毕竟活着才是王道。

萧何悲恸欲绝,而刘邦却大喜,萧何再次解除了刘邦对他的怀疑。

看到了吧,不是刘邦对萧何多么放心,也不是刘邦不敢杀萧何,韩信比萧何的带兵能力牛逼多了,刘邦不是照样把他杀了?

而是萧何会做人,知道为臣之道,有功不盖主,居功不自傲,始终摆正自己的位置,不对领导产生压力,说实话,职场上的人都应该学学萧何。

更多文章

  • 三国最具争议的七大名将,在正史中都很厉害,都被演义误导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三国中隐藏的七大名将,三国正史中令人惋惜的七大名将,三国正史中最厉害的武将

    top 7 廖化廖化,字元俭,一句“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在我们大部人的印象之中,廖化实乃一个平庸之将,在蜀汉灭亡的时候,必须使用廖化这样平庸无能的人做先锋。然而正史却不是这样的。时人语曰:前有王(王平)、句(句扶),后有张(张翼)、廖。这是廖,就是指廖化。年过七旬的廖化,还能担任先锋大将,先锋不

  • 假如曹操的大儿子曹昂没死,曹丕还能顺利继位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曹昂和曹丕谁是长子,曹昂和曹丕是什么关系,曹丕与曹昂关系

    提起曹昂,我们就不得不提到曹操的黑历史了,雅兴大发的他,居然在张绣刚刚投降之后,便将其从父张济的遗孀邹氏纳入了自己麾下,致使张绣恼羞成怒,起兵反叛曹操。曹昂为了保护曹操,在动乱中英勇战死,也正是因为这次意外,才导致曹魏出现了后来的夺位之乱。我们知道,虽然曹操的几个儿子都十分优秀,但按照自古以来的规矩

  • 油腻矮大叔?曹操长相很不体面吗?历史上真正的他身高样貌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曹操长得矮为什么这么多人怕他,曹操真实身高一般多少,历史上的曹操真实身高

    考古学者表示:“挖出来的曹操遗骸1米55。”《世说新语》记载:曹操“自以形陋”,丑到没法见人。就连隔壁老王也信誓旦旦地表示:曹操烫个头1米8……越来越离谱!▲左侧曹操画像,右侧曹操复原图。历史上真实的曹操,真的是又矮又“抱歉”吗?来看看小妹翻遍史料的答案,是否与你心有灵犀?曹操的身高饱受争议,源自于

  • 曹爽:曹魏一族最后的权臣,错失良机而死于司马懿之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司马懿杀曹爽的对后世的影响,司马懿夺取曹爽兵权,司马懿夺取曹爽兵权真实历史

    政治家的话,认真你就输了。司马氏惯于演戏,废立乃至杀死皇帝的时候也不过假惺惺地哭一场就罢了,黑手该下还是下。曹操父子三人,尤其是曹操似乎耗尽了曹家的气运,再后代的子孙都不太成器了,一代代的接连被司马父子三人玩弄在掌股之间。惟有文帝曹丕死后任命的顾命大臣曹真还算有两把刷子,和同是顾命大臣的司马懿相处地

  • 韩信没领过军队打过仗,为何一出手连项羽都不是对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韩信与项羽对战唯一一次败仗,韩信打败过项羽吗,韩信带兵比项羽厉害吗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在群雄逐鹿的“楚汉战争”时代里,韩信堪称是不可思议的黑马。从早年淮阴乡间吃不上饭,钻人家裤裆的落魄少年,到项梁麾下的普通一兵、项羽帐外的站岗“郎中”,刘邦军中差点被砍了头的死囚。然后就突然摇身一变,突然就成了汉军的“大将军”,然后就呼啸杀出,一路碾压章邯陈余龙且等“名将”,最后以一

  • 吕伯奢到底有没有杀曹操的动机,为何被曹操所杀,这是冤案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曹操真的杀了吕伯奢吗,曹操杀吕伯奢一家的真正原因,曹操杀吕伯奢是谁放了他

    先看三国演义中的说法:演义上说曹操行刺董卓失败后逃走,路上被陈宫所救,然后继续逃,路过故人吕伯奢家时,曹操和陈宫来到吕伯奢家,吕伯奢很高兴,吩咐家人杀猪,然后自己去买酒,曹操听到吕家磨刀杀猪声,以为吕家要杀自己,于是拔剑杀了吕伯奢全家,然后逃走过程中又遇到买酒回来的吕伯奢,一不做二不休,曹操连吕伯奢

  • 《武则天》:陈宝国的李治看着有点儿渣,却更接近史实更为传神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陈宝国李治武则天,武则天中李治是谁演的,一代女皇李治武则天

    在前一篇文章里小编我有提到,这部作品可说是质量上乘,原因不仅有刘晓庆这个大女主撑着,里头的重要配角也值得一说。如果有记忆力好或是开始重看本剧的朋友,可能会发现一点,在这部剧里的李治,跟其他版本的不大一样,他显得没那么痴情,甚至还有点儿渣男属性,并没有把全身心都投入到武则天身上,甚至还有自己的政治筹谋

  • 唐太宗传奇一生,却因死得太过丢人,史官们都不敢记载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唐太宗是怎样死的,关于唐太宗的真实事件,唐太宗的重要事件

    唐皇李世民曾被尊为天可汗,他可以命东突厥可汗颉利在宴会上为他跳舞,还能命南蛮首领赋诗。在李世民统治的时期,他大力发展商业的举措促成了唐朝的经济发展和繁荣。要说唐太宗年轻时候也是也为后世之人做出了不少的贡献。随着唐太宗年龄越来越大,也开始变得不知足,身体频繁的出现病症,早些年因为征战沙场遗留下来的病痛

  • 历史上共有4位女皇帝,为何只有武则天一人,被后世承认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武则天是中国唯一的女皇帝吗,武则天是历史第一个女皇帝吗,武则天真的是最后一位女皇帝吗

    元姑娘是北魏孝明帝的女儿,真名不详,“元姑娘”只是后世对她的称呼。既然是皇女,那是否孝明帝曾封她为皇太女,所以她才继承皇位呢?其实不然,元姑娘能够当上皇帝,全靠她的祖母,也就是孝明帝的母亲胡太后。孝明帝刚登基的时候还小,所以胡太后便临朝称制,后来孝明帝长大,胡太后也不肯让权。不仅百官对她极其不满,就

  • 武则天时期,有一种刑罚叫”旱鸭凫水“,到底有多可怕?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盘点武则天受过的刑罚,武则天研究的刑罚,武则天发明的三大刑罚

    旱鸭凫水的刑罚就是如此,它不会让人直接死亡,但可以使人惊恐、痛苦。执行的方法如下:将犯人趴在凳子上绑好,除去其鞋袜,最开始是用猪毛刷子在犯人脚上“挠痒痒”,这也是在告诉犯人:酷刑马上就要开始了,如果这时候肯招供就会停止用刑。如果犯人不肯配合,那么刑罚就会升级,猪毛刷子换成铁刷子,此时刮在脚底板上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