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魏国的“淮南三叛”,是蜀国北伐中原的天赐良机,可惜被姜维错过

魏国的“淮南三叛”,是蜀国北伐中原的天赐良机,可惜被姜维错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680 更新时间:2024/2/25 18:07:00

[var1]

第二步,蜀汉应等待时机,“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在“天下有变”、魏国发生大的内乱和动荡的前提下,蜀汉应主动出击,进攻曹魏,以实现复兴汉室、收复中原、还于旧都的根本目标。因为魏国的综合实力远远强于蜀汉,在正常情况下蜀国单挑魏国几乎毫无胜算,所以诸葛亮才会特意强调“天下有变”。

[var1]

然而令诸葛亮苦恼的是,他梦想中的“天下有变”局面,他耗尽一生也没有看到。当时三国已经经历连续数十年的战乱,军民百姓人心思治,魏国的曹操、曹丕、曹叡等几代君主,在治理国家民政方面都做得可圈可点,魏国始终国泰民安,形势大好,让蜀国一直无机可乘。再也等不起的诸葛亮,只得在条件很不成熟的情况下,硬着头皮发起六出祁山之战,结果当然如同以卵击石,毫无收获。

[var1]

不过,诸葛亮死了十多年后,他理想中的“天下有变”局面终于出现了。公元249年,魏国权臣司马懿曹爽的权力之争进入白热化状态,老谋深算的司马懿发起“高平陵之变”,一举篡夺曹魏大权,司马家族从此成为魏国的实际掌门人,魏国江山易姓只在旦夕之间。

[var1]

司马家族的公然篡逆行为,激起了魏国臣民的极大厌恶与反感。魏帝曹芳虽然沦为傀儡,但曹氏和夏侯氏皇族的势力仍然十分强大,魏国文臣武将中很多人也对司马家族的篡逆之举深感愤慨,他们无时无刻不想铲除司马家族势力,魏国朝局暗流涌动,矛盾重重,局面剑拔弩张一触即发。诸葛亮生前日思夜想的“天下有变”,终于要出现了。

从公元251年开始,到公元258年为止,魏国接连发生三次大规模内战,忠于曹魏的旧臣王凌、毋丘俭、文钦、诸葛诞等人,在淮南地区连续发动三次叛乱,长达六七年的时间里,魏国内部局势动荡不安,为了皇权之争大打出手,司马昭被迫连续调集重兵前往淮南平叛,无暇西顾,蜀国北伐中原的最佳时机已经到来。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蜀国对此做出的反应却难以令人满意。公元251年前后,蜀国总揽全局的大将军费祎,与主管军队的卫将军姜维之间矛盾重重。费祎认为蜀国国小力弱,不宜穷兵黩武频发发动对外战争,姜维“每欲兴军大举,费祎常裁制不从,与其兵不过万人”,使得第一次淮南之叛的时机被错过。

公元255年,淮南二叛进行期间,姜维倒是组织军队进行了一次北伐。但蜀国军队此次进展有限,遭到魏国雍州刺史王经的顽强抵抗,魏国征西将军陈泰出兵赶来救援,双方形成对峙局面,姜维最后被迫撤兵。

公元257年到258年,淮南第三叛发生,这次叛乱持续时间最久,规模也最大。姜维听到消息后,再度出兵北伐,企图经由骆谷进攻关中。魏国派出名将邓艾、大将军司马望出兵抵御,双方再次陷入僵持局面,一直持续到淮南三叛全部结束,战机已经完全丧失,姜维只得怏怏而去。

淮南三叛,确实是当时蜀国北伐中原的天赐良机。姜维如果能抓住时机打开局面,与淮南叛军互为呼应,就能使得魏国陷入内外交困、顾此失彼的困境中,蜀汉收复中原的梦想有极大可能实现。但因为双方综合实力的巨大差距,以及姜维军事才能的有限,错过了这次百年难遇的机会,蜀汉北伐中原的宏图伟业至此实际上已无可能。

参考资料:《三国志》

更多文章

  • 本来姓姜的齐国,为什么会改姓了田,8代人筹备了300年的灭国阴谋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齐国为什么从姜变田,姜氏与齐国的关系,齐国国君是姜姓吗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这个典故很多人都知道。史记中对姜太公是这么介绍的:太公望吕尚者,东海上人。其先祖常为四岳,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际封于吕,或封于申,姓姜氏。夏商之时,申吕或封枝庶子孙,或为庶人,尚其后苗裔也。本姓姜,从其封姓,故曰吕尚。姜太公吕尚,是东海边人。吕尚的先祖姓姜,曾经担任四岳之官

  • 老师不会告诉你,蔺相如完璧归赵的后续:赵国2万军队被秦国全歼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关于蔺相如资料,蔺相如对赵国的影响,战国时期关于蔺相如的资料

    [var1]《韩非子》记载,楚国人卞和善于鉴赏玉石,他在荆山得到了一块价值连城的璞玉,拿去献给楚厉王。谁知楚厉王有眼无珠,认为卞和是个骗子,一怒之下砍了卞和的左足。卞和不死心,楚武王继位后,他再次拿着这块玉去找楚武王献宝,楚武王仍然把他当成骗子,又砍了他的右脚。[var1]楚文王登基后,听说了这件事

  • 中国历史上,不以朝代称呼的“春秋战国”时期,有何特殊之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朝代为何喜欢用春秋战国的名字,春秋战国算一个朝代吗,春秋战国中国的朝代

    但是,中国历史上还有一例非常特殊的情况:春秋战国!春秋战国,这是朝代吗?不是,严格来说春秋属于东周的一部分,而战国则一部分时间属于东周,另一部分则不是,春秋和战国不是朝代,而是“时期”。[var1]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部分,这是一般人最常犯的历史错误之一,事实上东周灭亡的时候,战国时期还没有结束

  • 田忌赛马后,田忌和孙膑最终结局如何?老师可不会主动告诉你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田忌与孙膑的第二次见面,田忌赛马田忌和孙膑的性格,田忌赛马中孙膑是田忌的军师

    [var1]“田忌赛马”文章后面说的是“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威王问兵法,遂以为师。”正是因为孙膑帮助田忌赢得了比赛,齐威王对孙膑刮目相看,将孙膑当成了老师,但田忌和孙膑最终结局如何?老师可不会主动告诉你结局!孙膑对大家来说并不陌生,本名是孙伯灵,他与魏国名将庞涓师出同门,但庞涓嫉妒孙膑的才华,捏造罪

  • 孔子的优秀弟子这么多,为何自己的儿子却这么平庸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孔子最有名的几个弟子,孔子最优秀的十大弟子,孔子的所有弟子都有谁

    众所周知,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他的的弟子们名满天下,儿子却不著名。仅仅流传了一个“孔鲤过庭”的典故,还是个“问啥啥不会”的熊孩子形象。难道,孔子是个好老师却不是个好父亲?他的儿子到底有着什么样的经历?孔子对他儿子的态度是什么样的?今天,我们带着问题,一一探寻。01得子之喜孔子十九岁时,取宋人丌

  • 秦始皇灭六国后,他是如何对待六国妃子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秦始皇如何处置六国妃子,秦始皇灭掉六国后六国国王去哪了,秦始皇灭六国六国君王结局如何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知名度最高的一个皇帝,他灭了六国统一了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制。还统一了我国的文字、货币、度量衡等,促进了我国各民族文化和经济的交流,进一步巩固了统一。[var1]秦始皇还发动战争扩大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的封建制国家,为以后各个朝代的建立打下了基础,还修

  • 为避谗言,他与君王歃血为盟,最终赢得恶战打通秦国统一天下门户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秦国7代君王,秦国从哪位君王开始强大,秦国统一天下的6大功臣排行榜

    01贾谊《过秦论》有言:“……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一个“奋”和“烈”字清晰道出秦国统一六国的艰辛与悲怆。话说秦国自商鞅变法,经数十年励精图治,国力渐强,战有雄兵,一时震惊关东六国。到秦武王即位,更是野心膨胀,一心要东出函谷,“车通三川,以窥周室”,三川即韩国宜阳城,当时牢牢控扼秦

  • 夷陵之战蜀国唯一亮点:刘备手下一文官手持长戟干翻吴国一艘战船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吴国夷陵之战,夷陵之战吴国有谁参加,三国夷陵之战吴国将领

    荆州之战失利、关羽被杀的罪魁祸首,正是刘备的盟友孙权。孙权完全是个毫无原则的投机分子,他为了夺占荆州,不惜破坏吴蜀联盟、杀死蜀国名将关羽,不仅使得蜀国元气大伤,也使得两国关系降至冰点。[var1]刘备被盟友孙权从背后狠狠刺了一刀,心中的愤恨可想而知,于公元221年七月组织重兵,发起讨伐吴国的夷陵之战

  • 从春秋战国到魏晋南北朝,男人的美貌同样惊艳着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魏晋南北朝十大美男,古代女子惊艳美貌描写,美貌惊艳的波斯美女

    一、男子也懂化妆术,看魏晋仕人的那些风流事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受到玄学思想的影响,男子很注重用化妆来修饰自己,史书记载,何晏十分喜好用化妆术,任何时候都是粉帛不离手,而当时的皇帝魏明帝试图揭穿何晏不是天然的帅,竟然在大热天拿热汤饼给何晏吃,想看他出丑,没想到这人竟然是天然的白皙,可谓是帅得堂堂正正了

  • 他追随刘备8年郁郁不得志,被孙权捡了漏,一鸣惊人成为吴国栋梁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刘备一生的重大事件,刘备临死托孤的真相,刘备临终前的托孤之臣

    [var1]曹操、刘备和孙权都具有慧眼识人、敢于放手用人的优点,刘备在这方面做得尤为到位。三国君主之中,曹操出身官宦世家,经济实力、人脉背景等各方面甩开孙权和刘备一大截。而孙权继承了父兄的江东基业,有孙坚和孙策打下的良好基础。只有刘备白手起家,一穷二白,无论实力和影响力都最弱,对人才的吸引力也相对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