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关羽为什么整天拿着一本《春秋》不撒手?900年后宋徽宗揭开奥妙

关羽为什么整天拿着一本《春秋》不撒手?900年后宋徽宗揭开奥妙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970 更新时间:2024/1/15 20:00:31

[var1]

关羽夜读史书,也由此成为关羽形象最有代表性的经典一刻。关羽的很多有关画像和塑像、戏曲,都是一手拂长髯一手持书本专心读书的场景,给人留下深刻印象。那么让关羽如此着迷爱不释手的这本书,到底是什么书?

[var1]

这本书,就是儒家经典四书五经之一的《春秋》。《春秋》是儒学宗师孔子编著的一本史书,又称《麟经》或者《麟史》。《春秋》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全书共35卷,记述了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72年)至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之间,共将近三百年的鲁国历史。

此外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关羽所读的是《左传》,实际上《左传》又名《左氏春秋》,是鲁国史官左丘明对《春秋》所做的阐释与补充,等于是《春秋》的注解版,仍未脱出《春秋》的范畴,属于万变不离其宗。河南许昌、山西运城等地至今还有“春秋楼”,相传为关羽读《春秋》处,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var1]

《春秋》和青龙偃月刀一起,几乎都成为关羽的标志性符号。那么问题来了,古代的经典史书和儒家著作汗牛充栋,为什么关羽偏偏拿着一本《春秋》不撒手?这本《春秋》到底有什么妙处?直到九百多年后的北宋末年,宋徽宗才揭开了其中奥妙。

公元1127年靖康之变爆发,北宋灭亡,宋徽宗也成了金国人的俘虏,被押送至金国腹地的五国城。在宋徽宗的随行人员中,有个人名叫蔡鞗,此人是著名奸臣蔡京的第五子,也是宋徽宗的女婿,官封驸马都尉、宣和殿待制。

[var1]

蔡京不是什么好人,但他的儿子蔡鞗比他老爸强得多,在宋徽宗国破家亡沦为俘虏之际,他始终不离不弃跟随宋徽宗身边。蔡鞗很有文采,他把宋徽宗在金国的被俘生涯写成一本书《北狩行录》,记载了很多宋徽宗的日常小事。从文中记载来看,宋徽宗在金国处境并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不堪,很多旧日臣子侍从左右,还有书读。

有一次,宋徽宗手下随员中有人在读《春秋》,有人向宋徽宗提建议说:“《春秋》之书,多弑君、弑父之事。为人臣子者,岂宜观哉?”,认为《春秋》中记载了很多乱臣贼子犯上作乱之事,容易教人学坏,因此为人臣子者不应该看。

[var1]

宋徽宗博学多才,深知《春秋》义理之妙,于是说:“《春秋》者,鲁之史记也。周德既衰,君臣失守,上下无别。孔子所以惩恶劝善,以正褒贬,使后世知惧。凡君子之所疑而不决者,至《春秋》而后定”,“《春秋》,礼义之大宗也。为人臣而不知《春秋》者,守经事而不知其宜,遭变事而不知其权”。

他认为,孔子作春秋的本意,正是以此警告乱臣贼子,让他们不敢肆意妄为。《春秋》堪称儒家君臣之道的基本规范,身为臣子,如果不读《春秋》,那么处理日常事务时难以遵守古训、恰到好处,处理突发情况难以通权达变,会辜负主上厚恩,因此为人臣子必须要多读《春秋》。

[var1]

宋徽宗的话,完美解释了关羽爱读春秋的奥妙。关羽对刘备忠心耿耿,为了报答刘备知遇之恩,想竭忠尽智尽到自己做臣子的本分,故此才会对讲授君臣之道的《春秋》爱不释手。可惜宋徽宗什么大道理都懂,就是说一套做一套,结果落了个客死他乡的下场。

参考资料:《北狩行录》

更多文章

  • 他是孔子的六十四代孙,写了一个流传百年的经典剧目惨遭康熙罢官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从古至今,爱情都是永恒的话题,经久不衰。因此,不论是以前的文人雅士,还是当今的网络大V,都会对爱情津津乐道。比如咪蒙,就是靠着写爱情故事收获了千万粉丝,只可惜,由于把握不好边界,写了太多的爱情毒鸡汤,结果前段时间被封号了。而在明末清初,也有这样一位作家,只因为写了一部爱情小说,就被康熙皇帝罢免了官职

  • 被骗怕了的老实人:秦国的阴险狡诈,恐怕就是从晋国那里学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秦国为什么老打不过晋国,秦国和晋国的矛盾,秦国跟晋国的实力相差如何

    [var1]既然你这么善良,不欺骗你欺骗谁呀?一般情况下,张仪还得拐弯抹角,慢慢地引导对方。可是,这次张仪直奔主题,告示楚怀王只要楚国和齐国绝交,秦国就会割让六百里的土地。单纯的楚怀王直接答应张仪的要求,连大臣的劝谏都视若无睹。结果呢?六百里的土地硬是浓缩成六里。不知道是秦国骗人上瘾了,还是楚怀王被

  • 吴国伐楚,吴军成功占领楚国都城,为何最后却功败垂成?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吴国灭掉楚国了吗,吴楚之战吴国真能灭了楚国吗,吴国为什么能攻破楚国

    楚平王居然答应了。真是一个敢说一个敢做。随后,费无忌污蔑太子因此事有反心。楚平王下令捉拿太子,太子建吓得瞬间化身博尔特(知名运动员,短跑冠军),带着儿子公子胜逃到国外了。[var1]随后楚平王立孟嬴的儿子珍为太子。(即楚昭王。)随后又捕杀了太子的老师伍奢、伍尚父子。伍奢次子伍子胥大难不死,逃去找太子

  • 魏国大将想把3座城池献给蜀国,诸葛亮为什么向魏国告密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诸葛亮北伐时魏国将领都有谁,诸葛亮与魏国的关系,诸葛亮是哪一年带兵入蜀的

    [var1]关羽审时度势,感到仅靠自己手中的荆州军团势单力孤,于是向邻近的上庸三郡守将请求援助。上庸三郡的守将是刘封、孟达二人。刘封孟达大概见到曹军实力雄厚,贸然出兵把握不大,加之他们也没有收到刘备的调令,于是拒绝出兵。[var1]结果关羽陷入孤军奋战的险境,遭到魏吴两国前后夹攻,最终兵败身死。关羽

  • 孔子“四科十哲”具体指的是谁?孔子的知名弟子知多少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var1]中国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有贤人七十二。而孔门的知名弟子莫过于“四科十哲”了,“四科”指的是“德行”、“政事”、“言语”和“文学”四类别,而十哲对应在四个类别里分别是:1、德行:子渊、子骞、伯牛、仲弓;2、政事:子有、子路;3、言语:子我、子贡;4、文学:子游、子夏

  • 秦国累积549年的基业仅在15年后就付诸东流,是偶然还是必然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var1]首先我们不得不提这一切的开创者秦始皇。秦始皇一个一生都被谜团所包围的男子,从出生到死亡他身上的秘密太多太多,留下的千古谜团至今无解。他的最大成就也被世人所铭记: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实现大一统的人物。他曾认为自己功盖三皇五帝,这看似自大狂妄,但除了他,历史上似乎也确实无人再能称得上这“千古

  • 被项梁拥立的楚怀王雄心,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楚怀王熊心之死视频,项梁立谁为楚怀王,楚怀王熊心是傀儡吗

    熊心本是楚国王族,为楚怀王之孙。楚国被秦灭后,熊心流落乡间,以牧羊为生。当时天下大乱,各地豪杰纷纷起兵反秦。楚国名将项燕之后项梁、项羽叔侄起兵于会稽。项梁采纳范增的建议,在民间寻找到楚怀王的孙子熊心,拥立他为楚怀王,以顺从百姓的愿望。项梁则自号为武信君。[var1]之后项梁因为轻敌被章邯打败而丧命。

  • 蜀国一武将投降魏国,刘备照常给他家属发俸禄,目的让人拍案叫绝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蜀国投降魏国的将领,刘备应该先灭魏国还是吴国,刘备打魏国

    [var1]益州官吏群体虽然是降臣出身,但很快在蜀国站稳脚跟,并迅速成长为中坚力量。一是因为益州管理集群中英才辈出,堪为大用,二是因为益州是刘备最为重要的发展基地,益州官吏们土生土长,生长于斯,对益州的民情地理高度熟悉,具有其他人无法取代的优势,因此他们之中的大部分人都发展得很好,跻身蜀国高层。[v

  • 战国后期,其他五国相继被灭,齐国为何选择在一旁吃瓜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战国中齐国怎么灭亡,战国齐国统一之战,战国齐国为啥投降

    话虽如此,但是齐国这么做,也是有他的原因在里面。一、多国伐齐的深远影响公元前284年,燕昭王派乐毅为主将,联合各国诸侯,大举伐齐。[var1]两军在济西大战。结果齐军大败。曾经与秦国并尊为帝的齐国在短短半年之内,迅速土崩瓦解,只剩下了两座城池宁死不屈。后来燕昭王去世,坚守即墨的齐将田单使用反间计,逼

  • 古董商淘到文物后被举报,之后发现的水晶杯是当代的?还是战国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真正的古董三角杯,战国水晶杯是一级文物吗,古董水晶酒杯多少钱

    之后,几个工人小心翼翼地把这东西取出来,左看右看,就是不认识。但是他们知道这是古代人用的东西,觉得发财的机会来了。于是,他们趁着没人看到,然后偷偷摸摸地把他们偶然发现的“宝贝”私下里,偷偷地与人进行了交易。最后,这件宝贝被一个古董商所收藏。这个人为自己以低价买到了一件价值连城的宝贝而沾沾自喜,有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