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科后》
宋朝前期实行的科举制度,基本是继承唐朝和五代时期的制度,分为常科和制科两个系统。
其中“常科”指的就是常设之科,类似于现代的高考等公开考试,由国家制定考试大纲、内容、时间和流程,考中秀才者可以在每年春季参加乡试,中者则被升为举人,等到春季末期会集到京城,等到来年开春,参加由礼部主持的国家级统一考试。
宋朝时期的举人和明清时期不同,虽然同为举人却没有明清时期的权力大,更不会由国家统一安排官职,只是有参加京城考试的机会。
起初宋朝国库充足时,还会给举人发放考试的路费,但到了南宋时期,国家银两不足,就不给予路费,导致许多穷书生放弃进京赶考。
南宋时期,有一位家境富裕的举人名为伏鹿瘦,家中世代为商,从小接受优越的教育,所以性格开朗心地善良,结交了许多好友,其中最为要好的是他的两位同窗,和他一样都是举人,一位姓卢、一位姓齐。
卢举人家境贫寒却很务实,闲暇之余靠打零工挣些钱补贴家用,而齐举人却不同,家境一般,却喜欢打赌,平时靠给人代笔挣些钱也都花在赌上,为了这事伏鹿瘦和卢举人经常劝诫他,好在考上举人后有所收敛。
到了快参加京试的时候,伏鹿瘦找到两位好友,商量进京赶考的事宜,卢举人和齐举人因为没有路费决定放弃考试,伏鹿瘦却表示三人是好友,路费都包在他的身上,卢举人和齐举人先是推辞,伏鹿瘦表示这个钱就当投资,等到二人高中时,再给他就好,如果没有中就当旅游了,二人才勉强同意。
伏鹿瘦准备好马车,带上家中的老仆人,还有充足的银两出发,一路上三人信誓旦旦,互相打气,一定要考上,不论谁考上都不要忘了另外两人。
到了京城后三人顺利参加完考试,只可惜考试结果出来,三人全部落榜,伏鹿瘦看得很开,便安抚两人道:“没关系,这次考不中下次再考,总会考中的,趁着这次来京城,体验一下京城的繁华。”说罢就带着两人在京城游玩,让老仆人在客栈看着行李和马车,就这样一连玩了两天。
第三天时,三人刚出门齐举人就说身体不舒服,想回客栈休息,等到傍晚时回到客栈却不见齐举人,便问老仆人,老仆人见状大叫不好。原来齐举人回来后,向老仆人要了随行带的钱,说是伏鹿瘦要带着他俩去拜见京中的高官,为来年考试铺路,老仆人就将钱都给他。
伏鹿瘦和卢举人心想不好,一定是齐举人又拿着钱去打赌,于是到赌场去找,奈何京城赌场太多,身上的钱也不够了,如果再耗下去连回家都成问题,二人束手无措只能带着老仆人回家。
刚要出城时,发现河边围着一群人,听闻是有一位书生跳河身亡,两人急忙下车查看,发现果真是齐举人,看到河边留下的遗书,得知他是因为京中繁华,想在京城的赌场赢点钱回去,谁知输的一光二净,无言面对家人和朋友才选择身亡。
伏鹿瘦没有责怪齐举人,带着他的尸体回家到家乡,并告诉他的家人,他是因为考试不利,伤心过度不小心掉进河中,并没有将他的所作所为告诉别人。
也许是朋友的去世、考试失利、加上舟车劳顿,卢举人回家不久就病倒了,让原本困难的家庭雪上加霜,作为好朋友,伏鹿瘦出钱给卢举人治病,可是并没有好转,没多久就去世了。
伏鹿瘦在两位朋友去世后,还帮忙照顾他们家人的生活,给他们良田种,让他们不至于饿肚子。不久后伏鹿瘦的妻子怀孕了,在妻子分娩前一晚,伏鹿瘦梦见两位好朋友向他走来,卢举人说:“我是老报恩的”,齐举人说:“我是来还债的”,说完两人就走进了伏鹿瘦的房内。
第二天,伏鹿瘦醒来妻子就要生产,没想到真的生出两个儿子,伏鹿瘦又想起昨晚做的梦,便将两个儿子取名为伏卢恩、伏齐寨。
伏齐寨自幼就不喜欢念书,便跟着家中长辈做生意,在给伏鹿瘦挣回来一千多两后,就突发疾病去世了,这些钱和之前齐举人欠给他的钱和抚养费差不多。伏卢恩则从小喜欢读书,不仅考上进士还做了高官,为伏家光宗耀祖,在他的影响下,伏家的后代各个有出息。
正所谓“善恶到头终有报”,伏鹿瘦一生行善积德,所以才会得到好的报答,做人要向伏鹿瘦一样多做善事,终会得到好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