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女皇武则天每晚就寝前都要到密室中独处,这神秘的密室隐藏着什么

女皇武则天每晚就寝前都要到密室中独处,这神秘的密室隐藏着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950 更新时间:2024/1/17 17:03:01

武则天是怎么从一个小才人成为一代女帝的?

武则天是唐朝的开国功臣武士彟的小女儿,传说武则天少时着男装,正遇着当时非常有名的道士袁天罡为武家人算命,袁天罡一见到小小的武则天就十分惊讶,说:“此子凤颈龙瞳,极贵验也。”但又颇为可惜的说:“若是女子,那前途定然不可限量,将来必成天下之主。”这似乎也昭示着武则天不平凡的一生。

武则天十四岁时因为姿容美丽、举止优雅,被唐太宗召入宫内,被封为五品才人,并且亲自为她赐了一个封号“武媚”,这也是后世称其武媚娘的缘由。不过武则天并没有十分受唐太宗的宠爱,在宫中十二年,武则天的位分一直没有升过,只是个小小的才人。

在唐太宗病重时,武则天与太子李治结识,你来我往的,两人感情迅速升温。不久之后,唐太宗李世民驾崩,按照唐朝的律例,后宫中没有子嗣的妃嫔都要出家为尼,武则天依例前往感业寺出家。

次年,李治前往感业寺进香,与武则天再次相遇,两人互诉衷肠,依依惜别。这一幕被失宠的王皇后看在眼中,为了争宠以抗衡得宠的萧淑妃,于是向李治进言,想要将武则天带回宫去,李治心中早有此念头,便立刻答应了下来。

武则天心狠手辣,善使手段,权斗都不在话下,宫斗更是道行深厚,王皇后这属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斗倒了萧淑妃,结果又招来了更强大的对手,最终不敌,惨遭败北,身首异处,下场凄惨。

武则天从此成为后宫最大的赢家,成为皇后,加号“天后”,与李治并称为二圣。

唐显庆五年时,李治突发风疾,头晕目眩,不能理政,于是就让武则天帮忙处理政事,武则天便在朝中拥有了自己的势力,开始执政,掌握天下生杀大权。在李治驾崩之后,武则天作为皇太后临朝称制,在连续废了两个儿子的皇位后,于公元690年的时候,武则天登基称帝,改国号为周。

武则天为何要建立密室还不让人靠近?

据说武则天在她的宫室之中,修建了一座密室,密室不仅位置隐秘,而且武则天更是严禁任何宫人靠近。当时许多人都以为这密室中放着奇珍异宝,或是一些机密文书,但是密室打开之后却是空空荡荡,并没有什么堆积如山宝物,只有一尊佛像和两张画像。

这两张画像不是别人的,正是武则天的两任丈夫——唐太宗李世民和唐高宗李治。大家可能以为武则天是想念丈夫,每日在密室中在佛像前偷偷为他们祝祷祈福。但是真相却并非如此。

武则天可能是因为每天处理朝政十分劳累,加上还要面对李姓皇室的责难,所以压力就比较大,为了释放自己的压力,她就建造了这间密室。她在密室中对着挂在墙上的的两张画像细细数落两位先帝的种种过错,加以责问。

至于这佛像是因为古人比较封建迷信,武则天骂完之后也觉得有辱先帝英灵,害怕午夜梦回之时先帝来找她,再加上武则天本身就笃信佛教,于是就在密室中摆放了一尊佛像,希望能够保佑自己免受鬼魂侵扰。

武则天统治下,唐朝的确有过一段十分昌盛的时期。她知人善用,因而在唐朝时期出现了一大批名臣,诸如狄仁杰姚崇张柬之此类。而且众所公认,武氏统治的这一段时期,的确是很繁盛,有“贞观遗风”的赞誉。因而武则天在唐朝后代中的评价还是比较好的,大多都是积极的、夸赞的说法,这也和唐朝后来的皇帝都是武则天的后世子孙有一定关系。

程朱理学兴盛之后,传统礼教中重男轻女的思想广为传播,史书中对武则天的评价就是负面的较多。这与武则天主政时期曾经拥有许多男宠有关,后世的史学家们认为武则天的种种行为都违背了礼教,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于是在史书中对其大加斥责,不仅说她昏庸好色,而且还批判她阴险毒辣、不择手段,更直言其乃是“鬼神所不容,臣民之共怨。”这也大大降低了武则天在后世中的风评。

在我看来,武则天绝对是一个出类拔萃的顶尖人物,毕竟几千年的中华历史中也只出现了这样唯一的一位女皇帝,就算后世评价再不好,也不能湮灭武则天在这段漫长历史中的熠熠光辉。

更多文章

  • 唐太宗死前下了道诏书,将重臣坑了一把,后者用11字断送李唐江山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唐太宗一生的三个败笔,关于唐太宗的真实事件,唐太宗死前说过的话

    单论史书评价而言,唐太宗李世民无疑是一位文治武功都极其出色的君王。他一手缔造的“贞观之治”,开创了名留史册的盛唐气度。然而不论如何,李世民终究是一位帝王,因此他的言行举止同样深受帝王心术影响,他为了驭下也会使用一些小手段。然而李世民没想到的是,他临终前算计的一名重臣,却反过来用十一字断送李氏江山。此

  • 安禄山发动安史之乱,将唐玄宗撵出长安,为何却被儿子残忍杀死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玄宗为何不杀安禄山,唐玄宗如何平定安禄山的,安史之乱唐玄宗和安禄山

    安禄山有什么样的本领能够获得唐玄宗的信任如果我们辩证的来看,如果安禄山一无是处,他又怎会掀起如此之大的滔天巨浪呢?唐朝是一个注重门第的时代,没有一个好的出身,想要玩转大唐政治那是不可能的,尤其安禄山压根没有任何出身可言。安禄山的父亲是胡人,母亲是突厥人,生下安禄山不久其父亲就去世了,安禄山就跟随母亲

  • 唐代大臣第一人,官职爵位高到空前绝后,皇帝为其特设一职务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唐代很有权力的大臣,唐朝大臣职位表,唐朝皇帝大臣的品级

    提起古代名将,想必很多读者都会想到唐朝时期的将领,这个时代确实是名将辈出,不少人都能以一当十、以少胜多,比如家喻户晓的秦琼、尉迟恭、程咬金、李靖、苏定方、薛仁贵、郭子仪等。不过若是要论战绩和威望,这些人却都不及李世民。在李世民还是秦王之时,他便率领唐军铁骑攻灭一个又一个军阀,堪称唐初第一名将。正因如

  • 被李世民霸占了的弟媳杨氏,在后宫中身份极其尴尬,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世民娶得杨氏是李元吉的正妻吗,李世民与杨氏恩怨,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纳了弟媳杨氏

    但是他也很有当君主的气度,不论是穷人富人,好人坏人,只要你有才,他都能让你有充分发挥才能的机会,且他深知凭借一个人的力量是无法治理好这天下的,他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尽管有些建议很逆耳,但是他也能采纳,最著名的就是他忍了魏征的直谏一辈子,也听了一辈子,将其喻作自己的明镜,司马光高度赞扬他英明神武,开创

  •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娶了弟媳杨氏,为何没有娶兄嫂郑观音呢?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纳了弟媳杨氏,李世民纳弟媳杨氏为妃,杨氏与李世民是什么关系

    唐朝之前的历史,虽然年代久远,很多内容受作者观点影响深远,比如司马迁的《史记》中,很多观点全凭司马迁的好恶,然而谁也不敢忽视《史记》在先秦到秦汉时的权威性。唐朝之后的历史,得益于造纸术、印刷术、官员选拔制度的进步,再加上官方的参与,史书上记录的内容增加很多,然而唐朝之后的历史却争议颇多,究其原因,官

  • 唐朝的风气有多开放?这个朝代太前卫,难怪被称为“脏唐”!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朝的风气究竟有多强,唐朝为何被称作脏唐,唐朝为什么能成为最强大的皇朝

    有句话叫“上行下效”,通过唐宫生活就能反映出唐朝老百姓的生活。李渊是唐朝的开国皇帝,他的生活很开放,他在做太原留守的时候,就把隋炀帝杨广的两个妃子睡了。当初杨广东巡路过太原时,在太原修了晋阳宫,修好后留下了两位妃子。谁知道有一次李渊喝高了,精虫上脑跑到宫里睡了两个妃子。李渊和杨广是表兄弟,李渊实际睡

  • 隋炀帝是千古名君?只因做了这件小事,至今无数百姓对他感激不尽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罪在当代,功在千秋”这句话出自《隋炀帝大传》。隋朝这个朝代和秦朝一样,十分短命。只传承了两代,便被起义者推翻了。然而,即使时间短暂,这两个朝代也曾创下了不世之功。隋朝两位皇帝:一位隋文帝,一位隋炀帝。虽然朝代短暂,但这两位帝王均非等闲之辈。隋文帝,结束魏晋南北朝以来大混乱的局面,让华夏大地再次实现

  • 都说隋炀帝是昏君,那他为何要修好大运河呢?这背后有哪些隐情?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如何评价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大运河真是三个月就修好了吗,隋炀帝从哪一年开始修大运河

    如果杨广能根据国力合理地安排这些事情,按照计划将这些事情一件件做好,那他足以成为比肩秦皇汉武的存在。 杨广新皇上任,迁都洛阳 隋炀帝这辈子太顺了,在他看来,天下之事不过尔尔。杨广特别看不上杨坚一分钱掰成两半花的做派,因此当杨坚去世之后,杨广便可以做最真实的自己。公元604年,杨坚去世之后,杨广便下达

  • 狄仁杰是宠冠朝廷的红人,两次拜相也只是三品,那谁是一品二品呢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狄仁杰是正三品官吗,狄仁杰为什么只是正三品官,狄仁杰是宰相怎么只有三品

    他为治理国家立下过汗马功劳,但却命运多舛,屡屡遭受同僚的陷害与打击,几经起落,甚至数次危及生命安全,但他为了大局利益,敢于在朝廷犯上直谏,置自己的生死于度外,他对国家的付出和对武则天的忠心获得了武则天及其继任者的肯定。作为唐朝,尤其五周时期宠冠朝廷的红人,两次拜相却只是三品,那谁是一品二品呢?唐朝官

  • 让张飞守阆中,提拔魏延当汉中太守,刘备这是“冷落”了张飞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备为何让魏延守阆中,张飞魏延黄忠盾兵战法,张飞和魏延的关系好吗

    汉中之战后,张飞守在阆中,阆中的权力位置高于汉中,因为阆中的东面是上庸房陵,这里是刘备义子刘封的守地。刘封要是有变,魏延是不敢处置刘封的。只有关羽和张飞两个嫡系宗亲才能处置刘备的儿子,上庸的东面是荆州。麦城之败,关羽无逃,即便刘封救应也无果。吕蒙已经派了大将李异谢旌火速攻克房陵,太守申仪逃回上庸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