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的户口簿有多详细?脸上的痦子也要写

唐朝的户口簿有多详细?脸上的痦子也要写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729 更新时间:2024/2/29 2:09:00

我们说起唐朝,都爱说大唐盛世。

比如最熟悉的就有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盛世之下,人口也逐渐增多。那么在唐朝是如管理人口户籍的呢?一起来看今天的内容吧。

唐朝怎么统计人口?

唐朝十分重视人口户籍的管理,制定了《户婚律》、《户令》等有关户口管理的法规。

唐玄宗开元十八年有敕明确规定:“诸户籍三年一造,起正月上旬……三月三十日内讫。”

在唐代,户籍每三年编一次,每造一次都一式三份,然后交给县以上各级政府保管。

为了保证数据真实,武德六年规定了户籍档案的销毁制度:“州、县之籍恒留五比,省籍留九比”。一次称一比,造籍每三年一次,所以,州县可以保管十五年,尚书省保管二十七年,过期需要销毁。

你可能不太相信,这些户籍档案,全部是手抄的,想想都觉得手酸~

户口簿上都写啥?

唐朝的户口簿很奢华,在唐朝,文书档案用纸制度十分严格,不同的文书档案的纸质不同,比如翰林学士起草的文书用的是白麻纸,中书舍人起草的诏令文书用的是黄纸,而造户籍,用的就是质量最好、等级最高的黄纸。

这么奢华的户口簿上都写些什么呢?在唐代,户籍要登记户主以及与户主关系,除了姓名、年龄、性别之外,还要记录身份、户等、是否课户,以及当户已受田数、永业田数、应受田数、未受田数等信息,可谓十分详尽。

在敦煌户籍档案文书《唐天宝三载敦煌郡县神沙乡宏远里籍》中记载:“户主奴奴载陆拾叁岁,老男,下下户,不课户……合应受田捌拾贰亩,贰拾贰亩已受,廿亩永业,二亩居住园宅,六十亩未受。”

这里要大家解释下,在唐代施行均田制,所以,国家规定了人口按年龄的分组,武德七年三月指令:0—4岁为“黄”,4—18岁为“小”,18—21岁为“中”,21—60岁为“丁”,60岁以上为“老”。所以,这个户籍中户主张奴奴63岁,是老男。

在唐代,课户是指应负担租税徭役的一般平民百姓,不课户则有多种:如皇族、皇亲、仕流内九品以上官本身、贵族、全部女口、男子中的非丁男、孝子、顺孙、义夫、节妇、身有废疾、笃疾者、部曲、客女、奴婢等。至于这个张奴奴属于哪一类,就当是历史留给我们的遐思吧。

统计户籍要记录你的样貌

说到唐朝的户籍,就不得不说手实计帐。手实、计帐和户籍的关系是经过团貌编成手实,依据手实造成计帐,再以手实和计帐为基础,编制户籍。所以,可以说手实和计帐是户籍的底稿。

这里边最有趣的就是“团貌”,是一种在编写手实之前的实地调查。通过“团貌”,记录下被调查者的体貌特征,如肤色、身高、面部有何特点。在敦煌出土的唐代残卷中,就发现不少户籍资料都注明了诸如“右足跛,耳下小瘤,面有黑子”之类的文字。

科教授觉得,这简直就是人体3D扫描呀。

生活在唐代,没有照片,自己脸上有“黑子”还要被人记录下来,这样看来,带滤镜的相机才是最贴心的。

百家讲坛

《隋唐风云》

播出时间:6月14日 12:00

监制 / 闫东 主编 / 铭 黄丽君

编辑 / 田楚韵 于毅 晟源(实习)

更多文章

  • 袁天罡曾想帮李世民逆天改命,阻止唐朝皇陵被挖,结果却铸成大错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袁天罡对李世民说哪十七个字,李世民与袁天罡密谈,袁天罡为什么看谁都不如李世民

    温不劫是袁天罡特别看重的人,袁天罡认为此人擅长揣摩他人心思。只要有一个人跟他对视,他马上就能猜出这个人到底在想什么。李世民看了一眼魏征只笑了一下,并没有说什么,而魏征则表达了他的怀疑,他不相信世界上真的有这么厉害,能看透人心的人。袁天罡继续推荐温不劫,他说:“温不劫这个人,只要你愿意叫他来协助办案,

  • 百善孝为先,李世民的皇位靠杀兄弟、逼父亲,为何会被称为明君?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世民成为千古明君的原因,李世民杀哥娶嫂为何还是明君,李世民真的是明君吗

    历史总在弹指一挥间湮灭,沧海桑田,变化无常。从前的封侯拜相,从前的血染沙场,都在一个又一个交替的日夜和一次又一次的四季轮回中变为尘土,无法回溯,后人只能在诗词笔墨、文物遗迹间窥探和寻找过往。对于大唐的第二位皇帝——唐太宗,世人盛赞其功绩,叹服其贞观之治。然而,太宗杀兄逼父,夺取皇位,着实有违人伦。那

  • 古代青楼女子身价有多少?唐朝这位头牌舞女露个脸就要一百两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朝舞女照片,古代青楼女子真实的生活,唐朝青楼女子化妆

    在唐诗中就经常能看到人们在青楼喝酒吟诗作对的场景,因为与这些人交往成为时下之风,便逐渐演变成了一种攀比之风,于是歌舞艺伎的出场费也相应的增高。但是最让人不可思议的就是有这样一位女子几乎看一眼就得要一百两银子,换算成现在的人民币就需要四万。四万,这几乎是一个工薪人的一年薪水,那这么多钱就为了看这个女人

  • 南北朝时期,为什么南朝的实力没有北朝强大?这一战起了关键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南北朝时期南朝什么时候比北朝弱,南北朝时期南朝与北朝,南朝与北朝

    “十六国”之后,就是中国的南北朝时期。众所周知,南北朝也被称为我国古代最动荡不安的一个时期,它起源于刘裕取代东晋,建立刘宋,结束于隋朝消灭陈国。虽然,在这一时期政权迭起,朝代时有更替,但从总体上来说,南方和北方长期形成了对峙的局面。因此,人们把南朝和北朝合称为南北朝。这其中,南朝包括四个政权:刘宋、

  • 唐朝江山一半是李世民打的,还有一半是他打的,却惨遭李世民灭门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唐朝是李世民打下的吗,唐朝为啥会输在李世民的手里,唐朝谁最忠于李世民

    历史上关于隋末唐初这一段时期的小说故事可不少,比如说《隋唐演义》还有《说唐全传》,在这些小说情节当中,唐朝的天下,似乎基本都是李渊儿子,秦王李世民所打下来的,实际上唐朝的江山,如果说有一半,都出自李世民之手,那么另外一半就是他打下来的,这就是太子李建成。。很多演义评书里面,李世民被吹捧成为真命天子,

  • 武则天喝多后随口给一小国改名,至今仍在用,今已发展成亚洲强国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在先秦时期,周王室把周边非周诸侯领土上生活的人叫做蛮夷狄戎,有异族的意思,南蛮就是如今南部的少数民族,西戎也就是生活在如今河西走廊地区的少数民族,北狄则是那些草原部落,而东夷则代表如今的朝鲜半岛与日本四岛上的朝鲜族和大和族,此外还囊括了台湾省的高山族原住民。汉光武帝时期,称朝鲜为韩地,也是如今韩国的

  • 崛起于唐代被称为海东盛国的渤海,为何就突然消失了?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渤海国为什么叫海东盛国,唐代渤海指的是哪儿,唐朝的渤辽是现在什么地方

    大祚荣立国后审时度势很快崛起,成为与突厥、契丹、新罗并立的东北小霸在营州之乱中靺鞨首领乞乞仲象被卷入与武周的战争,后来被武则天赦免封为震国公。公元698年突厥默啜可汗与武周反目切断了中原和东北的通道,乞乞仲象的儿子大祚荣利用这个机会建立震国(依照父亲震国公的爵位,这就是渤海国的前身)。大祚荣是一位有

  • 偏安政权东晋、南宋、南明的遗民在国破情况下,为何有不同表现?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南宋的偏安,东晋与南明的关系,为什么东晋南宋偏安

    我们就这三个偏安的王朝来做梳理,逐一说明在国破家亡时移民的态度为何有这么大的不同。1、西晋-东晋最近在问答或者文章总写的西晋的黑暗太多了。这个王朝让人无法产生任何好感。西晋从晋武帝司马炎篡位建国到灭亡不多短短51年。其中真正统一全国(灭吴)的时间更短,不过区区30多年。有人说晋朝得国不正,这倒不是什

  • 李隆基在年底改元开元与赵光义改元太平兴国是否有类似的情况?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李隆基在开元二十三年多大,开元李隆基,李隆基为什么改元开元

    唐玄宗李隆基一生有三个年号:先天、开元、天宝。年号先天只用了一年,先天年间虽然唐睿宗李旦已经完成禅位但是依然掌控着天下大权。所以在李隆基才反动先天政变,诛杀太平公主党羽掌控全国大权。真正掌控全国大权后才改元开元,开启了开元盛世。而宋太宗赵光义则通过传说中的“烛影斧声”,改元太平兴国。开元、太平兴国两

  • 西晋18首诗精选:魏晋风流不风流,是文人的失望和苦闷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魏晋最出名的十首诗,西晋最有骨气的诗句,西晋著名的诗人

    咏怀(其一)——阮籍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阮籍是竹林七贤之一,他身处司马氏和曹氏斗争的旋涡。阮籍为了躲避政治迫害,选择归隐山林,纵酒麻痹自己。在这期间,他写下了《咏怀诗》82首,以抒发自己的苦闷,被视为正始之音的代表。这八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