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盛世的原因,竟是隋朝留了能吃五十年的粮食,这是真是假?

唐朝盛世的原因,竟是隋朝留了能吃五十年的粮食,这是真是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4552 更新时间:2024/1/20 10:24:11

首先,要知道这事是不是真的,得先找到这些话是从哪传出来的。先来看看这种说法的出处。有一个版本是这样的:贞观十一年的时候马周给唐太宗说的,"自古以来,国之兴亡,不由积蓄多少,唯在百姓苦乐。且以近事验之,隋家贮洛口仓,而李密因之;东都积布帛,而世充据之;西京府库,亦为国家之用,至今未尽。向使洛口、东都无粟帛,则世充、李密未能必聚大众。但贮积者固是有国之常事,要当人有余力而后收之,岂人劳而强敛之?更以资寇,积之无益也。"

其中有一句话,让人理解成那些粮食吃到他们俩说这话的时候,也就是二十多年。这个版本其实是说,那些留下来的粮食吃了是二十年。

还有个版本:贞观二年的时候,唐太宗李对黄门侍郎王珪说的"隋开皇十四年大旱,人多饥乏。是时仓库盈溢,竟不许赈给,乃令百姓逐粮。隋文不怜百姓而惜仓库,比至末年,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这是太宗自己亲口说出来的。所以从隋灭亡到接下来的唐朝正好是五十年的时间。其实按照这些历史资料来说都是对的。但是问题就是出在人们对于这几个资料的解读。为什么这么说啊,其实在第一个对话里人家说的不是粮食。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后面传着传着就成了粮食。人家原话其实说的是金钱布帛之类的,而且那些钱都是李渊自己省吃俭用留下来的,并不是前朝的东西。

李渊那个时候害怕国家的钱不够用于是就采用了一些措施,踏踏实实的攒下来一些钱。这些可是真真正正省吃俭用攒下来的。而对于第二个资料来说,隋朝确实是有很多粮食,他们确实是农业发达而且爱储存粮食。但是这些粮食都没有到唐。为什么呢?因为在隋动荡的时候都被起义军分完了。起义军为什么这么疯狂?究其原因还是爱藏粮食。那时候隋朝不愿意动这些粮食,甚至在百姓都没饭吃的时候,也不愿意分给他们。于是这些得不到政府救济的灾民,在后期起义的时候就瓜分了这些粮食。

这里有末年时候起义军把这些粮分给大家的记录:"义宁元年六月,渊开仓以赈贫民,应募者日益多。""密遣世绩帅麾下五千人自原武济河,会元宝藏、郝孝德、李文相及洹水贼帅张升、清河贼帅赵君德共袭破黎阳仓,据之,开仓恣民就食,浃旬间,得胜兵二十馀万。""八月,己巳,渊如蒲津;庚午,自临晋济渭,至永丰仓劳军,开仓赈饥民。""(罗艺)乃发库物以赐战士,开仓廪以赈贫乏,境内咸悦。""(刘武周)于是开仓以赈饥民,驰檄境内属城,皆下之,收兵得万馀人。""会郡中大饥,子和(郭子和)潜结敢死士十八人攻郡门,执郡丞王才,数以不恤百姓,斩之,开仓赈施。自称永乐王,改元丑平。""举(薛举)与其子仁果及同党十三人,于座劫瑗发兵,囚郡县官,开仓赈施。自称西秦霸王,改元秦兴。"

而且加上前期杨广的折腾,后面李渊他们多次放粮活动,基本没有剩余的粮食了。还有任何东西都有一个保质期,秋刀鱼会过期,凤梨罐头也会过期,吃的五谷杂粮当然也会过期。在现在技术的加持下,一些谷物也只能放个十年八年的,豆子什么的可以放三到七年,小麦玉米之类的是两到四年。因此在现在都没有能够放到五十年的粮食,更别说是在以前了,所以这个五十年确实是假的。

《新唐书·卷五十一·食货一》也描述了储存的情况:"于洛、相、幽、徐、齐、并、秦、蒲州置常平仓,粟藏九年,米藏五年。下湿之地,粟藏五年,米藏三年,皆着于令。"你看看储存时间最长的也只有九年时间。

虽然隋朝没有给唐朝留下许多粮食,但是唐朝还是发展的很好。其实:"自古以来,国之兴亡,不由积畜多少,唯在百姓苦乐。"这是太宗说的。这句话是非常有道理的,只要大家能安心的生活,就算没有那么多粮食也没关系,我们还可以自己创造。

参考文献:《贞观政要》《新唐书》《隋书食货志》《旧唐书》等

文:追风少年

更多文章

  • 在曾经藩镇林立的唐朝成为异姓王是否更容易?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浅谈唐朝藩镇,唐朝异姓王一览表,唐朝有没有异姓封王的

    封建王朝的皇族对待异姓王的态度是很微妙的,除了叛逆自立或者王朝无力控制的两种情况基本上通过册封的异姓王基本上都是临时性的。而且大部分都没有好下场,评书中的两辽王薛丁山等等很多王爷都是虚构的。至于追封功臣异姓王这种惠而不费且没有封地、实权的方式是王朝统治者最喜欢的,不但昭示了自身的慷慨又不回威胁到自身

  • 唐朝的户口簿有多详细?脸上的痦子也要写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唐朝的档案制度是什么,脸上的痦子图解,唐朝户籍册是哪年生产的

    我们说起唐朝,都爱说大唐盛世。比如最熟悉的就有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盛世之下,人口也逐渐增多。那么在唐朝是如何管理人口户籍的呢?一起来看今天的内容吧。唐朝怎么统计人口?唐朝十分重视人口户籍的管理,制定了《户婚律》、《户令》等有关户口管理的法规。在唐玄宗开元十八年有敕文明确规定:“诸户籍三年一造,起正月

  • 袁天罡曾想帮李世民逆天改命,阻止唐朝皇陵被挖,结果却铸成大错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袁天罡对李世民说哪十七个字,李世民与袁天罡密谈,袁天罡为什么看谁都不如李世民

    温不劫是袁天罡特别看重的人,袁天罡认为此人擅长揣摩他人心思。只要有一个人跟他对视,他马上就能猜出这个人到底在想什么。李世民看了一眼魏征只笑了一下,并没有说什么,而魏征则表达了他的怀疑,他不相信世界上真的有这么厉害,能看透人心的人。袁天罡继续推荐温不劫,他说:“温不劫这个人,只要你愿意叫他来协助办案,

  • 百善孝为先,李世民的皇位靠杀兄弟、逼父亲,为何会被称为明君?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世民成为千古明君的原因,李世民杀哥娶嫂为何还是明君,李世民真的是明君吗

    历史总在弹指一挥间湮灭,沧海桑田,变化无常。从前的封侯拜相,从前的血染沙场,都在一个又一个交替的日夜和一次又一次的四季轮回中变为尘土,无法回溯,后人只能在诗词笔墨、文物遗迹间窥探和寻找过往。对于大唐的第二位皇帝——唐太宗,世人盛赞其功绩,叹服其贞观之治。然而,太宗杀兄逼父,夺取皇位,着实有违人伦。那

  • 古代青楼女子身价有多少?唐朝这位头牌舞女露个脸就要一百两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朝舞女照片,古代青楼女子真实的生活,唐朝青楼女子化妆

    在唐诗中就经常能看到人们在青楼喝酒吟诗作对的场景,因为与这些人交往成为时下之风,便逐渐演变成了一种攀比之风,于是歌舞艺伎的出场费也相应的增高。但是最让人不可思议的就是有这样一位女子几乎看一眼就得要一百两银子,换算成现在的人民币就需要四万。四万,这几乎是一个工薪人的一年薪水,那这么多钱就为了看这个女人

  • 南北朝时期,为什么南朝的实力没有北朝强大?这一战起了关键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南北朝时期南朝什么时候比北朝弱,南北朝时期南朝与北朝,南朝与北朝

    “十六国”之后,就是中国的南北朝时期。众所周知,南北朝也被称为我国古代最动荡不安的一个时期,它起源于刘裕取代东晋,建立刘宋,结束于隋朝消灭陈国。虽然,在这一时期政权迭起,朝代时有更替,但从总体上来说,南方和北方长期形成了对峙的局面。因此,人们把南朝和北朝合称为南北朝。这其中,南朝包括四个政权:刘宋、

  • 唐朝江山一半是李世民打的,还有一半是他打的,却惨遭李世民灭门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唐朝是李世民打下的吗,唐朝为啥会输在李世民的手里,唐朝谁最忠于李世民

    历史上关于隋末唐初这一段时期的小说故事可不少,比如说《隋唐演义》还有《说唐全传》,在这些小说情节当中,唐朝的天下,似乎基本都是李渊儿子,秦王李世民所打下来的,实际上唐朝的江山,如果说有一半,都出自李世民之手,那么另外一半就是他打下来的,这就是太子李建成。。很多演义评书里面,李世民被吹捧成为真命天子,

  • 武则天喝多后随口给一小国改名,至今仍在用,今已发展成亚洲强国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在先秦时期,周王室把周边非周诸侯领土上生活的人叫做蛮夷狄戎,有异族的意思,南蛮就是如今南部的少数民族,西戎也就是生活在如今河西走廊地区的少数民族,北狄则是那些草原部落,而东夷则代表如今的朝鲜半岛与日本四岛上的朝鲜族和大和族,此外还囊括了台湾省的高山族原住民。汉光武帝时期,称朝鲜为韩地,也是如今韩国的

  • 崛起于唐代被称为海东盛国的渤海,为何就突然消失了?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渤海国为什么叫海东盛国,唐代渤海指的是哪儿,唐朝的渤辽是现在什么地方

    大祚荣立国后审时度势很快崛起,成为与突厥、契丹、新罗并立的东北小霸在营州之乱中靺鞨首领乞乞仲象被卷入与武周的战争,后来被武则天赦免封为震国公。公元698年突厥默啜可汗与武周反目切断了中原和东北的通道,乞乞仲象的儿子大祚荣利用这个机会建立震国(依照父亲震国公的爵位,这就是渤海国的前身)。大祚荣是一位有

  • 偏安政权东晋、南宋、南明的遗民在国破情况下,为何有不同表现?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南宋的偏安,东晋与南明的关系,为什么东晋南宋偏安

    我们就这三个偏安的王朝来做梳理,逐一说明在国破家亡时移民的态度为何有这么大的不同。1、西晋-东晋最近在问答或者文章总写的西晋的黑暗太多了。这个王朝让人无法产生任何好感。西晋从晋武帝司马炎篡位建国到灭亡不多短短51年。其中真正统一全国(灭吴)的时间更短,不过区区30多年。有人说晋朝得国不正,这倒不是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