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的李斯是怎样一个人?功在千秋,但统一天下与他没多少关系

历史上的李斯是怎样一个人?功在千秋,但统一天下与他没多少关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498 更新时间:2024/1/21 3:57:41

李斯齐名的还有姜子牙管仲、诸葛亮和张居正,以及距离现在最近的李鸿章,都是鼎鼎大名的人物。宰相作为最高统治者的左膀右臂,在国家的决策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李斯究竟是怎样的人?

一、李斯的上位之路

李斯是楚国人,家乡在上蔡,上蔡就是我们现在的河南上蔡县,李斯一开始是楚国的一个小公务员,没有996,工作节奏就跟现在的朝九晚五差不多,每天慌慌张张的“搬砖”,为了几两碎银。

这样的工作与生活都平淡且乏味,日子总体就是有瓦遮头,吃不饱饿不死,职业生涯的天花板肉眼可见。如果李斯只是一个甘于平凡的人,或许就这样度过了他的一生。偏偏李斯他是一个有梦想有野心的人。

民间传言说,李斯是受到了粮仓里的老鼠的发,决定改变自己的命运,哪怕是当老鼠,也不能在阴沟里苟且偷生。在一番思考后,李斯毅然就辞职了,去寻找发展潜力更大的舞台。

李斯离职后选择继续深造,拜荀子为师。荀子是先秦时代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他教会了李斯帝王之术,从李斯后来的成就来看,名师出高徒,李斯确实学到了荀子教给他的学术上的精髓,并学以致用,发挥的淋漓尽致。

学习毕业后的李斯踏上了“找工作”的旅程,既然从上蔡离职,为了寻找更大的平台,胸怀大志的李斯要找的对象一定是“大厂”,李斯选择到秦国谋发展,正所谓选择比努力重要,历史给出了结论,李斯选对了。

到了秦国的李斯有很明确的目标,他果断到丞相府求职,秦国当时的丞相是吕不韦,李斯在丞相府找到了参谋的岗位,并在工作过程中,展现了他超乎别人的工作能力。

很快,李斯的工作能力得到了认可,被提拔了,担任吕不韦的秘书。秘书这个岗位,职位上不大,却离权利的核心很近,李斯有更多的机会一展抱负。

李斯在丞相府的工作,跟着领导有很多见到秦王的机会,目光如炬的李斯在和秦王的沟通交流中,知道了秦王有一统天下的野心,两人在政见上可谓一拍即合。

对于秦王犹豫不决的举措,李斯总能一针见血地指示问题所在,明确了秦王的方向,因此得到了秦王的赏识和器重,决定把整个人收为己用。

很快李斯又升官了,被提拔为长史。李斯把握机会,他知道秦王提拔他的目的,就是能为解决一统大业上共同研究探讨,他集中火力,开始研究针对吞并六国的战术。

李斯告诉秦王,要搞定六国,一定要里外配合,软硬兼施。在军事上,采用武力攻打,政治上,充分激化利用各国的内部矛盾,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秦王听了李斯的话,拍手叫好,李斯也从长史被提拔为了客卿。客卿放在现在已经是集团顾问或者专家委员会的身份了,李斯用自己的智谋成功加入了管理层的行列。

不但如此,在秦国整顿官员,计划驱逐外来官员的时候,李斯不但没有被驱逐,反而再次提拔受重用,稳定了他在秦国官场的地位,可见此人的非同寻常。

这就是著名的《谏逐客书》的事件,正当李斯打算大展拳脚的时候,秦国内部出现了间谍,引发了秦王对外来官员的猜忌与不满,下了驱逐外国官员的指令。

其中也包括李斯在内,好不容易才熬到今时今日地位的李斯,怎能甘心自己长期以来的谋划付诸东流,他铤而走险,冒死上书,给秦王写了一封《谏逐客书》。

这封信里指出了历史上客卿对成就很多国家作出的贡献,恳请秦王再三斟酌,不能一棒子打死,而错失了人才。李斯的一语中的让秦王改变了主意,他不但不用走,还甚至了。从此,李斯陪着秦王开启了一统大业的篇章。

二、李斯的成就

1.为秦国人才的保留

上面说的《谏逐客书》,也是历史对秦国的贡献之一。李斯在书中列举了秦缪公、孝公和惠王等,为了网罗人才,四处访求,来使秦国走上强大之路。

李斯力挽狂澜的上书,分析前因后果,最终不仅成功让自己留下秦国为官,也让秦国没有流失其他的客卿,为秦国保留的人才。人才的集中 ,提高了秦国的竞争力,齐心协力辅助秦王完成统一大业。

2.辅佐秦始皇一统大业

李斯是和秦始皇一起打天下的人,灭六国,一统天下,废除原有的分封制,取而代之的是郡县制,巩固了国家的统一,最重要的是,这个制度对后世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沿用了两千年。

这是李斯对秦国政治统一的贡献,也是对中国人民团结一致,走向强大定下的基调,是其他任何成就能与之相提并论的。

在经济结构上进行了统一,分别是统一了货币和度量衡。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原本六国使用的流通货币各不相同,从贝壳到金属制品,有的还是使用布币交易,严重影响了经济的交易和发展。

在李斯的建议下,集中了货币的品种,并让货币的铸造权统一在了中央的手中,便于管理。

李斯还针对度量衡的标准,也进行了统一的定制,李斯把寸、尺、丈作为长度单位,合、升、斗、斛作为容量的单位,斤、两、石等作为重量单位,并用律法的形式再强化规范标准。

度量衡的改革不仅对当时的国家的治理有重要的作用,对当代的影响也能从度量单位的保留来见证。在文化与社会管理的层面,李斯建议秦始皇使用统一的文字,车轨间距的标准化。

秦始皇在文字上的举措,是采纳了李斯"书同文字"的建议,规定全国上下统一使用“小篆”,小篆也以秦朝官方字体的身份首先出现在了历史的舞台上。

小篆这个字体也是李斯在秦国原有字体的基础上进行改善而产生的。之后李斯又对字体进行结构的更新,产生了新的字体就是现在使用的隶书。中国书法四大书体真、草、隶、篆,隶、篆占其半壁江山,这全是李斯的功劳。

为了朝廷指令传达的畅通,物资交流的便利,李斯又建议让全国的车轨统一,并在全国范围内修筑驰道。原来六国的车的类型五花八门,车轨之间的距离也是天差地别。

车轨之间间距的差异对当时的土路危害很大,这样,一场大规模的统一车轨、修筑驰道的运动在全国展开。把咸阳中心与周边城市串联起来的“五尺道”、“新道”的修筑,都是李斯提出的,促经济、促文化,利发展。

三、李斯的千古过错

秦始皇因为忌讳“死”,关于储位一直没有提上日程,直到东巡途中突发疾病知道自己时日不多,写下遗诏传位给公子“扶苏”,交给赵高

秦始皇驾崩以后,李斯害怕秦始皇的死会引发天下大乱,于是秘不发丧,这让赵高有了可乘之机。煽动胡亥一起假传遗诏,密谋杀公子扶苏,让胡亥上位。

可要办成这件事,必须要有一个人的支持,赵高就当了说客,鼓动李斯一起狼狈为奸。赵高抓住了李斯的命脉,若扶苏即位,李斯这个位置也要“改朝换代”,由扶苏信任的蒙恬取而代之。

李斯在赵高蛊惑下,篡改了秦始皇的遗诏,逼死扶苏。扶苏的自杀让后人一直耿耿于怀,恨不得穿越到秦朝骂醒扶苏奋起反抗,如果扶苏即位,揭穿这“三人组”的阴谋。奈何,人生没有如果,历史不能改写。

胡亥登基后,顶端的权利让他迷失了自我,胡亥的兄弟姐妹一个接一个地成为牺牲品,举国上下都是恐怖的气息。胡亥的暴政给原本风雨飘摇的朝政补了一刀,咸阳城外反秦浪潮也此起彼伏,六国纷纷复辟。两年以后,秦朝亡。

总结

李斯最终惨淡收场,严苛的刑罚,死亡的深渊在等待着他,他成为秦二世杀人游戏里的一颗棋子。受“五刑”,全身都被肢解,然后腰斩,最后尸体还被丢弃到了荒山野岭。

千古一相的传奇就此画上句号,亲手毁灭了自己一手建立起来的制度。是李斯推动了秦始皇在统一大业的进程,开创了心动政治制度,并被后世沿用两千年,可谓是功在千秋。

最终因为对权力的迷恋,在关乎帝国命运的抉择上充分反映出他的格局,在帝国命运和一己私欲之间他选择了后者,间隔断送了大秦王朝命,又何来统一天下之功呢!

内容素材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联系删除

更多文章

  • 北大学者3346枚“西汉竹简”,揭开秦始皇传位之谜,推翻《史记》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2009年北京大学获得了一批西汉简书,3346枚竹简中记载了很多先秦事迹。其中一批名曰《赵正书》的古文献却提供了另外一种说法,记载了胡亥继位是秦始皇听从李斯等大臣建言后,明确认可立胡亥为即位人的。并非李斯、赵高篡改遗诏,也为李斯等人得以昭雪。据学者考证,《赵正书》的成书年代很有可能早于《史记》,

  • 三国里,谁的后人混得最有出息?他的后人出了两位总统,不是刘备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三国中各名人的后代,三国谁的后人最发达,三国里谁的子孙最厉害

    相信很多人都想不到真正的答案,这个人的后人中出了两个总统,但他并不是刘备,而是刘备的老师卢植。我们知道刘备小的时候,家境非常的窘迫,一度不得不靠着编草鞋卖草席才能够生存,但他后来却有了一身文学武功,还与公孙瓒这样的诸侯有了交情,最终成功地创建一番基业,他人生中必然有一个非常重大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其

  • 两千年来,他是看破诸葛亮八阵图的第一人,却摇头叹息:建议撤退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诸葛亮八阵图详细说明,真实的诸葛亮八阵图,诸葛亮八阵图是否真实存在

    可见,诸葛亮的智慧和计谋是领先整个三国时代的。尤其他还有一个阵法,不仅是三国时代,整个我国古代长河里,无一人敢破,这个阵法就是八阵图。八阵图最早记载于《三国志·蜀书卷五·诸葛亮传》里,里面提了句“推演兵法,作八阵图,咸得其要云。”讲述了八阵图是诸葛亮推演兵法得出的产物,但具体怎么排兵列阵,在实战中运

  • 在监狱中长大的刘病己,怎样的机缘巧合,成为了一代明主汉宣帝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病已怎么当的皇帝,历史上的刘病已是个昏庸的皇帝吗,汉宣帝刘病已的传奇一生

    公元前92年,汉武帝的皇宫之内,爆发了“巫蛊之祸”,这股风暴波及到太子刘据,被逼无奈之下,起兵自保,兵败而亡。与他有关的一干人等,全部被丧命,只有尚在襁褓之中刘询活了下来,被扔进牢房,让其自生自灭。在这期间,刘询遇到人生中的第一个贵人——邴吉,他调查案件之时,在牢中发现奄奄一息的刘询,知道他的身份之

  • 刘邦战败,为逃命扔下吕雉,口中大喊7个字,今成网络流行语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邦临死前对吕后说的一句话,刘邦是被吕雉害死的吗,刘邦死前吕后说了什么话

    刘邦是个“泥腿子”出身这点大家都知道,其实历史上泥腿子出身的皇帝挺多,像是南六朝刘宋王朝的开过者刘裕,或者大明王朝的开国帝王朱元璋,都是如此。但刘裕当初受姨母抚养,他登基后同样对姨母的子嗣多般善待;而朱元璋虽然疑心病比较重,但衣锦还乡后也对家乡诸多优待。刘邦却不一样,他未发迹之时成天游手好闲,靠着哥

  • 麒麟真存在过?孔子和汉武帝都曾见过,最后因未知原因销声匿迹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孔子与麒麟的故事,孔子生前看到过麒麟吗,麒麟与孔子有什么关系

    然而事实上真的如此吗?如果我们真正去仔细地翻阅史料,就能够发现很多官方认定的信史中,都是有着众多麒麟出现记载的。很多著名的历史人物,如孔子和汉武帝,都曾经见过麒麟,可见麒麟其实并非古人虚构,为何现代却很少有人见到呢?儒家创始人孔子在出生之前,就有麒麟在他家的后院中口吐玉书,书上面写着“水精之子,系衰

  • 古人“力拔千钧”,真实存在吗?网友质疑项羽,西方一小伙来打脸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项羽是历史上力气最大的人吗,项羽真的有千钧之力吗,历史上项羽有勇无谋吗

    为了纪念他们,古人还发明了相关的成语,比如“九牛二虎之力”、“力能扛鼎”、“孔武有力”、“力敌千钧”、“一力降十会”“力拔千钧”等等。在那些拥有“神力”的人中,项羽是知名度最高的。他身材高大,虎背熊腰,力气过人。他从小喜欢练武,十八股武艺件件皆精,尤其是练就了一种特殊的本领,善于举鼎。项羽年轻的时候

  • 李靖是唐朝的,哪吒是商朝的,他们俩怎么就成为了父子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靖是商朝还是唐朝的人,哪吒为什么和李靖父子成仇,李靖和哪吒是商朝的吗

    事实上,这是人们赋予真实人物以神话的魔力。人物的故事混合在一起,神话的故事可以穿越历史,赋予它新的时代精神。因此,神话故事中的许多人物的原型都是真人。人们出于对他们的美好祝愿,想象他们在死后可以升入天堂,成为神,受人们的崇拜和供奉!李靖是唐朝的创始人之一。他帮助李渊为唐朝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隋

  • 别被电影《姜子牙》骗了,真的姜太公兴周八百年,远比电影传奇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姜子牙姜尚姜太公都是一个人吗,姜子牙电影背后的真相,姜子牙电视剧中的姜太公

    由于历史太过古远,姜子牙的生平记载很多都不可考了,目前只知道他姓姜名尚,字子牙,号飞熊,也称吕尚。商朝末年人,其始祖四岳伯夷佐有功而被封于吕地,因此《史记》中也称他为吕尚。因为周文王一句“吾太公望子久矣”,大家也就将姜子牙称为太公望或者姜太公,这也是电影海报中“太公在此”的由来。姜子牙不仅名字多,其

  • 先秦:武王伐纣过程中武王给纣王安排的罪名的背后隐义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武王伐纣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纣王被武王打败的原因,武王给纣王罗列的罪名

    虽然西周当时地处西戎边疆地区,但西周的传统却是农耕方式,与当时的殷商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但西周灭商的时候却联合了西部众多的蛮族部落,也可以说是一次对于地处中原地区的华夏文明中心区域的征服。但西周很快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政权运行体系,比起殷商时代大商与各地诸侯的关系要紧密了许多。西周的凝聚力和控制力也大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