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先秦:武王伐纣过程中武王给纣王安排的罪名的背后隐义

先秦:武王伐纣过程中武王给纣王安排的罪名的背后隐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92 更新时间:2024/2/18 21:45:20

虽然西周当时地处西戎边疆地区,但西周的传统却是农耕方式,与当时的殷商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但西周灭商的时候却联合了西部众多的蛮族部落,也可以说是一次对于地处中原地区的华夏文明中心区域的征服。

但西周很快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政权运行体系,比起殷商时代大商与各地诸侯的关系要紧密了许多。西周的凝聚力和控制力也大大超过了殷商。所以武王伐纣是华夏文明的一次重大进步。但在武王伐纣的背后还是有一些特别的人,特别的事。

为了进行一场战争,必然先要凝聚自己的士气。凝聚士气的办法之一就是把自己一方说成是正义的象征,是替天行道的君子,而对方则是十恶不赦的人。在武王伐纣牧野之战前的开战动员会上,武王就是这样动员的:

“今商王受惟妇言是用,昏弃厥肆祀弗答,昏弃厥遗王父母弟不迪,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长,是信是使,是以为大 夫卿土。俾暴虐于百姓,以奸宄于商邑。”

纣王的罪过主要包括:第一,贪恋女色,听从女人的耳边风,胡乱处理国事;第二,不敬上天,不按时按规则祭祀祖先和上天,得罪祖宗天神;第三,疏远宗族兄弟,把权力和爵位给予四方逃来的罪人,并对他们信任有加;第四,对百姓横征暴敛,残暴不仁,在商地胡作非为。

那么武王所叙述的纣王罪行说明了什么呢?第一条贪恋女色,这是我们古代中国给所有我们认为是昏君的帝王必然安排的一条罪名。孔子说“食色性也”,这是连君子都无法抗拒的诱惑,如果要求帝王们把这一爱好给断绝了,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武王不好色吗?文王不好色吗?那文王的一百个儿子是哪里来的?可没听说纣王有这么多儿子。所以所有攻击对手女人话题的,我们都可以忽略不看,那没有什么意义。至于说处理政事都是女人拿主意,那是把对手看成弱智了。

女人处理国事那时到了战国时期才出现了萌芽,到了汉初吕后的时候才形成了气候,前提是男人出了问题。至于商末周初时期那是根本不可能的,那时候的女人还没有那样的能力和见识。纣王本身的智商和才能极佳,不可能大权旁落。

第二条说纣王不按时祭祀祖先,这关西周什么事?再说殷商一大特点就是非常重视祭祀祖先和天神,纣王会不祭祀祖先,这可能吗?即使纣王没有按时祭祀祖先,受苦的也是纣王的祖先,与西周又有什么关系呢?用得着西周来多管闲事吗?

第三条说纣王不任用自己的亲族兄弟,却把爵位和权力赐予了四方来的逃犯罪人,破坏兄弟之间的感情。这一点很奇怪,纣王这是什么操作?商周时期应该是世卿世禄制度,贵族的子孙天生就是贵族,奴隶的子孙天生就是奴隶。想要实现阶层跨越,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儿。

而纣王却让一些四面八方来的逃犯罪人进入了贵族阶层,实现了阶层跨越!怎么看怎么像社会的大进步呀!这说明殷商开始实行类似曹操的“唯才是举”的用人政策了,这是人才使用的一大进步,是对“唯血缘论”用人政策的唾弃。这可能侵犯了大贵族的利益,但对于整个国家却是利好的。

对于第四条不说也罢,是真是假我们都不清楚。但最关键的罪名可能就是第三条罪名,它打破了牢固的阶层固化枷锁,给底层打开了一条上升渠道,侵害了上层大贵族的利益。所以才会引起所谓的微子箕子比干的反对吧,他们三个可都是王子,维护的很可能是他们大贵族的利益。而纣王却要把蛋糕分给一些他认为是人才的人,这不引起反弹是不可能的。

如果纣王的这一政策推广开来的话,殷商四周的国家可能都会受到影响,他们的贵族统治都会受到威胁。这就像当初的法国大革命,引起了欧洲所有封建王国的绞杀,因为他们害怕那种思想传播到自己统治的地区,动摇自己的统治秩序。

周武王提出的纣王四条罪行,三条是纣王自己的家里事和内政,一条是收留了四周国家的逃犯罪人并加以任用。周武王大部分时间都在述说纣王对自己的国家怎么不好,他要带领大军前去拯救水深火热的殷商百姓。但他最在意的恐怕还是殷商对自己统治秩序的威胁吧。

牧野之战,据说纣王发动了七十五万大军迎敌,但这些人大部分阵前倒戈,导致殷商大败。殷商大败是确定的,但大败的原因却值得深思。真的是被压迫的奴隶阵前倒戈吗?会不会是利益被侵犯了的殷商一方的大贵族倒戈了呢?会不会是周武王一方的军事实力对于当时的朝歌有压倒性的优势呢?这一切都埋在了历史的尘土中,今天的我们恐怕很难找到真相了。

更多文章

  • 《姜子牙》最反派的角色成为最大亮点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姜子牙最后的反派是谁,姜子牙里面的反派,姜子牙十大经典镜头

    首先,便是有悖于传统的姜子牙形象。看过《封神演义》的朋友都知道,姜子牙在小说中一直都是白发苍苍的老头子,历史上更传说他年过八十,犹在渭水边上钓鱼,引起文王注意后才开始辅佐周朝伐纣,最终建立功业。一般来说,大众心目中的姜子牙应该是长这样:然而电影《姜子牙》一出,主角姜子牙却是一副落魄的中年大叔样貌,让

  • 历史上后羿其实很可怜,被家臣杀死,没有射过日,妻子也不是嫦娥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真实历史的后羿,历史上真正的后羿照片,后羿打得过嫦娥吗

    先来谈谈后羿射日的故事,其真相是这样的:帝尧之时,天上突然同时出现了十个太阳,烤焦了大片土地,庄稼更是干枯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不方便甚至是破坏。此外,由于天气过分炎热,本来一个太阳就已经很热了,一下子出现十个,让人们汗流浃背,热得难以喘气,不少人倒在地上昏迷,在猛烈的照射下,一群怪禽猛兽,从

  • 俗话说:“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孔子也是这样想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孔子做事情经典语录,孔子做人的六大原则,孔子为人处世十大准则

    [var1]古时候,教育资源稀缺,一般人家的孩子是享受不到进学堂受教育的权利的。为了传承知识,启迪后代,老祖宗们非常注重日常生活中的言传身教,是所谓“耕读传家,诗书继世”。为此,他们会将为人处世之道,精练地概括成通俗易懂的形容短语,时时提醒与敲打后生们,这就是老人们口中念念不忘的老话、俗语。有句老话

  • 长平之战中秦胜赵败,不仅因为领兵将军不同,背后的君王差距更大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长平之战前赵国实力,长平之战秦国首领,长平之战赵国最终结果

    战国风云,纷争四起。在那个年代,诸侯相互功伐极为正常,今日的友好同盟,明天就可能会变成刀剑相向的敌人,只是因为同盟是暂时的,而利益却是永恒的。一个人自身强大到一定程度时,野心就会膨胀,战国时期的诸侯国也是如此,但是和人不同的是,这些诸侯国的野心都是同一个,那就是统一华夏。[var1]当时光的老人拖着

  • 唐朝凌烟阁功臣,上蹿下跳撺掇别人离婚,因此被皇后整死了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凌烟阁视频,唐朝凌烟阁24位功臣图,凌烟阁第一位功臣是谁

    李世民钦定凌烟阁功臣,有奖掖后进的意思。李世民通过褒奖二十四位功臣,来告诉大唐子民:“只要你们为社稷做出巨大贡献,就可以像朕的二十四功臣一样,绘图凌烟阁成为万世颂扬的英雄。”历朝历代的大唐天子,先后增补了一百多位功臣进入凌烟阁,史称“后凌烟阁功臣”。唐朝宰相、楚国公上官仪,就是增补的凌烟阁功臣之一。

  • 唐朝官员凭兴趣爱好平步青云,褚遂良教你如何过好“斜杠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褚遂良评价唐朝,唐朝褚遂良担任过什么官,褚遂良对唐朝的看法

    褚遂良是在遇见李世民后才开始飞黄腾达的。此前他做过隋朝的小官,后来追随叛臣薛举;薛举被剿灭后,他又投降唐朝。一个降臣能混下去就算不错了,凭什么步步上位呢?这就跟他的斜杠技能—书法有关了。褚遂良家学渊源,从小多才多艺,书法更是出色。但他一直以处理政务为主要工作,书法只是业余爱好。褚遂良起初在秦王府任铠

  • 大唐最美皇后, 惨被武则天砍掉手脚, 还放进酒缸里浸泡几天几夜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影视剧中的王皇后王皇后的名字没有记载下来,她出身山西太原王氏,这是从魏晋南北朝开始就非常显赫的家族,出过很多的贤臣名将。王皇后的曾祖父、祖父都是西魏名将,后入隋朝为官。隋末,王皇后的父亲王仁祐投奔李唐,为大唐统一天下立下过战功。可能是出身名门望族的原因,王皇后天生丽质,美艳动人,德才兼备,唐太宗李世

  • 武则天读完《讨武曌檄》后拍案叫绝,做出此举动前,她想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武曌的黑历史,武则天皇后武曌,武则天临终前的十句话

    朋友说,他当时想左边车是什么牌子?值多少钱?右边的车是什么牌子?值多少钱?我的车如果撞上墙会怎么样?总之,短暂的数秒之间,却有着如此复杂的心理活动。这让我想起了女皇武则天,当年武则天在读《代李敬业讨武曌檄》即《讨武曌檄》时,肯定也进行了一番复杂的心理活动。武则天读《讨武曌檄》 我们先看《资治通鉴·卷

  • 李建成要是做了皇帝,会不会以同样的手段对待李世民?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建成真的不如李世民吗,李世民和李建成的关系好吗,李世民和李建成谁的能力更好

    李世民被认为是我国历史上的圣君典范,然而李世民的身上却有洗涤不去的政治污点。这便是李世民本身并不是正式的皇位继承人,而是通过发动玄武门之变夺得皇位的。李世民虽即位不正,但由于政绩斐然而拥有的“圣君”光环,以致很多人会认为李世民是至圣、至仁,乃至其发动玄武门之变也纯粹是迫于无奈的自保之举。那么,李世民

  • 李世民登基之初的一场“王霸之辩”,拉开了贞观之治的序幕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李世民为啥能治贞观盛世,李世民是如何开启贞观之治,简述李世民的贞观之制

    此时此刻,在隋王朝废墟上崛起的唐帝国,能否吸取隋王朝灭亡的教训,以“王道”治国,建立一个高效廉洁的政府,偃武修文、励精图治、居安思危,在大一统的基础上再建一条坚实的上升通道,将唐王朝推向辉煌的顶峰,再造一个强大繁荣的帝国?亦或是仍旧实行强有力的统治,以“霸道”治国,像隋炀帝那样,穷兵黩武,骄奢淫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