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在朝堂议事的时候,江夏王李道宗,也是李治的堂叔,建议到西突厥用兵,由于新君登基至今,未有人敢言用兵,江夏王首次提出用兵之事。由于李道宗是当时的名将,李治觉得他的提议非常有道理,可是没想到,当时朝堂之上,就有不同的意见,几位将军应声附和,而以长孙无忌、诸遂良为首的文官们则激烈反对,李治其实也想借此事在朝堂之上驳回舅舅,把朝政大权握到自己手里,于是想在宰相里面寻求支持者。
当时朝堂之上一共八位宰相,没想到这八位宰相里,一半人都在同一个阵营里,长孙无忌与诸遂良是穿一条裤子的,宇文节与柳奭一直与长孙无忌交好,这四人都劝阻高宗不要用兵。李治首先问在朝廷中一直中立的李绩,这是李世民寄予厚望的人,也是身经百战的将军,没想到,这位李绩只有一句话“臣唯陛下之命是听”,另一位宰相高季辅面沉如水,沉默不言,而于志宁则满面惶恐,吓得不敢看皇帝。
李治清楚,李绩此人从来不参与朝廷派别之间的争斗,所以只听皇帝的,而高季辅与于志宁不敢言,因为他们知道朝堂之上,皇帝的舅舅长孙无忌可谓是一手遮天,谁与搞不过他,那不如明哲保身好了。李治只剩下最后一个宰相了,这是他唯一的希望,也是他最倚重的人,这个人叫张行成。
张行成这个人人品非常好,智谋也很了得,而且人还长得特别帅,在群臣中显得相貌出众,气质超群,很受人尊重。当年唐太宗一次在宴会上,提及山东人与关中人,对他们各有褒贬,也就相当于今天的地域黑,张行成当时听了,就向太宗皇帝谏道:“天子以四海为一家,不应该有东西之别。不然的话,会让人觉得您狭隘。”李世民觉得很有道理,并听从了他的意见。张行成与李治的关系非同一般,当年李治还是太子时,张行成就是他的心腹之臣,为他出谋划策,是李治最依赖的人。
在朝堂上当李治征求张行成的态度时,张行成依然保持着自己的优雅气质,缓步走出来,对皇上说:“此次出兵之事,请皇上三思,三思啊三思!”而在私下里,张行成从袍袖中伸出一只手,对着皇帝暗摇手指。这是什么意思呢?难道也是让自己不要出兵吗?张行成发现皇帝注意到自己的手势,便把眼睛朝长孙无忌方向稍稍瞥了一眼,又继续说:“请陛下三思啊!”
李治是一个多聪明的人啊,他与张行成之间达成的默契是一般人想不到的,他一看到张行成暗摇手指,便恍然大悟,原来张行成的意思是说,请陛下三思,并不是三思用不用兵,而是三思现在的时机不成熟,不能跟舅舅对着干。李治于是装着冥思苦想的样子,过了好久,才慢慢舒展眉头说:“朕想了想,还是舅舅的说法是对的,现在确实不是用兵的时机。”长孙无忌无奈地说:“陛下,这里是办公的地方,你不能叫我舅舅,应该叫我的官职”。李治装着不好意思地说:“朕自小就叫习惯了,一时改不过来了呢,哈哈。”于是朝堂内一片笑声,大家也就开心地散朝了。
由这一个小小的交锋,可以看出李治是多少有心机的一个人啊,他时刻都想早点掌握朝政大权,可是也知道时机不到,自己的亲信还没培养出来,舅舅的势力还很大,一旦自己与舅舅硬来,舅舅就有可能以顾命大臣的身份把自己赶下台,所以目前只能忍,而张行成与李治之间的默契可算得上是心有灵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