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玄武门事变后,为什么李世民第一件事就是杀太子府的厨子?

玄武门事变后,为什么李世民第一件事就是杀太子府的厨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745 更新时间:2024/1/18 19:51:13

现在有许多史书记载说其实是李世民一手策划和推动了太原起兵,这一方面说明了李世民在唐朝建立的过程中确实立下过无人可及的功勋,不然也不可能有那么大的号召力,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李世民从始至终的野心,这样的人怎么会将自己辛辛苦苦谋求来的江山拱手送给父亲和哥哥呢?所以与之相匹配的,也有史籍记载李渊曾经许诺李世民太子之位,放在当时的情形下,这并不奇怪。

但李渊的做法却很有意思,从太原起兵开始,李渊给李世民和李建成分配的任务都很平均。而后就按照封建礼教的传统制度立了李建成为太子,李世民做了秦,这个安排在旁人眼中是理所当然的,但李世民真的会甘心吗?

再说李建成,李渊是完全按照接班人的标准不断在培养李建成,“非军国大务,悉委决之”。李建成这个太子之位坐的是很稳的,同时李世民招贤纳士组建自己势力的动作保密工作做的也到位,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间的矛盾还没有彻底爆发。

大约武德五年(622),李世民和李建成之间的矛盾开始不断激化,李建成为了巩固自己的太子地位,也开始对李世民的势力进行打压。同时李渊的态度再一次模糊了起来,其实对李世民的“功高震主”,李渊也有所警惕,李世民前一年开办的文学馆,明摆着就是为了网罗人才,其目的不言而喻。李渊曾说:“此儿典兵既久,在外专制,为读书汉所教,非复我昔日子也。”

虽然李渊对李世民手握大军极为不安,但此时统一战争还未结束,李渊还需要李世民在前线指挥。一旦对李世民采取措施,导致李世民反抗,天下必然大乱。再就是李建成同样在扩张自己的势力,将李世民手中的兵权收回,必然会导致李建成一家独大,这同样不是李渊愿意看到的。但李渊还是默许了李建成与李元吉打压李世民的行为,让李元吉不断蚕食李世民的兵权。

就在此时,一个意外事件彻底打破了这个相对平衡和关系,一次李建成晚上约李世民到他府中饮酒,期间李世民突然心痛,吐血数升。这次李世民就怀疑是李建成在酒中下了毒,随后李渊到李世民的西宫进行慰问,并提出让李世民到洛阳,将陕州以东都划给李世民管辖。此时的李渊已经预见到两个儿子已经到了不死不休的局面了,希望其中一个离开长安,缓和这种局面。

这一举动无论是李世民还是李建成,都不接受,李世民不愿意离开政治中心,以不愿离开父皇为由表示推辞。李建成也认为如果李世民到了洛阳,有领地,有军队,威胁太大。所以两边都不赞成,李渊也没有坚持,这件事竟然就这么搁置了。

对于李世民中毒的这件事情,无非就三种说法,一种说是李建成想要一劳永逸,冒险毒死李世民。一种说是李世民自导自演,设计李建成。另一种认为是李元吉做事比较直接,想的也简单,他做的这件事。无论是哪一种,李世民也没死,经过李渊的处理,好像谁都没受损失。

笔者认为李建成下毒要毒死李世民的这个可能不大,因为李建成在与李世民争权的过程中都是很克制的。李建成也并不赞成骨肉相残的这种行为,这种想法和李渊是一致的,也会得到李渊的支持。另一方面唐王朝确实也离不开李世民,此时不管不顾把李世民杀了,李建成并没有保证天下不乱的能力。

而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后,必须要对这一事件做一个处理,无论当初是谁设计了这个下毒事件,这个事件的执行者都不能留。如果真的是李建成和李元吉差点把李世民毒死,这个厨子死的也不冤。而一旦李世民不杀了这个太子府的厨子,这件事就真成了李世民自导自演的一出戏了,对李世民当时本就不太好的形象会产生非常恶劣的影响。

更多文章

  • 杨玉环胖又不生孩子,年纪也不小,为何唐玄宗依然那么喜欢她?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谈一谈杨玉环和唐玄宗,杨玉环为什么让唐玄宗那么迷恋,杨玉环跟唐玄宗有孩子吗

    美之一字,涵盖了杨玉环的一生,也让人潜意识忽视其缺点。杨玉环有三大缺点不得不提。其一是身材较胖。唐朝确实是以胖为美,而杨玉环体态丰腴听起来似乎是恰到好处,其实不然。郑处诲编撰的《明皇杂录》曾提及杨玉环的小字乃是玉环,后人也多以此呼之。其实“玉环”一名出现较晚,儿时,杨玉环被称为“玉奴”,册封前,则被

  •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后,做一件丧尽天良的事,让李渊悲痛欲绝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后李渊怎么样了,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后的罪行,玄武门之变后李渊为何不杀李世民

    李世民曾经说过“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也曾经说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可以看出这样一位皇帝,非常懂得民贵君轻,对于百姓心有仁慈之心。在他的诤臣魏征死后,还常常哀悼不已的叹气:“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得失,以人为鉴,可以明是非。魏征去矣,朕无人可为鉴。”魏征上谏的内容如何姑且不表,但

  • 刘邦和李渊短短几年统一全国,曹操用尽一生,为何只三分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大势定长策,时势出英雄!大势不定,纵有逆天之能,也无法逆天行事!刘邦处在的大环境是秦末汉初,天下动荡纷争五百余年了,人心思定,国家需统。李渊处在的大环境是南北朝对立三百余年刚刚结束,人心思定,国家需统。刘邦、李渊能在短短几年时间就统一了天下,正是因为大势决定了分久必合。刘邦入秦约法三章,秋毫无犯,项

  • 李渊的原配,其实并不是大唐的第一位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渊原配皇后,李渊的三个皇后是谁,李渊的皇后和妃嫔

    事实上,在这座壮观的陵墓中,埋葬的不单单是李渊,还有他的原配妻子。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虽然李渊才是唐朝的开国皇帝,但怎奈他的儿子李世民实在是优秀,李渊在其身边不免黯然失色。是以他的知名度远远比不上李世民。古代讲究嫡庶,帝王的原配夫人往往在丈夫发达后都能成为皇后,母仪天下。那么,李渊的

  • 李世民并不是她的父亲,却把她送去藏族和亲,用身体结盟两百多年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世民简历及女儿,李世民送李丽质和亲是哪个小说,小说李世民战败送长乐公主去和亲

    众所周知,文成公主和李世民不是父女关系,最多只是个远方亲戚罢了,她在进宫之前叫什么名字,以及她的父母,还有家庭并没有受到历史的重视。但,她的容貌不是沉鱼落雁,才能却把宫中其他公主甩了好大一截子,包括女工,读书识字,最重要的是她还可以自食其力,比如种田,棉花等。李世民当政期间,随着军队实力以及综合国力

  • 李世民若能有两位大将,或许他能更早登上帝位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世民打天下最出名的三个猛将,李世民有什么强大的大将,李世民手下大将谁厉害

    历史是人类创造的,生动的历史更离不开鲜活的历史人物。中国的朝代发展更替存在着一个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特殊现象。在战乱纷飞的三国时代,有提刀立马的关羽赵云,在英雄辈出的隋唐朝代,更有年画门神中时常看到尉迟恭和秦叔宝两位大将,这些大将自古都是历代贤君所追贤若渴的人物,比如汉高祖的“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唐

  • 李世民非常疼爱儿子,哪怕犯了重罪,也想方设法保全他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世民对自家人狠对外人却很宽容,李世民最疼爱的儿子,当时李世民最宠爱的三个儿子

    李世民非常宠爱的这个儿子,便是太子李承乾。他有多么受到宠爱,我们一起看看便知道了。李世民非常疼爱这个儿子,哪怕犯了欺君之罪,也想方设法保全他李承乾不足6岁时,唐太宗便让赫赫有名的儒学大家陆德明教导他;在他12岁时,唐太宗便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其处理政务的能力;在承乾年岁渐长不循法度后,唐太宗煞费苦心地想

  • 李渊的两个宠妃曾多次陷害李世民,李世民即位后,她们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李渊把兵权交给李世民,李世民当皇帝后是怎么对待李渊,李渊死后李世民继续留用的皇妃

    在这样的态度之中,除了对李世民政绩和能力的认可以外,还有对太子李建成和皇子李元吉的摒弃,就比如在《旧唐书•高祖二十二子传》史臣曰:“建成残忍,岂主鬯之才;元吉凶狂,有覆巢之迹。若非太宗逆取顺守,积德累功,何以致三百年之延洪、二十帝之纂嗣?”大概意思就是太子李建成残忍无德,没有当君主的才能,而李元吉凶

  • 李渊起兵只有三万,为何能七年内一统天下?原来占据天时地利人和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渊起兵时有多少大将,李渊为啥起兵,李渊起兵反隋纪实

    出身关陇,名门望族,有号召力。李源是关陇门阀中的重要一员,起事后得到了关陇势力的支持,这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可以说,出身上得天独厚,有利于聚集人心,号召力强。占据太原,有地利优势。李源从太原起兵,之后控制关中,在地利上占有优势,拥有险关要隘易于防守,然后出关各个击破,一统天下。李源的儿子们都很能干。

  • 李世民艺高人胆大,18岁率五百精骑破强敌,被高人引为知己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16岁李世民的军事能力,李世民真实战斗力,李世民生平年度战绩

    公元616年,河北山西遇百年大旱,百姓流离失所。隋炀帝又大兴土木,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惨剧。河北农民魏刀儿揭竿而起,起义军很快发展到十余万人,声势浩大,攻州夺县,一时朝野震动,隋炀帝诏令李渊消灭这股武装力量。李渊与副将率五千兵马,与魏刀儿的部将甄翟儿战于西河。义军人数达五万之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