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搜索>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后的罪行
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后的罪行
玄武门之变给李世民留下了阴影,李世民继位,开创贞观之治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2 0:36:18阅读:1950
大唐王朝一场隐晦的权力之争,以李世民的获胜而画上了句号。但是亲兄弟之间为了争夺权利而同室操戈,李世民甚至是亲手用箭射死了大哥李建成,同时也杀死了齐王李元吉。这件事情会在李世民的内心深处留下什么样的情节呢,而在玄武门前的战争结束之后,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玄武门事变后,李世民就立刻命令尉迟敬德去保
居劣势的李世民,被逼无奈埋伏在玄武门,留下2个影响后代的因素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6 9:37:19阅读:3886
李建成这一招十分巧妙,不但使李世民痛失自己的主力(元吉请尉迟敬德、程知节、段志玄及秦叔宝与之同行),还能慑服其他将士,更可借此机会一举除掉秦王世民,并逼高祖李渊退位。此举,却也逼得李世民立下了以武力解决且抢先动手的决心。李世民剧照让李世民下决定动手的最重要原因之一,是尉迟敬德。尉迟敬德与侯君集日夜进
玄武门事变后,为什么李世民第一件事就是杀太子府的厨子?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8 19:51:13阅读:3745
现在有许多史书记载说其实是李世民一手策划和推动了太原起兵,这一方面说明了李世民在唐朝建立的过程中确实立下过无人可及的功勋,不然也不可能有那么大的号召力,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李世民从始至终的野心,这样的人怎么会将自己辛辛苦苦谋求来的江山拱手送给父亲和哥哥呢?所以与之相匹配的,也有史籍记载李渊曾经许诺李世民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后,做一件丧尽天良的事,让李渊悲痛欲绝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6 3:07:05阅读:897
李世民曾经说过“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也曾经说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可以看出这样一位皇帝,非常懂得民贵君轻,对于百姓心有仁慈之心。在他的诤臣魏征死后,还常常哀悼不已的叹气:“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得失,以人为鉴,可以明是非。魏征去矣,朕无人可为鉴。”魏征上谏的内容如何姑且不表,但
李世民带领十人发动玄武门之变,这十人最后都是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0 5:32:33阅读:522
另一份则是“特战队十二人组”:长孙无忌、尉迟恭、侯君集、房玄龄、杜如晦、宇文士及、高士廉、程知节、秦叔宝、段志玄、屈突通、张士贵。这两份名单中除了长孙无忌、尉迟恭、侯君集三人重合外,其余人员并不一致。那么,到底是哪一份名单更准确呢?史书怎么会搞出两份名单呢?我个人认为,这两份名单中的十九人都是玄武门
玄武门兵变,李世民要是失败了,就会沦为安史之乱后越王那个德行
历史解密时间:2024/2/5 2:37:14阅读:4500
李世民之所以战绩高除了自身军事水平高,其它的就是己方军事实力的强大和所处形势占优势。在政治上,唐军占了大义名分,是名义上的正统,相当多的敌对政权地方官员不战而降,如虎牢关(守将暗通唐军,不战而降);同时也有大批人才投奔(如李绩,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寒门士族),由于李渊本身也出身于世家大族,又是皇亲
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前犹豫不定,幸亏此人一段话让他下定决心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7 13:50:50阅读:4209
大唐开国元勋张公瑾的名字比较有意思,很多人都以为“公瑾”并非他的名,而是像“周公瑾”一样的字,实则不然。张公瑾生于魏州,年轻时曾在王世充手下担任长史。长史这一职务在隋朝时期仅相当于幕僚,并不算位高权重。由于王世充势力败局已定,所以,张公瑾与当地刺史崔枢决定投靠大唐。张公瑾是个聪明人,正所谓“良禽择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