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真正的刘禅,在位长达41年,诸葛亮临终才发现他的城府很深

历史上真正的刘禅,在位长达41年,诸葛亮临终才发现他的城府很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10 更新时间:2024/1/17 8:03:24

“时势造英雄,英雄亦造时势。”三国时期纷飞战火,在这乱世之中造就了更多的能人志士。诚然许许多多的人才在现实的大势中崭露头角,但这也不能否认有着一群人选择韬光养晦,养精蓄锐,就像变色龙一样,善于利用环境隐藏自己。这类人常常被人们误认为一无是处、不思进取的人,“扶不起的阿斗”常常被用来形容这些人。

世人皆知其中的故事与后主刘禅相关,却未曾深思历史上的刘阿斗真的就才疏学浅、胸无点墨吗?真实的刘后主是一位目光长远、心思缜密的君王。倘若刘禅真的是一位昏庸无道之人,又是如何稳坐王位长达41年之久呢?聪慧如孔明先生,也仅仅在临终之时堪堪发现其城府之深。

艰难求生之路

说起刘禅的成长过程,可以称得上是凶险万分。刘禅生于公元207年,一生下来便面临着各种危机。在208年的长坂坡之战中,刘备抛妻弃子率领将士逃跑,幸得赵子龙七进七出,刘禅才得幸免于难。四岁时,被继母挟持返回东吴时被赵云和张飞拦下,又逃过一劫。

刘备称帝后,作为长子的刘禅不出所料被誉为皇太子。为了培养这个接班人,让其掌握治国本领,刘备让刘禅学习了各种知识,文韬武略样样齐全。刘备让由诸葛亮亲自抄写《申子》等书让他学习,又令其拜伊籍为师学习《左传》。同时,还下令让刘禅学武。

童年颠沛流离的生活经历加上刘备不遗余力的培养,不说能够成为一个文武双全的明君,刘禅至少也是一位不出大差错的统治者才对。可是恰好相反,刘禅表现出来的形象却是个庸碌无为、不思进取的昏君,整日只关心吃喝玩乐,对国家大事一概不知、一律不过问,其扶不起的阿斗形象深入人心。

这也难怪在习凿齿的《汉晋春秋》中司马昭如此评价刘禅:“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而况姜维邪?”表达的意思是:想不到刘禅竟糊涂到了这种地步,即使诸葛亮活到此时也不能辅佐成才,何况是姜维呢?

遵从孔明之途

由于刘禅并未成为理想中的有大将之风的俊才,因此在夷陵之战惨败之后,刘备不得不在白帝城将刘禅以及蜀国的未来托付给诸葛亮。刘禅被迫即位,拜诸葛先生为相父,诸葛亮开始了辅佐刘禅、匡扶朝政的道路。

刘备甚深知诸葛先生的才思敏捷、才华出众,将刘禅以及岌岌可危的蜀汉托付给他是对其的充分信任,也是一个明智之举。刘禅即位之后,也全心听从父亲遗言,朝中大事小事皆由诸葛先生说了算,自己当了一个闲散皇帝。诸葛先生把持朝政期间,刘禅便不理国事,养精蓄锐。

在治国理念上,两人有明显的分歧:刘禅一心只想休养生息,还蜀汉一个安乐,让百姓过上和平日子;而诸葛亮更偏重于战事,想要完成刘备的遗愿带军北伐。二人的理念未能就此达成一致,但是刘禅选择了一切交由诸葛亮把控,并未伤了君臣和气。

诸葛亮领兵征讨了南方四郡,平定了战乱,还给蜀汉一个更加和平的外部发展环境。之后诸葛亮也曾带兵多次北上与曹魏发生摩擦,双方各有胜负。

同时,诸葛亮建议与孙吴重修旧好,二国签订协议,蜀汉也获得了更多的和平发展时日。诸葛先生北伐期间,刘禅各种吃喝玩乐,向朝廷百姓展现一幅胸无志气的模样,因此也让世人认为其是一个贪玩成性、无所事事的庸才。

显露峥嵘之时

但是事实并非如此表面这样简单。公元234年,诸葛先生病逝之时,刘禅派使者问候诸葛亮:“陛下问丞相之子将安处?”聪明如诸葛先生也在此时才看出刘禅的城府之深,这是对诸葛先生后人的试探,也是其对权力的渴望的表现。

在之后的蜀汉王朝中,刘禅独自一人掌管朝政三十多年,开始初露锋芒。刘禅在大臣们心中的形象已经根深蒂固,自然不会有人再对他有所忌惮,这也正是刘禅把控国事的一大利器。

而诸葛先生的离世让一些大臣认为机会来了,征西大将军魏延与丞相长史杨仪赫然也是如此。两人均看不上刘禅想要越过刘禅争夺更大的权力开始领兵互相攻打,最终一死一伤,而刘禅便坐收渔翁之利,可谓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杨仪击杀了魏延三族回成都,平反有功,被刘禅封为了中军师,名义上官职更大,但却毫无实权。虽然与魏延的战斗中取胜,可已经伤亡惨重,杨仪也再无余力争权夺位,刘禅解决二人可以说是兵不血刃。就这一事就可看出刘禅并不像表现出来的那样人畜无害。

之后,刘禅更是做了一系列政权调整。刘禅任命费祎为大将军,蒋琬为大司马,取消丞相之位,并将丞相权力分给这两个人,相互制衡,这样的决断也并非一个昏君可以做到的。后来魏国兵临城下,刘禅深知蜀汉全然无力抵抗强盛的曹魏军队,选择了投降,最起码还能保全黎民百姓。

后世茶余饭后嘲讽的乐不思蜀,也实属无奈之举。刘禅以此面貌向魏国表明自己是真心投降,而非假意。他是一国之君,稍有不慎就会导致无数百姓遭殃。也正因为刘禅摆出了这样的姿态,才能坐了八年的安乐公后寿终正寝,而同为国君的孙权后人孙皓则被赐一杯毒酒。

结语

世人皆认为刘禅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这是因为大多数人选择以成败论英雄。从历史大统来看,刘禅没能守护好祖辈打下来的江山,并且将蜀地拱手让人实为昏庸无能,但是从其自身角度而言,他的所作所为也不枉是一个正确之举。

自即位以来,比起战争刘禅更看重国家的长远发展,其主张休养生息实际上是黎民百姓所推崇的。只是这样的治国理念并不被当时的战乱环境所认可,自然人们也不会对其有过高评价。狭路相逢勇者胜,刘禅的治国思想虽然不适用于连年征战的三国时期,若是放在太平盛世,或许会是一位受民爱戴的仁君。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更多文章

  • 秦始皇统一六国时,世界其他国家在干啥,看到日本时,可别笑出声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秦始皇统一六国全过程,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意义,秦始皇统一六国是哪六国

    有句名言是这样说的,“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这句话用在任何一个国家的崛起,都是非常正确的。因为不管是世界中的哪一个国家,都是经过多少代人的辛苦和努力创造出来的。就好比我国的秦朝,虽然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国家,但也是在经历了众多的纷争和战火之后,才矗立在历史的长河之中。秦朝吞并六国后,国家的综合实

  • 关羽因两个字失去4位人才,这才大意失荆州,导致诸葛亮难出西川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诸葛亮为什么不帮关羽镇守荆州,诸葛亮为何让关羽守荆州,诸葛亮关羽历史

    自古三国出英雄,其中也不乏忠义勇武之士,关羽就是其中之一。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关羽为后人留下了不少佳话,自桃园三结义开始,千里走单骑、单刀赴会、温酒斩华雄等等都成为后人津津乐道,口口相传的传奇事迹,更是被世人封神,争相拜祭。在三国历史之中,细数各类英雄豪杰,关羽算的上是一个近乎完美之人。在蜀汉国内,关羽

  • 她是大清“郡主”,曾叔祖父是末代皇帝溥仪,出道多年拒演清宫戏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末代皇帝溥仪真实纪录片,溥仪龙床全景图,晚年溥仪对文绣的评价

    大清朝的“郡主”,拒绝演清宫戏她的名字叫启星,姓爱新觉罗。她的曾祖父就是溥仪的堂兄,拥有1/4皇家血统。如果放在大清朝的时候,她可就是出身显贵的郡主了。1983年出生在北京,长得也非常的清秀。丹凤眼和瓜子脸,比较符合东方美人感觉,整体也很有古典气息。2006年因为主演《濠情岁月》而被大众所熟知。其实

  • 乾隆让叔叔见他不用下跪,叔叔晚年后悔:我不该当真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乾隆对叔叔们怎么样,乾隆怎么评价他的叔叔们,乾隆为啥对他叔叔们好

    ▲《甄嬛传》中的果郡王,在历史上其实就是乾隆帝的叔叔。(影视示意图/翻摄自百科词条)允礼九岁以后常随康熙帝出塞外,雍正元年被封为果郡王;雍正帝对于果郡王允礼非常信任,因此在他临终时,特别命允礼辅政。乾隆即位,允礼任总理事务,主刑部事务,由于身体较弱,乾隆帝命其在私邸中办事,隔几天进宫一次即可,这在当

  • 陈红的貂蝉,蒋勤勤的西施,林芳兵的杨贵妃,杨幂的王昭君!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杨贵妃的扮演者林芳兵资料,陈红版貂蝉照片,陈红貂蝉高清惊艳的照片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是的历史典故。“沉鱼”,讲的是西施浣纱的故事;“落雁”,指的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闭月”,是述说貂蝉拜月的故事;“羞花”,谈的是杨玉环贵妃醉酒观花时的故事。这四人的故事也被多次被改编成影视作品,记载着她们的作品数不胜数。究竟谁能演出她们的绝代风华,倾国倾城呢?1、陈红的貂蝉

  • 贾静雯版武则天最美,刘嘉玲的眉毛太新奇,而李湘根本没人记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贾静雯版武则天剧照,贾静雯版武则天叫什么名字,刘嘉玲武则天照片

    2003年时,由贾静雯、赵文卓和保剑锋主演的《至尊红颜》相信不少网友都看过,凭借精湛的演技和优秀形象,贾静雯扮演的武则天也成为了不少80、90后心中最经典的武则天形象,也是最美的一个武则天版本。2011年上线的《武则天秘史》中,殷桃扮演了年轻时期的武则天,虽然此时只是的武则天身份卑微,但是这一身装扮

  • 古老佛塔大雁塔:西安标志性建筑,是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代砖塔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大雁塔十大名塔,西安大雁塔是阁楼式塔,西安唐代大雁塔照片

    古老佛塔大雁塔:西安标志性建筑,是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代砖塔其中佛教的发展在唐朝可谓是也达到了极盛,关于佛教的相关建筑也进行着修建,其中在西安的古老佛塔大雁塔便是唐代的砖塔,是如今保存规模最大保存时间最长的历史人文建筑,如今是西安标志性建筑之一。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被世世代代的传承,其所

  • 唐朝时期的八大名将,个个战绩卓越,看你认识几个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唐朝十大顶级名将,唐朝四大名将的资料,唐朝名将李靖是徐茂公吗

    李晟李晟(727年-793年),字良器,洮州临潭(今属甘肃)人,唐朝宰相、军事家。李晟原为边镇裨将,以战功累迁至右金吾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泾原四镇北庭都知兵马使,封合川郡王。后来,李晟入朝任右神策军都将。建中二年(781年),李晟以神策先锋都知兵马使讨伐反叛的河朔三镇。建中四年(783年),泾原兵

  • 宋朝有多富裕?稼轩妻妾众多,包拯年薪高于州府的税收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宋朝包拯时期工资,宋朝包拯的俸禄是最多的吗,宋朝所有官员一年俸禄

    文/姜子说书辛弃疾的诗词中,有这样一句,道是:“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一副贫穷农家的形象,而且他还给自己取了个名字叫做“稼轩”,说什么:“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然而,辛弃疾这个“茅檐低小”的家,实际上是上饶的一座园林式的庄园,占地

  • 武则天废掉太子李贤后,为何不顾母子之情,还逼他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武则天先后为唐高宗生了四个儿子,李贤排行第二,出生在655年1月。李贤是个神童,刚刚几岁的时候,就有过目不忘的本事,“读书一览辄不忘”。由于李贤“容止端雅”,所以深得唐高宗的喜爱,先后封他为潞王、沛王、雍王。675年,李贤的命运发生了改变,他的兄长、皇太子李弘暴亡,唐高宗李治于是立李贤为皇太子。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