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三国出英雄,其中也不乏忠义勇武之士,关羽就是其中之一。
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关羽为后人留下了不少佳话,自桃园三结义开始,千里走单骑、单刀赴会、温酒斩华雄等等都成为后人津津乐道,口口相传的传奇事迹,更是被世人封神,争相拜祭。
在三国历史之中,细数各类英雄豪杰,关羽算的上是一个近乎完美之人。在蜀汉国内,关羽的地位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在成就最好的五位武将之中,关羽排名第一,就算是诸葛亮也十分认可这个排名。
但是却没想到,因为近乎完美的关羽却因为他的大意而失去了荆州,最后导致诸葛亮“六出祁山“而不得志。
在当时的乱世之下,文人雅士在关羽看来不过是只会动嘴皮子而毫无真才实干。而他也只佩服有英雄气概的义气之人,谁能打过他,他就佩服谁。
02关羽赶走4位能臣
在刘备带领大军进入四川后,关羽的孤傲自大日益凸显,他只重视武将不用文臣,能为他谋略的几乎没有一个是文臣出身。即便是到了四川,也瞧不起本地的文人雅士。
关羽在刘备的受命下镇守荆州后,更是肆无忌惮的排挤羞辱文官。看不起荆州和益州的士族也就罢了,当东吴名士诸葛瑾来到关羽面前时,不仅没有得到关羽的礼貌的待客之道,更是被说了一句“虎女焉可配犬子”进行羞辱。要知道诸葛瑾不是一般人,他可是诸葛亮的哥哥。正是因为关羽的傲慢无礼,得罪了诸葛瑾同时也得罪了无果,就此彻底瓦解了蜀国与吴国之间的联盟。
作为战略要地的荆州,不仅土地肥沃,粮食供应强大,西通巴蜀,东通江南江北,此地不仅便于进攻还利于防守。刘备知道关羽的秉性,善武却不能文,为了能够让关羽守住这块风水宝地,特意在他身边安排了四位能力卓越的文臣协助关羽管理荆州。但关羽却对此嗤之以鼻,结果四位文臣被他赶出了荆州。而最终,也是因为关羽的自负,从而失去了荆州这块战略要地。最终败走麦城后打算突围逃回西川,但未能成功被擒身死。
不得不说,失去荆州就此改变了蜀汉命运。从此关羽“大意失荆州”间接造成了后来诸葛亮“六处祁山”而终不能成功的原因之一,同时这也成为关羽闪亮一生中让人惋惜的历史故事,
关羽大意失荆州正是骄兵必败的结果,如果当时他能够听任何一位名士之言,结局也不至于此。古往今来,无数个发生过的故事告诫我们骄傲是需要忌讳的事情,也是值得在职场之中的我们警戒之事。
03这对我们职场人的启示
1、骄傲自大是职场大忌
人的自我认知往往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过高的评价自己,为自负。另一种是过低的评价自己,就会自卑。而自负自然会产生很多负面的影响。
自负的人往往会表现在自己的语言以及行为之上,让他们行事狂妄,不懂得尊重别人,把自己放在众人的对立面,极易容易成为人们的攻击对象。
自负的人觉得自己总是高人一等,其他人做事都比不过自己,自然也就不会把任何人放在眼里,也就不会去在意别人的感受,从而也不会拥有关系亲密的同壕战友。
自负的人也会时常出现骄傲自满的心态,而丧失追求进步的心理。在无时无刻都充满竞争力的职场之中,一旦丧失进取心,则很容易被社会淘汰。
所以在职场之中时刻保持一颗平常心,禁忌骄傲自大,才能拥有一颗良好的心态才能让我们健康成长。
2.要多听取别人的意见
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即便是看起来毫无光芒的人,也会拥有他的一技之长。不善于听取别人意见的人,往往都会自认为高明,如井底之蛙之看到自己的头顶的那一片天空,沉迷于自我认知的范围内,而忽视大局。
在我们高中课本中学过的《扁鹊见蔡桓公》一文正是为我们讲述了这个道理。本是服用汤药就能治愈的小病却因蔡桓公的固执己见而导致病情恶化,最终因此毙命。
所以当我们在遇到事情时,多听取别人的建议,可以让我们对待事情有更深的认识,也会让本以为困难有转机。
3.能力越强越要有谦卑心态
一个人有本事常常被定义为光鲜的外表,丰厚的收入。但真正有本事的人,是拥有一切之后还能抱有一颗前辈的心态。
谦卑的人永远不会骄傲自满,他们不会得到满足,而会在个人技能上不断精益求进,不断学习比自己水平高的人,自己的能力也会越来越强大。
谦卑的人也会容易与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因为他们懂得尊重别人,也善于发展别人身上的优点,与谦卑的人相处也会更加舒适。
因此能力越强,我们越应该保持谦卑的心态看待周遭。谦卑的心态不只是一种做人的态度,更是一种高尚的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