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时期的八大名将,个个战绩卓越,看你认识几个

唐朝时期的八大名将,个个战绩卓越,看你认识几个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289 更新时间:2024/1/20 11:53:14

李晟

李晟(727年-793年),字良器,洮州临潭(今属甘肃)人,唐朝宰相、军事家。

李晟原为边镇裨将,以战功累迁至右金吾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泾原四镇北庭都知兵马使,封合川郡王。后来,李晟入朝任右神策军都将。

建中二年(781年),李晟以神策先锋都知兵马使讨伐反叛的河朔三镇。建中四年(783年),泾原兵变,李晟前往奉天勤王,加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京畿、渭北、鄜坊、商华兵马副元帅。

兴元元年(784年),李晟收复长安,平定朱泚之乱,兼任凤翔、陇右、泾原三镇节度使、行营副元帅,改封西平郡王。贞元三年(787年),李晟被罢去兵权,改封太尉。

贞元九年(793年),李晟去世,追赠太师,谥号忠武。

李光弼

李光弼(708年-764年),中国唐代营州柳城(今辽宁省朝阳)人,契丹族。李光弼于唐天宝十五载(756)初,经郭子仪推荐为河东节度副使,参与平定安史之乱。乾元二年(759)七月,任天下兵马副元帅,参与镇压浙东袁晁领导的农民军。宦官程元振鱼朝恩等素与李光弼不睦,光弼晚年为宦官所谗。病死徐州,年五十七岁。追赠司空、太保,谥曰武穆。李光弼墓,在富平县觅子乡别家村西北约1公里处。

郭子仪

郭子仪(697年-781年),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祖籍山西太原,唐代政治家、军事家。

郭子仪早年以武举高第入仕从军,积功至九原太守,一直未受重用。

安史之乱爆发后,郭子仪任朔方节度使,率军勤王,收复河北、河东,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公元757年,郭子仪与广平王李俶收复西京长安、东都洛阳,以功加司徒,封代国公。758年,进位中书令。759年,因承担相州兵败之责,被解除兵权,处于闲官。公元762年,太原、绛州兵变,郭子仪被封为汾阳王,出镇绛州,不久又被解除兵权。

公元763年,仆固怀恩勾结吐蕃、回纥入侵,长安失陷。郭子仪被再度用,任关内副元帅,再次收复长安。公元765年,吐蕃、回纥再度联兵内侵,郭子仪在泾阳单骑说退回纥,并击溃吐蕃,稳住关中。

公元779年,郭子仪被尊为"尚父",进位太尉、中书令。781年,郭子仪去世,追赠太师,谥号忠武。

王忠嗣

王忠嗣(706年-749年),初名训,祖籍山西太原祁县,后移居华州郑县。唐朝名将。官至河西、陇右、朔方、河东四镇节度使,封清源县公。

父王海宾以骁勇闻名,官至太子右卫率、丰安军使。王忠嗣九岁时,王海宾战死于吐蕃松州保卫战中,追赠为左金伍大将军。忠嗣接入宫中抚养,玄宗收为假子,赐名忠嗣,常与忠王李亨一起游玩。有一次玄宗和他论兵法,他"应对纵横,皆出意表"。

开元十八年,出任兵马使,随河西节度使萧嵩出征。开元十八年在玉川战役中以三百轻骑偷袭吐蕃,斩敌数千,吐蕃赞普仓皇逃走。后接替王侄担任陇右节度使。开元二十六年北伐契丹,率十万骑兵,北出雁门,于桑干河三战三捷,奚、契丹联军全军覆没。天宝初年,大败突厥叶护部落,取乌苏米施可汗首级至长安。

天宝元年,对吐蕃的青海湖会战,大破吐蕃北线主力,吐蕃死伤数万人,两王子阵亡。吐谷浑降唐。

玄宗晚年好大喜功,令王忠嗣攻吐蕃石堡城。王忠嗣奏称,石堡形势险固,不宜轻举妄动,玄宗不听,王忠嗣只得出兵,结果大败而回。宰相李林甫对王忠嗣嫉恨,诬陷王忠嗣"欲奉太子"。唐玄宗对王忠嗣严加审讯,打算处以极刑,但在哥舒翰苦求下,将其贬为汉阳太守,一年后抑郁以终,年仅四十五岁。天宝元年,追封为兵部尚书。

薛仁贵

薛仁贵(公元614年-683年3月24日),名礼,字仁贵,汉族,山西绛州龙门修村人(今山西河津市修村人),唐朝名将,著名军事家,政治家。

薛仁贵出身于河东薛氏世族,在贞观末年投军,征战数十年,曾大败九姓铁勒,降服高句丽,击破突厥,功勋卓著,留下"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仁政高丽国"、"爱民象州城"、"脱帽退万敌"等故事。

李勣

英国贞武公李绩(594年-669年,"绩"音"绩"),原名徐世绩,字懋功。唐高祖李渊赐其姓李,后避唐太宗李世民讳改名为李绩,汉族,曹州离狐(今山东菏泽东明县东南)人,唐初名将,与李靖并称,被封为英国公,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早年从李世民平定四方,后来成为唐王朝开疆拓土的主要战将之一,曾破东突厥、高句丽,功勋卓著。

李绩一生历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出将入相,深得朝廷信任和重任,被朝廷倚之为长城。显庆二年(657年)奉旨与许敬宗、苏敬、孔志约、于志宁等编《新修本草》二十卷,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药典。

总章二年(669年)十二月初三戊申日,李绩卒,享年七十六岁,唐高宗辍朝七日,赠李绩太尉、扬州大都督,谥号贞武,陪葬昭陵。

侯君集

侯君集(?-643年),豳州三水(今陕西旬邑土桥镇侯家村)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唐朝名将。官至兵部尚书。封陈国公。早期不学无术,而以勇武自称。后入秦王府随李世民征战,立下战功,逐渐被李世民赏识,后与尉迟恭力劝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唐统一后,侯君集官位越来越高,开始学习,参与选拔人才等。曾随李靖学习兵法,却诬告李靖有造反之心。贞观年间,随李靖讨平突厥,后又领大军灭高昌国。功勋卓著,开始居功自傲,因讨灭高昌时私取宝物而被下狱,得释后开始心生怨恨,先后劝大将张亮、太子李承乾谋反。贞观十七年,侯君集因太子李承乾谋反事受到牵连被处死。家人被迁至岭南。

李靖

卫国景武公李靖(571年-649年7月2日),字药师,雍州三原(今陕西三原县东北)汉人。隋末唐初将领,是唐朝文武兼备的著名军事家。后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李靖善于用兵,长于谋略,原为隋将,后效力李唐,为唐王朝的建立发展立下赫赫战功,南平萧铣、辅公祏,北灭东突厥,西破吐谷浑。去世后谥曰景武,陪葬昭陵。著有数种兵书,惟多亡佚。

在李靖的戎马生涯中,他指挥了几次大的战役,取得了重大的胜利,这不仅因为他勇敢善战,更因为他有着卓越的军事思想与理论。他根据一生的实践经验,写出了优秀的军事著作。

更多文章

  • 宋朝有多富裕?稼轩妻妾众多,包拯年薪高于州府的税收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宋朝包拯时期工资,宋朝包拯的俸禄是最多的吗,宋朝所有官员一年俸禄

    文/姜子说书辛弃疾的诗词中,有这样一句,道是:“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一副贫穷农家的形象,而且他还给自己取了个名字叫做“稼轩”,说什么:“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然而,辛弃疾这个“茅檐低小”的家,实际上是上饶的一座园林式的庄园,占地

  • 武则天废掉太子李贤后,为何不顾母子之情,还逼他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武则天先后为唐高宗生了四个儿子,李贤排行第二,出生在655年1月。李贤是个神童,刚刚几岁的时候,就有过目不忘的本事,“读书一览辄不忘”。由于李贤“容止端雅”,所以深得唐高宗的喜爱,先后封他为潞王、沛王、雍王。675年,李贤的命运发生了改变,他的兄长、皇太子李弘暴亡,唐高宗李治于是立李贤为皇太子。唐高

  • 五代十国是什么情况,为什么大家对这一段历史,都不怎么关注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五代十国为什么不被历史承认,五代十国的真实情况,五代十国的出现有什么意义

    五代十国时期,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一、武力政治。武力政治就是以武力来维系的政治。谁都武力越强,谁就会居于统治地位,整个五代时期几乎都是这样一个特点。五代十国只有短短的半个世纪,但是这短短的半个世纪里,没有任何一个统一的时期。唯一稍微算有一点统一的,也就是中原地区的五代。不过仅仅在半个世纪,就经历了五

  • 东晋上流社会的酗酒风气:有人每日必醉,有人甚至被老友灌死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古人对于酗酒的看法,东晋时期的风气,东晋人的生活现状

    东晋上流社会的酗酒风气:有人每日必醉,有人甚至被老友灌死在中国历史上,当汉族政权受到异族的侵扰时,往往会激发起异乎寻常的民族热情,涌现出一幕幕保家卫国的壮举,但东晋似乎是个例外。西晋灭亡后,南迁的士族精英人物重建起在晋偏安的统治,他们非但没有深切地反思西晋纵欲之风的危害,相反,依然因循旧习,迅速沉浸

  • 汉朝可以再次中兴,但晋朝和宋朝也是两朝,为何却没有办法再次雄起呢?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汉朝和晋朝对比,晋朝和汉朝之间的关系,汉朝和晋朝谁更厉害

    西汉和东汉,仅差十五年,所以我觉得所谓的汉朝中兴,完全不能运用到东汉身上,毕竟刘秀所建立的王朝,压根就是一个新王朝,刘秀之所以能造反成功,主要是王莽太坑,天怒人怨,引起无数人不满,这让刘秀有机会恢复祖先山河。然而,刘秀建立王朝是个新兴王朝,算不上中兴,因为他所建立王朝只是借用了汉王朝明主,至于所谓新

  • 玄武门之变之前,李世民和李建成比较,两人谁的实力更强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但事实并非如此,说起来,李建成的实力,其实比李世民强大得多。为什么这么说呢?(李世民剧照)很多人可能觉得,当时李世民掌控着兵权,因此他的实力肯定最强。但事实上,唐朝的所谓兵权,只有在带兵打仗的时候才能掌控。如果仗打完了,这个兵权就要交回去了。不带兵打仗的时候,无论是李建成还是李世民,都是没有兵权的。

  • 孟浩然:不抱怨的人生,活得有多赚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孟浩然的资料,孟浩然人生哲理,孟浩然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青年时懂得道理,中年时领悟真谛,晚年时达到境界。有人做过统计,大唐王朝三百年来,有名有姓的诗人诞生了2536位。2536人,怀才不遇者不计其数。但终其一生未做过一官半职,只有孟浩然一人。他用双脚丈量大唐的好山好水,用双眼见证人生的坎坷起伏,用双手写下恬淡洒脱的人生态度。人生再难也不抱怨,让他在诗星璀

  • 史上死的最窝囊的5大战神:秦琼作死,项羽可怜,薛仁贵第一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正史中的秦琼有多厉害,历史上秦琼真实的实力,历史中秦琼有多强

    商鞅 被自己制定的法律给弄死,鞅通过变法使秦国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史称“商鞅变法”。政治上,商鞅改革了秦国户籍、军功爵位、土地制度、行政区划、税收、度量衡以及民风民俗,并制定了严酷的法律;经济上商鞅主张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军事上商鞅作为统帅率领秦军收复了河西。公元前338年,秦孝公逝世,其子秦惠文王

  • 刘裕当时为何要把司马懿的后代,全部杀害灭族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司马懿刘裕死因,刘裕杀完司马懿的后代吗,司马懿后代被刘裕全灭了吗

    刘裕不仅作战勇猛、治军严明,而且很有谋略,善于以少胜多,逐渐成长为东晋的大将,并在一系列的战争中,消灭了东晋权臣桓玄一族,成为东晋都督扬州、徐州、兖州、豫州、青州、冀州、幽州、并州等八州军政大权的将领,实际上东晋的政权就掌握在刘裕的手中了。虽说司马德文小心翼翼度日,但刘裕依旧深感不安,听说司马德文的

  • 杨贵妃为什么会出现在辽代壁画中,一只鹦鹉一首诗告诉你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杨贵妃高清免费看,杨贵妃从壁画里走出来,香港宫廷美女杨贵妃

    《杨贵妃教鹦鹉图》如上图,这是一幅壁画,藏于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博物馆。这幅壁画于1994年在一座辽代贵族墓葬里被发掘出来,颜色鲜艳,人物生动,名为《杨贵妃教鹦鹉图》。不过,我们稍微仔细看就会发现,壁画中的杨贵妃与唐朝壁画中的女子,首先在装饰上有着较大的差异。辽代壁画中的杨贵妃,头上戴着典型的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