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文鸳:三国第一猛将,吕布根本不是对手,赵云见了都要绕着走

文鸳:三国第一猛将,吕布根本不是对手,赵云见了都要绕着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639 更新时间:2024/1/28 4:23:40

《三国演义》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其受众群体十分庞大。尤其是书中描写的各路名将,都能让人流连忘返,其中无可争议的武将之首便是吕布了。但在三国末期又出现了一位猛将,其武力直逼吕布,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他就是文鸳,号称三国第一猛将,不光吕布不是他的对手,连赵云见了他都要绕着走

文鸳的身世

文鸳是曹魏末年名将文钦的儿子,出身于将门世家的文鸳,从小便熟读兵法,习得了一身好武艺。这也让他在军中的声望十分的高,但由于司马家政变的开始,文钦率领部下反抗司马家,导致最终兵败身亡。文鸳也在此次叛变的过程中,展现出了自己惊人的武力和军事才能。

文鸳在和司马师对阵的过程中,将司马师帐下几员大将一一击败。最终司马师不得不带病上阵,也正是这次交锋导致司马师病情加重,在被文鸳击败后便病死家中。文鸳也在这次大战中获得了极佳的名声,随着战斗继续,文钦和文鸳父子因为反抗军的内部斗争,最终导致文钦身亡,文鸳则带领部下全部归降了司马家。

有勇有谋的文鸳在投降后,很快就得到了司马昭的重用,不计前嫌的司马昭将文鸳作为心腹培养,然而文鸳也没有辜负司马昭的培养。本就无所依靠的文鸳,在得到司马昭的青睐后,在朝堂上迅速站稳了跟脚,并且开始大肆培养自己的势力,随着司马家渐渐的开始把控朝堂,文鸳的地位也是水涨船高。

出身名将世家的文鸳,凭借着自己的武力和出色的指挥能力,在三国末年成为了最有名的将领之一,并且得到了司马家的认可,很快便成了最顶尖的人物之一。但由于过快的升迁也导致了根基不稳,最终文鸳死在了内部的政治斗争中,对于一个武将来说这也是最悲哀的死法了。

大败鲜卑,武功盖世

为什么说文鸳的武功堪比吕布,这不是空穴来风,在三国末期,鲜卑时常骚扰魏国边境,这也导致魏国边境十分动荡。但是鲜卑部落能征善战,魏国的将领在对战中经常被斩杀,所以边境守军的士气十分低落。鲜卑屡次犯境,守军皆是闭门不战,这也越发助长了鲜卑部落的气焰,最终鲜卑首领举兵大肆进攻。

此时魏国已经变成了司马家的晋朝,作为司马昭一手提拔上来的大将文鸳,在这种危机时刻,他自然是首当其冲,所以文鸳立马率领三州兵卒,出征鲜卑。鲜卑此次来犯聚集了三十五万大军,而文鸳只有三州的地方军合计八万余人,面对如此悬殊的战力,文鸳又是如何取胜的?

面对来去如风的鲜卑军队,文鸳采用了伏击的战略方针。文鸳先是派骑兵断了鲜卑大军的粮道,然后又在途中设伏,鲜卑首领亲自带兵前来救援,没想到正中文鸳的埋伏,被文鸳左右两路大军合围包抄,最终大败而归。这一战文鸳俘获了鲜卑二十万的俘虏,还包括鲜卑大军所有的粮草辎重。

也正是这场战斗让文鸳史书留名,在这场伏击战中,文鸳率军亲自冲锋陷阵,将鲜卑首领帐下大将,全部挑于马下。甚至还率领三百亲兵追杀其首领上百里,途中斩杀鲜卑将领无数。从这次的交锋中也可以侧面看出文鸳的武力,要知道在三十几万大军中追杀主帅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扼守关隘,吓退赵云

文鸳作为三国末期的将领,虽然没有和吕布正面交锋的机会,但却在早期有过和赵云对阵的经历。作为《三国演义》中最具有传奇色彩的将军赵云,其武力不低于吕布,再加上长坂坡七进七出的事迹,赵云也是三国历史中最巅峰的武将之一了。那么文鸳在和赵云交手的过程中,究竟是如何取胜的?

文鸳和赵云的交手,要从诸葛亮北伐说起,赵云做为北伐军队的前锋部队,率军佯攻关隘。但由于正面战场,诸葛亮被司马懿识破计谋,再加上马谡丢了街亭,所以导致蜀军大败。这也让赵云不得不撤军,也就是这时,负责守卫关隘的文鸳,看准了时机率领几千骑兵大肆追杀赵云部队,妄图将赵云所带的前锋部队彻底歼灭。

赵云征战沙场数十年,怎可能没有防备?前锋部队撤军之时,赵云率领八百精兵亲自断后,并在撤退之路上设有伏兵,文鸳率兵赶来时正好撞见了断后的赵云。赵云见文鸳年轻力壮,在精兵包围中来去自如,不一会便冲出了包围直奔赵云而来。赵云为了保障部队安全撤退,便没有选择和文鸳正面交战,这也让文鸳大军士气大振。

文鸳的勇武让赵云有所顾虑,所以赵云在撤退时,动用伏兵逼退了文鸳赶来的骑兵。从这点也能看出文鸳的武力出众,如果只是一般的将军,赵云可能直接提枪刺死了,怎么还会多此一举让伏兵去牵制主将?这也说明了赵云年老体衰,对于正值壮年的文鸳已经有了畏惧之情,不过这也是人之常情,毕竟当时的赵云已经有六十多岁了,而文鸳才二十岁。

结语

乱世出英雄,东汉末年,三分天下,涌现出的英雄名将数不胜数。文鸳做为三国后期最有名的将军之一,其战功也绝对称得上名震天下,但最终还是死于了政治斗争之中。从文鸳的死我们也可以看出,不论你拥有多高的武力和战功,如果你不懂得谦虚和低调,结局一样是身败名裂。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吸取教训,为人处世要谦虚和善。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长孙无忌是唐太宗肱骨大臣,却被武则天给诬陷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武则天除掉长孙无忌,长孙无忌是被李治杀死的吗,长孙无忌怎么看待武则天的

    孙昌无极父母早逝,他和他的妹妹与他的叔叔高世廉住在一起。孙昌无极正式进入历史是在大业十三年(617)。这时,孙昌无极才20多岁。孙昌戊己在晋阳听到唐宫唐元造反,孙昌戊己加入了唐力的阵营。汤原被授予卫北路行军的职务。后来,孙昌无极跟随李世民征战,被封为上党郡公。这就是跟队的重要性。孙昌无极老大哥李世民

  • 雍正临终留言:绝不可杀他,乾隆点头答应,登基后却立刻处死此人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乾隆把雍正的新政全都废了吗,雍正死前给乾隆留下哪些人,乾隆的一个举动暗示了雍正的死因

    趾高气扬的皇宫太监,拂尘一甩,手捧黄绫,当众高喊一声:“接旨!”众人皆惶恐,莫不立刻跪下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然后毕恭毕敬地听来使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而圣旨,是中国封建社会时皇帝下的命令或发表的言论。是中国古代帝王权力的展示和象征。但是有的朋友可能会说了,圣旨说白了就是一张纸,里面写

  • 李鸿章珍贵的全家照曝光, 妻子和女儿气质非凡, 后人有三位亿万富豪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鸿章的后人李谠,李鸿章后代照片,李鸿章一家三口图片

    李鸿章和三个儿子李鸿章1823年出生安徽合肥,因在家中排行老二,又被叫做“李二先生”,他是淮军和北洋水师的创造着,也是洋务运动的领头人,被誉为“晚清四大名臣”图为李鸿章和三个儿子的合影李鸿章和大哥李瀚章李鸿章和大哥李瀚章以及晚辈的珍贵合影。李鸿章一共有三个儿子,分别是李经方,李经述和李经迈。李鸿章一

  • 清朝皇妃脖子上戴的白布条有何用?其实是为了方便帝王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清朝嫔妃的脖子上为何戴白布条,清朝皇妃和白布条,清朝皇妃戴首饰

    清朝时期官员的帽子上都会有一个顶戴花翎,不同品级的官员,帽子上的顶戴花翎也是不同的。不仅是帽子,就连官府上的图案,也是随着官阶的变化而变化。官位越高,顶戴花翎和衣服的刺绣及装饰物就越珍贵。不仅前朝的大臣们在服饰上的讲究很多,后宫中百花争艳的嫔妃们,在衣服和饰品上也有着非常多的讲究。就像我们常看到的清

  • 向十一国宣战,谁给的慈禧勇气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慈禧向十二国宣战诏书,慈禧对八国宣战勇气可嘉,慈禧勇敢向18国宣战

    刚入夏,慈禧太后以光绪帝的名义,下诏宣战!和谁战?和十一国列强宣战!仅仅是十一国列强,不值得大清下诏书宣战,于是诏书名为:《对万国宣战诏书》!什么十一国,就是一万个国家,老娘我也不怕!节选如下:“我朝二百数年,深仁厚泽,凡远人来中国者,列祖列宗罔不待以怀柔。讵三十年来,益肆枭张,此义勇焚毁教堂、屠杀

  • 清朝离奇大案:男子捉奸,和尚见色起意,谜案交叠县令智破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清奇案事件,清代四大奇案大案,古代奇案侦破纪实

    行至半道,一行人遇到一美艳少妇,也是骑着毛驴,身后跟着一十多岁的少年。赵登甲与少妇聊起天来,得知对方是回婆家,家人不放心,让弟弟护送一路。一路上,赵登甲能言会道,把少妇哄得开心不已,两人更是眉目传情,言语也暧昧起来。少年走得慢,已经离众人有一段距离。忽然,少年看到路边大树上有一鸟窝,来了精神,几下子

  • 明朝有“四大恶人”,都是朱元璋的儿子,他们究竟有多变态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明朝四大恶人朱元璋的四个儿子,朱元璋杀十大恶人,明朝帝王全部是朱元璋的后代吗

    一、秦愍王朱樉朱樉是朱元璋的嫡子、次子,史书记载他“幼年聪慧,严毅英武”,但是长大后,尤其是做了藩王,拥有了没有限制的权力之后,朱樉本性暴露,成了多行恶事、荒唐无度的恶贯满盈之辈。洪武三年,朱元璋将朱樉封为秦王,就藩于西安。朱棣在自己的封地肆意妄为,无恶不作,他为了搜刮财富,对百姓征收苛捐杂税,这让

  • 为何至今无人拍摄元朝的历史剧?真实原因曝光,现在终于知道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为什么很少有元朝的剧,元朝历史完整版,元朝十大著名剧

    这其中有是三个原因,首先是因为元朝的种族歧视问题太严重,我们都知道元朝时是由蒙古族建立的,在忽必烈建立了元朝之后就实行了一些不平等的民族制度。正是因为这些制度,很多编剧在拍摄的过程中都不是很好掌控。在当时汉人的地位是非常低微的,经常受到不公平对待,要是按这样的历史拍电视剧的话,是很容易就会遭到谩骂的

  • 慈禧为何要将珍妃投井?就是不喜欢吗?不可以毒酒白绫赐死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慈禧太后把珍妃丢下井是真事吗,慈禧为什么把珍妃扔在井里,慈禧太后为什么要把珍妃丢进井里

    慈禧逼珍妃投井,当然是非常残忍的,但并不是绝无仅有、仅此一例的。事实上在古代,每到战乱时期、城破之际,都会有妇女怕被“玷污”而自杀,不管是主动自尽,还是受到婆婆丈夫的逼迫。慈禧是一个很强势、也很能干的政治家。但是她毕竟是封建王朝的统治者,对呼啸而来的新时代,缺乏最基本的认知,以至于贸然对八国联军宣战

  • 孙中山独子孙科:1949年未跟随蒋介石败退台,他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提到中国近代革命史,就不得不提到孙中山先生,可孙中山先生并未亲眼看到革命事业成功,在他死后,蒋介石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国共合作也就此破裂。作为孙中山先生唯一的儿子,他追随父亲加入了革命事业,相较于父亲,孙科不但没有那么出名,也没有足够大的影响力,而且在他的一生中,也面临着无数至关重要的抉择。194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