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亡于哪位皇帝,大清远胜大明,八旗子弟横扫天下,大清天下无敌。有人说清朝灭亡于康熙,因为他见识过西方科技,也学习过,却禁止往民间传播,怕人们学会了以后反清复明,大有闭关锁国的势头。但他死后,雍正及时改革,使清朝回到正轨,所以亡于康熙的说法不对。有人说清朝亡于乾隆,屠宰场猪身上的印章加起来,都没有乾隆盖的书画印章多。雍正改革十几年,乾隆一上位,大多都废除。咱大清是上朝大国,不用干这些,那洋人的汽车有朕的汗血宝马好吗。
面对英国使臣马戈尔尼,乾隆仍大言不惭地称天朝统驭万国,他闭关锁国,用文字狱禁锢百姓的思想,为人好大喜功,自以为是,骄奢淫逸,更重要的是,他没有把握住工业革命的潮流。然而乾隆虽然功大于过,但他的贡献也是不可否认的。西方列强还没侵占清朝之前,乾隆是无法想象西方究竟有多强大,
还有人说清朝灭亡于嘉庆,因为乾隆并没有感受到西方科技和封建制度的差距,而嘉庆却感受到了。但性格宽厚的嘉庆也是在太上皇乾隆的监控下,不得不继续闭关锁国,直到自己亲政在想去改变这种局面时,为时已晚。我们分析任何一位帝王。都要结合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其实单纯的把锅甩给某个人是有失公允的。
严格来说,清朝是灭亡于封建体制,这种君权神授的封建帝国体制在18到19世纪世界变革之下,注定是落后要灭亡的。同时代纵观西方世界翻天覆地的变革,可中国还停留在封建帝国,虽然也搞起了洋务运动,终究无法改变灭亡的结局。早在甲午战败,很多人都意识到体制的问题。慈禧文化虽然不高,
但他也知道,如果不改革变法,大清必亡,慈禧放了一些权,让光绪发动戊戌变法。然而,至于怎么个变法,康有为说:杀几个大臣就行了,还一天之内颁布了200多条变法内容。当时支持变法的张之洞都被康有为吓出一身冷汗,最终戊戌变法变成了公变夺权。光绪看事情不对,让康有为赶紧想办法。康有为直接篡改圣旨,变成带兵包围颐和园,直接导致光绪长达十年的囚禁生活。
康有为、梁启超远走日本,留下六君子殒命菜市口。慈禧从北京跑到西安后,签订辛丑条约。清朝就再无翻盘的可能,大清丢不丢人呢?丢人。屈不屈辱呢?屈辱。但任何时代都有它的高光时刻和屈辱时刻,盛唐还有六次被攻陷国都呢。我们之所以觉得大清那么丢人,还不是因为他赶上了西方先进的工业革命,清朝自己也不争气,他腐败,乾隆是个出了名的败家子,自不必多说,慈禧也擅自挪用经费,大贪李鸿章下面层层小贪,真到了北洋水师手里几乎没剩下多少经费了。就这样的军队还想跟谁抗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