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雍正夺权成功的当晚,十七阿哥前来求见,“奉命”诛杀邬思道?

雍正夺权成功的当晚,十七阿哥前来求见,“奉命”诛杀邬思道?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932 更新时间:2024/1/25 5:57:36

清朝时期,后来的雍正皇帝胤禛,就在登基之时,要除掉自己最得意的谋臣邬思道。

胤禛即位当晚,胤禛正邬思道宣布自己即位的喜讯,门外的十七阿哥却突然求见,目的就是为了谋杀邬思道。

邬思道可以是雍正手下最好的谋臣,却为要将他秘密除掉呢,这其中有着怎样的故事。

邬思道与胤禛

邬思道是浙江绍兴人,自幼饱读诗书,采拙略,具有很高的才能,虽屡次参加科举,却一直没有考到功名,家底也被他一次次的科举考试掏空了。

无奈之下,邬思道只能在外游荡,给别人做幕僚,邬思道仕途不顺,一直想要依附于有权势的人,以实现自己的雄才大略。

在清朝时期,很多官员都在全国寻找有才之士,作为幕僚为自己出谋划策,邬思道就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来到了四阿哥胤禛的府中。

来到皇子府中,邬思道发现,这位得宠的四阿哥城府极深,他依附于太子身边,借助太子之势,做成了不少有利于自己争夺皇位之事。

邬思道很佩服胤禛的手段,决心为他鞍前马后,助他上位,自己以后也可以在朝中占有重要位置。

胤禛靠着邬思道的计谋,在皇帝身边屡屡受宠,也很欣赏邬思道的才华,每每遇到犹豫不决的事,总能在邬思道这里找到答案,然而,这也为邬思道后来的故事埋下了伏笔。

康熙病危突然,临死之前召集了全部皇子,来到自己床前,要交代后事。

此时,胤禛却有些担忧,他怕得势的八阿哥直接在父亲面前逼宫,就不想前去,准备等大臣们告诉自己结果。

邬思道猜到了胤禛的担忧,就说“您必须去,若您不去,无论皇上的决定怎样,八爷肯定会篡改遗诏,您可以将信物交给我,若您没有回来,我会和十三爷一起去救您。”

胤禛觉得邬思道说得有道理,如果八阿哥当了皇上,自己必死无疑,就将掌兵大印交给了邬思道,给予了他充分的信任,只身前往宫内。

事情的发展果然不出邬思道所料,尽管康熙皇帝说要传位胤禛,但是八阿哥却说皇上说的是十四阿哥。两方瞬间剑拔弩张,所幸胤禛的舅舅,九门提督隆科多出手,胤禛才得以继承了皇位。

暗流涌动的大清皇位

皇位到手以后,胤禛满脸笑容走了出来,正要准备回去准备一下为康熙守灵,身边的十七阿哥却突然凑了过来,耳语雍正:

“邬思道知道我们所有的事,我们现在已经是太子了,留着他....”,雍正城府极深,马上就明白了他的意思。

邬思道在胤禛手下效力多年,为胤禛出了不少“诡计”,可以说雍正登基的一切秘密,都是邬思道一手策划的。

如今胤禛已经要继承皇位,行事自然要光明磊落,知晓了自己太多秘密的邬思道,始终是一个祸患,尤其是八阿哥还对皇位虎视眈眈,如果他从邬思道这里下手,自己的皇位就不太安全了。

想到这,胤禛愈发心慌,但是自己继位在即,如果公然动手,必定会招惹非议,就把除掉邬思道的事,交给了十七阿哥执行。

胤禛晚上没有为乾隆守灵,而是回到了自己的府中,向邬思道公布自己的喜讯,同时说“邬先生,如今我已继承天子之位,你以后的安排,全靠我一人决定了”。

邬思道从这话中嗅出了一丝危险的味道,再想到自己的主子此时应该在皇帝那里守灵,也就明白了胤禛的想法,笑着说说“这次见面相当难得呀。”

意思是说,如今你已经是天子了,而我只是个谋臣,我们以后再想相见不太可能了,胤禛听了这话,坚定了要除掉邬思道的心。

邬思道本来还想向胤禛表达自己的忠心,却见天子眼神坚定,就把满腔的感情又咽下去了,生怕言多必失。

胤禛见邬思道欲言又止,扭头看向窗外,想看看十七阿哥来了没有,却瞥见了门外的众多士兵。

他知道这是邬思道调配的,时刻等着救援自己的兵力,心中竟有些感动,除掉邬思道的决心,也开始有些动摇了。

胤禛问邬思道“怎么还把外边顺天府的兵力也调过来了”,想着给邬思道一个表现的机会。然而,邬思道的回答,却惊出了胤禛一身汗。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原来,邬思道早就想到了胤禛成为太子以后,自己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他想明哲保身,就提前做好了一切打算,然而,之后发生的事,却有些超乎他的预料。

邬思道回答胤禛,“这些兵力是我提前准备好的,来保护府邸安全,而且这些人马互不相识,只是执行命令,非常安全。”

胤禛听了这话心里大惊,明白了邬思道话中的威胁意味,虽然自己身为天子,总不会被人弹劾。

但如果自己在此除掉了邬思道,外面的所有人都会知道,很影响自己的名声,自己刚刚即位,不能有谋杀臣子的事传出去。

就此,胤禛心里一点底都没有了,生怕邬思道还有别的手段,就只能向他服软“邬先生安排周到,万无一失。”言下之意就是,你个老狐狸,今晚是杀不了你了,咱们以后算账。

邬思道明白自己已经陷入了生死之际,果断打出感情牌,声泪俱下地向胤禛讲述这些年对胤禛的感恩之情。

此时,胤禛也有些动容,对除不除邬思道犹豫不决,然而这个时候,十七阿哥来了,在门外要求见天子。

这出乎了邬思道的预料,他马上想到,这就是胤禛的后招,十七阿哥倘若进来,自己必死无疑。

邬思道抢先一步,对门口的掌事的人说,“十七爷有事要去朝廷商议,四爷,哦不,天子这里是没有私事可谈的。”

邬思道这话,实际上就是说给胤禛听到,目的是告诉他,如今你已经是天子了,不能再做一些阴暗之事了,之前的事都过去了。

身后的胤禛冷汗直流,没想到自己的安排都被邬思道洞悉了,自己决不是他的对手,就在登基以后,让邬思道隐退了。

最终,邬思道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从生死关头走了出来,那句“天子无私事”也成为了一段佳话。

更多文章

  • 杨贵妃到底有何魔力,能将李隆基迷得神魂颠倒?其中有一点很重要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杨贵妃和李隆基关系,评价杨贵妃和李隆基的爱情故事,关于李隆基和杨贵妃的传说

    说起来,那些陪伴在君王身边的美人还真苦。若是君王贤明勤勉为政倒还好,若君王昏庸腐败残暴无端,平日里再与美人接触得频繁些,美人就得被扣上“误国”的大帽子。在古代,最典型的“美人误国事件”发生在什么时候?开元年间。故事的主角,则是当朝圣上李隆基和寿王妃杨玉环。李隆基登基之前,还是有两把刷子的。虽然,开元

  • 刘宋代晋,残杀先朝皇帝,开古代先河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刘宋前废帝与后废帝谁更加残暴,刘宋朝代皇帝列表,南朝第一帝刘裕杀了几个皇帝

    南宋文学家辛弃疾,在宋宁宗“开禧北伐”前夕,写下了这首《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在这首词里面,辛弃疾提到了一个人物——刘寄奴。刘寄奴,便是中国历史上,南朝刘宋王朝的开创者、宋武帝刘裕。根据《宋书》记载,刘裕的祖先和刘邦是兄弟——刘裕的祖先是西汉楚王刘交,刘邦的弟弟。不过,这个身份对刘裕来说没什么用

  • 父亲和儿子 哪个更重要?杨广长女给出答案,被光绪皇帝高度认可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杨广老婆全部图片,杨广与杨勇夫人,杨广张丽华最后吻戏

    今天我们来谈一个比较直接的历史话题:作为女儿,在父亲和儿子之间,到底哪个人更重要?这个问题总是让人想起妈妈和老婆落水,该先救哪一个。虽然人物不同,但是难度却是相同的。一般人还真的难以给出确定的答案,可是隋炀帝杨广的长女却果断给出了答案,并且还被清朝的光绪皇帝高度认可。如此历史大案,一直被忽略,我们就

  • “玄武门之变”的惊人真相:一场父亲害死儿子的惨剧!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玄武门之变真实历史,玄武门之变的历史真相和详细过程,玄武门之变揭秘

    俗话说无情最是帝王家,在世间至高无上的权力面前,一切的感情都已经显得不重要,历史上曾留下了无数因为争夺皇位而手足、父子相残的事件。“贞观之治”的开创者,大唐的第二个皇帝李世民就是在玄武门杀掉自己的兄弟李建成后登上了皇帝的宝座。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对曾经精诚合作过的兄弟最后以如此残酷的事实作为收场?

  • 南朝第一帝刘裕到底有多猛?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南朝宋后废帝刘裕图片,南朝皇帝刘裕,南朝宋武帝刘裕的辉煌人生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这里的“寄奴”就是南朝第一帝刘裕,辛弃疾评价他是“气吞万里如虎”。提起南朝第一帝刘裕,对于大众其实并不是那么耳熟能详,究其原因,不外乎两

  • 唐朝的骑兵为啥尤其强大?充裕的战马,铁血尚武、层出不穷的人才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朝为何尚武,唐朝骑兵十大奇迹,唐朝重甲骑兵

    第一,充裕的优质战马。马,是冷兵器时代最重要的战略物资,它能弥补技术、经济实力的差距,帮助那些生产力与文明水平落后的政权掌握军事优势。比如,当初的匈奴人用动物骨头做箭头,技术水平何等落后?人口只相当于西汉的一个大郡,何等贫乏?但身为马背上长大的民族,匈奴人拥有数之不尽、质量上乘的战马,成年男子个个马

  • 塔吉克斯坦是什么国家?与唐朝有什么瓜葛?后来为何没落?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塔吉克斯坦历史,塔吉克斯坦所有朝代,塔吉克斯坦女人漂亮吗

    其实相对来说,真正属于塔吉克斯坦这个国家的历史并不算长,但塔吉克这个族群却也跟中亚历史上一些古代族群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在这里我们还要说明的一点是,今天这篇文章里所说的塔吉克人主要指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境内分布的塔吉克人,这些塔吉克人大多属于平原塔吉克人,和我国的塔吉克族(主要是高原塔

  • 武王伐纣时斩杀一员商朝大将,八百年后子孙复仇,推翻周朝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武王伐纣真实历史,武王伐纣灭商背景,武王伐纣著名的战争

    武王伐纣时,杀死了一个人,八百年后此人子孙复仇,推翻了周朝的统治。我们都知道秦始皇“吞二周而亡诸侯”,完成这复仇的人不正是秦始皇吗?秦始皇为什么会与那个被杀死的商朝大将有联系?一、古之恶来《三国演义》中曹操的猛将典韦曾被人称为“古之恶来”,以此来表现典韦的勇猛,那么这个恶来是什么人呢?其实,恶来就是

  • 长平之战明明只发生于秦赵之间,为何会成为整个战国历史的拐点?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秦赵长平交战启示,秦赵长平之战各国君主,秦赵长平沙盘推演视频

    [var1]历史上的赵国可以说是战国中晚期列国中的一个翘楚。这是因为,一代雄主赵武灵王,在位时期,在赵国掀起了巨大的变革,并且为赵国积攒了一定的家底。在长平之战爆发前的岁月里,赵国如同战国初期的魏国一样,成为了三晋的实际仲裁者。由此可见,赵国的崛起同秦国的崛起是相互冲突的,秦国如果要彻底荡平山东六国

  • 刘备为关羽报仇那次伐吴,如果是诸葛亮前去,会灭了吴国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关羽死后刘备伐吴隐藏三大内幕,刘备大举伐吴为什么不带上诸葛亮,刘备在关羽死后多久伐吴

    [var1]我们都知道,重情义的代表人物关羽,因为傲气,和差了那么一点运气,而死在了东吴的手下。而且还相当惨,尸首坟里,造成有三个坟墓,脑袋埋一地,身子埋一地。还有一处衣冠冢。然跟关羽结拜的大哥刘备为给关羽报仇,当然也为后面死在自己人手下,而头颅被送吴国的张飞报仇。看过三国的都知道,刘备称帝后第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