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曾国藩之弟,攻破天京,侵吞天平天国金库,“获资千万”是否可信

曾国藩之弟,攻破天京,侵吞天平天国金库,“获资千万”是否可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584 更新时间:2024/1/8 7:16:10

1864年7月,太平天国都城天京被清军攻破,大清将领,曾国藩之弟曾国荃,也受到朝廷的嘉奖。然而,有扯出另一个千古谜团——太平天国财产哪里去了?

根据一些史料记载,太平天国的财产,全部都被曾国荃给私吞了。因此各个史料之中,都记载曾国荃打下天京之后“获资数千万”之言。

是李伯元的《南亭笔记》中这样记载:

曾国荃攻破天京之后,掠夺了大量的稀世珍宝,其中包括元朝时期的四个大顶灯,还有上百颗“东珠”,还有一个翡翠西瓜,其他财宝加起来数千万之巨。

在李伯元之后,徐凌霄、徐一士的著作之中,也有类似的记载。导致如今的一些历史著作,也采用这种说法。

然而大家要分清,李伯元的著作,只是小说之言,不足为据,因为年代比较接近,就被众多历史著作采用,让一般的民众深信不疑,逐渐的成为定论。

尽管如此,小编还是有很多的疑问。

第一,《南亭笔记》有很多失实之处。

李伯元是清朝末年的小说家,除了《南亭笔记》外,还写有《官场现形记》《文明小史》。民国时期,《南亭笔记》出版之后,就被众多学者指出,刘伯元缺乏历史知识,书中有很多错误之处。

对于曾国荃在天京“获资千万”之言,在《南亭笔记》之前,并没有任何文献记载,因此李伯元之言,很有可能是“听闻”,并没有确凿的证据。

第二,《南亭笔记》种记载,曾国荃破城之后,进入天王府。可是事实上,1864年7月19日,湘军与太平军正在激战,这个时候,曾国荃根本没有进城,这有很多证据证实。

第三,太平天国是否真有巨大的宝库

很多人认为,太平天国声势浩大,都城天京之内,必定是“金银如海”,尤其是控制江浙一带财富之地。

曾国藩、曾国荃也曾对此深信不疑,在破城之前,也曾详细筹划,这笔财富的处理办法“查封贼库,所得财物,多则进奉户部,少则 留充军饷,酌济难民”。

然而,后来曾国藩上奏皇帝:克复老巢而全无财货,实出微臣意计之外,亦为从来罕闻之事。

曾国藩的奏章,说的是否是实话呢?

我们要从太平天国的“圣库”制度开始。

在攻陷天京之前,大清探子张继庚,就已经混进了太平天国军队之中,他曾经多次向江南大营报告“圣库”的状况。

太平天国占领南京之后,有两批银两藏于圣库之中,大约有1800万两,几个月之后,就只剩800万两,在天京事变之前,只剩下不足100万两,因此清军破城之前,根本就没有剩下多少钱。

而且就算“圣库”最繁盛时期,都没有达到数千万之资。

曾国荃为何被认为获得“数千万资”呢。

第一,曾国荃出手大方,个性张扬

曾国荃曾经多次,耗费大量的银钱,买米赈灾,让人认为他十分的有钱。

第二,攻打天京之祸

“金银如海”随是传言,可是人们都确信无疑,至今为止,还有一些新闻报道,广东韶关有一个“曾氏银库”,就是曾国荃曾经掠夺来的财宝,有一部分藏于此。

既然天京城如此富足,而曾氏兄弟却所“全无财货”,人们自然不会相信。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即是不是曾国荃,是另一个将领拿下天京城,结果必定也是如此,成为众矢之的。

另外一些文人小说家,这种“莫须有”的传言,自然是很好的素材,久而久之,坐实了曾国荃“获资千万”的罪名。

第三,曾国荃比如曾国藩那样,严于律己

曾国荃不像曾国藩一样清廉,暗中也有一些俸禄之外的收入,也让人们对此产生了联想。

在军中,边缘收入,最主要的是“截旷”。

军队中,经常有士兵,死亡,退伍,或者淘汰,必定会有新兵补充。在新旧官兵衔接之间,会出现一个空缺,这个空去的饷银就被节省下来,这就是“截旷”。

这个钱短期来看,数量并不大,可是官兵数量众多,久而久之,也是一项不菲的收入。比如李鸿章去世之后,小金库中存有800万两白银。

文章总结:

从中可以看出,曾国荃攻破天京之后,即是获得一些好处,也远远达不到“数千万”之巨。一些小说,只是源于听闻,具有众多“失实之处”,需要我们仔细的分辨。

更多文章

  • 主战死,主和也死,清朝庚子年间,大臣的命运,为何如此扑朔迷离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庚子事变后惩处的大臣,清朝庚子年事件,历史上庚子年都发生过什么事

    今天的主题,我们就说一下,清朝后期,义和团运动兴起,列强进入中国的庚子时期,清朝大臣悲惨的命运,主战死,主和也要死,生死只在统治者一念之间。义和团的运动的兴起,背景十分的复杂,最为直接的原因那就是“反洋教”。鸦片战争之前,大清一直处于闭关锁国状态,实行一种禁教政策。可是鸦片战争之后,大清在列强的逼迫

  • 古代美女长啥样?看看距离我们最近的清朝,图5的女子像一个明星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清朝女子惊艳的照片,古代四大美女修复照,古代五大美人照片

    "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自从鸦片战争中英国用大炮轰开了清朝的国门,我国屈辱的近代史便开始了。根据历史记载,清朝总共跟国外侵略者签订多达上千条不平等条约,堪称是中国历史上所有朝代之最。现代人说起清朝,大部分人都会觉得这是一个落后的封建王朝,而且因为闭关锁国的原因,导致清朝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

  • 清朝的皇宫侍卫,他们的官职有多大?说出来,你可能都不会信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清朝的亲王有多少侍卫,清朝大内侍卫官职,清朝侍卫品级一览表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而言,能够成为皇帝身边的侍卫的人,或许来头都不会小,否则的话,根本就没有接近皇帝身边的机会。那么问题来了,清朝时期宫中侍卫的官职到底有多大呢?看过清宫剧的人,想必对八旗子弟的说法都非常熟悉,这是清朝地位比较高的人的象征。在那个年代,倘若一个人想要当侍卫,必须是上三旗亦或者是下五旗中

  • 神腿杜心五,行刺慈禧失败,保护慈禧的又是何许人,两人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杜心五一共刺杀慈禧太后几次,杜心五真的刺杀过慈禧吗,杜心五刺杀慈禧太后为什么会失败

    于是,一场暗杀行动开始了。1900年,八国联军进入北京,慈禧老太后带着一干人等,化妆成为小宫女,混出紫禁城,急速向西而去。慈禧平时不出宫,刺杀难度极大,显然这是一个极好的机会。西逃的路上,正好赶上中秋佳节,慈禧借住在忻州府的后花园内,并命令大清护卫教头尹枯演练八卦掌,散心助兴。就在这个时候,一个明亮

  • 民国最狂江湖骗子,跑到政府骗吃骗喝,被揭穿后还“顺”走20块钱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民国骗局大全,民国十大骗术案例,民国真实连环骗局

    公元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展开了惨无人道的屠杀,敌占区的人民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正如陆游在《金错刀行》中有言:“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有志男儿纷纷加入军队,扛起钢枪保家卫国。大量海内外的爱国人士纷纷解囊相助,捐献了大量财物帮助中国军队抵抗日军入侵。《张师善毁家纾难》诗中写道

  • 弘时犯了什么错,让雍正囚禁一生,郁郁而终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雍正对弘时为什么这么狠,雍正如何处置弘时的,雍正儿子弘时谁演的

    雍正是一位有雄才大略的主,康熙猝死之际,拿下皇位。为巩固统治,利用雷霆手段,消除九子夺嫡中的积怨,利用四年的时间,对兄弟们大动干戈,清除朋党。在这个过程之中,雍正的儿子也受到牵连,尤其是弘时。《清皇室四谱》中,有这样介绍:雍正五年八月初六,皇三子弘时,年少放纵,行事不谨,削宗籍死,年二十四。这里就出

  • 宋育仁提出一计划奇袭日本,若成功能直捣东京,却被慈禧直接否决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宋育仁奇袭日本的计划推演,宋育仁奇袭日本能否成功,宋育仁素材

    众所周知,中国的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史。满清政府签订的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给中华民族带来巨大的危机。当时的情况,以《韩非子·十过》所言——“其君之危,犹累卵也。”来形容也一点不为过。19世纪末,甲午战争爆发,内外忧患导致清军决定谈判。为了保全自己,清政府和当时的日本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条约中,清

  • 李清照见证岳飞一生,却在诗词中只字不提,原来她和秦桧有这层渊源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清照岳飞关系,李清照讽刺秦桧的诗词,秦桧怎么把岳飞害死的

    尤其是她的词作被人赞誉"清丽其词,端庄其品",这些作品不但在宋朝独步一时,还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流传百世。李清照生于宋元丰七年(1084),卒于南宋绍兴二十五年(1155),她的一生经历了南北两宋的交替。整个宋朝的兴衰与很多重要事件在李清照的诗词作品都可以看出端倪。但是这样一位善于品

  • 禹城这里,曾有个彰德庙,与明朝皇帝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禹城三殿庙传奇,彰德庙,禹城哪里有庙

    禹城市房寺镇石门王村东,文物点密集,有不少历史遗迹,例如元朝古墓、公主坟(“靖难之役”,朱棣率军至此,其三公主暴亡,就地下葬,人称“公主坟”)等。其中,影响较大的当属彰德庙了。石门王村碑 彰德庙位于石门王村东南500米处,始建于明朝永乐(明成祖朱棣年号)年间 。 “靖难之役”, 朱棣成功夺得帝位,

  • 《清平乐》中爱民如子的宋仁宗,却成为观众心中第一渣男?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清平乐中宋仁宗经典语录,清平乐宋仁宗官方消息,清平乐宋仁宗和太后

    由于剧情设定,《清平乐》中的宋仁宗赵祯一生之中有过五个爱过的女人,这也成为其最大的黑点。首先便是后宫之主曹丹姝,她可算得上是本剧最为悲剧的女性之一,从小便被送入宫中成为皇后,但她却难以得到宋仁宗的爱意,尽管他们三观与见识都极为相近,皇帝所思所想皇后也能推测个七七八八,可正因如此,她和控制了宋仁宗前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