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禹城这里,曾有个彰德庙,与明朝皇帝有关

禹城这里,曾有个彰德庙,与明朝皇帝有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187 更新时间:2023/12/12 8:22:39

禹城市房寺镇石门村东,文物点密集,有不少历史遗迹,例如元朝古墓、公主坟(“靖难之役”,朱棣率军至此,其三公主暴亡,就地下葬,人称“公主坟”)等。其中,影响较大的当属彰德庙了。

石门王村碑

彰德庙位于石门王村东南500米处,始建于明朝永乐(成祖朱棣年号)年间 。

“靖难之役”, 朱棣成功夺得帝位,仍以南京为都城, 因身边多是旧臣,统治起来 不是那么得心应手, 想迁都北京,又考虑北京离北方游牧民族太近,易受侵扰,于是就想了个办法 ,找一大力士从南京往北射箭,箭落之处便是建都之地。

箭正好落在彰德庙的位置。朱棣打算在此建都之时 ,玉皇大帝托梦于他,说:这是我的府邸 ,不要在此建都。如果换个地方,我再赐你朱家二百多年江山社稷。

梦醒,朱棣决定迁都北京。后为了感念玉皇大帝的恩赐,彰显其仁德,便专拨银两,在箭落之处为玉皇大帝修建府邸 ,名曰“彰德庙”,亦曰“彰德府”。因民间传说玉皇大帝姓张,“张”与“彰” 谐音,“德”的通常读音(dei)与“帝”音似,故周边百姓口传为“张帝庙”或“张帝府” 。

“射箭定都”和“玉帝托梦”都是传说 ,因朱棣三公主葬于此处而建庙,应该是其真实原因吧 !

彰德庙是玉皇大帝的府邸,也是道教场所。石门王村已故村民徐永贵之祖父信奉道教,1880年前后,携家人自茂徐村搬来庙上居住,并负责庙上的日常事务和庙产的看护。后又将其弟徐青思带到庙上,靠庙田辛苦度日。

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没有百姓的安生之地,两家好不容易养了一头牛,却被一伙歹人趁夜晚给强行牵走了;更让人害怕和心疼的是,在徐永贵老人几岁的时候,曾被土匪(当地人称老缺)绑架,赎回来时,十个脚指头都被冻掉了,真是惨不忍睹。

徐氏两家几代人生活在彰德庙上,解放后,随着公有制进程不断推进, 庙产归公,于20世纪50年代迁入石门王村 ,才过上了安稳日子。

网络图片

据徐氏后人回忆,彰德庙坐北朝南,庙宇建筑飞檐斗拱,气势恢宏 ,青砖灰瓦,绿树红墙,高低错落有致 。独立的四合院, 大门上方有匾额, 上书“彰德庙”。

拾级而上,进得庙门,两侧是哼哈二将。下了台阶, 左侧为钟楼,右侧为皋(大土堆),东西相对,各有一块戴帽雕龙碑。

皋和钟楼北边分别是东西廊坊。东廊坊为“地狱门 ”,塑有“五帝阎罗”,西廊坊塑有多路神仙及十八罗汉。

传说在众神中有两尊为真人所化,在塑像大师为找不到神的原型 而冥思苦想之际,适逢附近李庄范庄的表姐妹二人从此路过,大师顿生灵感, 遂将二人塑为神仙 ,结果二人回家后相继无疾而终,后人便把这两尊神仙称为“李师傅”和“范师傅”。

东西廊坊有廊道与大殿相通,大殿正中高台上供奉着玉皇大帝,两侧为站班童子。大殿前几米处有一火池,是善男信女烧纸的地方,大殿后为禁宫。主体建筑西侧是娘娘庙。娘娘庙前院有数十块石龟底座的石碑,其中也有几块戴帽雕龙碑。

网络图片

彰德庙庙会颇负盛名,每年正月初九玉帝生日和四月二十八赶庙会。庙会规模宏大,热闹非凡。

每逢庙会,徐氏一家都要做道场,届时,笙管笛箫,锣镲铙钹,鼓乐齐鸣。最亮眼的是徐永贵的父亲徐教洪老先生,能把大铜镲抛到一棵大杨树的高度,顺手接住后,再按原来的节奏继续打起来,围观者无不惊叫喝彩。

除此之外,各地著名戏班在庙前戏台唱大戏,马戏团在戏台东侧跑马戏。因跑马戏的地方低洼且狭长,故称为“跑马沟”。

会上,交易者 、杂耍者、观赏者、闲游者云集于此,就连乐陵、宁津来此赶庙会者亦不鲜见。三月三、九月九是上香还愿的日子, 平时谁家有个病灾的也来庙上烧香祈福。因此,四外八乡远近各地的人踩出了九条不同方向的路,彰德庙成了东西南北的交通枢纽,故被称为“九龙口” 。

在“九龙口”卧着一只驮碑石龟,过往车辆路过这里,必须向石龟嘴上抹几滴油,才会得到石龟的保佑,一路平安

网络图片

关于彰德庙还有一些神奇的传说。

小时候,听徐氏家族的老人说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天,快到中午了,有个卖豆腐的老人剩了些豆腐没有卖完,回家路过彰德庙,便在庙前敲了几下梆子,这时,一个小孩儿从庙里出来,说:“剩下的豆腐我都要了,你称称吧,看该几斤豆子,送落(lao)子时捎过来。”

老人称了称豆腐,小孩儿提着回庙里去了。卖豆腐的老人等了好长时间也不见小孩儿回来,便到庙里询问,庙里的人说:“这里没有小孩儿啊!”

老人有点儿着急,说:“明明一个小孩儿提着豆腐进来了,你们怎么说没有呢?”

庙上的人说:“你去大殿看看吧!”

卖豆腐老人进了大殿,只看见香案上放着自己称豆腐用的落子,却不见买豆腐的小孩儿,心里正纳闷,抬头一看,发现玉帝嘴角上有残留的豆腐。心想,豆腐是被神仙吃了,便拿着落子悻悻地走了。

回到家中,算了算账,又称了称豆子,结果,换来的豆子分毫不差。老人恍然大悟,这是玉帝在帮助我啊!

直到1980以后,还有一个关于彰德庙的奇事在民间流传,说是有两位蛇仙居住在庙上,专为百姓排忧解难,谁家有疑难杂症的病人,来彰德庙遗址上燃香烧纸,向蛇仙说明病情,蛇仙便会赐给神药,保证药到病除。周围百姓也真有不少去求医问药的,可事情还是不长时间就烟消云散了。这大概是关于彰德庙的最后传闻了吧!

石门王村古墓遗址

昔日的建筑早已荡然无存,近几年,

村民在原址附近修建小屋,供人怀古、祭祀

亦真亦幻,彰德庙给后人留下了许多真实故事和美丽传说 。

只可惜,彰德庙被人们的无知给毁坏了。

清朝末年,东明屯的一个拔贡,带人拉倒了部分神像。

抗日战争时期,安仁殷庄的伪杂团马团,拆了部分庙宇,在杂团驻地修建了学校。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人民公社初期,庙上的雕龙碑被拉走做了杜桥的底柱,还有些石碑被砸断后运至善集村,修建了面粉厂。

到文革初期“破四旧”,彰德庙就只剩下残垣断壁了。

时事变迁,如今的彰德庙遗址只是一个大土堆和几块残留的大石龟碑座,无法再现往日的辉煌了。

现散落于该村田间的石塑残骸

文中部分图片选取自王河北老师的文章《禹城旧事:明朝皇帝朱棣曾打算在这个村建都》

作者简介

王德才,现任禹城市铁路学校教师,曾多年从事初中语文和历史教学工作。闲暇时喜欢读书,弹琴,游泳,打乒乓球,练毛笔字。近几年,有感悟时,写写诗歌,追忆历史,歌颂时代,表达对生活的热爱,抒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

本文由人文禹城作者王德才原创,欢迎关注

更多文章

  • 《清平乐》中爱民如子的宋仁宗,却成为观众心中第一渣男?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清平乐中宋仁宗经典语录,清平乐宋仁宗官方消息,清平乐宋仁宗和太后

    由于剧情设定,《清平乐》中的宋仁宗赵祯一生之中有过五个爱过的女人,这也成为其最大的黑点。首先便是后宫之主曹丹姝,她可算得上是本剧最为悲剧的女性之一,从小便被送入宫中成为皇后,但她却难以得到宋仁宗的爱意,尽管他们三观与见识都极为相近,皇帝所思所想皇后也能推测个七七八八,可正因如此,她和控制了宋仁宗前半

  • 奇葩皇帝朱元璋,让大臣无语!让嫔妃吃草根!下令全国种大树!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草根帝王朱元璋,史上最残酷的惩罚朱元璋,朱元璋对嫔妃好吗

    朱元璋是苦孩子出身,虽然凭借一身本事打下来万里江山,但是从说话上还是非常接地气的,别的皇帝都称自己是”朕“,而他还是习惯称自己是”咱“。关键作为真龙天子,这么接地气也不符合皇家的气质啊!大学士宋濂首先听不下去了,就勇于进谏朱元璋:”陛下如今贵为开国之君,是真龙天子,从现在开始就应该称呼自己是‘朕’了

  • 宋朝的昭勋阁是表彰功臣之处,有韩世忠和张俊,独缺名将岳飞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韩世忠张俊,宋朝昭勋阁有哪二十四功臣,韩世忠打得过岳飞吗

    有点历史基础的人,对唐朝的凌烟阁是非常熟知的。凌烟阁是唐朝为表彰功臣而建筑的绘有功臣图像的高阁。唐贞观十七年二月,唐太宗李世民为怀念当初一同打天下的众位功臣,特命当时的大画家阎立本,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图像。画像是真人大小,题字的是也是当时的书法大家褚遂良。后来又有四位唐朝皇帝在凌烟阁图像功臣,但一

  • 苏轼出上联调戏小和尚:秃驴何在?小和尚巧对下联,苏轼老脸通红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现今位于四川眉山市的苏家故居里,大门上还悬挂着这样一副对联,上联是:一门父子三词客,下联为:千古文章四大家,由此可见,苏轼在中国诗词文坛的地位,是何等之高。在苏轼20岁的时候,就已经博览经史子集,而且下笔千言,言之成理,最后也理所当然地高中了进士,深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在欧阳修的坚持之下,苏轼做了

  • 《大明风华》朱祁镇历史原型,是爱上了敌军公主,还是沦为弃子?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大明风华各个皇帝喊话朱祁镇,大明风华朱祁镇做了多久皇帝,大明风华朱祁镇的原型

    电视剧里这段情节,历史上是有原型的,明朝正统十四年,朱祁镇亲政不久就遇到瓦剌人侵犯大明边境,在王振为首的奸臣煽动下,他什么准备工作也没做,就率二十万精锐大军御驾亲征,并还让不会打仗的王振指挥作战。作战结果可想而知,他们还没打,途中就遭遇瓦剌人也先多次袭击,二十万精锐大军全部失陷于土木堡,王振被杀,朱

  • 《大明风华》朱瞻基短命只在位10年,竟这么任性!为后世埋下祸根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明朝朱瞻基多活几年,大明风华朱瞻基死后为什么不行了,明朝皇帝评价朱瞻基

    以往的明朝古装剧对朱瞻基的刻画较少,但历史上的朱瞻基并不是一个小透明。他自幼备受皇祖父朱棣、父亲朱高炽喜爱,并数次跟随朱棣征讨蒙古,父亲朱高炽在位不到一年病逝由他即位,成为明朝第五位皇帝。他虽在位十年,但他和父亲加起来统治的十一年被史学家称为“功绩堪比文景”,史称“仁宣之治”。并且,朱瞻基登基不久就

  • 《大明风华》奇才姚广孝的彪悍人生:劝朱棣造反,修《永乐大典》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棣身边的和尚姚广孝,姚广孝和朱棣,姚广孝为什么帮朱棣夺天下

    由汤唯、朱亚文、王学圻、邓家佳等主演的明朝剧《大明风华》即将播出过半,日前终于盼到皇太孙朱瞻基(朱亚文饰)大婚,可惜两百多万银两的婚礼只有短短几分钟,令观众大呻不过瘾。相信有看剧集的观众都有留意到和尚姚广孝(李昊翰饰),喜欢踩钢线,朱棣(王学圻)与朱瞻基不时都会去鸡鸣寺找他,授业解惑,可谓是剧中的高

  • 明宣宗女婿薛桓:靖难元勋薛禄之子,因和公主吵架而被打入大牢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朱棣靖难二十六功臣,靖难后建文旧臣都赶哪去了,靖难贵妃解手惨死

    密云距离京城一百多里,皇家寺庙为何会在此选址?原来当年明宣宗朱瞻基之女常德公主白天思念父皇,晚上梦中见到一座红山。遍寻京郊之后,发现东邵渠村后有一座凤林山。其主峰上裸露的岩石全呈赭红色,正是一座少有的红石山。无巧不巧的是,凤林山下原本就有一座修建于元代的龙祥寺。正统七年(公元1442年)龙祥寺开始进

  • 考古发现一张完整“人皮”,经鉴定是明朝大将,他为何会沦落至此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明朝考古发现,明朝的士兵意外发现一件文物,明朝蓝玉人皮现在还保存吗

    很多人听到这里都会觉得这个故事是天方夜谭,根本就是哄小孩子睡觉的方式,却不知道专家们真的找到一张完整的人皮,然后经过他们的多方鉴定,更是将人皮的主人锁定在明朝大将的身上,究竟是哪位大将会得到如此悲惨的下场呢?当明朝二字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神出鬼没的锦衣卫,只要有犯人落到他们的手里

  • 大臣请6天假,朱元璋:准!第7天准时回朝,朱元璋却说:拉去斩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元璋对早朝迟到的官员惩罚,朱元璋死前问大臣问题,朱元璋登基后发布的诏令

    但事实上还真的需要理由,因为从古至今大家都不约而同认为君王应该要有约束,其中最赞成这一思想的就是儒家,而朱元璋本人是推崇儒学的,刚刚即位的时候他就迫不及待祭祀孔子,并且还派人去孔子的故乡写祭文,又召令孔子的55世孙孔克坚朝见,赏赐了他不少的东西,并规定孔子后代全都不用徭役赋税。 所以朱元璋杀人远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