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展开了惨无人道的屠杀,敌占区的人民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正如陆游在《金错刀行》中有言:“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有志男儿纷纷加入军队,扛起钢枪保家卫国。大量海内外的爱国人士纷纷解囊相助,捐献了大量财物帮助中国军队抵抗日军入侵。
《张师善毁家纾难》诗中写道:“筹饷捐输尤踊跃,毁家纾难永流芳。”然而就在这个无数爱国人士恨不得“毁家纾难”的危急时期,国内竟然还出了一个骗子,谎称自己要捐款借此骗吃骗喝,当时国民政府内的韩复榘、李傥等人都没有识破他的真面目,还将他引荐给了宋子文。更离奇的是,这个人在骗局被揭穿之后,却并没有被处死。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梁作友旧照
01
1932年,一位自称梁作友的山东人找到了当时的省主席韩复榘,表示自己想要捐出3000万来支持政府工作。梁作友是一个驼背,腿部也有残疾,行动走路十分不便。在刚刚到达南京时,他像普通农民一样穿着粗布衣裳。从外貌上看,无论如何也不像他自己所宣称的是一个身家几千万的富翁。
但是韩复榘却没有多做怀疑,他立刻派人向南京通告此事,并为梁作友购买了卧铺火车票,将他送往南京。在到达南京后,梁作友住在中央饭店。此事一经传出,各大报社的记者纷纷来采访梁作友,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疑问:既然是这样的富翁,为何会在国内籍籍无名?梁作有自然有一番解释,他声称自己的祖上曾经做过大官,有不少积蓄,自己的祖父辈在关东和俄罗斯做生意发了财,这些家财传到他手上时,他经营有方,所以有了六七千万元,梁作友还说准备捐出自己财产的一半给国家。
▲宋子文旧照
因为当时宋子文主管财政,梁作友表示捐款的事情,他要跟宋子文面谈。两人见面交谈后,商量捐款的具体分配和监管方法。梁作友表示,如果这些事项都商量妥当,在两个月内就将3000万元汇款到账。之后宋子文亲自陪同梁作友到中山陵访游,二人还合影留念。当天晚上,宋子文还设宴招待梁作友,并向其赠送了一枚刻着“毁家纾难”四个字的银盾。后面国民政府高层也会见了梁作友,并请求他先拿出1000万用作救灾和军事急用。梁作友表示立即安排人从天津汇款,7天内一定可以收到捐款。
02
然而7天过去之后,民国政府并未收到任何捐款,此时才发现梁作友其实极其可疑。派人到梁作友的家乡仔细探查后,发现这个人根本不是什么富商,家里只有几亩薄田,就是个普通的庄稼汉而已。骗局被揭穿之后,梁作友并未遭受重罚,政府声称考虑到这个人是乡村愚民,所以不多加追究,将他撵回家了事。
▲民国时期汉口江汉路街景
据说此后梁作友还到汉口公安局去自首,表示自己不但无钱回家,而且还在被酒店追债。汉口公安局局长不得不派人将他强行送上船,还贴上了20块钱路费。
此事到此告一段落。但回顾整件事不难发现,其中实在疑点重重。首先在梁作友这边,他这么做的目的何在呢?在南京的时候,梁作友并未向政府提出过任何特殊要求。不过他接受了政府安排的食宿,据说还向宾馆的前台借过几十块钱。但是,梁作友冒着生命危险欺骗当时的政府高官,目的就是这几十块钱?
▲南京总统府旧址
03
其次在国民政府这边同样非常可疑,梁作友的家庭状况一查就可以查得到,他又怎样可以一路瞒过众多政府官员,走到南京面见宋子文的呢,难道就没有人质疑过吗?
这些疑点多年来都有人在查证,对于此事大概得出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说,梁作友无意中得到了张宗昌的存款和支票。就在梁作友诈捐这件事之前两年,张宗昌在战败逃跑时,沿途失落了不少财物,据说其中就有一张存在日本银行的巨额支票,而梁作友的老家就在张宗昌的逃亡路线上。有人推测,梁作友应该是想由政府出面将这笔钱取出,他也可以在其中分到一些好处。
▲韩复榘旧照
第二种说法是,日常民国第一闹剧就是韩复榘一手导演的。其目的就是为了报复,韩复榘本来是冯玉祥的手下,是被国民政府以高额军费所招来,但是由于韩复榘并未拿到这些军费,心里气愤不过。所以他就假造了一个这样的土财神,送到南京去哄骗国民政府。
结语
梁作友堪称民国最狂的骗子,跑到政府骗吃骗喝,被揭穿后还“顺”走了20块钱。然而抛开闹剧的外衣,里面可能还有着不为人知的背景。但不管怎么样,这件事对大多数中国人民来说都是一出悲剧,当时的中国正是国难当头的时候,这种事毫无疑问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负面影响。
参考资料:
《金错刀行》
《张师善毁家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