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弘时犯了什么错,让雍正囚禁一生,郁郁而终

弘时犯了什么错,让雍正囚禁一生,郁郁而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521 更新时间:2024/1/24 14:05:45

雍正是一位有雄才大略的主,康熙猝死之际,拿下皇位。为巩固统治,利用雷霆手段,消除九子夺嫡中的积怨,利用四年的时间,对兄弟们大动干戈,清除朋党。在这个过程之中,雍正的儿子也受到牵连,尤其是弘时。

《清皇室四谱》中,有这样介绍:雍正五年八月初六,皇三子弘时,年少放纵,行事不谨,削宗籍死,年二十四。

这里就出现一个疑问,年少放纵,形势不谨,就这样的一个罪名,对于皇室宗亲来说,至于“削宗籍”?

也有人认为,弘时不是被诛杀,而是被雍正赐令自尽,原因没有说明,一带而过。

那么小编不仅疑问,弘时真的是被雍正赐死的吗?

说起这个问题,我们就要从,这个年少放纵、行事不谨的弘时说起。

弘时,本是雍正的第四子,上面还有三个哥哥,可是都夭折,也就是说,按照顺位来说,弘时应该是雍正的皇长子,大阿哥。

《清世宗实录》中,对于弘时几乎没有任何记载,只有在乾隆即将登基之时,颁布圣谕:

从前三阿哥弘时,性情放纵,行事不谨,皇考特加严惩,以教导兄弟。三阿哥以故多年,念兄弟之谊,重新将其收入族谱之中。

可以看出,弘时反的错误,已经严重到了可以消除宗籍的程度。

雍正对弘时一直都器重,从1723年,秘密立储上就可以看出来。

雍正曾经对大臣们说“诸子年幼,建储一事,必须谨慎。”

然而,年仅13岁的弘历,早就被暗定为储君。

雍正有四个儿子,弘时19岁,弘历13岁,还有弘昼,福惠。

雍正说“诸子年幼”,就有问题了,19岁的弘时,早已经成年,怎么可以说年幼?从另一个方面来看,雍正立储,早把弘时排除在外。

雍正、弘时父子两人,矛盾到底出现在哪里呢?

弘时的一贯作风,即是好恶分明,遇事坚持己见,直爽坦率,不善于掩饰,这样的性格,在雍正的严重,自然不会是一个唯命是从,循规蹈矩的孝子。

父子关系彻底破裂,还要说到,雍正争夺储君之时。

弘时生于康熙四十三年,死于雍正五年,这段时间发生了很多的事情。比如,康熙两度废太子,诸位皇子拉帮结派,九子夺嫡等等。

康熙猝死,雍正上位,手段有极其的残忍,弘时耳闻目的,面对这一切,自然会有自己的看法和倾,由于缺乏胜负,心直口快,又不受宠。

因此对于雍正的所作所为,很可能是不以为然,甚至有所表露,导致父子隔阂越来越深。

雍正暗中立储之时,虽然隐秘,可是在一些行动上,大臣们还是有一定的猜测。

比如,康熙去世周年,举行清点,雍正没去,反而派年仅十三岁的弘历,前往恭祭。

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安排,这是在位皇帝,派遣未来皇帝,为升天皇帝举行的祭祀,也是暗示大臣们,大清朝百年大计已定,储君之位已有所属,祈求先帝庇护。

雍正的这一举措,谁最敏感,谁最沮丧?

自然是已经20岁的弘时,一年之后,弘时的疑惑,再一次被证实:

雍正二年,弘历再一次拜祭景陵,弘时对储位的愿望,彻底破裂,嫉妒、愤恨之情,让其对雍正采取对立的政策。

而这个时候,雍正也处于一个关键时期,正在紧锣密鼓的,清除允祀、允唐的残余势力。这个时期,弘时万念俱灰,对雍正愤恨不已。

弘时做出了一个影响终身的举动,他竟然公开的站到雍正的对立面,加八皇叔允祀一边,雍正对于这样的情况,自然不能容忍。

万事成功之后,雍正并没有放过,大逆不道的弘时!

第一步,雍正下令,让弘时成为允祀的儿子,宣告父子之情已绝。

第二步,允祀被搬倒之后,弘时也被去除黄带,从宗谱中除名。

然而,弘时毕竟是雍正的亲子,只是被长期监禁,由叔父允构“约束养赠”。

从一切的证据中可以看出,雍正并没有下令处死弘时。

章总结:

雍正虽然没有杀子,但是亲儿子,竟然站在政敌的一边,也是奇耻大辱,尤其是发生在帝王之家,更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于是,有意的隐藏弘时获罪的真相。

更多文章

  • 宋育仁提出一计划奇袭日本,若成功能直捣东京,却被慈禧直接否决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宋育仁奇袭日本的计划推演,宋育仁奇袭日本能否成功,宋育仁素材

    众所周知,中国的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史。满清政府签订的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给中华民族带来巨大的危机。当时的情况,以《韩非子·十过》所言——“其君之危,犹累卵也。”来形容也一点不为过。19世纪末,甲午战争爆发,内外忧患导致清军决定谈判。为了保全自己,清政府和当时的日本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条约中,清

  • 李清照见证岳飞一生,却在诗词中只字不提,原来她和秦桧有这层渊源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清照岳飞关系,李清照讽刺秦桧的诗词,秦桧怎么把岳飞害死的

    尤其是她的词作被人赞誉"清丽其词,端庄其品",这些作品不但在宋朝独步一时,还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流传百世。李清照生于宋元丰七年(1084),卒于南宋绍兴二十五年(1155),她的一生经历了南北两宋的交替。整个宋朝的兴衰与很多重要事件在李清照的诗词作品都可以看出端倪。但是这样一位善于品

  • 禹城这里,曾有个彰德庙,与明朝皇帝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禹城三殿庙传奇,彰德庙,禹城哪里有庙

    禹城市房寺镇石门王村东,文物点密集,有不少历史遗迹,例如元朝古墓、公主坟(“靖难之役”,朱棣率军至此,其三公主暴亡,就地下葬,人称“公主坟”)等。其中,影响较大的当属彰德庙了。石门王村碑 彰德庙位于石门王村东南500米处,始建于明朝永乐(明成祖朱棣年号)年间 。 “靖难之役”, 朱棣成功夺得帝位,

  • 《清平乐》中爱民如子的宋仁宗,却成为观众心中第一渣男?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清平乐中宋仁宗经典语录,清平乐宋仁宗官方消息,清平乐宋仁宗和太后

    由于剧情设定,《清平乐》中的宋仁宗赵祯一生之中有过五个爱过的女人,这也成为其最大的黑点。首先便是后宫之主曹丹姝,她可算得上是本剧最为悲剧的女性之一,从小便被送入宫中成为皇后,但她却难以得到宋仁宗的爱意,尽管他们三观与见识都极为相近,皇帝所思所想皇后也能推测个七七八八,可正因如此,她和控制了宋仁宗前半

  • 奇葩皇帝朱元璋,让大臣无语!让嫔妃吃草根!下令全国种大树!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草根帝王朱元璋,史上最残酷的惩罚朱元璋,朱元璋对嫔妃好吗

    朱元璋是苦孩子出身,虽然凭借一身本事打下来万里江山,但是从说话上还是非常接地气的,别的皇帝都称自己是”朕“,而他还是习惯称自己是”咱“。关键作为真龙天子,这么接地气也不符合皇家的气质啊!大学士宋濂首先听不下去了,就勇于进谏朱元璋:”陛下如今贵为开国之君,是真龙天子,从现在开始就应该称呼自己是‘朕’了

  • 宋朝的昭勋阁是表彰功臣之处,有韩世忠和张俊,独缺名将岳飞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韩世忠张俊,宋朝昭勋阁有哪二十四功臣,韩世忠打得过岳飞吗

    有点历史基础的人,对唐朝的凌烟阁是非常熟知的。凌烟阁是唐朝为表彰功臣而建筑的绘有功臣图像的高阁。唐贞观十七年二月,唐太宗李世民为怀念当初一同打天下的众位功臣,特命当时的大画家阎立本,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图像。画像是真人大小,题字的是也是当时的书法大家褚遂良。后来又有四位唐朝皇帝在凌烟阁图像功臣,但一

  • 苏轼出上联调戏小和尚:秃驴何在?小和尚巧对下联,苏轼老脸通红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现今位于四川眉山市的苏家故居里,大门上还悬挂着这样一副对联,上联是:一门父子三词客,下联为:千古文章四大家,由此可见,苏轼在中国诗词文坛的地位,是何等之高。在苏轼20岁的时候,就已经博览经史子集,而且下笔千言,言之成理,最后也理所当然地高中了进士,深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在欧阳修的坚持之下,苏轼做了

  • 《大明风华》朱祁镇历史原型,是爱上了敌军公主,还是沦为弃子?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大明风华各个皇帝喊话朱祁镇,大明风华朱祁镇做了多久皇帝,大明风华朱祁镇的原型

    电视剧里这段情节,历史上是有原型的,明朝正统十四年,朱祁镇亲政不久就遇到瓦剌人侵犯大明边境,在王振为首的奸臣煽动下,他什么准备工作也没做,就率二十万精锐大军御驾亲征,并还让不会打仗的王振指挥作战。作战结果可想而知,他们还没打,途中就遭遇瓦剌人也先多次袭击,二十万精锐大军全部失陷于土木堡,王振被杀,朱

  • 《大明风华》朱瞻基短命只在位10年,竟这么任性!为后世埋下祸根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明朝朱瞻基多活几年,大明风华朱瞻基死后为什么不行了,明朝皇帝评价朱瞻基

    以往的明朝古装剧对朱瞻基的刻画较少,但历史上的朱瞻基并不是一个小透明。他自幼备受皇祖父朱棣、父亲朱高炽喜爱,并数次跟随朱棣征讨蒙古,父亲朱高炽在位不到一年病逝由他即位,成为明朝第五位皇帝。他虽在位十年,但他和父亲加起来统治的十一年被史学家称为“功绩堪比文景”,史称“仁宣之治”。并且,朱瞻基登基不久就

  • 《大明风华》奇才姚广孝的彪悍人生:劝朱棣造反,修《永乐大典》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棣身边的和尚姚广孝,姚广孝和朱棣,姚广孝为什么帮朱棣夺天下

    由汤唯、朱亚文、王学圻、邓家佳等主演的明朝剧《大明风华》即将播出过半,日前终于盼到皇太孙朱瞻基(朱亚文饰)大婚,可惜两百多万银两的婚礼只有短短几分钟,令观众大呻不过瘾。相信有看剧集的观众都有留意到和尚姚广孝(李昊翰饰),喜欢踩钢线,朱棣(王学圻)与朱瞻基不时都会去鸡鸣寺找他,授业解惑,可谓是剧中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