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是苦孩子出身,虽然凭借一身本事打下来万里江山,但是从说话上还是非常接地气的,别的皇帝都称自己是”朕“,而他还是习惯称自己是”咱“。
关键作为真龙天子,这么接地气也不符合皇家的气质啊!大学士宋濂首先听不下去了,就勇于进谏朱元璋:”陛下如今贵为开国之君,是真龙天子,从现在开始就应该称呼自己是‘朕’了,别再说‘咱’了,不合陛下身份。“
朱元璋那是何许人也,脾气倔的不行,直接说道:”咱“这个词,咱说了几十年,都习惯了,你不让说了,咱咋办?
有句话怎么说的,”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这给宋濂难为坏了!朱元璋一看宋濂为难的样子,便说:不如这样,让咱改是不好改了,干脆你们改改得了。于是,下诏中书省,昭告天下,以后洪武皇帝自称”咱“,你们都要当作”朕“来听,如此任性,也让文武百官哭笑不得。
中国自古就是农业大国,大部分人都是农民出身,别看现在农民总被人看不起,而商人风风火火的,但是在古代的等级制度中”士农工商“,农民地位是仅次于当官的。
朱元璋同样是农民出身,因此登基之后是非常重视农业发展,处罚官员经常是让他们去农田里劳动改造。
不过天有不测风云,一年大旱,把朱元璋愁坏了,他一想自己家世代农民,就跪在父母灵位前发誓求保佑,说要带着所有嫔妃一起啃半个月草根,希望上天能可怜百姓下雨救灾。
朱元璋早年本来就是吃糠咽菜过来的,只是可怜了这些妃子们也要跟着受这份苦,不过也巧,这半个月草根刚啃完,还真就下起了大雨。
朱元璋一想,光求雨也不是事,得找出大旱的原因啊!还好元朝留下的太史院(研究天象的部门)里有一批世界级专家,经过研究发现,原来是因为战乱导致植被被破坏严重,所以天降大旱。
找到了病根,那就好办了,朱元璋一想:植被不就是被破坏多了吗?咱种上不就完了嘛!
以前有句口号这么说的:”农民怎么才能富,少生孩子多种树!”不过明朝是孩子没少生,树也没少种。
朱元璋直接下诏:有五亩以上地的,都给咱种半亩桑树,要是不中,就多交税!凡是中了桑枣果树的,都有税收优惠政策。
不仅如此,军队卫所也都要种树,要是胆敢不种,分分钟发配云南充军,那时候云南可不像现在是旅游胜地,荒蛮的很,基本上有去无回。
这树一种,果然起到了效果,自然灾害明显减少,生态环境也得到了恢复,据史书记载,当时果树种植可能超过了十亿株,朱元璋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出了名的“种树皇帝”。
虽然朱元璋开国之后大肆捕杀开国功臣,但是他对百姓的态度始终还是不错的,从这个角度来说不愧为一个好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