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个长坂坡之战,是文学上的长坂坡之战。
事实上,在历史上,长坂坡之战虽然也有发生,但并不存在赵云七进七出的事情,至于杀死杀伤多少曹军将领也是无从稽考的事情,不过,救回刘备的夫人以及孩子刘禅倒是真的——这才是历史上的长坂坡。
不论是文学形象上还是真实历史上,曹操都是以求贤若渴的形象而存在的——即便是《三国演义》里面,对曹操的形象有所黑化、负面化,但罗贯中并不否认这一点——比如说曹操对关羽的招纳,对张辽的爱惜,甚至对将自己骂的狗血淋头的陈琳(属于袁绍旧部),也因为爱惜其文采,而进行重用。
如果仔细统计一下曹操麾下的文武百官,不难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大的比例,来自于招降自己的敌方阵营。不得不说,这一定程度上,也和曹操对人才的态度有关。
而因此,对于长坂坡作战英武,一个人单枪匹马如入无人之境的赵云,曹操当然会产生爱惜心理,并且计划等到赵云筋疲力尽以后,生擒赵云,然后长期劝降,直到赵云愿意为曹营服务为止。
因此,才有《三国演义》里面,曹操在长坂坡不许曹军弓弩手对赵云放冷箭的指令。
当然,这只是一方面原因。
我国古人非常讲究天命人心这个说法。认为天子生下来,就有百灵护佑,哪怕是伪朝的皇帝,也是有大福分的人,最起码并非常人。
这个观念在文学中有很多折射,比如同为《四大名著》中的《水浒传》里面,关于淮西农民军头目王庆,《水浒传》就说王庆出生的时候,其父亲梦见神兽托生在他们家,后来王庆果然割据一方。
同样,作了四十余年太平天子的阿斗,其掌管蜀汉政权四十余年,在古人看来,也是有上天护佑的。
而小说《三国演义》里,在把曹操不让弓弩手射击赵云解释为曹操爱才的同时,也还同样解释:这是因为赵云当时和刘禅在一起,而刘禅毕竟有上天命定的四十年国运,上天因此要护佑刘禅。
于是天意之下,让曹操有了一念之差,成就了赵子龙的威名。
综合来说,曹操之所以不许暗伤赵云,一方面是爱才,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刘禅的福分,归根结底,可以用天意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