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战国七雄的GDP排名怎么样?放在今天相当于那些国家?

战国七雄的GDP排名怎么样?放在今天相当于那些国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439 更新时间:2024/1/17 7:00:04

这个问题有点意思。

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期间,世界主流发达国家开始把GDP当做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总量的主要工具。而GDP说的是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一年内商品劳务的货币表现。

如果把GDP和人均GDP标准放在战国时期,大约会是怎样的情况呢?

其实,总量和人均两个水平上,应该是基本一致的。

[var1]

战国前期,GDP排名大约是,魏齐楚赵韩秦燕。此时的魏国在魏文侯魏武侯两代明君的支持下,成为七国中最强悍的国家。不仅仅是魏武卒吊打中原各国,更是在经济文化各方面远超过其余六国。而秦国,虽然处在鄙视链的底端,当时称为“六国卑秦”,但面对最偏远的燕国,还是有一点信心的。

战国中期,魏国衰落,秦国崛起,齐国和楚国的经济实力和体量逐渐受到重视,尤其是楚国,灭掉越国和鲁国,一度以黄河为界与其余六国分庭抗礼。此时的GDP排名应该是楚秦齐魏赵韩燕。

秦国的GDP总量并不高,但是随着商鞅变法的推进,越来越多的权利集中在君主手里,而不是向其他国家一样分封给了其他贵族。这意味着,秦国可以利用广大平民,实现扁平化管理,更高效调动整个国家的战争潜力。

所以,战国中期的商鞅变法后,秦国虽然GDP没有登顶,但是因为种种因素实际上已经拥有同时对六国中三个国家开战的能力。

[var1]

战国后期,形势继续朝着有利于秦国的方向发展。秦国的占领了汉中和蜀中,粮食产量大大提高,此时的GDP绝对有可能已经超过楚国。

变数是赵国崛起,燕国崛起,齐国在五国攻击下几乎灭国,楚国在李元之乱中大伤元气。

此时的GDP排名变成了秦楚齐赵燕魏韩。

楚国,长期采用分封制,郡县制贯彻并不彻底,吴起变法基本被废除,这意味着,楚国资源丰富、权力分散的局势下能活下来,但是已经无力图谋其他国家。

齐国依然维持着东方商业巨头的桂冠,只是乐毅伐齐让齐国几乎灭国,再也不敢对秦国有任何反抗意志。

赵国远离韩魏两国,拥有向匈奴要土地要钱财的能力,这一点与秦国战胜义渠国非常相似。不过,赵国处于苦寒之地,战斗力高,但是经济基础还是比较差。

[var1]

燕国虽然有了短暂崛起,但随后的内乱再一次让国家崩溃,但也总比天天割地赔款的魏国和韩国强不少。

所以,在战国后期,秦国在经济和军事上已经彻底碾压其他国家,唯独楚国最难对付。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其实不是三户人家就能灭了秦国,而是楚国死而不僵,只要有三个部族就能灭秦。

楚国属于经济发达资源丰富但是社会制度不发达的状态,这种情况类似于蟑螂,拍死蟑螂但是蟑螂的卵还有千万万,只要时机合适每一个卵都能变成一个大种群。

如果类比当今世界各国,大约相当于什么情况呢?

秦国自不必说,彻底的改革,社会制度不同于其他国家,被其他国家害怕和排挤。这种情况,大约相当于中国。

楚国,资源丰富、内部不统一,人均占有资源特别多,这种情况,在资源量上相当于澳大利亚和加拿大这些国家,但是体量上绝对相当于非洲,生命力很强,但是战斗力很差。

齐国,相当于美国,土地广阔,经济发达,文化上对世界各国也有相当的影响力。但是,美国不同于齐国的地方在于,他敢于直接挑战秦国。

赵国燕国相当于俄罗斯,经济不发达但是战斗力强悍,如果稍加引导,乐毅伐齐的故事,可以再来一次。

韩魏等国相当于欧洲各国,英国法国德国,这都是工业强国、战斗力强悍,但是内耗严重,扩张能力有限,但是值得争取。

[var1]

战国七雄的故事,放在今天的国际局势中很有参考意义。

更多文章

  • 帮助秦国变法本应享受荣华富贵,商鞅做了什么,落得车裂的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var1]要知道商鞅本不是秦国人,而是卫人。当初在卫国的时候,商鞅也曾经试图说服卫王开始变法,但是顽固的卫王并没有采取商鞅的计策。从卫国出来的商鞅几经考虑和分析,最后选择前往民风更为开放的秦国。秦国当时的势力虽然不是最顶级,但是秦国礼贤下士的名声却一直不错。到了秦国受到宽带的商鞅很快变受到秦孝公的

  • 赵括死后,赵军实力未减,为何冒着被杀的风险主动投降秦军?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赵括战死赵军惨败的原因,赵括为什么杀赵军,赵括和赵军关系

    [var1]赵括满怀信心来到上党前线,接替了赵军主将的职位,他一到任,就开始调整部署。《史记》载:“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悉更约束,易置军吏。”言下之意,赵括加强了军纪,改变了廉颇的一些军令,撤换了一批作战不力的将领。赵括的做法,大有“新官上任三把火”的气概, 毕竟作为倾向于主动出击

  • 圣人孔子说了一句话脏话,流传了2500年,却成为现代人的口头禅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var1]孔子去世之后,弟子将孔子的言论和思想全部记录下来,并且整理成儒家经典《论语》,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孔子更是被后世尊为儒教始祖,而孔子的其中一句言论更是流传了2500年。这句话还有一个来源于一个典故,孔子有一个弟子,名为宰予,当初刚刚入门时,宰予的学时一般,而且他跟其余的老师

  • 长平之战,赵王让李牧与廉颇换防,赵国能够反败为胜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牧与廉颇谁厉害,长平之战赵国如何能赢,长平之战秦国怎么包围的赵国

    [var1] 秦赵换将也充满了戏剧性,秦国这边将年轻的王龁换成了“人屠”白起,白起不单单是号称“人屠”,他还是秦国的战神,生涯未尝一败。赵国将以守闻名的廉颇换成了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赵括的一大特点就是年轻,冲劲十足,理论知识也比较丰富。缺少一个平台来展现自己的实力。 结果大家都知道了,长平一战以赵

  • 长平之战的赵括,真的是纸上谈兵输掉战争吗?说:军中出现了意外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长平之战赵括深度分析,长平之战赵括干了什么,长平之战赵括有多厉害

    [var1]在我们形成的固有印象中,赵括作为赵国大将赵奢的儿子,空有其名,只会纸上谈兵,是一个窝囊废。按照《史记》的记载,当赵王任命赵括为将替代廉颇时,他不无担忧地说:“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言下之意,赵括就是一个只会夸夸其谈的“将二代”,空有理论没有实战经验,

  • 西施是被勾践杀了吗?司马迁说:与此人一起归隐了,他还是大富翁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勾践为何离开西施,勾践灭吴后西施结局,西施勾践最后下场

    [var1]当时的吴国和越国,都处于长江流域,而随着吴国国力的强盛,他们有了争霸天下的雄心,但想要争霸天下,从地缘上看,就必须先要降服在自己背后的越国,以免出征中原时遭遇腹背受敌的困境。因此从周敬王十年起,也即公元前510开始,吴国在进攻楚国前,先出手攻打越国,由此拉开了吴国和越国之间长达二十余年的

  • 为阻止秦国扩张,间谍怂恿大兴土木,为何秦明知是计,仍坚持完工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大兴土木利弊,秦国50万大军为何不救秦,秦始皇有没有为了享乐而大兴土木

    而间谍可不仅仅只在近代有,早在战国时期诸国混战开始就已经出现了,郑国就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一人,当时他潜入秦国,想要运用计谋保护自己的国家,但到最后却被发现,然而他为此所做的事情却保留了下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var1]疲秦计为何被提出和实施在战国时代末期,当时的秦国已经经过了长久的积累,国力水平不

  • 长平之战让赵国濒于崩溃,为何仅仅三年之后,便能反过来打败秦国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赵国45万大军葬身长平,赵国长平大败秦军,长平之战难道赵国注定输了吗

    [var1]战国时期,中国的总人口不过三千多万,赵国只是较大的七个诸侯国之一,以地广人稀著称,人口数量据考证只有不到四百万,如此看来,光是长平一战,赵国就损失了全国十分之一的人口,而且还是最为宝贵的青壮年人口。这样的损失,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是难以忍受的,说是天塌下来也不为过。然而奇怪的是,长平

  • 唐朝坐轿可能会被人嘲笑,从皇帝到平民,唐朝人为何爱骑马?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唐朝允许老百姓用马车运输吗,唐朝贵族出行的马车,唐朝平民可以骑马吗

    南北朝的时候,因为民族融合,很多少数民族的东西传入了中原地区,而且马的种类也逐渐增多,就出现了越来越多杂交改良后的马匹。到唐朝的时候,突厥马这种厉害又好看的马成了贵族出门的首选。再后来就是马镫的发明,这让人们骑马更舒适了,使得大家就都爱上了骑马。唐朝人为啥爱骑马呢,原因如下:一是当时皇帝的提倡,唐太

  • 杨贵妃容貌复原图:撞脸一女明星,看到后才懂为何会被唐玄宗宠爱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杨贵妃和唐玄宗的图片,杨贵妃容貌复原图 身材,杨贵妃形象前后变化

    无论是西施、王昭君、还是貂蝉,她们不是为了国家,就是为了政治而付出自己的青春年华。唯独杨贵妃是“春从春游夜专夜,从此君王不早朝”,所以杨贵妃和其他三位有本质上的区别。那么杨贵妃既然是和褒姒、妲己、赵飞燕一个阵营的,凭什么单单是她入选了四大美女呢?在我看来,一定是凭借出色的长相、雍容的气质和丰富的才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