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元顺帝在位36年占元朝98年的三分之一还多,励精图治为何失败了?

元顺帝在位36年占元朝98年的三分之一还多,励精图治为何失败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2425 更新时间:2024/1/13 0:05:18

一、个人原因:元顺帝的能力不足,而且没有坚持下去。

纵观中国古代史,盛世之主虽少,但是历朝历代总是或多或少有那么几个,但要说起诸如汉宣帝那样的中兴之主,却是寥寥无几。

不过虽然没有那么大能力,但元顺帝也并非昏庸之人,没有混吃等死,没有坐以待毙,而且有一定能力。先是以伯颜铲除了权倾朝野的燕帖木儿家族,再授以伯颜大权,试图扭转局势,结果伯颜不争气,掌握了大权,却没有扭转了局势,反而使得局势愈发恶劣。

于是元顺帝联合脱脱发动政变扳倒了伯颜,再重用脱脱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是为“至正新政”。在元顺帝的励精图治与脱脱的勤勉能干之下,当时的元朝一度有中兴之势,不过也仅仅只是有,并没有真正地实现中兴。

不过平心而论,在历代亡国之君中,能有元顺帝这般成就者,也是寥寥无几了。像明朝的崇祯帝也是勤政,有中兴王朝之心,但却并没有使得局势出现过诸如这般回光返照的成果,就没有变好过,而是局势越来越恶劣,最终亡国。

之后随着精明能干得脱脱以多病而隐退,元顺帝再用之人能力一般,还有一系列的改革虽然有成效,但并没有在根本上改变局面,再加上黄河决堤,天灾频发,元顺帝最终是有些自暴自弃,开始怠政,是沉湎享乐。并且将朝政交于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使得皇太子权力越来越大,父子之间矛盾也越来越大,也因此搞得内斗不断,不是亡国大祸在眼前,父子二人怕是要拼个你死我活,而不是最后言和。

在这种情况下,元顺帝在大都攻破以后,逃回漠北老家,元朝的全国性统治结束。

客观来说,元顺帝是一个有能力的皇帝,会审时度势,会妥协,也会果断出手,如果在承平之世,肯定也有一番作为。

在元朝诸帝之中,他的能力也是上流水平,只不过他是由好变坏。在位前期,尤其是与脱脱共同改革期间,是有着明君气宇,不过改革失败以后,开始自暴自弃,就可说是昏君了,但不能因为之后作为全面否定这个人。

不过由于元顺帝是亡国之君,所以他的评价,在大众印象之中,是片面化、简单化了,都下意识认为这是一个昏君,其实元顺帝没那么简单,只不过被“亡国之君”这个历史定位“束缚”了。

二、环境原因:元顺帝在位时,元朝虽然只走到60多年,却已是积重难返。

参考之后的明清两朝,明朝在60多年的时候,是明宣宗在位时期,当时正是有名的仁宣之治时期,明朝正是强盛之时。清朝在60多年的时候,正是康熙帝在位时期,当时清朝处于康乾盛世,虽然有些“饥饿”,但其统治也是达到了鼎盛时期。

但是元朝就不一样了,在元顺帝继位没多久,长江流域就是叛乱纷起,而且还是起之不绝,这处被镇压,另一处就又爆发了,是延绵不绝,直至元朝灭亡,这很明显已经是王朝末期的症状了。

之所以这样,其实跟元顺帝关系真不大,主要原因还是之前历代皇帝埋下的雷。

首先元朝皇帝的统治,比较简单粗暴不说,在继承顺序更是出了大问题,搞得经常内乱,皇室斗争严重而残酷。

从开国皇帝元世祖忽必烈开始就开始乱套,先是嫡长子真金太子英年早逝,元世祖不考虑其他子嗣也罢,选择真金太子子嗣就选择吧,却选择了真金太子的三子也就是后来的元成宗,而不是选择长子,可谓是没有章法可言。

元成宗本来是有机会扭转这种情况,更正继承顺序,避免以后引起皇室内乱,但是没想到元成宗只有一个独子,而且早夭了,没多久无子的元成宗也跟着去了,还没有确定继承人,这下就真正的开始乱套了。

元武宗一系获胜,元武宗次子(元文宗)先成为皇帝又让位哥哥(元明宗),但是又发生“天历之变”,哥哥(元明宗)莫名死去,弟弟(元文宗)继续当皇帝,后来弟弟(元文宗)可能是对于哥哥(元明英)“莫名”死去很愧疚,于是将皇位还给哥哥次子(元宁宗),不过几岁的次子(元宁宗)在位53天就病亡,于是哥哥(元明英)的长子登基为帝,这便是元顺帝。

帝系的失序传承,皇帝更换的频繁,不稳定政治环境,不时地内乱战争,再加上整体皇帝素质一般,对于治国理政的简单粗暴,最终是一步步使统治的根基被摧毁,使得王朝才60多年而已,正是鼎盛的时期,没有鼎盛不说,不只是衰败不堪,更是有着王朝末期的症状。在这种情况下,元顺帝就是汉宣帝在世都不一定可以扭转局势,更何况他还不是,虽有一定能力,但绝非雄才大略的中兴之主。

元顺帝面对的问题也可谓是方方面面的,像他的之所以一开始没有掌握大权,有个重要原因在于他是失序继位,因为他生母是异族出身,导致他的父亲元明英对他这个长子很是冷待,以至于元文宗死前想要立哥哥元明宗的子嗣为帝,结果却是大臣先拥戴元明宗的次子元宁宗继位,7岁元宁宗在位仅53天便病死,元顺帝这个元明宗长子才继承为帝,这样的失序继承,对于元顺帝来说,可谓影响很大,是他统治上的瑕疵,无形之中弱化了他的皇帝权威。

在王朝衰落之际,是需要一个有能力的强人出现,来集中一切力量,进行一系列改革,方有机会彻底扭转局势。

元顺帝面对积重难返的局势,又非强人,更是因为失序继承而一开始就导致地位被弱化,可谓难上加难,如此一来,扭转不了积重难返的局势,自然只能苦苦努力一番无果以后,是自暴自弃,或者可说是在顺其自然中坐以待毙,坐待亡国,在大都被破之际逃回漠北老家,而不是抵抗至死,因此“大明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以帝知顺天命,退避而去,特加其号曰顺帝”。

更多文章

  • 论化学教父朱元璋对元素周期表的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元素周期表和朱元璋啥关系,朱家对元素周期表的贡献,哪些人研究过元素周期表

    会带兵,会打仗,会当皇帝,开创了大明王朝,还是个化学家……What?化学家?Are U kidding?真不开玩笑,在网络上,还有人称朱元璋为“化学教父”呢!不管你信不信,这俩画像都是朱元璋喏!先来看几个明朝王爷的名字:朱公锡、朱慎镭、朱同铬、朱同铌、朱在铁、朱在钠、朱均钚、朱奉镅、朱成钴、朱成钯、

  • 朱元璋童年给刘德放牛,曾被百般刁难,当皇帝后为何不将其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在众多的布衣皇帝中,明太祖朱元璋可谓是最励志的一个,他出过家、要过饭,在年幼的时候甚至还要靠放牛维持生计。据说,当年雇佣朱元璋的人名叫刘德,但正如魏忠贤既不忠也不贤一样,这个刘德也没有什么高尚的品德。作为穷人家的孩子,朱元璋没少受刘德的欺压和侮辱,而相传朱元璋当了皇帝后,还曾回到家乡见过刘德一面。那

  • 朱元璋当上皇帝,一个救命恩人来领赏,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元璋报答恩人视频,朱元璋如何对待恩人,朱元璋是如何封赏功臣

    有一次,他看见远处跑着一个起义军模样的人。那人跑到他的跟前,就跪下说:“大哥,元兵追拿俺,你就救救我吧!”他把那人藏到附近的一个山洞里,又不慌不忙地走回原地,若无其事地打起柴来。过了不大一会儿,元兵追上来了。戴平镇装作哑巴,咿咿唔唔,比比画画,哄骗元兵向西追赶。可笑那些元兵,想也不想就往西追。他看看

  • 趣味历史:原来明朝文人爱习武,武侠小说可能是真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的社会其实可以说是不太安定的,因为明朝直到灭亡,都一直有蒙古人、日本人和流寇这四大隐患,因此整个明朝军事气氛十分的浓厚。明朝经济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尤其是京杭大运河修建完成之后,商业发达,城市繁荣且热闹。从《桃花扇》中的描绘来看,就可以看出在大运河的发展下,人们很重视城市生活很多人都在吃喝玩乐,

  • 朱允炆失踪后,朱棣是如何对待他的老婆和儿子的,结果让人流泪!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朱棣派两个人找朱允炆,朱棣和朱允炆,朱允炆死后朱棣怎么对待

    对于古代的皇子皇孙来说,他们出身高贵,高高在上,一生下来就是锦衣玉食,不愁吃不愁穿,但他们却是危险重重,为了争夺皇位,那管什么父子,兄弟亲情,为了得到皇位,皇子明争暗斗,有的甚至杀父,杀兄弟。历史上这种事情很常见,比如李世民玄武门之变,还有我们今天说的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打败了朱允炆,成功登上了帝位。

  • 最早的飞碟目击事件竟是在宋朝,皇帝心惊肉跳,全国恐慌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宋朝可以造出飞碟吗,宋朝飞碟目击事件,北宋年间的飞碟

    宋太祖赵匡胤是武将出生,他南征北战,一举开创了北宋,并在建朝初期创办了科举考试,但是选择状元的方式却十分奇怪,不是看卷子上所答内容,而是看速度,谁先交卷谁就是状元。有一年,出现了两个同时交卷的考生,正当众人不知如何判断谁是状元时,赵匡胤提议两人打一架,谁赢便谁是状元。因此两人便在考场上进行摔跤,史上

  • 三国武将按战力分为五档,关羽典韦仅在第三档,赵云排在第二档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三国里面典韦和赵云谁厉害,s27赵云比典韦厉害吗,一典韦二吕布三赵云

    因为古代正史中没有阵前主将单挑,故而三国论武艺只能凭《三国演义》。第五档1、魏延:魏延是蜀汉后期难得的猛将,魏延与敌将交战的主要记录有:十回合击败马岱,三十回合打平冷苞,但是魏延打不过庞德,曾被庞德杀退。2、凌统:凌统是东吴猛将之一,凌统曾经五十回合打平张辽,四十多回合打平乐进。3、周泰:东吴武将中

  • 汉武大帝:先攘夷还是先治内?汉景帝的决策其实从没变过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汉景帝的措施,汉景帝治国的策略,汉景帝采取什么措施

    但是,《史记》和《汉书》关于汉武一朝的记载很简略,常常三言两语就把一件事叙述完了,缺乏生动的细节,如果完全按照史书来拍,那电视剧根本没法看。为了让电视剧具有可看性,编剧不得不在史实框架中填充具体的内容,使之血肉丰满。而为了营造戏剧张力,适当的加入自己的创作也是可以理解的。从今天开始,我决定和大家一起

  • 诸葛亮玩空城计,司马懿为何没看出来?专家:原因在背后童子的脸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诸葛亮的空城计司马懿看破了吗,空城计司马懿为什么不敢杀诸葛亮,司马懿为啥放诸葛亮空城计

    三十六计中最玄妙的当属空城计,也就是装作有恃无恐的样子与对方打心理战,只要对面一疑心这计策就算成功了。三国时期,街亭失守后,诸葛亮就曾用空城计吓退了司马懿所率领的十五万大军。史书记载,街亭失守后,诸葛亮领五千士兵驻守西城。诸葛亮明白,就这么点兵是万万守不住西城的,要想获得胜利,就必须要另辟蹊径。于是

  • 曹操花重金赎回蔡文姬,为何不娶她?史学家却羞于记载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涌现了不少的文人雅士,当然也不缺乏才貌双全的女子,就比如中国古代的四大才女蔡文姬、李清照、上官婉儿和卓文君,然而自古红颜多薄命,在古代那个战乱的时代,女子的命运是很悲惨的,更别说有才华又有美貌的女子,四大才女中只有卓文君命运较好,其他三人的下场却并不美好,尤其是蔡文姬,她的人生经历可谓是大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