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平定三藩之乱:清朝战争机器开动,吴三桂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失败

平定三藩之乱:清朝战争机器开动,吴三桂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失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520 更新时间:2024/1/16 17:31:01

一,吴三桂起兵,康熙再次开动战争机器

1673年十一月,吴三桂在云南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起兵,自称“吴王”。很快吴军就控制了整个云贵高原,挺进了湖南。吴三桂还四处传檄,号召天下群雄揭竿而起。

消息传到北京,索额图请求诛杀支持撤藩的大臣,康熙则主动承担起有关撤藩的全部责任,开始运转清朝的战争机器。康熙立即在全国进行了大规模的军队部署,其总的方针可以总结为两点:一,加强对南方各省的防御,将吴军锁死在湖南;第二,将陕西的军队调入四川,然后从四川向云贵发动反攻,瓦解吴军大后方。

吴三桂剧照

然而康熙的计划还未全面推行,全国的局势就恶化了。1674年,广西的孙延龄、福建耿精忠、四川的罗森、郑蛟麟、吴之茂等相继起兵响应吴三桂。整个南方地区都陷入了危机,使得清军东征西讨,顾此失彼。

三藩之乱初期形势

康熙不得不继续进行调整,主要分为两点:一将东北、蒙古的八旗兵力大量调往西北和南方;加速修建从北到南的运输线路,建设驿站,方便粮食、军队的调动和信息的传播。

吴三桂占据湖南后,担心自己的儿子吴应熊在北京遭遇不测,于是和清军讲和,试图划江而治。康熙皇帝还是坚持一贯强硬的作风,直接杀死了吴应熊、吴世霖。吴三桂划江而治的企图失败,只能全力发动进攻。

但是吴三桂从一开始就陷入了被动的状态。康熙皇帝调遣了满洲、蒙古八旗精锐驻扎湖北,由于一把尖刀悬在吴军头上。吴三桂的大军能够在南方地形复杂的地区和清军较量,拉锯,但是到了地势宽广的北方,其军队就会被机动性更高的蒙古、满洲骑兵拖垮。

康熙大帝

因此,吴三桂不敢轻易北攻湖北、挺进中原。同时,吴三桂也不能将湖南的大军撤走,一旦湖南空虚,湖北的大军就会蜂拥而进,攻溃吴军大后方。

为了抵御湖北的清军南下,吴军在三面环湖的岳阳修建防御工事,凭借天险据守。吴三桂自己镇守湖南,派遣两支部队对清军作战。一支由王屏藩率领,从四川方向北攻关中,目的是从西北迂回夺取中原。其东路从湖南攻江西,试图和耿精忠会师。

康熙最初也试图从湖南打开缺口,直接和吴三桂决战。但是九江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清军几次围攻都以失败告终。加上东南和西北的形势发生了变化,使得康熙不得不采取先灭两翼,再和吴三桂决战的方针。

因此,“三藩之乱”初期的奇怪现象就产生了。清军主力驻扎湖北,吴军主力驻扎湖南,双方只有一江之隔,但是就是不开战,双方处于一种对峙的状态。这对于吴三桂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因为吴三桂的主力部队都拖在了湖南,进退两难,逐渐成困兽之斗。而清军则可以先去剿灭西北和东南的叛乱,最后才和吴三桂决战。因此,吴三桂的失败似乎一开始就决定好了。

二,战争的转折点——平定西北和东南两翼

1674年,陕西提督王辅臣反叛,数十州县叛降。吴三桂见西北有变,立即派遣王屏藩向汉中挺进,准备攻取大西北。如果大西北落入了吴三桂之手,那么吴军就没有了后顾之忧,就可以从出潼关进攻中原。王辅臣之乱出现于西北,很可能威胁清朝的腹地,因此康熙开始重点对付王辅臣。

王辅臣

随后,康熙调集重兵进入西北,以西安作为基地,对王辅臣等发动了经过。当时的满洲八旗已经多年没有经过大规模的战斗,其战斗意志已经下滑了很多,诸位将军到达陕西后只能固守西安,不敢主动出击,这和清初的八旗军队有明显的区别。康熙大为不满,于是重用张勇、陈福、孙思克、王进宝等汉将。

1676年,清军一举攻破了秦州,收复了绥德、延安、兰州、定边等地,王辅臣只能退守平凉、固原。随后清军向对平凉发动进攻,然而清军主帅董额“但图自便,惮于攻战”,使得平凉屡攻不破。康熙转而让董额总辖陕西兵马。

1676年三月,图海集中兵力攻破了地势险要的虎山墩,然后在山上假设大炮攻击平凉。王辅臣见大势已去,开城投降。平凉之战是西北战场的关键一战,经过此战,清军彻底扭转了西北战局,也扭转了整个战争。随后,清军很快收复了陕西、甘肃和川北,不仅挫败了吴军从西北迂回进攻的企图,还打通了从西北攻入吴军大后方的通道,可以说吴三桂败局已定了。

西平定王辅臣之乱后的局势

在东南战场,福建耿精忠、广西孙延龄、浙江阿尔泰于1674年起兵响应吴军。广东的尚可喜坚守不降,但是广东各地的叛军蜂拥而起,尚可喜在1676年被包围在广州。情急之下,尚可喜的长子尚之信投降吴三桂。需要注意,尚之信反叛并非真意,他反叛只是权宜之计。广西的傅弘烈也假意举兵响应,暗中联系清朝,并招募军队准备反攻。

耿精忠反叛后兵分三路向江西、浙江进兵,一是想夺取江南财赋之地,二是寻求和吴军会师。康熙也看出了问题的所在,他加强了对江西和浙江的防御,使得耿精忠难以向北推进,也阻拦两军的会师。

耿精忠

很快,耿精忠节节失利,浙江收复。清军固守江西的同时,又西进湖南,对吴军发动进攻。吴三桂为了缓解湖南的压力,也派大军进攻江西。双方在江西吉安反复争夺,战争十分胶着。关键时刻,湖北的清军对湖南发动进攻,吴军被迫撤回。

1676年,西北大局已定,康熙大力进攻福建。当时,耿军烧毁了江西的营垒,撤回福建。康熙做出了判断,认为这是郑氏在福建沿海扩张,导致耿军后方不稳。于是康熙下令浙江、江西的清军同时向福建开进。这时候的耿军已经毫无抵抗力,清军长驱直入,福建守军一路投降。当年九月,耿精忠见大势已去,只得投降。

随后,清军又进攻广东,尚之信等随即投降。吴三桂见广东不保,让马宝、胡国柱带领吴军从湖南进入广东。吴军进入广东在韶关与清军对峙,喇布则带领另外另外一支清军攻克衡阳、永州,切断了吴军后路。最终,吴军在内外夹击下溃败,清军收复广东。

东西两翼被剪除

广东平定后,广西的孙延龄也在傅弘烈的劝说下投降清军。就此,开战三年,在吴三桂和清军隔江对峙的情况下,清军就平定了陕西、甘肃、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全国的反叛势力就只剩下了吴三桂了。

三,吴军如困兽之斗,最终走向灭亡

闽浙、两广、西北平定之后,吴三桂的大军就被清军三面包围,可谓大势已去。随后,清军开始对吴三桂发动了总攻。1677年,孙延龄派遣傅弘烈到江西和清军会师,吴三桂听说后,立即派遣吴世琮带兵进攻桂林,击杀了孙延龄。广西任命傅弘烈为广西巡抚,联合莽依图等进入广西和吴军作战。到1679年,吴军被迫撤出广西。

1678年,清军从江西攻入湖南,占据了湖南大片地区,和湖北的清军南北夹攻岳阳。这时候的吴军“征催严迫,怨声四起”,“疆宇日蹙,且军兴调发,财用耗竭,川、湖赋税不足供兵饷”。

吴三桂见大势已去,但是又又有不甘,于是在当年在衡阳称帝,赶紧体验一下当皇帝的感觉。随后,清军攻陷了永兴、郴州、桂东、兴宁、桂阳等地,衡阳处于被包围的状态。吴三桂认为永兴为衡州门户,就派遣马宝、胡国柱大军前去争夺。随后,吴军和清军在永兴激战。在永兴激战的时候,吴三桂突然去世,吴军拥立吴世璠为帝,继续抵抗。

吴三桂去世后不久,岳阳就因为被长期围困,粮食不足,最终选择了投降。随后清军势如破竹地推进。1679年,湖南基本平定,吴军撤退到云贵,做最后的殊死一搏,垂死挣扎。

同一年,西北诸将从陕西南下,向四川挺进。1680年正月,清军势如劈竹地进入四川,生擒吴之茂,王屏藩自杀,四川宣告平定。四川一定,清军就可以从这里出兵进攻云贵,扰乱吴军后方基地。

1680年的局势:吴军退守云贵高原

1680年,康熙命令四川、湖南、广西的清军向贵州挺进,到十一月,清军已经平定了贵州大部分地区,吴军退到北盘江以西的地区,破坏了桥梁,延缓了清军的追击。1681年正月,清军架浮桥渡过北盘江,和吴军大战,收复了贵州全境。

1681年春,清军对吴世璠步步紧逼,最终将吴世璠围困到了昆明。吴世璠立即调遣进攻四川的胡国柱、夏国相、马宝等回救。康熙得知消息后,下令拦截马宝等增援军队,使其无法进入云南。在清军的追杀下,胡国柱自杀,夏国相、马宝等投降。

1681年四月,四川的清军渡过金沙江,到达昆明城下。随后,清军中断了昆明的水运补给线,吴军走投无路。10月,吴世璠被迫出城迎战,被清军击溃,昆明陷落,吴世璠最终自杀。昆明一战,最终宣告三藩之乱的结束。

平定“三藩之乱”虽然使得已经恢复的经济的遭到了巨大的破坏,但是从根源上解决了主要的地方势力,加强了清朝对地方的控制,创造了内地一百多年的和平局面,为“康乾盛世”奠定了基础。同时,平定叛乱后,康熙得以腾出手来平定台湾,北击沙俄,亲征噶尔丹,驱准入藏,大大扩大了中国的疆域。

更多文章

  • 民国最坚贞异地恋:分开20年,妻子连续10年每月给丈夫寄去10美金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上海民国真实爱情故事,十对民国最著名情侣,民国爱情记录

    幼年父母双亡,寄人篱下的孤女14岁被卖到青楼当雏妓唐代大诗人杜牧曾写过“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的诗句,让扬州这个城市以灯红酒绿的青楼伎馆名扬天下,而潘玉良就是出生在扬州这个传统文化氛围非常浓厚的江南城市中。清光绪二十一年,也就是1895年,潘玉良出生在扬州的一个贫困的家庭里。潘玉良后来的丈

  • 乾隆皇帝一共有十个女儿,其中哪个女儿最被乾隆喜欢?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剩下的五位公主,和敬公主是乾隆帝发妻孝贤纯皇后富察氏所生,和嘉公主是纯惠皇贵妃苏氏所生,和静公主与和恪公主都是孝仪纯皇后魏氏所生,小女儿和孝公主则是惇妃汪氏所生。如果就宠爱程度来看,和敬公主与和孝公主最为得宠,倘若真的要进行比较,反而还是妃嫔所生的和孝公主更得乾隆帝的欢心。固伦和敬公主孝贤纯皇后富察

  • 清朝妃嫔手上戴的那根长长的物件叫什么,为何地位越高戴得越多?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清朝赏赐嫔妃物品,清朝皇后手指上戴什么东西,清朝妃子头上戴的旗头是什么做的

    既然说到了清朝妃嫔们的穿着打扮,那不知道细心的网友们有没有发现一件事,那就是那些有地位的皇妃手上,总是会戴着一根长长的,尖尖的物件,且份位越高,越受宠的皇妃,手上戴的这种物件就越多,而且越华贵;一般低份位的妃嫔以及宫女手上则没有这种东西。这到底是什么东西?原来这种尖尖的长长的物件叫做护甲套,顾名思义

  • 清朝统一内地的全过程:不到20年的时间削平群雄,以应对千年变局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清朝的衰亡全过程,清朝统一中原的时间,清朝统一南方过程

    一,定鼎燕京,以绥中国”先来说说背景。17世纪40年代,国际上和国内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1640年,英国爆发了革命,资本主义统治的时代已经到来。俄罗斯建立了罗曼诺夫王朝,开始不断向东方扩张。到1649年,俄罗斯人已经在鄂霍次克海沿岸建立了据点,并且开始进攻喀尔喀蒙古和黑龙江流域。在海上,荷兰、英

  • “三藩之乱”席卷了中国半壁江山,为何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三藩之乱始末,三藩之乱持续几年,三藩之乱怎么爆发的

    一,“三藩”横征暴敛,不得民心1673年,吴三桂在云南起兵,揭开了“三藩之乱”的序幕。这时候,距离清朝入关已经30年,距离南明灭亡已经10多年。天下稍定,百姓厌战。入关30年来,清朝皇帝励精图治,致力于经济恢复,整顿吏治,减免赋税,使得百姓逐渐接受了清朝。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起兵,就是逆天而行。康熙初期

  • 清朝最牛考生:百岁高龄中举,乾隆亲自为他祝贺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清朝最牛考生百岁高龄中举,清朝最牛的进士排名,最年轻的清朝状元

    清朝有个叫谢启祚的奇人,广东肇庆(今属肇庆市鼎湖区桂城水坑村)人,生于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卒于嘉庆二年(1797年),享年一百零四岁(一说一百二十岁)之所以称谢启祚为奇人,不仅仅因为他长寿,他还是史上最大年龄考中举人的考生。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已经九十八岁(一说九十四岁)高龄的谢

  • 林则徐虎门销烟,为何用海水浸泡而不用火烧,不怕造成污染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林则徐在虎门怎么销烟的,林则徐为什么去东莞虎门销烟,当年林则徐销烟是在东莞虎门镇吗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林则徐是清朝末年的民族英雄,一说到他我们就会想到虎门销烟事件,在《虎门销烟》中,就详细记载了这件事的全过程。英国在19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已经基本完

  • 光绪和溥仪中间,其实还有一位皇帝,在位仅3天,名字却听着耳熟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光绪皇帝是溥仪的谁,光绪和溥仪谁的权力大,光绪和溥仪是同一个人吗

    大明朝有朱高炽的皇后张皇后,她一生从朱棣还是燕王的时候就开始为大明朝的老朱家开始奉献。后来这样一位女子在经历了丈夫的离世,儿子也在三十几岁就英年早逝之后,为了大明的江山她一界弱女子只能再次成为自己孙子的主心骨,为大明朝至少又续命了几代人。这样的事情到了清朝发生的变得更加频繁。从皇太极入关,开始建立清

  • 从收复伊犁到新疆设省,风雨飘摇的清朝是如何实现熊口夺食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因而伊犁风坡降水量可达到600-800毫米,河谷地带也能够达到200-350毫米。这让伊犁成为了新疆最湿润的地区。而伊犁河的年径流量达到228亿立方米,和海河相当,是黄河的五分之二。这对于西北地区来说就是一个奇迹。同时,伊犁的以天山为屏障,以开口面向整个中亚,在西边又有哈萨克的戈壁滩和巴尔喀什湖为天

  • 李鸿章首次见全自动机枪,没问价而是问了个问题,不免有些心酸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鸿章对于马克沁机枪的认知,李鸿章为什么不采购马克沁机枪,李鸿章第一次见到加特林机枪

    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李鸿章是我国历史上非常有争议的一个人,但不管怎么说,他还是做出了不少功绩的。在清朝走向衰落时,李鸿章是最为心急的那一批人,他曾努力地试图改变过这一切,从西方引进来了很多工业化设施,算是帮助清朝走出了工业化的第一步。李鸿章那时认为,有了好武器才能改变清朝,为此他特地跑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