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成功的战争,失败的战略:明朝对建州女真的两次“犁庭”

成功的战争,失败的战略:明朝对建州女真的两次“犁庭”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85 更新时间:2024/1/13 10:42:27

一,明朝前期和女真族的关系

1368年,朱元璋打着“驱除胡虏,恢复中国”的旗号建立了明朝。然而,对于元朝如此广阔的疆域,朱元璋还是动心了。于是乎,他承认了元朝是中国的正统朝,匆匆下令给元朝修史。此外,他又向东北、青藏、河西、西南等派遣使者,试图让这些地区的部族臣服,以此来全盘接受元朝的遗产。

明朝前期版图

这些地区的土司、酋长、首领见蒙古人被明朝打得落花流水,于是摄于明朝威力,纷纷宣布臣服,并接受了明朝的封官。1371年,辽阳行省长官刘益投降,明朝在此设置了辽东都司,开始经营东北。随后,明军又在东北大破北元20万大军,于是努尔哈赤的六世祖猛哥帖木儿也投降了明朝,朱元璋于是册封其部为建州卫。

到了永乐帝时期,进一步在女真各部招降,使得东北基本纳入到了明朝的版图。为此,永乐帝在黑龙江入海口设置了奴儿干都司。当然这个都司的存在时间非常短暂,驻扎的军队也很少。1434年,奴儿干都司被放弃,标志着明朝放弃了女真地区。虽然当时明朝依然在东北册封了百余卫,但都是对女真酋长的名义册封,实际上并未驻扎一兵一卒。

奴儿干都司地图(永乐时期,朵颜三部已经归顺蒙古)

奴儿干都司撤销后,女真族和明朝的关系从军事隶属关系演变为了朝贡关系。所谓朝贡,就是周边的国家、部族将自己的土特产“进贡”给朝廷,而朝廷则进行丰厚的赏赐。朝贡贸易是明朝对周边国家、民族推行的吸引政策,希望“万国来朝”,展现国威。女真族通过对明朝进行朝贡贸易,获得了大量的物资,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然而,永乐帝之后,明朝的国库就日渐枯竭,无法支撑起规模庞大的朝贡贸易了。于是乎,郑和下西洋停止了,周边国家和部落的“朝贡”次数、规模也遭到了严重的限制。在这种情况下,周边民族会争夺朝贡的特权,也会对明朝边境发动侵扰以弥补朝贡受限的损失。明英宗时期的“土木堡之变”就是明朝限制瓦剌的朝贡规模而引发的。

同样,这些情况也发生在女真族部落之中。于是,女真内部开始混乱起来,明朝的东北边疆开始变得不稳定。从深层次来说,女真族和明朝的冲突,客观上反映了明朝对东北经营的失败。明朝只对女真族进行名义上的册封,用朝贡作为纽带联系双方,无法对黑龙江地区进行了实际上的管理,也就是无法真正实现东北的安定。

二,建州三卫的出现

建州女真,原本居住在牡丹江流域,在元朝时期分为斡朵里部、胡里改部和桃温三大部落,总称为三万户。1384年,建州三部臣服于明朝,朱元璋有意在此设置三万卫。然而,由于北元在东北的势力还比较强盛,明朝的三万卫并未得到建立。1387年,明朝击败了纳哈出,终于将北元势力赶出了东北。当年,明朝设置了三万卫。

元朝建州女真分布

然而,由于黑龙江流域鞭长莫及,明朝军队难以深入。第二年,三万卫被迫撤回辽东。三万卫回撤的主要原因是黑龙江的野人女真进攻明军,明朝粮饷困难,不得不撤退。因为野人女真的进攻,建州女真也被迫南迁到了图们江流域。建州女真南迁,有利于和明朝进行了密切的交流,加速其经济发展和文化进步。

1403年,胡里改部酋长阿哈出臣服明朝,明朝册封其部为建州卫,授予阿哈出建州卫军民指挥使一职。1404年,斡朵里部酋长猛哥帖木儿被册封为建州卫都指挥使。1411年,猛哥帖木儿东迁,明朝就将斡朵里部册封为“建州左卫”。

建州女真的迁徙

斡朵里部之所以东迁,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蒙古的侵犯。猛哥帖木儿还曾经跟随永乐大帝北伐蒙古。猛哥帖木儿得到了明朝的支持,其势力不断壮大。1423年,辽东女真千户杨木答兀叛乱,猛哥帖木儿带领部队去平叛,结果遭到了袭击,猛哥帖木儿战死,斡朵里部也打得残破不堪。此事件被称为“阿木河之变”。

此后,斡朵里部被迫迁徙到苏子河,进一步依赖于明朝。1440年,胡里改不也在李满柱的带领下迁徙到了苏子河赫图阿拉(今辽宁抚顺新宾一带)。猛哥帖木儿去世后,其弟凡察和其子董山争夺部落酋长,于是明朝就将增设建州右卫。于是,就出现了建州三卫的设置。三卫之间的关系紧密,相互通婚,逐渐形成了部落联盟。

辽东都司和建州三卫的位置

当时,正是明英宗时期,朝廷非常腐败,边疆将领也是如此。1464年,明朝限制了女真族的朝贡规模,将建州女真的朝贡人数限制在百人以内,而海西女真则不允许超过五十人。明朝的边疆士兵则在辽东严格审查进贡的人数。明朝的朝贡缩减了,使得这些女真部落感到不满。另外,边疆的士兵也会趁机搜刮,这就引起了民族矛盾。于是,辽东的危机逐渐出现了。

三,两次“犁庭扫穴”

明朝的朝贡政策缩减后,建州部落大为不满。于是,董山就纠集了建州女真,以及部分海西女真部落,大约1.5万人,开始对辽东地区发动了侵犯。他们到了辽东就疯狂抢劫,包括人和牲畜。明朝派遣使者来质问,他们则立马表示臣服,也就是“阳为效顺,阴为抄掠”。

女真人

从1449年到1467年的10多年间,辽东几乎没有安宁之日,搞得辽东经济残破,人心惶惶。1467年,成化帝派遣使者去给董山带去了圣旨,对董山进行了最后的警告。董山故技重施,表示服罪,并且亲自前往北京认错。但是要求得到更多赏赐,被明朝拒绝。于是,董山大怒,扬言要回去带领女真进攻明朝。

如果董山真回到女真,那必定会成为明朝的心腹大患,就如同辽国天祚帝放回完颜阿骨打一个道理。女真族生活在白山黑水的山寨之中,擅长流动作战、游击战,明朝军队对其是无可奈何,长期都是采取保守的防御政策。

赫图阿拉

当时的礼部主事高冈对成化帝建议,将董山扣留。于是,成化帝听从其建议,命令广宁总兵赵辅扣留了董山等216人。此事一发生,董山大怒,抽出小刀刺伤士兵逃走,而馆内的100女真人听闻后也纷纷拿刀杀出,被明军拦截,当场被捕。此事发生后,总兵李辅、李秉二人认为战争已经不可避免,于是上奏,请求征讨。

1467年九月,成化帝发布了命令,要求辽东大军讨伐建州女真,并且警告海西女真不要和建州女真结盟。随后,李辅、李秉带领2.6万人,兵分五路向建州女真挺进,而朝鲜方面也派遣了1万人来助战。九月二十日,朝鲜军队攻破胡里改部,其酋长李满柱战死或被俘虏。随后,明朝大军也杀入建州,斩杀638人,俘虏510人,夺回被劫掠的百姓1165名。不久,董山被处决。

然而,建州女真遭到惨败后并未停止战争,而是继续对辽东发动侵扰。为了防止建州复仇,明朝大力修缮辽东边墙,新修了从开原到丹东的东段边墙,其目的正是为了防御建州女真。然而,辽东边墙是无法阻止建州女真侵扰的,1472年,建州女真竟然有2000多人来侵犯辽东,杀害了修建辽东边墙的160位士兵。

在这样的情况下,明朝于1479年再次联合朝鲜,发动了第二次围剿建州的战争。此战,明朝军队斩杀695人,俘虏486人,攻破450个寨子,获得牛马上千,盔甲无数。要知道,建州女真最初人口不过几千人,到成化年间也不过12000人,是三大女真集团中力量最小的一部。可以说,损失相当惨重。

那么明朝为何不能真正实现“灭其种类”呢?实际上,从战争进程来看,明朝并未真正推行屠杀政策。如果推行屠杀,那么建州女真部落成员可以北迁到黑龙江,明朝军队也就难以到达。此外,推行屠杀,必定会引起海西女真的反感,可能会加速女真部落的统一。这是有前车之鉴的,当年金国对蒙古推行“减丁”政策,反而让蒙古崛起了。明朝最好的处理方式还是斩杀首恶。尽量不要滥杀无辜,然而,战争是残酷的,无辜者也难以幸免。

经过两次“犁庭扫穴”,建州女真部遭到了巨大的灾难。此后,建州女真不得不停止了和明朝的战争。董山、李满柱的子孙们选择了忍辱负重、卧薪尝胆,他们再次接受了明朝的册封,和明朝进行贸易,并且大力进口耕牛、农具,发展农业生产。与此同时,明朝也放松了朝贡限制,使得建州女真的朝贡规模每年达到了900人,到成化后期又增加了1200人以上。建州女真对明朝的朝贡一直坚持到了1523年。

综上所述,成化年间的两次“犁庭扫穴”,其起因是建州女真对辽东的侵扰,其错误在于建州部。经过两次战争后,建州女真和明朝得到了60年的和平,辽东相对安定,是有利于双方经济发展的。然而,两次战争对建州打击过重,在建州心中埋下了仇恨的种子。虽然明朝即使调整朝贡政策,但是也无法消除这种仇恨了。60年之后,明朝日渐衰落,还能够应付女真的蜂拥而起吗?

更多文章

  • 在金国宋徽宗生了14个孩子,是不是证明宋徽宗在金国待遇不错?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认为宋徽宗是被金国人抓去当奴隶的,过得猪狗不如的,那其实都是对中原王朝的传统不甚了解的误解。宋徽宗的确是成为了女真人的阶下囚,但是出于颜面和宋金外交,又或者说草原和中原的关系,金人不仅不能虐待宋徽宗。还要给他“加官晋爵”,在面子工程上,得做得好好看看。落难后的宋徽宗跟“卧薪尝胆”,给夫差养马的勾践不

  • 从地图看明朝版图变迁:初期达到顶峰,后期200年局限于长城之内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明朝巅峰时期的版图,明朝历史地图及资料,明朝现实中的版图有多大

    第一张是明朝初期的地图,也就是朱元璋时期的。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明朝。到1382年,明朝基本统一了内地。随后,朱元璋为了继承元朝的版图,派遣军队北伐,派遣使者到青藏高原、东北等地区招抚。当时,西北、东北许多部落宣布臣服于明朝,接受了明朝的册封。青藏地区的政教首领也来到了南京,表示愿意臣服于明朝。

  • 明粉眼中明朝的骨气到底是什么?看看明朝士大夫的表现吧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明朝最有骨气的一群人的一句话,明朝的骨气有多可怕,明朝士大夫们的嘴脸

    这个骨气到底是什么呢?小编认为,这个骨气应该是程朱理学提倡的“节气”,孟子将它叫做“浩然之气”,也就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宋朝是受到“气节”影响最深刻的朝代。。刘麟瑞、赵景良等集录的《忠义集》的序中说:“宋有天下三百余年以仁厚立国,以诗书造士,以节义励士大夫,故其士民观感兴起,皆

  • 朱元璋出上联“老子天下第一”,一才子对出下联,为何会被杀呢?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朱元璋出对联老子天下第一,朱元璋对对联碰到哪个才子,朱元璋经典上联

    这件事情的说法是这样的:虽然朱元璋出身贫贱,但他的队伍里有了李善长后,朱元璋开始每天“补习”,偶又有刘伯温在旁边教导、开导,朱元璋进步得很快,闲暇之时,又喜欢“吟诗作对”,这也算得上是励志皇帝的模版了。在真实的历史中,朱元璋的确喜欢在一些地方留下自己的“墨宝”,又喜欢和刘基等人对诗、对联,所以朱元璋

  • 李自成、曾国藩、石达开的宝藏传说都在湖南,难道真有什么奥秘?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自成和石达开,张家界挖出李自成宝藏,石达开宝藏口诀大全

    不论是《基督山伯爵》还是《连城诀》,古今中外与宝藏有关的小说深得广大读者喜爱。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我国传说中的宝藏。根据史料记载,李自成被赶出北京之时,运走了从京城掳掠而来的大量金银珠宝。随着大顺军落败,这笔财宝的去向也成了未解之谜。根据民间传闻,李自成宝藏有可能埋藏在以下两个地点:一是宜章县莽山。李

  • 一个王朝能荒唐到什么程度?明朝中后期的选官制度,简直让人咋舌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且来瞧瞧明朝中后期,即可从方方面面看出端倪。单拿官吏的选拔制度来说,就有许多值得一提的地方。万历年间,有个吏部尚书叫孙丕扬。我们知道,吏部尚书在六部长官中的地位相当高,因为他所负责的工作关系到整个官僚场。从现在的眼光来看,吏部就相当于组织部、人事部、编办的集合体。这位身居高位的孙丕扬,开创了一个前无

  • 北宋的商业税收是明朝的60倍,这个奇迹是如何实现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北宋税收,北宋的地方税制,宋朝税收有多厉害

    一,北宋的商品经济空前繁荣一般而言,商业税收的总量和社会的商品经济繁荣程度呈正相关。北宋是中国古代商品经济最发达的时代,其商业税收高也是正常的现象。我们现在距离宋代很远,无法设身处地感受宋代商品经济的繁荣程度,但是我们可以从古人留下的数据和文献记载宋代的商业情况。一个重要的信息就是城市人口。城市中的

  • 如果岳飞去剿宋江,岳家军会有胜算吗?鲜花为你解析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如果岳飞去剿宋江有胜算吗,如果岳飞去剿宋江会怎么样,宋江与岳飞关系

    从真实的历史上看,宋江起义只是一次规模不大的农民起义,因为无法应对大军围剿,宋江没有固定的根据地,只能流动作战。最后在海州被知州张叔夜击败。一个知州能够调动的病兵力也就几千人,而且不是主力部队,战斗力有限,这说明宋江起义的人数也不会很多,战斗力也差。而北宋的主力部队面对金军几乎无还手之力就被迅速击溃

  • 明清财政收入和支出对比:明朝养藩王到底花了多少钱?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明朝早期财政,明朝后期财政去了哪里,明朝和清朝的财政收入

    一,明清财政收入对比明朝的财政收入,前期主要征收粮食,后期折算为了银两。根据《明太祖实录》的数据,1385年全国的税粮一共2089万石,1393年为3297万石,此后明朝前期都维持在3000万石左右。但明朝中期,由于土地兼并严重,军屯制瓦解,全国征税的土地面积大幅度下滑了。明初登记的土地为8.5亿亩

  • 袁崇焕是不是民族英雄,为什么会有很多的袁崇焕负面评价呢?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对袁崇焕的评价,袁崇焕犯了哪些错误,关于袁崇焕为啥争议这么大

    但也同样需要肯定的是,在袁崇焕执掌辽东时期,由于他的昏招频频也直接或间接地酿成了一系列的惨剧。他最终被送上刑场,接受了残酷的3543刀的凌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他自己把自己送上了绝路!从公元1622年开始,袁崇焕的老上司孙承宗主持修缮了著名的关宁锦防线,但在这条防线的修建和布置的过程中,却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