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早年的时候,13岁的上官婉儿就因为祖父获罪被发配到了内廷,成为最低阶的婢女,由于从小被母亲培养,那时候上官婉儿成为了有名气的才女,后来在一次意外当中,上官婉儿被当时的武则天赏识,在14岁的时候,上官婉儿破例免除了自己的罪女身份,成为了武则天身边的红人。
后来上官婉儿因为忤逆之意犯了死刑,但当时的武则天十分凄惨,予以特赦,后来在神龙政变当中武则天退位,唐中宗上位,对上官婉儿十分信任,后来上官婉儿负责起草诏令,并且被封为昭容,颇得中宗的信任,但好景不长,后来李隆基发动政变,上官婉儿被认为是韦皇后的心腹,被当场虐杀。
死后的上官婉儿墓穴成了一个谜,直到2013年,咸阳挖出了上官婉儿的墓,发现她的墓里面没有任何的陪葬品,连棺木都没有,唯一有的就是墓旁边有一个982字的墓志铭,上面对上官婉儿的一生作出介绍,有专家当时看到这个墓志铭的时候非常诧异,上面6个字足以颠覆历史,这6个字就是年十三为才人。
才人在唐代是皇帝妃嫔的等级,当时武则天进宫的时候就被封为才人,那么墓志铭上为什么说上官婉儿是才人呢?按照当时她的年纪可以推断出,在唐高宗时,她就被封为才人,根据史书上记载,上官婉儿曾经是唐中宗的昭容,这样的话,上官婉儿就跟武则天十分相像,都服侍过两朝君王,但这样的话13岁成为罪女的上官婉儿与历史不符,后来有学者经过研究发现,上官婉儿在14岁的时候确实被武则天发现,结合众多的材料原来墓志铭年十三为才人是假的。
那么当时为什么要做一份假的墓志铭呢?对于这个问题,不少历史学家分析,可能是由于当时上官婉儿是一位才女,后来她又成为了一代女宰相,而罪女身份会成为她人生当中的一大污点,于是武则天就为她虚构了这样一个身份,像武则天一样,以才人的身份进入到朝堂上,而上官婉儿在唐朝时贡献了不少自己的想法,对唐朝的历史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虽然在之后祸乱朝政,但是两者还是要分开看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