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镖师三种暗器:飞镖、飞蝗石、紧背花装弩,都跟想象的不一样

清朝镖师三种暗器:飞镖、飞蝗石、紧背花装弩,都跟想象的不一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964 更新时间:2024/1/20 22:34:47

这个人情关,在镖师身上是反映最明显的。镖师简言之,就是帮助宦官、富豪人家押送重要物资的职业,这个重要物资更多时候是钱财,镖师的任务就是把这些钱财安全送达,期间不免要深入盗贼横行的绿林世界。

回想下已有的武侠小说里,有武功非厉害的镖师吗?没有!金庸《笑傲江湖》里的福威镖局,能够做大,依靠的绝对不是武艺,而是打通关系的本事。

人情是里子,很重要,但是仅有里子不行,还得有面子真把式,才能行走江湖。镖师自然不可能没有一丁点本事的,这一行有大家心照不宣的本领——暗器。清代镖师走镖的时候,就喜欢用暗器。

镖师标配——暗器

回想武侠小说里,一提到暗器,很多人是不齿的,视之为阴招,和下毒无异,只有下三流,没有真本事的人才会用。而到了真正高手对决的时候,暗器再怎么厉害,都是没用的。

但武侠小说终归是人理想的江湖世界,里面是有道德法则的,更为实用的暗器,趁人不备,不算光明正大,自然摆不上台面。不过理想终归是理想,现实世界里,暗器是更为实际的存在,特别是用在镖师身上。

如果镖师走镖的时候,总是把家伙事亮出来,而且是锃光瓦亮的那种。其行为,无异于跟各个地界的人宣战,好像在说“来呀,谁怕谁,动我一下试试”,大家可以脑补一下这个画面。

所谓夹着尾巴做人,到了别人的地界,要还这么嚣张,那肯定是要吃苦头的,就不适合干镖局这档买卖,所以镖师们一般都把兵器藏在暗处,为此配备了诸多暗器,主要是为了防止不备,以及少数人的挑衅。

因为即使再怎么疏通关系,难免也有发生意外的时候,毕竟镖局再怎么会来事,也不可能把所有人都笼络了,这时候,暗器就派上用场了,可以近距离防身和避险,那么清代镖师们用的是什么暗器呢?

飞镖和飞蝗石

其实最原始的暗器,当属标枪。原始人类为了捕捉野兽,就会将竹木顶部削尖,在外捕捉野兽的时候,远远投掷出去,往往会收获到意想不到的结果。这就是暗器的雏形。

之后就有了弓箭这种长距离的杀伤性武器,堪称兵器时代机动性最强的代表。不过严格来说,弓箭和标枪虽有暗器之实,却并没有暗器之名,因为它们都是光明正大使用的。

弓箭是战场上的常规武器,不会掩饰的,但是暗器就不一样了,需要不时之需时使用,不能作为常规武器,一般就是偷袭或者防身时使用,不可能大规模用于战场上。

大家最熟悉的暗器当属飞镖。因为影视剧的缘故,很多人想象中的飞镖当属于那种菱形尖状的利器,遇敌的时候,不会率先使用,只有被逼急的时候,才会掏出使用,而且飞镖看着十分轻盈,女子也能发出。

但是真实的飞镖却和想象中的大相径庭。清末第一镖师臣曾经说过“飞镖这种利器,未见得人人都能使用。”道出了飞镖的真实使用情况,可不是人人都擅长的。

他为什么这么说呢,那是因为飞镖非常重,飞镖又叫做斤镖,简单来说,就是一个飞镖重达一斤。这是个什么概念呢,一斤就相当于半个板砖了,要把半个板砖出其不意扔出去,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所以镖师走镖的时候,很多人不选择飞镖,那玩意太沉,带多了,身上累不说,打的时候也费劲。所以相比飞镖,飞蝗石更受欢迎,因为飞蝗石最重要的优点就是它没那么重。

在周纬的《中国古兵器史稿》中,对于飞蝗石是这么说的,“此为暗器中最便利节省者,青石为上,麻石次之,黄石最下。”说明了飞蝗石是非常适合很多人使用的。

飞蝗石可不是普通的石子,就像大家以为的梁山好汉没羽箭张清投掷的那样,圆滚滚的,就像鹅卵石那样。要真是那样的话,投掷的人非得力气特别大才行。

所以真实的飞蝗石形状肯定不是圆的,相反是尖的,还是六边形,突出的地方跟锥子一样,形同蝗虫,这才有杀伤力。最重要的是轻轻一掷,这个暗器就可以飞得很远。

但是飞蝗石也不是用来杀敌的,因为小小暗器,不可能把对方给杀死。飞蝗石主要是用来伤人的,可以朝着敌方眼睛投过去,这样威胁就小很多了,可以顺利走镖。

紧背花装弩

相信这个暗器大家连听都没听过,因为连名字都这么拗口。不过弩肯定是熟悉的,诸葛连弩是一个玩过三国杀,了解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就是发射连珠箭的武器。

于是很多人自然而然就以为紧背花装弩也是长那模样,这就犯了先入为主的错误,真实的紧背花装弩听名字虽然很高大上,仿佛像武侠小说中人人争夺的神器。

其实不然,花装弩在古代是颇为常见的,是代军队制式装备,它可不像诸葛连弩那么大,形式特别小巧,那样才能藏起来。最重要的是这个暗器是藏在背上的,主要为了出其不意使用。

那么怎么使用呢,人只要往前一躬,箭弩就会从后背发出,让人完全意想不到,而且箭弩可直达敌人的要害,所以这个暗器有杀敌的效果,军队使用就是这个原因。

不过紧背花装弩也有弱点,就是不适合长距离使用,这是它和弓箭最不一样的地方,只能短距离使用,因为它体制太小,后坐力不大,自然发射不到更远地方。

镖师用紧背花弓弩,主要是为了应对强敌,往往到了绝境,没法搞定眼前情况的时候,就发出这个致命一击。

当然总体来说,行走江湖,暗器是辅助性的,主要起到威慑他人的目的,兼之防身,更大的本事在于怎么不战而屈人之兵,用人情行天下永久之道。

更多文章

  • 古代皇宫戒备森严,然而嘉庆年间,却接连发生了三起百姓闯宫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第一次:厨子刺杀皇帝,竟是为了青史留名 嘉庆八年(1803年)闰二月二十日,嘉庆帝自外返回皇宫,然而当浩浩荡荡的队伍簇拥着嘉庆帝,自神武门进入贞顺门时,突然从一旁的人群中冲出一个中年男子,手握尖刀便扑向了嘉庆皇帝。面对突然出现的刺客,神武门的侍卫们竟然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没人冲上前去护驾,只有六位

  • 为什么乾隆这么多情,却专宠令妃一生?只因为她这点别人不能比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乾隆真的爱令妃吗,乾隆到底多喜欢令妃,真实历史上乾隆真的爱令妃吗

    大家在看电视剧或者书籍的时候能够知道,魏璎珞也就是令妃,她不过是一个宫女出身,后来因为做到了皇上的宠爱,所以她从宫女变成了妃子,从此她的人生就像是开挂一样,宫女变成妃子后来又变成了贵妃。在她受宠的十年期间,共为乾隆生下了6个孩子,这让没有母族撑腰的她在后宫站稳了脚跟。甚至,乾隆为了表达对她的爱,还将

  • 清朝官员亲历美国选举,感叹:言过其实,选出来的总统却都是流氓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晚清时的美国总统,美国历史上有不承认败选的总统吗,清朝官员评价美国竞选

    清朝时,世界列国仍流行王朝政治。以欧洲列强为例,英、德、俄、奥、意等国,仍以世袭制的君王为最高领袖。而在其中,美国却是个异类。因为自美国独立以来,便采用共和之制。政府最高首脑——总统,是由国民用选举的形式选出来的。对于习惯于世袭政治的中国人来说,美国的选举制无异于《山海经》中的海外奇闻。对此,清朝学

  • 雍正王朝:李卫被胤禛派去监视年羹尧,年羹尧究竟知不道?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雍正王朝中年羹尧对李卫怎么样,李卫胤禛,雍正王朝李卫给年羹尧传旨

    张廷玉说:年羹尧在杭州城穿着黄马褂,四处招摇,一日不杀,便有辱皇上的圣名。雍正不为所动。李卫说:帝出三江口,嘉湖作战场,说的就是年羹尧。邬先生早就说过,年羹尧迟早要闯出天大的祸来。年羹尧要是做了对不起皇上的事儿,我第一个不答应。招招要了年羹尧的命,雍正遂决定,由李卫亲自前往,执行对年羹尧的死刑。为什

  • 杨明运:从光绪23年活到2014年,无儿无女,被侄子赡养晚年很幸福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清朝老人杨明运,杨明运家谱,杨明运传奇一生

    古代人追求永生永世、死后有知,在医疗落后的年代,古人的寿命大多是年过半百,也难怪他们对生死如此忌惮。无论哪种方式,都能看出众生对生老病死的无奈、对世间万物的留恋。在很多人的认知中,大家理所应当的认为长寿是有钱人的专权,只有足够的物质保障才能有条件去延续自己的生命,像澳门的赌王便是如此,生命垂危之际硬

  • 年羹尧被处死后,雍正是如何处置她漂亮老婆的?已见怪不怪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清朝的厉害人物有不少,有不用出门就能知道天下运势的能人,也有从一个一分钱都没有的农民慢慢挣下一屋子元宝的大贾,更有从一个拿着刀枪的小兵慢慢成为一个学着皇帝翻牌子找老婆的将军,年羹尧就是这么一个人年羹尧的父亲不是贝勒,他的爷爷也不是什么王爷,年羹尧的母亲更不是皇帝的姐姐妹妹或者总督学士之类大官的女儿。

  • 朱元璋诛杀开国功臣的理由有多奇葩?听着都觉得可笑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朱元璋真的诛杀功臣了吗,朱元璋有没有诛杀功臣,朱元璋是以什么理由滥杀功臣的

    那么,刘邦是先逼功臣谋反,再以讨伐名义将其除掉,朱元璋杀功臣又是靠什么方法,为什么很多人都说他的方法奇葩呢?提到朱元璋杀功臣的"奇葩"方式,恐怕很多人最先想到的都会是被誉为"开国第一功臣"的名将徐达。作为朱元璋最倚重的将领之一,徐达有勇有谋、战功赫赫,而又不贪名利、为人谨慎,可以说是深得上意。在正史

  • 明朝开国第一武将,因为一碗剩菜被朱元璋要了性命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朱元璋杀了哪些武将,明朝哪位大将替朱元璋挡箭,朱元璋要贵妃吃剩菜

    真所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在朱元璋的大肆杀戮中,昔日那些劳苦功高的大臣们,如蓝玉、徐达、李善长、刘基、冯胜等无一幸免。朱元璋往往以所谓的谋反罪处死这些功臣。然而,有一个功臣被朱元璋处死却跟谋反毫无关系,且朱元璋自己都找不到任何理由,最终竟以“不吃完桌上的饭菜”将其定罪,此人就是傅友德

  • 明朝最严厉惩贪案:老爹贪污,子孙世代还债,男的充军,女的为奴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明朝最轰动的治贪大案,明朝最大的反腐案例,明朝贪腐惩处措施

    赵文华任刑部主事时,因职务之便可预先查看官员弹劾严嵩的奏折,便向严嵩告密,使其设法脱罪并迫害弹劾官员。为博取嘉靖的宠信,赵文华私自向他进献“百花仙酒”,谎称严嵩年近八旬还身体健硕、精神抖擞就是因为天天服用此酒。嘉靖生性多疑,不敢随便服用,便召严嵩询问,结果得知赵文华是胡说八道。嘉靖打算追究赵文华欺君

  • 宰相被废除,皇帝权力高度集中,明朝政治格局的改变与进步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明朝废除宰相的弊端,明朝废除的是宰相还是丞相制度,明朝废除宰相制度的影响是什么

    明太祖朱元璋的单人画像废宰相、设内阁,明朝政治体制的巨变明朝初建,彼时明太祖朱元璋尚且没有废宰相之心,仍然沿袭了元朝旧制,设中书省及丞相。宰相、丞相是各朝代不同的称呼,实际所指官职并无差别。明朝初期的丞相的权力范围依旧广泛,身为中书省的最高行政长官,可统辖百官,皇帝的诏令也需经过丞相及中书省下达。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