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在古代封建社会,皇帝的权利就是至高无上的,任何人不得违背。因此,如果遇上一个开明的君主还好,如果遇上一位昏君的话,分分钟小命不保啊!而乾隆皇帝正是介于这两者之间的,早年的时候,励精图治,抵御强敌,让创下了“康乾盛世”的时代。但是到了晚年,好大喜功,敏感多疑,不少的大臣都因此受到了致命打击。
乾隆晚年,文字狱盛行,总共有130多起,而整个清朝的文字狱也就180多起。乾隆这比自己老爹都牛了,创造了中国古代的文字狱记录。而一百三十多起文字狱中,以乾隆四十六年的尹嘉铨案最为著名。尹嘉铨出生于宦官世家,自个父亲是雍正时期的重臣,而尹嘉铨在长大之后,也继承了父亲的位置。与乾隆元年正式出仕,上任刑部主事。
之后还依次上任了煽动济东道、甘肃布政使、大理寺正卿等重要官职,最后因为学问不错,让乾隆给看上眼了,任命他为皇室子弟专用学校的稽查和主管。最后尹嘉铨还编了一本《小学大全》,成为了当时风靡一时的启蒙教材。尹嘉铨一生都在为朝堂做出了贡献,到了晚年的时候,也是退休颐养天年了。但是,架不住这货喜欢作死,差点让自己把命给丢了。
来潮,想要巡视天下,刚巧路过尹嘉铨养老的地方保定。按照当时的相关规定,尹嘉铨作为乡绅名流,是需要去面圣的。本来这件事就是让乾隆觉得有面子就行,但是尹嘉铨偏偏要将乾隆的面子给拉下来,还要放在地上踩两脚才肯罢休。直接给乾隆递了一道折子,希望乾隆给他老爹追封个谥号,顺带将牌位请入孔庙。
表面上看起来,这样的折子没啥,也只是不满皇帝给他们的地位,希望提高提高。但事实上,尹嘉铨的这两个请求,对于文臣来说,都是最高成就,而他要一个还不满足,想要两个都有。这下可把乾隆给惹怒了,直接训斥了一顿。按理说,这么过分的要求,皇帝没有降罪就该消停了吧,但是这尹嘉铨来了个倚老卖老,又给乾隆递了一份一模一样的折子。
这下好了,乾隆发怒,直接祭出了“文字狱”这个大杀器,将尹嘉铨打入大牢。可怜尹嘉铨七十岁高龄,本能安享晚年,结果自己硬是要作死,导致了晚节不保。不过根据史料记载,尹嘉铨最后被乾隆赦免了。在尹嘉铨将要被赐死的前一晚,乾隆派遣一位大臣携带酒菜给尹嘉铨,并命令他看一下尹嘉铨在听到甚至之后的反应,在回来告诉他。
结果,令乾隆想不到的是,尹嘉铨在听到圣旨时候,根本就没有什么过激的反应,反而是淡定的坐在牢房里喝酒吃肉。而大臣看到之后,也是回禀了乾隆:尹嘉铨从容入席,饮酒三杯,食肉两片。而乾隆听了之后,就召见了尹嘉铨,并且赦免了他的死罪,让尹嘉铨回了老家。不过对于乾隆为何反悔这件事情,后人却并不知情。70岁老臣被赐死,临死前吃了2片肉喝了3杯酒,乾隆知道后:赦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