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一囚犯,死前留下一首诗,朱元璋听到后大怒,立马处死了狱卒

明朝一囚犯,死前留下一首诗,朱元璋听到后大怒,立马处死了狱卒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282 更新时间:2024/1/16 13:11:27

我国古代出现了四百多位皇帝,这虽然都贵为九五之尊,但是却褒贬不一,本质上相差非常大,性格也是截然不同,得来皇位的渠道也是五花八门,其中出身最低而且知名度最高的明君当属朱元璋,也由于他性格十分多疑,昔日替他挡箭救他一命的大将陈德,后代都被他杀尽。像蓝玉等打天下的大将也是难逃一死。

朱元璋出身起点很低,曾经是个放牛娃,家里穷的已经到了极点,再加上当时正逢元朝末年,残暴的社会加上官员昏庸极致,必然引发历朝历代末年的共同现象“农民起义政权割据”,由于天灾人祸逼得老百姓吃不起饭,不反也得死,反了还有一线生机,朱元璋家也是死走逃亡,父母虽死,但是朱元璋和他哥还活着,就这样一路奔波的他,辗转做了和尚,可是这场危机是全国化的,和尚自然也不例外,也是吃不上饭的,因为百姓也没钱给他们香油钱,当然这也注定朱元璋当不了一世和尚,结果把他逼上了参加农民起义军的这条路。

来到起义军的朱元璋反倒是如鱼得水,也正因为天下大乱,让本应该一辈子做个农民的朱元璋有了命运的转机,也因为他在寺院读过几天佛经,又作战英勇,很快就得到了郭子兴赏识,并且成为了郭子兴的亲兵队长,甚至把自己养女都嫁给朱元璋了,从此朱元璋成为了义军的重要人物,有大事商议,郭子兴都会叫上朱元璋。从这时候起朱重八正式改名叫朱元璋,并且招募士兵,当初老家那些乡亲们都被他拉拢过来了,其中比如徐达、周德兴、陈德等人,也都是朱元璋在这期间招募为自己部下的,后来郭子兴因病去世,朱元璋成为了接替义军首领的人,期间拜刘伯温为军师,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陆续败陈友谅、灭张士诚、歼方国珍,并且把元朝赶出中原,从此朱元璋彻底入主中原,统一天下。

朱元璋能建立明朝,那是绝对离不开手下这些良将的帮助的,只可惜这些大将跟历朝历代多数有功开国名将结局差不多,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刚刚建立的明朝,随着洪武四大案的结束,当初的开国元勋诛杀殆尽,期间波及几万人的生命,从这时候起,朱元璋在后世也有了弑杀功臣的名声,当然这一切性格的改变离不开他幼年穷苦生活,作为一个穷人,他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权力,可是他又不懂得帝王的用人之术,来驾驭这些功臣。当然一个巴掌拍不响,也不能否认那些开国元勋,确实有不少仗着自己的战功赫赫,从而恃宠而骄,这也给了朱元璋杀他们的理由。

当然蓝玉就是其中的一个,蓝玉半身是常遇春部下,屡立战功,特别是抗击北元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是后期太子朱标去世,朱元璋便有意让朱标的儿子朱允炆将来继承帝位,可是朱允炆过于稚嫩,朱元璋觉得到时候朱允炆驾驭不了蓝玉,最后朱元璋把之前蓝玉的罪名全部罗列出来,然后除掉了他,当然斩草除根是朱元璋一贯的作风,跟蓝玉有瓜葛的人也得死,就比如孙蕡,孙蕡就因为给蓝玉题过画,就被判处死刑。

就这样孙蕡就冤死了,孙蕡本是一代才子,号称明朝小杜甫,死刑之前孙蕡很憋屈,这事别说是孙蕡了,换到谁身上也受不了这冤枉,于是在这种背景下他写下了一首诗,“鼍鼓三声急,西山日又斜。黄泉无客舍,今夜宿谁家。”由于诗句荡气回肠的悲伤之情被流传下来了,慢慢的朱元璋也知道了,这也过了很长时间了,朱元璋不再生气并且恢复了理智,自己也认为杀了一个与蓝玉谋反无关的人,而且这个人还才华出众,实在是可惜。

之后便生气,责怪当时监斩官为什么不及时把孙蕡作诗的事上奏给自己,结果杀了孙蕡,这个锅监斩官自然是不想背,因为他是按照皇上的命令行事,并且大家也都知道,如果胆敢有人替孙蕡说好话,就非常有可能被朱元璋认为是孙蕡同党。到时候自己死的比孙蕡还冤枉,可是朱元璋哪会听他们解释,直接把孙蕡的死定为跟监斩官有关,随后大手一挥命人把监斩官们都杀了。

不得不说,孙蕡和监斩官们真倒霉,这件事也侧面的反映了朱元璋有些时候确实是嗜杀成性,冤死在他手上的人成千上万,但是朱元璋也确实是一个驱除鞑虏的民族英雄,毕竟人无完人。

更多文章

  • 为什么李存勖能大败契丹,宋朝不行?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存勖为啥能大败契丹,李存勖为什么能吊打契丹,李存勖和契丹战争

    李存瑁、李嗣源能击败契丹,很大一个原因,就是自己被逼的没办法,为了生存,只能拼死一搏,要不然死翘翘。至于赵匡胤,听取赵普建议采取先南后北政策,拿下了南方大片土地,这时候再想着北上攻打契丹,有了一定顾忌,宁愿拿大量金钱购买燕云十六州,也不愿意和契丹开战。以两人的境况我们可以知道,李存瑁、李嗣源没啥资本

  • 封神中,女娲惩罚纣王,并非纣王题诗亵渎,而是另有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封神伊始,就发生了一件怪事。封神演义中的殷商天下,在纣王七年以前,还是“万民乐业,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四夷拱手,八方宾服”,好得一塌糊涂,唯独到了纣王七年以后,局面便变得有点糟糕,为什么?表面上看,起源于一桩题诗亵渎案。说的是纣王七年三月十五,女娲圣诞之日,纣王应首相商容奏请,前往女娲宫降香祈福,就

  • 商纣王是最后的一位人皇?周武王出卖人族利益?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周纣王简介,商纣王是一个怎样的君王,武王是纣王的臣子吗

    1、商周之战其实从本质上说,商朝和西周之间的战争,本质上是两个奴隶主集团之间的战争。不论是商朝还是西周,本身都是奴隶主国家。商纣王和西周武王,本身也是维护奴隶主制度的。至于网上鼓吹商纣王是废除奴隶制的先驱,那更是无稽之谈。因为根据西周初年出土的青铜器情况来看,西周初年的生产水平尚且无法催生封建生产关

  • 商朝灭亡后,商朝后人都去了哪里?怎么影响了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商朝灭亡后的后人现状,商朝灭亡后人都有哪些,商朝后人分布

    纣王之子的反扑在这里首先说明一点,本文不涉及所谓“殷人东渡美洲”的相关内容,因为针对这种说法,桃花石杂谈曾经专门写过多篇文章探讨,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桃花石杂谈参阅那些文章。其实根据中国古代史书的记载,在商朝灭亡之后,商人遗民仍然大量存在,而且仍然有相当强的实力。另外,根据上古时代中原“二王三恪”的

  • 秦昭襄王明明奠定了灭六国的大势,可为何灭六国还要30年时间?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秦昭襄王收复赵国了吗,秦昭襄王消灭六国兵马,秦昭襄王时的秦国势力

    [var1]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秦昭襄王在位的历史时期,那么,“决胜时代”最为恰到好处。这是因为,秦昭襄王之后,山东列国虽然力图振作,但是其国力却与秦国拉开了很大的差距。由此可见,秦昭襄王死后秦国已经到了远迈山东六国的地步,可即便如此,秦国也没能迅速的荡平六国。后世的秦国君主,面对日薄西山的山东列国,

  • 春秋时期的鲁国,为何能延续到战国中晚期,硬抗压力790年之久?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春秋鲁国简介,春秋时期鲁国的实力,春秋战国时鲁国的历史

    [var1]历史的时针到了战国时期后,在泗水流域存在着数量众多的诸侯国,因其所在地域又被史学界称为“泗上十二诸侯”。而在这些诸侯国中,最为出名的莫过于诞生了孔子的鲁国。历史上的鲁国,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奇迹的存在。这是因为,到了战国时期,天下格局重新洗牌之后,鲁国依然存续于天下,并且一直延续到战国的中晚

  • 他是战国贵族,位列四大公子,坑了亲哥换来名声显赫却埋下了隐患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战国四公子的黑历史,战国四公子谁最强,历史上真实的战国4公子

    [var1]宏大的历史背景下,许多王室贵族开始大肆招募名人贤士,其中也不乏蹭吃蹭喝的庸碌之辈。纵观五千年的中国史,门客三千的盛况也就只能在先秦时期出现,人们在喜欢招纳贤客的贵族中,排出了四个名气相当的贵族,并称为战国四公子,春申君黄歇、信陵君魏无忌、孟尝君田文和平原君赵胜。今天我们要讲的一位,是其中

  • 战国六国的回光返照,五国先后复国,最终又怎样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战国五国复国,秦灭亡后六国复国,战国时期六国灭亡的先后次序

    [var1]不过虽然如此,六国的王室之前都已在各自的诸侯国经营了几百年时间,所以其实在六国灭亡时,其家族的人数都还是挺多的,分布范围也都相对比较广,所以在六国相继灭亡之后,其实各国的宗室也有大量人员幸存了下来。而这些人在秦朝末年的乱世中,无一例外都曾起兵反秦,所以其实战国六国中的五国在秦朝末年都曾经

  • 孔子最器重的学生子路,为何会被人剁成肉酱?他做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孔子为何称赞子路,孔子劝子路的故事100字,孔子的弟子子路有哪些事迹

    孔子对子路的重视 在孔门十哲中,子路以“好勇力,性直爽”著称,为亲负米的故事,还入选了二十四孝。他小时候家里很穷,常年吃着粗粮野菜。有一次,年迈的父母想吃米饭,但家里却无米下锅。为了实现父母的愿望,小小年纪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山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他这一行为,也被列为古代孝顺父母的典范。

  • 面对曹军精锐,赵云为何能平安脱险,原因一目了然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赵云吓退曹军,赵云为什么打曹军,赵云陷入曹军的原因

    说起赵云长坂坡”单骑救主”的故事,国人都不会陌生,这个故事出自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该故事主要讲述了赵云在长坂坡一役中的突出表现。面对数万曹军的重重围困,赵云怀抱不满周岁的后主刘禅,单枪匹马突破敌阵,砍倒大旗两面,夺槊三条,杀死曹营名将五十余员,击败名将张郃,将刘禅完好无损地交给刘备。在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