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战国六国的回光返照,五国先后复国,最终又怎样灭亡?

战国六国的回光返照,五国先后复国,最终又怎样灭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303 更新时间:2024/1/25 15:55:44

[var1]

不过虽然如此,六国的王室之前都已在各自的诸侯国经营了几百年时间,所以其实在六国灭亡时,其家族的人数都还是挺多的,分布范围也都相对比较广,所以在六国相继灭亡之后,其实各国的宗室也有大量人员幸存了下来。而这些人在秦朝末年的乱世中,无一例外都曾起兵反秦,所以其实战国六国中的五国在秦朝末年都曾经短暂复国。那么曾经恢复这五国的人究竟都是谁?他们最终又如何一一失败?今天我们就来讲讲五国复国与再次灭亡的过程。

楚国

其实说到楚国,可能大家最先想到的是就是项羽,毕竟项羽出身楚国贵族,而且后来还自封西楚霸王。但项羽虽然自封西楚霸王,他却并不是出身于楚国王族。所以虽然他是西楚霸王,但其实在秦末楚国的名义上的代表是另有其人的。

[var1]

而这个人名叫熊心,他是曾经在公元前329年到296年在位的楚怀王熊怀的孙子。其实要说这个楚怀王在后世的史书里形象并不算好,首先他曾经排斥屈原,还任用佞臣,导致楚国显著衰落。但他在位期间一直和秦国做对,后来还被秦昭襄王诱骗到秦国扣留,最终被囚死在秦国。因为有这样的经历,楚怀王在楚国民间也成为了一个悲情人物,所以在楚国被秦朝灭亡之后,他反而成为了一个楚国百姓怀念的人物,这也使他的孙子熊心有了被楚人拥戴的资本。

所以在前208年,在秦末首先起事的陈胜被秦将章邯击杀之后,在楚国起事的项梁很快派人在楚地民间找到了熊心,推举他为楚王。同时为了充分利用他祖父在楚国民间残余的威望,项梁等人干脆也把熊心称为了楚怀王。这样楚国就算正式复国了。

[var1]

但这个新的楚怀王熊心在楚国灭亡之后就隐居民间,以放羊为生,所以似乎并没有太多的现实根基,所以始终受制于项氏叔侄。而在秦朝灭亡之后,熊心曾一度想利用刘邦(也出身于楚地)压制项羽。所以在项羽进入咸阳,并要求熊心封他为关中王之时,熊心却以之前各路诸侯曾经约定谁先进入关中谁就为关中王为理由拒绝。

但熊心的这个决定也彻底惹恼了项羽。项羽很快就对部将表示不愿再听命于熊心。之后,虽然项羽很快尊熊心为义帝,但却借此把他完全架空,自己在公元前206年二月主持册封了天下诸侯。之后不久,项羽就强行要求楚义帝熊心迁徙到今天湖南长沙的郴县,结果在途中他授意部将英布将熊心杀死,这件事在后来也成为了刘邦对项羽开战的理由之一。而熊心被杀,其实也可以说是短暂复国的楚国又重新灭亡了。

魏国

魏国宗室也是秦末较早起事的六国宗室之一。在陈胜起事之后,魏国末代国王魏王假的弟弟魏咎很快投奔陈胜,成为了陈胜的手下。在公元前209年九月,陈胜派兵攻下魏地,之后不久出身魏国王族的魏咎就被立为了魏王,等于魏国也就此复国。

但秦将章邯在杀死了陈胜之后,也很快对魏咎的领地发动了猛攻。魏咎所在的临济城很快被秦军围困,魏咎在败局已定之后,与章邯约定:用自己的自杀换取秦军不在临济屠城。之后魏咎自焚身亡。

[var1]

但在魏咎死后,他的弟弟魏豹逃到了楚地,投奔了熊心。之后他利用熊心给他的数千兵马,反攻魏地,又夺回了20多个城池,也因此又被熊心封为了魏王。但在秦朝灭亡之后,项羽自己却看上了魏国故地,因此把魏豹的封地改在了今天山西省中南部的河东地区,改封他为西魏王。

[var1]

而在楚汉战争爆发之后,刘邦在公元前205年对西魏发动进攻,魏豹很快投降。但之后不久,魏豹又借机返乡,背叛了刘邦。不过这次反叛很快被刘邦派韩信等人镇压,魏豹被汉军俘虏。不过当时刘邦应该还想利用魏豹以及魏国王室残存的影响力,所以没有立即杀死魏豹。公元204年,刘邦命令魏豹为自己守卫今天河南郑州境内的荥阳,但很快在项羽率军来攻之后,刘邦的另外一个部将周苛认为魏豹不能信任,于是把他杀死。魏国宗室的复国努力最终宣告失败。

韩国

韩国是战国七雄里最早被秦国灭亡的,这可以说明在战国时代韩国的国力差不多是最弱的。但在秦末复国的诸侯国里,韩国却几经起伏,而且涉及面极广,甚至后来参与进了汉匈战争的大局之中。

在秦末各地起事之后,出身于韩国宗室的韩成很快和祖上五代都曾担任韩国国相的张良一起投靠了项梁。之后不久,张良请项梁立一位韩国宗室为韩王。这样项梁就立了韩成为韩王,为韩国复了国。

[var1]

而在公元前206年项羽分封诸侯时,韩成也被封为了韩王。但因为之前韩成曾派张良跟随刘邦,引发了项羽的猜忌,所以项羽不让韩成前往封地,而是让他跟随自己去了自己的大本营彭城。之后不久,项羽就取消了他的韩王封号,然后很快将他斩首。

此后,项羽任命自己的亲信郑昌为韩王,协助自己对抗刘邦。但郑昌并非韩国故地出身,所以在当地影响力很小,而刘邦也看准了机会,任命曾经的韩国国王韩襄王的后裔公子信为韩王,让他帮自己攻占韩国故地。

而韩王信(公子信)很快击败了郑昌。但在公元前204年,韩王信和前文提到的魏豹和周苛一同守卫荥阳时,最终不敌项羽。此后韩王信曾经诈降项羽,但很快又逃走重新投奔刘邦,并助其击败项羽,平定天下。

[var1]

这样韩国就一直存在到了汉朝初年。但在汉朝天下逐渐稳固之后,刘邦觉得新建的韩国是兵家必争之地,对韩王信又产生了担忧。所以他也很快要求更改韩王信的封地,把他迁到了今天山西省境内的太原郡。但在迁徙之后不久,匈奴就开始攻打韩王信迁徙之后的都城马邑,而刘邦又怀疑韩王信私通匈奴,派人责备韩王信。结果韩王信害怕被刘邦惩罚,真的投降了匈奴。

之后韩王信完全站到了汉朝的对立面,不但曾联合匈奴侵汉,而且还曾策反汉朝边境大员,因此也成为了汉朝官方的眼中钉。最终在公元前196年,韩王信在汉匈战争中被汉将柴武斩杀,韩国宗室的复国努力宣告终结。

赵国

赵国在战国晚期可以说是秦国最大的敌人之一。但相对来说,在秦朝末年诸侯国王室复国的浪潮中,赵国王室的存在感却是比较弱的。

在陈胜起事之后,很快派自己的部将武臣攻占了赵国故地。之后这个武臣就自立为赵王。但在之后不久,武臣就被自己的部将李良杀死。之后武臣的部将张耳(战国时就是有名的游侠)和陈余等人拥立了在秦朝时曾经成为赵氏族长的赵国宗室赵歇为赵王,赵国算是正式复了国。但赵歇可以说从一开始就是被别人拥立的,自己的实力始终不强。而很快拥立他的张耳和陈余就反目成仇。而在项羽分封诸侯时,顺势将赵国故地一分为二,将张耳封为了常山王,将赵歇封为了代王。

[var1]

之后没有被封王的陈余不服,和张耳大打出手,结果张耳被击败,去投奔了刘邦,而陈余则再次拥立赵歇成为了赵王。但在公元前204年,已经成为刘邦部将的张耳和韩信一同对赵国发动猛攻,刘邦也亲率一路大军夹击赵国,最终汉军很快攻破赵歇的大本营襄国城,赵歇被杀,赵国的复国努力宣告失败。

齐国

在战国七雄里,齐国是最后灭亡的,而且是以相对不那么残酷的战争被灭亡的,所以虽然齐国末代国王齐王建在灭国之后也很快被流放至死,但在秦末,其实齐国王室还是六国王室残余里实力最强的。

所以在陈胜起事之后,齐国故地很快出现了多个由齐国宗室成员领导的反秦武装,可以说齐国宗室一度曾经成为了秦末最有实力也有希望成功复国的六国旧王族。但很快,齐国旧宗室内部却发生了激烈的矛盾,以至于后来他们的内斗成为了主旋律,也使齐国的复国最终成为了南柯一梦。

[var1]

首先在公元前208年,当时实力最强的齐国宗室首领田儋在试图为被包围在临济城的魏咎解围时,被秦将章邯击杀。在此之后,齐国末代君主田建的弟弟田假受到一些齐国人的推举称王,但随田儋起兵的族弟田荣却不认可田假称王,所以很快率军攻打田假。

而田假很快被击败,逃到了楚国。田荣则很快立了田儋的儿子田巿(fú)为齐王,并要求楚国交出田假。但这个要求被楚国拒绝,田荣和楚国也就此结下了梁子。而在此时,另一个起兵的齐国宗室,齐王建的孙子田安却投靠了项羽,并率兵随项羽进入了关中。而田荣虽然在齐国宗室里实力最强,他的实力和项羽比却还是有明显差距的。所以在项羽分封诸侯的时候,田荣也因此吃了大亏。

当时项羽把齐国故地一分为三,封原来田儋的部将,也是出身齐国宗室的田都为齐王,封田安为济北王,同时封了受到田荣拥立的田巿为胶东王,而田荣本人却没有被封王。而这种形势肯定是让田荣气不份儿了,所以他干脆禁止田巿去胶东地区就藩。但不久后田巿竟然逃跑,逃到了胶东当起了胶东王。

[var1]

这下田荣的愤怒大家也可想而知了,所以他很快公开对项羽封的三个齐国宗室诸侯王发动了全面进攻,并先后将其击败,然后自立为齐王。但我们刚才说了,田荣虽然在齐国宗室里实力最强,和项羽比却还是差得很远。而项羽在坐山观虎斗,等到齐国宗室彼此残杀殆尽之后,开始亲自出马进攻田荣。公元前205年,项羽击败田荣,田荣在逃到位于今天山东德州境内的平原县之后被当地人杀死。

但齐国复国的努力却仍然没有至此结束。首先项羽知道自己不可能直接统治齐地,所以重新立了之前投靠自己的田假为齐王。而田荣虽然死了,他的军队却仍然拥有很强实力。所以很快他的弟弟田横又借楚汉战争之机,反攻击败了田假,夺取了齐国故地。之后田横立田荣的儿子田广为齐王,田假则在投奔项羽后不久被杀。

[var1]

而刘邦在进行楚汉战争的同时,也同步开始清除其它各个割据势力。公元前202年,韩信率军大败齐军,田广在逃亡中死去,而田横则和自己的500名门客逃到了今天黄海上的一座小岛上,最终知道大势已去的田横在被劝降后自杀,他的500名门客闻讯之后也相继自杀,齐国的复国努力也宣告失败。

而在战国六国中,只有燕国的王族在秦末没有重新复国的记载。这一方面可能是因为燕国太子丹曾派荆轲刺杀秦始皇,所以灭国后其王族遭到了更为严酷的杀戮;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陈胜在燕地所封的燕王韩广在当地统治一度比较稳固,使燕国宗室没找到复兴的机会所致。

[var1]

但即使是曾经短暂复国的五国旧贵族,最终也都在很短时间内相继失败。而这可以说跟他们与历史大势相抵触的直接结果了。六国贵族当时的目标其实和项羽类似,都是抗拒大一统王朝,要恢复列国并立的局面。但当时在中原地区,重建一个大一统王朝,避免战国数百年战乱局面重现已经成为了主流民意,所以想要抗拒这种历史大势的旧贵族们相继失败,最终被历史淘汰也就丝毫也不奇怪了。(图片来自网络)

更多文章

  • 孔子最器重的学生子路,为何会被人剁成肉酱?他做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孔子为何称赞子路,孔子劝子路的故事100字,孔子的弟子子路有哪些事迹

    孔子对子路的重视 在孔门十哲中,子路以“好勇力,性直爽”著称,为亲负米的故事,还入选了二十四孝。他小时候家里很穷,常年吃着粗粮野菜。有一次,年迈的父母想吃米饭,但家里却无米下锅。为了实现父母的愿望,小小年纪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山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他这一行为,也被列为古代孝顺父母的典范。

  • 面对曹军精锐,赵云为何能平安脱险,原因一目了然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赵云吓退曹军,赵云为什么打曹军,赵云陷入曹军的原因

    说起赵云长坂坡”单骑救主”的故事,国人都不会陌生,这个故事出自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该故事主要讲述了赵云在长坂坡一役中的突出表现。面对数万曹军的重重围困,赵云怀抱不满周岁的后主刘禅,单枪匹马突破敌阵,砍倒大旗两面,夺槊三条,杀死曹营名将五十余员,击败名将张郃,将刘禅完好无损地交给刘备。在这个

  • 诸葛亮唯一的弟子,让蜀国走向衰败,间接导致蜀国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诸葛亮死后蜀国为何后继无人,诸葛亮死后蜀国谁的势力最大,诸葛亮为蜀国作出了哪些贡献

    在谋士中,能够与诸葛亮媲美的人可不多。明朝时期流传了一句话:“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这就足以看出后人都以诸葛亮为标准对谋士进行衡量。不可否认的是,刘伯温依然是非常厉害的谋士。魏蜀吴三国一直处于争战的状态中,不过曹操、刘邦和孙权的后人都没有称霸三国,反而是曹魏的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一统江山。

  • 曹操为什么会能善待杀子仇人张绣?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张绣杀曹操的原因,曹操和张绣打仗失败的原因,曹操夫人张绣吻戏

    首先,我们先来捋一捋曹操和张绣结下的疙瘩——杀子之仇。说道这件事这就必须提到著名战役——宛城之战。建安二年(公元197年),曹操率军讨伐占据宛城的张绣,张绣率部降曹。曹操摆酒宴邀请张绣等人一并参加。但宴请张绣的过程并不轻松,因为大将典韦始终持着大斧站在曹操身后,还时不时“举斧迫视”。酒桌子上张绣本来

  • 曹操刘备孙权后代的禽兽之行:他们做的这四件事,像是人做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曹操孙权刘备关系图,刘备孙权曹操真实历史,刘备曹操孙权谁的后代更厉害

    在战争时期,乱套的不仅仅是社会秩序,还有最起码的伦理道德。鲁迅先生说历史书上写满了“吃人”二字,也是战乱年代的真实写照:“人相食”、“析骨而炊,易子而食”,二十四史中比比皆是,朱粲和黄巢更是将其发挥到了极致。就连一向以宽厚仁德著称的刘备刘玄德,也干过“以人为食”的事儿,“刘安杀妻”于史无据,但是他被

  • 谁才是历史上第一猛将?白起还是张飞?此人一辈子只打了一次败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张飞为什么会杀白起,真实的历史人物白起,白起四大著名战例

    然而既然要对历史上的猛将进行排名,首先要定义猛将的概念。这里的猛将,不仅有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还要有个人超强的单兵作战能力,如果仅从谋略上看,韩信、徐达也能入围,但他们更多的突出表现,侧重在军事指挥艺术上,因此儒将或帅才的称呼才更适合他们。同时在另一方面,猛将猛不猛,要看他们所面对的对手,就像三国时

  • 兵马俑真正的主人不是秦始皇?专家:有证据证明真正主人是“她”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兵马俑(资料图)陈景元用30多年的时间,质疑和佐证秦始皇兵马俑不是秦始皇的,而“国家队”同样用30多年时间“一铲子一铲子”地证明8000陶俑是秦始皇的。同样属于质疑者阵营,但陈景元并不认同“1225米”的说法。“这个1225米是以讹传讹。早在1980年1月由秦俑馆主编的《秦俑》画册中,就明确无误地

  • 身世奇特的奥塞梯人,把亚欧历史穿成串,跟匈奴蒙古中国都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刚才我们已经说了,奥塞梯人在现代还能让一些朋友知道,主要是因为南奥塞梯。而看到南奥塞梯这个名称,可能很多朋友也会想,有南奥塞梯的话,是不是也有北奥塞梯呢?是的,确实有北奥塞梯,而且奥塞梯人这个族群的主体其实是生活在北奥塞梯的。北奥塞梯是俄罗斯接近高加索地区的一个行政区,目前世界上不到70万奥塞梯人里

  • 秦皇汉祖后裔?秦氏西汉氏东汉氏,日本的这些人究竟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而从亚洲大陆移居日本的这个弥生人群体,其实很有可能也有相当一部分是从当时中国的中原地区移居到当地的,他们为当地带去了农耕文明和金属冶炼技术,可以说使日本列岛的文明实现了跳跃式的发展。而这个现代研究其实在某种程度上跟中日乃至朝鲜半岛都曾经流传过的徐福东渡传说有一定地合之处,所以可以说现代研究至少是没有

  • 真实历史上,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孟获究竟是什么人?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用了多少年,诸葛亮为什么七擒七纵孟获,孔明第二次擒孟获孟获派谁出战

    东吴与刘璋家族搅动蜀汉局势要说清楚这些问题,我们还是要先说一说在真实历史上诸葛亮与孟获作战的背景。其实诸葛亮能够成为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文化意义的人物,跟他本人确实拥有出众的才华密切相关。而在真实历史上的诸葛亮,也确实是一个眼界非常开阔的人物。比如早在青年时代隐居隆中时,他就已经针对中国西南地区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