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面对曹军精锐,赵云为何能平安脱险,原因一目了然

面对曹军精锐,赵云为何能平安脱险,原因一目了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499 更新时间:2024/1/19 2:01:41

说起赵云长坂坡”单骑救主”的故事,国人都不会陌生,这个故事出自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该故事主要讲述了赵云在长坂坡一役中的突出表现。面对数万曹军的重重围困,赵云怀抱不满周岁的后主刘禅,单枪匹马突破敌阵,砍倒大旗两面,夺槊三条,杀死曹营名将五十余员,击败名将张郃,将刘禅完好无损地交给刘备。在这个故事中,作为小说中蜀汉五虎大将之一------赵云,他的英勇气概和高超武艺在长坂坡前得到了完美体现。

为了纪念赵云这样一位名将,早在明代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在当阳长坂坡的遗址就已经立有一块“长坂雄风”的石碑。此碑在中日战争时期被人劫走。现在的这块石碑则是1947年仿制的。除此之外,街心还有一个大型的赵云雕像,是1984年当时的当阳县人民政府投资制作的。

还原历史——三国不是演义

在真实的历史当中,这个故事可谓有真有假。小说中提到,曹操亲自率军追击刘备,并在长坂坡一带与刘备遭遇。而在真实的历史当中,刘备离开樊城逃往江陵时,曹操并未亲自追击,而是坐镇荆州州治襄阳,派出曹纯追击刘备。曹纯统率的军队人数也没有十万,仅有五千多人。但这五千人却是曹军最为精锐的骑兵——虎豹骑。

据《三国志》相关传记记载,虎豹骑的成员大都为曹操家乡谯、沛士兵为主,都是骑兵,素以作战勇猛著称。同时,虎豹骑的行军速度奇快,一天一夜能行进三百里。得到曹操的军令后,曹纯立即率部出发,终于在当阳地区追上了刘备,并很快便击溃了刘备的防御体系。

《三国志?先主传》称:“曹公将精骑五千急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及于当阳之长坂。先主弃妻子,与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数十骑走,曹公大获其人众辎重。”,在曹军的追击下,刘备只能抛下自己的老婆孩子,与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数十骑仓皇逃命。

《三国志?赵云传》中的记载稍微详细一点:“(赵云)及先主为曹公所追于当阳长阪,弃妻子南走,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三国志?二主妃子传》载:“值曹公军至,追及先主于当阳长阪,于时困逼,弃后及后主,赖赵云保护,得免于难。”

结合这两段史料,可以大致还原出当时的战况:面对虎豹骑的凶猛攻势,刘备军队一片混乱,刘备身边只剩下张飞、赵云、诸葛亮等数十名骑兵。在混战当中,刘备与妻小失散,赵云则保护甘夫人和刘禅摆脱曹军追击,最终回到了刘备身边。

尽管史料中没有提及赵云在此战中的具体表现,但无难想象,面对彪悍的虎豹骑,赵云带着不满周岁的后主刘禅及甘夫人,与曹军发生连续作战是不可能的,因为这样容易伤及刘禅,也无法保护甘夫人。唯有利用百姓及地形的掩护摆脱追击,尽量避免与曹军纠缠,这才是最正确的方法。因此,《三国演义》中描述的赵云砍倒大旗两面、夺槊三条、杀死曹营名将五十余员这样的场面也就不可能出现。

当然,在乱军从中只身保护刘禅投降,这也是一段佳话,足以令刘禅感激一辈子。因此,在赵云病逝后,后主刘禅还在诏书中提及这段往事。《三国志?赵云传》注引《云别传》载:“后主诏曰:‘云昔从先帝,功积既著。朕以幼冲,涉涂艰难,赖恃忠顺,济于危险。夫谥所以叙元勋也,外议云宜谥。’”最终,赵云被追谥为顺平侯。

拾遗补阙——三国能够演义

在三国故事创作的繁荣时期——宋元时代,赵云“单骑救主”的故事又被民间艺人发掘出来,并进行了较大的改变和加工,使之变得精彩、有趣。例如在《三国志平话》中,对这个故事的描述已经非常生动和饱满:

后说赵云,单马入曹军中。赵云曰:“战场可远百余里,根寻皇叔家族。”盘桓数遭,猛见甘夫人右手抱其胁,左手抱阿斗。赵云下马,甘妃见赵云,泪不住行下,言:“家族,曹公乱军所杀也。”言:“赵云,你来得恰好!”右胁着箭,手起肠出也。“皇叔年老,尚无立锥之地。我今已死矣!你把阿斗当与皇叔。”夫人言毕,南至墙下,辞了赵云、阿斗,于墙下身死。赵云推倒墙,盖其尸。赵云言:“我于百万军中与主公救阿斗!”赵云一时之勇,图名于后。抱太子南走,撞贼军阵。

却说曹操附高处望见,言:“必是刘备手中官员!”使众官捉赵云。为首者关靖拦住,赵云挥刀交马,直冲阵而过,前至桥上,陷了马蹄,君臣头偎地上。背后关靖赶至近,赵云用硬弓,一箭射死关靖。赵云扶起太子,上马,又抱太子南走。至当阳长坂上数里,迎见张飞。

将《三国志平话》中的这段故事与《三国演义》相对比可以发现,罗贯中在创作《三国演义》期间,受到了《三国志平话》的极大影响,将其中的部分细节纳入小说当中,足见早期三国故事对《三国演义》的影响是多么的巨大。

三国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却非常精彩,为后人所铭记。经过一千多年的积累、沉淀和发展,不到百年的三国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历史片段,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现象。之所以如此,既有《三国志》、《后汉书》、《资治通鉴》这类史籍的功劳,也有民间艺人的努力,更不用说《三国演义》的巨大贡献。如今在当阳市街头出现的赵云的雕像级石碑,就是这种文化现象的综合体现,这或许就是我国数千年文化底蕴所带来的独特魅力所在吧。

参考书籍:《三国志》、《三国志平话》、《三国演义》

更多文章

  • 诸葛亮唯一的弟子,让蜀国走向衰败,间接导致蜀国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诸葛亮死后蜀国为何后继无人,诸葛亮死后蜀国谁的势力最大,诸葛亮为蜀国作出了哪些贡献

    在谋士中,能够与诸葛亮媲美的人可不多。明朝时期流传了一句话:“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这就足以看出后人都以诸葛亮为标准对谋士进行衡量。不可否认的是,刘伯温依然是非常厉害的谋士。魏蜀吴三国一直处于争战的状态中,不过曹操、刘邦和孙权的后人都没有称霸三国,反而是曹魏的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一统江山。

  • 曹操为什么会能善待杀子仇人张绣?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张绣杀曹操的原因,曹操和张绣打仗失败的原因,曹操夫人张绣吻戏

    首先,我们先来捋一捋曹操和张绣结下的疙瘩——杀子之仇。说道这件事这就必须提到著名战役——宛城之战。建安二年(公元197年),曹操率军讨伐占据宛城的张绣,张绣率部降曹。曹操摆酒宴邀请张绣等人一并参加。但宴请张绣的过程并不轻松,因为大将典韦始终持着大斧站在曹操身后,还时不时“举斧迫视”。酒桌子上张绣本来

  • 曹操刘备孙权后代的禽兽之行:他们做的这四件事,像是人做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曹操孙权刘备关系图,刘备孙权曹操真实历史,刘备曹操孙权谁的后代更厉害

    在战争时期,乱套的不仅仅是社会秩序,还有最起码的伦理道德。鲁迅先生说历史书上写满了“吃人”二字,也是战乱年代的真实写照:“人相食”、“析骨而炊,易子而食”,二十四史中比比皆是,朱粲和黄巢更是将其发挥到了极致。就连一向以宽厚仁德著称的刘备刘玄德,也干过“以人为食”的事儿,“刘安杀妻”于史无据,但是他被

  • 谁才是历史上第一猛将?白起还是张飞?此人一辈子只打了一次败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张飞为什么会杀白起,真实的历史人物白起,白起四大著名战例

    然而既然要对历史上的猛将进行排名,首先要定义猛将的概念。这里的猛将,不仅有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还要有个人超强的单兵作战能力,如果仅从谋略上看,韩信、徐达也能入围,但他们更多的突出表现,侧重在军事指挥艺术上,因此儒将或帅才的称呼才更适合他们。同时在另一方面,猛将猛不猛,要看他们所面对的对手,就像三国时

  • 兵马俑真正的主人不是秦始皇?专家:有证据证明真正主人是“她”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兵马俑(资料图)陈景元用30多年的时间,质疑和佐证秦始皇兵马俑不是秦始皇的,而“国家队”同样用30多年时间“一铲子一铲子”地证明8000陶俑是秦始皇的。同样属于质疑者阵营,但陈景元并不认同“1225米”的说法。“这个1225米是以讹传讹。早在1980年1月由秦俑馆主编的《秦俑》画册中,就明确无误地

  • 身世奇特的奥塞梯人,把亚欧历史穿成串,跟匈奴蒙古中国都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刚才我们已经说了,奥塞梯人在现代还能让一些朋友知道,主要是因为南奥塞梯。而看到南奥塞梯这个名称,可能很多朋友也会想,有南奥塞梯的话,是不是也有北奥塞梯呢?是的,确实有北奥塞梯,而且奥塞梯人这个族群的主体其实是生活在北奥塞梯的。北奥塞梯是俄罗斯接近高加索地区的一个行政区,目前世界上不到70万奥塞梯人里

  • 秦皇汉祖后裔?秦氏西汉氏东汉氏,日本的这些人究竟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而从亚洲大陆移居日本的这个弥生人群体,其实很有可能也有相当一部分是从当时中国的中原地区移居到当地的,他们为当地带去了农耕文明和金属冶炼技术,可以说使日本列岛的文明实现了跳跃式的发展。而这个现代研究其实在某种程度上跟中日乃至朝鲜半岛都曾经流传过的徐福东渡传说有一定地合之处,所以可以说现代研究至少是没有

  • 真实历史上,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孟获究竟是什么人?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用了多少年,诸葛亮为什么七擒七纵孟获,孔明第二次擒孟获孟获派谁出战

    东吴与刘璋家族搅动蜀汉局势要说清楚这些问题,我们还是要先说一说在真实历史上诸葛亮与孟获作战的背景。其实诸葛亮能够成为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文化意义的人物,跟他本人确实拥有出众的才华密切相关。而在真实历史上的诸葛亮,也确实是一个眼界非常开阔的人物。比如早在青年时代隐居隆中时,他就已经针对中国西南地区的治理

  • 汉武帝为啥托孤给一个匈奴人?这个人有什么经历?家族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汉武帝为什么要托孤匈奴,汉武帝为什么把匈奴王子作为托孤,汉武帝托孤故事

    成为了奴隶的匈奴王子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人名叫金日磾(mìdī),在公元前134年,他出生在今天的甘肃省武威市周边地区。当时这一地区仍然处于匈奴的控制之下,而金日磾就是当时控制当地的匈奴首领休屠王的儿子。不过在出生时,他并没有金这个姓氏,而是就叫日磾。武威位于河西走廊,在西周时代属于中原九州的雍、凉二

  • 汉武帝爱过的4位女子,结局是一个比一个惨,唯有她笑到了最后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汉武帝真正爱过的女人,汉武帝的最爱的人是谁,汉武帝的四个女人结局

    第三位钩弋夫人在儿子刘弗陵继承皇位之前被无故处死,唯有香消玉殒的李夫人笑到最后,成为汉武帝心心念念的最爱,汉武帝至死都哭着要和她葬在一起。那么同样是汉武帝的最爱,为何结局却是天壤之别呢?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第一任皇后“金屋藏娇”的主人陈阿娇骄,因其母亲馆陶公主的帮忙,刘彻才得以当上皇帝,可以说没有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