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他是战国贵族,位列四大公子,坑了亲哥换来名声显赫却埋下了隐患

他是战国贵族,位列四大公子,坑了亲哥换来名声显赫却埋下了隐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244 更新时间:2024/1/19 20:34:05

[var1]

宏大的历史背景下,许多王室贵族开始大肆招募名人贤士,其中也不乏蹭吃蹭喝的庸碌之辈。纵观五千年的中国史,门客三千的盛况也就只能在先秦时期出现,人们在喜欢招纳贤客的贵族中,排出了四个名气相当的贵族,并称为战国四公子,春申君黄歇信陵君魏无忌孟尝君田文和平原君赵胜

今天我们要讲的一位,是其中性格最为独特的信陵君魏无忌,魏国的公子,妥妥的大国贵族。信陵君是魏国王室的宗亲,他是魏昭王的小儿子,魏安釐王同父异母的弟弟,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信陵君有一个时髦的爱好,养士。

[var1]

所谓养士,就是收养门客,供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议论时政,里面有见识长远的智者,也有鼠目寸光的鼠辈。作为王孙贵族,信陵君的钱财自然是数不胜数,他不像一般的贵族,养上几十个谋士,出出主意,聊天解闷那种。信陵君出手阔绰,不吝钱财,全身上下透着一股贵族气质,方圆几千里的人,但凡有点名气都会跑到信陵君的家里求收养。

据不完全统计,信陵君的门客最高能达到三千多人,按每人每天能吃五个馒头来算,信陵君一个月就要供给他们四十多万个馒头,相当于十多万斤面粉。更何况信陵君又怎么会给投奔他的人吃馒头,最起码每人一只烧鸭、一坛汾酒,即使是贵族子弟,我都替他担心有些入不敷出。信陵君的府中有三千门客,人声鼎沸、繁荣喧嚣的场面自然不少见,这样一来信陵君的名气就打出去了。当时的诸侯国和士族都知道魏国有个信陵君,却忽略了魏国的真正主人,魏安釐王。

[var1]

要知道信陵君再有钱,那也是魏国君主分给他的,拿着上司兼哥哥的钱去拉拢人心,扩大名气,难免不会遭魏王的反感和嫉恨。一开始魏王还算宽容大度,毕竟是个只知每天玩乐的弟弟,哪里懂得复杂多变的政事。然而后来发生的事情却狠狠地打了魏王的脸,有一天魏王和信陵君正在宫里下棋,北部边境的将领派人快马来报,表示赵国发兵来攻打魏国,并且即将进入魏国边境。

听到这个消息的魏王神情紧张,哪里还有闲情雅致下棋,就在他要下令召集群臣商议对策的时候,信陵君却恬然自若地摆摆手,示意魏王不要紧张。魏王疑惑不解,信陵君面带微笑,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据我所知,赵王不是来侵犯我国边境,而是在追赶猎物。”听完这句话,魏王更是摸不着头脑,他对弟弟信陵君的迷之自信十分诧异,但也不好驳弟弟的面子。

[var1]

魏王寻思先坐下来静观其变吧,于是他和信陵君继续下棋,不一会探子来报,果然如信陵君所说,赵王是来打猎,不是率军入侵。惊奇不已的魏王询问信陵君缘由,信陵君淡淡地回答:“我有一个门客就在赵国宫里,赵王有什么行动,他马上就会通知我,因此我才处变不惊。”信陵君一副晓知天下事的样子,着实让魏王吓了一跳,眼前的这个弟弟不仅不是小白兔,还是一只披着羊皮的大灰狼。连邻国赵王的行踪你都了如指掌,那我的起居生活岂不是也在你监测范围内?就是这样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不懂得藏匿锋芒的信陵君遭到了魏王的猜忌和疏远。

公元前257年,秦昭王借着长平之战的热乎劲,一路高歌地攻入赵国边境,直逼赵国都城邯郸。这里就牵扯到战国四公子的另一位,平原君赵胜,他是赵惠文王的弟弟,也是信陵君的姐夫。仗着这层姻亲关系,赵国数次派遣使者向魏王求救,魏王深知其中利害,秦军所向披靡、势如破竹,赵国就想靠着脆弱的姻亲关系将魏国拉到秦国敌军阵营中,这桩买卖太不划算。理智占据上风的魏王拒不发兵,他选择按兵不动、原地待命,如果秦军将怒火撒向魏国,那么这事情可是闹大了。

[var1]

魏国不来救援,着实让平原君有些按捺不住,他将目光放到位尊虚荣的信陵君身上,不断地写信讽刺,见死不救,徒有虚名,沽名钓誉之徒,各种脏水使劲泼。平原君这招狗急跳墙对好面子的信陵君的确打击不小,面对一番奚落嘲讽的话,信陵君一次又一次派门客去说服魏王。任凭门客口吐莲花、妙语连珠、引经据典,魏王的态度就像铁板一块,油盐不进的架势。

对信陵君来说,面子重于生命,他召集愿意跟他上前线的门客,带着一百辆战车,扬言要亲自率领人马,和秦军拼个你死我活。话虽那么说,可信陵君也不是傻子,他在等待魏王回心转意,表面气势得做足了,信陵君临行前去拜访了名气最大的门客侯赢,向他慷慨激昂地表示要去和秦军厮杀一番。侯赢的态度不冷不热,一句“公子努力去实现自己的计划,恕老臣年迈不能随行”,着实让刚才热血沸腾的信陵君瞬间泄了气。

[var1]

走到半路上,信陵君越想越气:自己对侯赢素来尊敬有加,他想要啥我就给啥,我这一去生死未知,他怎么对我是这样冷冰冰的态度?这股不明不白的气让信陵君决心折返,当然也可能是信陵君本来就不想去打,总之他回来想问问侯赢,为什么对他这样。侯赢一见到信陵君,脸上的皱纹笑成了褶,他早就预料到信陵君会回来,不过他还是给了信陵君一个台阶:公子这样去无异于送死,好比一块肥肉扔到了老虎的嘴边,老虎哪有不吃的道理。

信陵君赶紧向侯赢请教计策,侯赢给他出的主意是“窃符救赵”,信陵君是魏王宠妾如姬的恩人,他曾帮助如姬手刃了杀父仇人。魏国兵符常放在魏王的身边,信陵君可以请如姬帮忙偷过来,至于侯赢怎么知道魏王喜欢把兵符放到卧室,我们就不得而知了。信陵君拿到了兵符,再去找魏国大将晋鄙交接兵权,结果晋鄙非要请示魏王,信陵君只好按照侯赢的计划,让身边的屠夫朱亥痛下杀手。

[var1]

就这样,信陵君带着十万魏军跑去赵国,成功和赵军联合打跑了秦军,信陵君是出了风头,连累的是整个魏国。赵王亲自跑到宫门口迎接信陵君参加庆功宴,平原君在宴会上对信陵君大加颂扬,赵国的歌功颂德让信陵君有些飘飘然。幸亏有门客的提醒,信陵君才明白了自己的处境,赵王要给他一块封地全是看在十万魏军的面子上,而不是信陵君的个人魅力。换句话说,今天来救赵国的如果是别人,那么赵王依旧会对那个人尊敬有加、彬彬有礼的。

在魏国看来,信陵君的行为是叛国,拿自己国家的军队去解决别的国家的危难,结果还享受着别的国家的封号。不仅如此,信陵君以下犯上的行为更是不能容忍的,窃符救赵对赵国是恩人,对魏国是不可饶恕的叛徒。

最可怕的是,秦国可不是将怒火指向信陵君,而是指向魏国,谁让信陵君是魏国的贵族,一举一动都代表着魏国!就好比我们出门在外,一个中国人随地扔垃圾,败坏的是我们国家的形象,并非只是针对素质低下的个人。

[var1]

刚从赵国撤军的秦军立即攻打魏国,尽管信陵君派人将十万魏军带回魏国,仍避免不了魏国的灾祸。十多年过去,魏国就像一根紧绷的弓弦,时刻都要准备应战秦军,而远在赵国的信陵君也十分思念自己的魏国。终于,在门客的劝说下,信陵君驾车回到了魏国,魏王和弟弟十几年没见,兄弟之情盖过了所有仇恨,两人相顾无言,却又泪流满面。

[var1]

公元前247年,魏王任信陵君为上将军,这一消息传到了其他诸侯国,因为信陵君的名声实在太好了,为了救别人不惜背叛自己的亲哥哥,诸侯国的军队纷纷赶来支援魏国。原来肆无忌惮的秦军眼见六国联军来打,只好倒退到函谷关外,秦国这下明白了所有事情的根源,信陵君。一出离间计,让魏王罢免了信陵君的职位,交出兵权的信陵君对魏王心灰意冷,从此再也没有上过朝,议过政。

公元前243年,沉迷酒色的信陵君去世,一直被弟弟名声盖过的魏王也随即去世,魏国失去了最后的依靠,慢慢地走向灭亡。

参考资料:《史记》等

更多文章

  • 战国六国的回光返照,五国先后复国,最终又怎样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战国五国复国,秦灭亡后六国复国,战国时期六国灭亡的先后次序

    [var1]不过虽然如此,六国的王室之前都已在各自的诸侯国经营了几百年时间,所以其实在六国灭亡时,其家族的人数都还是挺多的,分布范围也都相对比较广,所以在六国相继灭亡之后,其实各国的宗室也有大量人员幸存了下来。而这些人在秦朝末年的乱世中,无一例外都曾起兵反秦,所以其实战国六国中的五国在秦朝末年都曾经

  • 孔子最器重的学生子路,为何会被人剁成肉酱?他做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孔子为何称赞子路,孔子劝子路的故事100字,孔子的弟子子路有哪些事迹

    孔子对子路的重视 在孔门十哲中,子路以“好勇力,性直爽”著称,为亲负米的故事,还入选了二十四孝。他小时候家里很穷,常年吃着粗粮野菜。有一次,年迈的父母想吃米饭,但家里却无米下锅。为了实现父母的愿望,小小年纪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山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他这一行为,也被列为古代孝顺父母的典范。

  • 面对曹军精锐,赵云为何能平安脱险,原因一目了然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赵云吓退曹军,赵云为什么打曹军,赵云陷入曹军的原因

    说起赵云长坂坡”单骑救主”的故事,国人都不会陌生,这个故事出自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该故事主要讲述了赵云在长坂坡一役中的突出表现。面对数万曹军的重重围困,赵云怀抱不满周岁的后主刘禅,单枪匹马突破敌阵,砍倒大旗两面,夺槊三条,杀死曹营名将五十余员,击败名将张郃,将刘禅完好无损地交给刘备。在这个

  • 诸葛亮唯一的弟子,让蜀国走向衰败,间接导致蜀国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诸葛亮死后蜀国为何后继无人,诸葛亮死后蜀国谁的势力最大,诸葛亮为蜀国作出了哪些贡献

    在谋士中,能够与诸葛亮媲美的人可不多。明朝时期流传了一句话:“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这就足以看出后人都以诸葛亮为标准对谋士进行衡量。不可否认的是,刘伯温依然是非常厉害的谋士。魏蜀吴三国一直处于争战的状态中,不过曹操、刘邦和孙权的后人都没有称霸三国,反而是曹魏的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一统江山。

  • 曹操为什么会能善待杀子仇人张绣?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张绣杀曹操的原因,曹操和张绣打仗失败的原因,曹操夫人张绣吻戏

    首先,我们先来捋一捋曹操和张绣结下的疙瘩——杀子之仇。说道这件事这就必须提到著名战役——宛城之战。建安二年(公元197年),曹操率军讨伐占据宛城的张绣,张绣率部降曹。曹操摆酒宴邀请张绣等人一并参加。但宴请张绣的过程并不轻松,因为大将典韦始终持着大斧站在曹操身后,还时不时“举斧迫视”。酒桌子上张绣本来

  • 曹操刘备孙权后代的禽兽之行:他们做的这四件事,像是人做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曹操孙权刘备关系图,刘备孙权曹操真实历史,刘备曹操孙权谁的后代更厉害

    在战争时期,乱套的不仅仅是社会秩序,还有最起码的伦理道德。鲁迅先生说历史书上写满了“吃人”二字,也是战乱年代的真实写照:“人相食”、“析骨而炊,易子而食”,二十四史中比比皆是,朱粲和黄巢更是将其发挥到了极致。就连一向以宽厚仁德著称的刘备刘玄德,也干过“以人为食”的事儿,“刘安杀妻”于史无据,但是他被

  • 谁才是历史上第一猛将?白起还是张飞?此人一辈子只打了一次败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张飞为什么会杀白起,真实的历史人物白起,白起四大著名战例

    然而既然要对历史上的猛将进行排名,首先要定义猛将的概念。这里的猛将,不仅有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还要有个人超强的单兵作战能力,如果仅从谋略上看,韩信、徐达也能入围,但他们更多的突出表现,侧重在军事指挥艺术上,因此儒将或帅才的称呼才更适合他们。同时在另一方面,猛将猛不猛,要看他们所面对的对手,就像三国时

  • 兵马俑真正的主人不是秦始皇?专家:有证据证明真正主人是“她”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兵马俑(资料图)陈景元用30多年的时间,质疑和佐证秦始皇兵马俑不是秦始皇的,而“国家队”同样用30多年时间“一铲子一铲子”地证明8000陶俑是秦始皇的。同样属于质疑者阵营,但陈景元并不认同“1225米”的说法。“这个1225米是以讹传讹。早在1980年1月由秦俑馆主编的《秦俑》画册中,就明确无误地

  • 身世奇特的奥塞梯人,把亚欧历史穿成串,跟匈奴蒙古中国都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刚才我们已经说了,奥塞梯人在现代还能让一些朋友知道,主要是因为南奥塞梯。而看到南奥塞梯这个名称,可能很多朋友也会想,有南奥塞梯的话,是不是也有北奥塞梯呢?是的,确实有北奥塞梯,而且奥塞梯人这个族群的主体其实是生活在北奥塞梯的。北奥塞梯是俄罗斯接近高加索地区的一个行政区,目前世界上不到70万奥塞梯人里

  • 秦皇汉祖后裔?秦氏西汉氏东汉氏,日本的这些人究竟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而从亚洲大陆移居日本的这个弥生人群体,其实很有可能也有相当一部分是从当时中国的中原地区移居到当地的,他们为当地带去了农耕文明和金属冶炼技术,可以说使日本列岛的文明实现了跳跃式的发展。而这个现代研究其实在某种程度上跟中日乃至朝鲜半岛都曾经流传过的徐福东渡传说有一定地合之处,所以可以说现代研究至少是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