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员悍将
吴应麒,又名吴应期,字维周。在传统史料中,一直说吴应麒是吴三桂的侄子,深受吴三桂的器重,吴三桂起兵反清后,他在前线冲锋陷阵,独当一面,为支撑吴家半壁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
吴三桂死后,他发动的这场针对满清朝廷的叛乱已经是强弩之末,形势愈发对吴家这边不利。吴周军队勉强坚持了两年,到1680年(清康熙十九年,周洪化二年)十月,贵州已经守不住了,吴世璠退守昆明城。
翌年(1681)十月二十八日,吴世璠、郭壮图等人自刎而死,次日,吴将军等人开城投降清军。至此,持续了八年之久的吴三桂叛乱以失败告终。
昆明城破后,吴应麒不知所终,有人说他被清军杀了,有人说他隐居山林了。但是,根据近年来学者考证可知,吴应麒既没有隐居山林,也没被清军所杀,而是被自己人给杀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
二、死因新解
原来,吴应麒本身不是吴三桂的侄子,而是吴三桂的儿子。只因为吴三桂有个兄长无子,才将吴应麒过继给伯父做儿子。这样一来,本来就是亲爹的吴三桂,也只能是吴应麒的叔叔了。大哥吴应熊被康熙帝所杀,吴应麒表面悲戚实则欣喜,因为他有了继承王位的机会。
在吴三桂死之前,他确实也想方设法运作过,花钱走门路拉拢了一帮子文臣武将,想着等吴三桂一死,拥戴他即位做周皇帝。可是,郭壮图为了让女婿吴世璠继位动用了所有的力量,将吴应麒的势力一压再压。
吴三桂死后,孙子吴世璠继位做了皇帝,年号洪化,国丈郭壮图总揽朝政大权,令吴应麒十分不满。他不甘心自己的皇位就这样被一个十来岁的侄子夺走,就一直在等待时机,夺回本该属于自己的江山。他认为,若是自己在父皇死后继位,大周江山决不至此境地,所以他恨郭壮图毁了吴家的大好河山。他必须奋力一搏,或可使局势转危为安。
机会来了。洪化二年(1680)十月,清军逼近贵阳城,吴军从四川来援的夏国相、高启隆、王会等部尚未赶到,危急时刻,吴世璠决定放弃贵阳城,与刘国炳、吴应麒等人逃往云南。当吴应麒走到交水(今云南省曲靖市)时不走了,理由是他需要留下阻击清军,让侄子赶紧回昆明城去布防。吴世璠很感动,嘱咐叔叔保重,然后快马加鞭向昆明城奔去。
在交水,摆脱了束缚的吴应麒有些激动,一个伟大的梦想在他的心中,他感觉现在终于要实现了,那就是:取代吴世璠,自己做皇帝,号召旧部,复兴吴家的大周江山。说干就干,他利用多年丰厚的积蓄,在交水一带招兵买马,纠集残兵败将,甚至落草的土匪也吸纳其中。一时间,他兵力大振,达到了数万人。
正在吴应麒准备带兵杀入昆明城,废黜洪化皇帝吴世璠自立为帝时,也许是他闹得动静太大了,为郭壮图侦知了他拥兵不回昆明城的真正目的。郭壮图是个心狠手辣的主儿,他费尽心机将女婿扶上皇帝宝座,做了掌握大权的国丈,岂容他人来觊觎自己的地位?
翌年(1681年)二月,郭壮图给大将线域下了一道密令,让他率军去支援吴应麒。线域来到交水,吴应麒并没防备,出城表示欢迎,并拿出酒菜慰劳援军。线域却趁其不备,将他拉到一个暗处,用绳索勒死了。而后,吴应麒的两个儿子也被杀害。
吴应麒在昆明城破之前就已经被自己人给秘密处决了,既然是秘密处决,自然是尸骨难寻,城破后还上哪能找到他的下落呢?这也为他隐居山林一说提供了想象的空间。
【作者简介】齐云轲,男,教育工作者。2007年以来,陆续在各级各类媒体发表作品100余万字。河南省作协会员、汝南县作协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