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虽然在影视剧的形象中是一个贪得无厌的人,历史上的和珅也确实是一个大贪官,但是同时和珅也十分地懂得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不然也不会这么地深得乾隆的喜爱。他的贪得无厌和他的出身是有很大关系的。
从小的和珅就生在一个十分困苦的家庭,少年时期历经困苦的他,对于金钱是十分地重视的,这也是为什么后来他身居高位,在这种不差钱的情况下,仍旧不断敛财的原因。而由于和珅的出身,所以他周围也会有很多穷亲戚,很多人见到和珅的成功,十分地眼红,纷纷前去投靠他。
和珅为了不伤害亲戚之间的和气,于是想出了一个“晒银子”的办法。每当他的穷亲戚前来拜访和珅寻求救济的时候,和珅都会叫他们帮忙晒银子,说这些银子都是有水分的,需要每天拿去太阳底下晒一晒。
很多穷亲戚去找和珅,并不是单单为了钱财,还为了和珅能够给自己谋个一官半职,好养活自己。所以面对和珅这种奇怪的要求,他们也还是答应了下来。
前一两天,这些穷亲戚还不敢动和珅的银子,只是按照他的要求,安分守己地晒银子。可是正常人都知道,银子里哪来的水分,就算晒多久,都不可能有什么成效。但是和珅对此却深信不疑,每天都要向这些穷亲戚询问银子的情况。
过了一段时间之后,这些穷亲戚还是动心了,他们想既然和珅这么相信这些银子有水分,晒的银子有那么多,自己干脆偷偷拿一点银子,就当作这些被偷拿的银子被太阳蒸发了不就行了。没想到和珅还真的相信了这一个说法,并没有责怪这些偷拿银子的人。
于是其他的穷亲戚也纷纷效仿这种做法,把和珅的银子全给拿走了。和珅见到这种情况,就和这些穷亲戚说,自己没有办法给他们谋生路,叫他们回去。穷亲戚们自知自己有愧于和珅,再加上也算拿到了一点好处,也就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不敢再去和和珅要钱了。
其实和珅这么做,只不过是为了不要伤了自己与亲戚之间的和气,给他们一个台阶下罢了,这样和珅就算拒绝了这些穷亲戚的请求,他们也不会怪罪自己,还能给自己树立一个好名声。另一方面,和珅还能看清这些穷亲戚哪些是好人,而哪些又是贪得无厌的人。
那些拿了和珅的银子会归还的亲戚,和珅记在了心里,并且长期与之交好。而那些拿了银子没有归还的亲戚,和珅则敬而远之。
通过这样的一个小故事,我们可以看出和珅这个人的智慧所在,他的圆滑的处事方式,是很值得我们借鉴的。
当然了, 以上的推论也不过是从《铁齿铜牙纪晓岚》这部影视剧作品中参考而来的,至于和珅是不是真的这样对待穷亲戚,我想还得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之后才能给出准确的答案。
在民间,和珅与纪晓岚有着两种完全不同的关系,在《铁齿铜牙纪晓岚》中,他们两人是相互斗智斗勇的“对手”,在《乾隆王朝》,他们则齐心协力共同维护正义的“好友”,那么,这2种完全不同的关系,哪一个才更加接近历史的本来面貌呢?
不过关于和珅与纪晓岚的“爱恨情仇”,各位读者倒是可以去看一下著名历史学家纪连海写的《历史上的和珅》,关于这些,在他的书中都有写到。
历史上的和珅其实出身卑微,那么他是如何平步青云,身兼大清10多个重要官职,成为乾隆跟前的第一红人?他又有着怎样的手腕,爬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力高峰?嘉庆皇帝为何一上台,便将和珅正法?除了贪腐,和珅还有着哪些不为人知的另一面?在《历史上的和珅》这本书中都有写道。
纪老师从和珅的家庭出身、求学历程以及求仕之道等多个方面,挖掘出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在书中,我们能看到朴实的百姓诉求,狡黠的民间智慧、微妙的官场均衡之术,作者对历史的解析非常独到,情节也比较吸引人,读起来意犹未尽,总之,本书写得很有意思,从一种不同的视角去解读和珅,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去看一下!
点击下方链接购买:
参考资料:《清史稿》、《历史上的和珅》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无风却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