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帝国日落与王朝诅咒:咸丰皇帝是如何挣扎于内忧和外患之间的?

帝国日落与王朝诅咒:咸丰皇帝是如何挣扎于内忧和外患之间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217 更新时间:2024/1/23 16:33:29

如何评价咸丰帝,太多的历史作品都只表现了咸丰帝疲惫虚弱的一面,可是把这个人真的放回历史,你就会发现,中国的那句老话“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和“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是那么的恰如其分。

崩溃

咸丰帝对自己是有自知之明的,他知道自己已经没法拉住这个不停衰败的帝国了,甚至每天夜晚的午夜梦回,他都能隐隐约约听见整个紫禁城在咯吱作响。他的身体不好,这让他害怕到了极点。

▲咸丰皇帝朝服像

人在害怕到了极点会怎么样?会放纵。

他彻底地放纵了自己,对内太平天国的迅速崛起引起了一系列的风暴,其他的起义就像是并发症,迅速摧毁了朝的免疫系统。对外,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溃败让所有的外国人知道,清帝国已经是一具尚在温热的尸体了,分而食之的时候到了。

咸丰帝在内政和外交两条线上的全面崩溃原本会让他遗臭万年,也许历史老人也不忍如此对待这个虚弱的孩子了吧,当所有的厄运都骑上了咸丰帝的肩头,他生命中唯一的一点点眷顾来了,是一个女人——这个王朝最后的女人,慈禧太后。

王朝的诅咒

王朝时代的正面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为王臣”,反面却只有四个字,“身不由己”。妙笔丹青的赵佶、拥有一双巧手的朱由校,似乎他们都有着并非常人拥有的天赋,本应该尽情挥洒着自己的才华,可是天意偏偏和他们开了一个致命玩笑,让他们做了君王。咸丰皇帝也是如此。

▲紫禁城的一抹残阳

“福兮祸之所伏”,道德经中的这一条阳谋好像是一只大手,掐的每一个王朝喘不过气,谁也逃避不了由盛转衰的规律,仿佛是一种必然,多少王朝在顷刻间覆灭,终归无闻。古往今来能够逆天改命的英雄寥寥无几,大多只能空留一声叹息。

最后掐死咸丰帝的不是他身体里的疾病,而是他的王朝。

王朝的黄金时代来自于生产力与生产资料的最佳平衡,一生幸运的乾隆帝恰好经历了黄金时代,可是盛极而衰的铁律却没有放过清王朝,随后的嘉庆帝和道光帝就已经力不从心,但还可以勉强维持帝国的表面繁荣,这颗手捧雷炸在了咸丰的手里。

▲《乾隆南巡图》(局部)

作为一国之君,从小就接受天下最严格的的教育,从四书五经的礼教化,到纵横捭阖、尔我诈的帝王心术,每个皇帝都被父皇和帝师们天天耳提面命,可就在这样的严格教育下,咸丰帝变成了一个不得不茫然的君主。

为什么要说不得不呢?因为一个大问题,皇帝可以掌握多大的权力?大多数人有一个误解,皇帝作为真龙天子,一国之君看似拥有无限的权力,可是现实情况是皇帝的权力随着发展中产生的社会矛盾和生产力的矛盾不断的递减。

君王的悖论

王朝伊始,“奋六世之余烈”,几代人的励精图治,生产资料和生产力最大限度结合,整个国家变得富足繁荣,皇帝本应权力不断的膨胀提高,可是现实恰恰相反,每到这个时候,皇帝的权力就会出现萎缩,原因很简单,就是作为皇帝,无法再成人之美。

“君王的艺术在与成人之美”。

▲电影《投名状》剧照

国家发展,各种势力不停膨胀,各种资源却在不停减少,能和皇帝谈论筹码的势力越来越多,慢慢的便不是皇帝的王朝,而是王朝的皇帝了。

完美的平衡点之所以完美,正是因为它的脆弱,稍纵即逝,皇帝与各种势力最终会从从属关系变为博弈对手,皇帝在博弈中不敢轻举妄动,这样整个国家缺少了政策调动,往往会失去活性,走上了下坡路。

清王朝这种情况尤其严重,满族和汉族天然成为两大倾向性极强的利益集团,斗争异常激烈。

溃烂

随着年长日久,满族势力因为天然的优势地位逐渐沉迷享乐,腐化堕落,汉族势力随即越来越强势。夹在中间的咸丰帝愈发的尴尬,他本想与满族势力一起稳定朝局,可是接连不断的失败让咸丰清醒地认识到,满族势力已经不能回答时代提出的问题,而且满族势力因为自己王朝正统的身份自我优越性极高,似乎自己所拥有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最后只能陷入更深的矛盾之中。

▲咸丰八年《瑷珲条约》签订场景复原

咸丰帝困在了一道无解的谜题之中,就是越倚重满族势力,就越无法解决现实的问题,咸丰帝没有能平衡满汉两股势力的手段和能力,一天天虚弱的身体最终让他崩溃了,他希望在醉生梦死中尽快摆脱这一切。

“人生长恨水长东”

这种无奈是无解的,王朝的核心就是家天下,咸丰心中明白只有汉臣才能帮助他,可是他不敢也不能,一旦选择了汉臣,王朝正统的合法性便荡然无存,身为满人的咸丰本人就在这无尽的矛盾中被撕扯得七零八落。

▲热河行宫澹泊敬诚殿内景

咸丰十一年七月十六日,秋风未至,身在热河行宫(即承德避暑山庄)的咸丰却觉彻骨生寒,大家都在劝他回京,即使是死也死在京城,那座太大太大的城,多少英雄豪杰终其一生都迈不过那道门槛,可是咸丰不愿意回去,他知道自己本不是英雄豪杰,只是命运跟他开了个太大太大的玩笑,把他放在了那个位置上。九九八十一颗门钉压碎了他的一生,如今死在外地,咸丰反而觉得心安。咸丰对这片江山没有任何的留恋,匆匆之间,咸丰死了,就像从未存在过。

王朝已如风中芦苇,不管飘向何方,咸丰都不用再痛苦了。

参考资料:

《天朝的崩溃》茅海建

《近代的尺度》茅海建

更多文章

  • 男子自称慈禧后裔,相亲节目“选妃”遭嘲笑,恼怒指责无人请安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慈禧后代上非诚勿扰完整视频,小伙自称慈禧后人,清朝后人上相亲舞台

    异想天开一词出自《镜花缘》,比喻荒唐离奇,还比喻超强的想象力,意思是想象一些不太可能的事情,很多人不愿意面对现实,总是活在自己的想象里面。现实生活中我们身边这样的人不在少数。众所周知,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1912年2月12日,末代皇帝溥仪退位后,延续了近两千年的封建帝制也宣告终结。清朝

  • 太平天国女状元傅善祥的结局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傅善祥放弃挣扎,傅善祥美人计视频,太平天国傅善祥大结局

    太平天国运动轰轰烈烈的开展了几年之后便失败了,那这位女状元又何去何从了呢?时代背景太平天国是由洪秀全、杨秀清等人建立的反清政权,定都于天京,也就是今天的南京城。洪秀全受基督教的教义影响,创立了太平天国,在太平天国中男女平等的思想得到了一定的宣传,这一新颖的理念打破了当时传统的男尊女卑的观点,吸引了不

  • 他伺候康熙60年,主子驾崩后被雍正立即秘密处死,只因做错3件事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康熙临终前将一串念珠交给雍正,康熙驾崩不传位给雍正,康熙最能干的大臣

    在清朝,有一个太监叫赵昌。身为太监,他把太监这份工作,做得十分出色。他是康熙帝身边的太监,追随康熙多年,还被提升为养心殿太监总管,可以称得上是康熙帝的贴身太监,他跟着康熙一起长大,康熙对他十分信任,还让他负责圣旨的传达。然而,雍正帝登基以后,并没有重用赵昌,也没有善待他,更没有赏他金钱,让他回家养老

  • 和珅真正的靠山并非乾隆而是他,此人若不死,嘉庆根本不敢杀和珅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和珅哭的最惨嘉庆急着杀和珅,乾隆临死前告诫嘉庆不要杀和珅,如果嘉庆不杀和珅那和珅能活多久

    清王朝是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由于年代较为接近,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清王朝的故事,而和珅便是许多故事的主角。传说中他是清朝第一大贪官,生平贪污无数,家中的财富甚至堪比国库。由于影视作品的影响,许多人都认为乾隆是和珅最大的靠山,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和珅的大靠山另有其人,此人如果不死,就连嘉庆也不敢随意杀死和

  • 嘉庆问和珅:你贪的钱花得完吗?和珅只答两点,令嘉庆哑口无言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嘉庆晚年对和珅的评价,如果嘉庆不杀和珅那和珅能活多久,嘉庆问和珅你贪的钱能花完吗

    无论是我国封建王朝,还是现代,贪官污吏仍然不能完全杜绝。明朝的开国之君朱元璋为了惩治贪官污吏,更是发明了剥皮充草的残酷刑罚,但仍然有官员抱着侥幸的心理疯狂贪污。正所谓“人心不足蛇吞象”,一个人的欲望是永远也不可能被消灭的,但可以克制自身的欲望,靠正道来赚取财富,这也是先辈所告诉后人的“君子爱财,取

  • 嘉庆有多不靠谱?传位遗诏藏得太隐蔽,太后一道懿旨才让道光登基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嘉庆有遗诏吗,嘉庆为什么没有留下遗诏,嘉庆死前和道光说的话

    康熙本来是立有太子,但是后来经历各种问题,太子被废,九个儿子参与皇位的争夺,最后雍正成为最后的胜利者,继承皇位。雍正初年,雍正有感于父亲一朝皇子争夺皇位给争权带来的不稳当因素,于是确定了“秘密立储制度”,时先又皇帝选好继承人,将继承人的名字写入遗诏,放在盒子里后放在“正大光明”牌匾后,等到皇帝驾崩

  • 嘉庆时期侍卫能力有多差?百姓持械闯皇宫,竟然数位侍卫被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嘉庆的御前带刀侍卫名单,嘉庆的侍卫,嘉庆频繁遭刺杀

    事情发生在嘉庆十年二月二十,一个自称萨弥文的百姓手持铁枪直接就往神武门的甬道闯过去,神武门参将及侍卫们见状直接跑过去拦截,这个人二话没说,直接用手中铁枪对着侍卫们就开刺,双方在神武门甬道好一阵打斗,最终萨弥文不敌侍卫们人多,被护军图塔布夺了手中的铁枪,并用自己手中的武器刺击萨弥文的头颅,萨弥文倒在

  • 嘉庆九年,神武门再出事故,有僧人潜入皇宫就为见皇帝一面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嘉庆神武门遇刺,神武门故事50字,故宫神武门图片

    嘉庆九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凌晨,京城街道上少有行人,除了醉酒大汉和打更之人,而皇城中行走之人多是各处侍卫们在进行巡逻,黑夜中有一人悄悄移动,跟在进出宫门的太监宫女身后,混入皇宫中,皇宫之中有很多房间,本来想见一见嘉庆的他根本不知道皇帝住在哪里,只能跟着感觉走,一路便悄悄到了奉先殿(皇室祭祀祖先的家庙),

  • 嘉庆为何在皇宫被百姓刺杀?答案只有八个字:梦兆签语,必有好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在《嘉庆朝实录》中,小佛找到了一句看似轻飘飘的记载:“乙酉,(嘉庆皇帝)还宫,入顺贞门,奸人陈德突出犯驾”。这一次陈德的刺杀让嘉庆非常恼怒,明明身边有一百多人,出手救驾的只有六人,而普通百姓为什么要刺杀皇帝,又是怎么避过巡逻,进入皇宫的地界之内呢?一系列的问题出现在嘉庆脑海之中。 嘉庆皇帝的要求刑

  • 乾隆最器重的汉臣,75岁累死在轿子里,皇帝痛哭不已:赐谥号文正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乾隆最敬重的汉臣,乾隆时期30位重要大臣,乾隆帝最欣赏的大臣

    乾隆皇帝是清朝的第六位皇帝,二十五岁时登基,乾隆皇帝在小的时候十分聪颖,有过目不忘的能力,在他统治的六十年间,在政治上,他改善了雍正皇帝在位时立下的很多政策,在军事方面,镇压了边疆很多地方;在经济方面,重视农业;提倡“农业是国家的生计”;在社会方面,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他做的这些改革使百姓安居乐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