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襄樊之战的结果怎么样?对蜀汉对三国产生了多大的影响?

襄樊之战的结果怎么样?对蜀汉对三国产生了多大的影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567 更新时间:2024/1/20 7:35:41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备部将关羽率军从荆州南郡出兵,进攻曹魏占据的襄阳、樊城,接下来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

赤壁之战后,蜀汉集团成为三家中收获最大的,刘孙联军不仅击败北方的曹操,拖延其一统天下的步伐,刘备也乘机取得荆州四郡,“群下推先主为荆州牧,治公安”,随后谋取益州。在汉中之战中,曹魏军大败,刘备进位汉中王,蜀汉事业进入鼎盛。然而随着大将关羽的孤军北伐,蜀汉发展开始走起了下坡路,虽然关羽也取得一定成果,但被吕蒙白衣渡江“偷家”了,自己也死于乱军之中,“关羽大意失荆州”的俗语由此而来。作为三国形势的重要转折点,关二爷真的是因为心高气傲而大意北伐吗?这场襄樊之战对魏蜀吴各方集团的影响有多大?

一、时机正好,威震华夏

“羽刚而自矜,飞暴而无恩,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为了迷惑关羽,东吴大将吕蒙抓住其心高气傲的特点,屡次写信示弱,通过吹捧关羽来使其麻痹大意。后来吕蒙诈病返回东吴都城,任用还没有什么名声的陆逊顶替自己,陆逊也发挥了老上司的吹捧之术,把关羽夸得飘飘然起来,让关羽甚为轻视陆逊,愈发大意,完全丧失对东吴的警惕,为后来自己孤军北伐无果而有家不能回埋下伏笔。但关羽对北伐的判断真的是鲁莽吗?是吕蒙的“诈病”以及对陆逊的轻视影响了关羽的判断吗?

若不是关羽自持勇猛,以一州之兵孤军北伐,而是和大哥刘备“报备”一声,或许北伐就成了。抛开对东吴的“大意”,事实上关羽选择北伐并发动襄樊之战的确是很好的时机。在此之前,孙权就因为刘备取益州而不还荆州一事翻脸,趁刘备和曹操争夺汉中之机拿下荆南三郡。为了避免双线交战,刘备孙权进行和谈,双方以湘江为界,各领三郡瓜分荆州,和谈取得完美结果,双方都得到满意的答案,这才是关二爷对东吴放松警惕的最大原因。此外,孙家和曹魏还爆发了一次大规模会战——“濡须会战”,在数万兵力的拉扯下,双方各有胜负,其中最著名的还是孙权亲征合肥,却因为张辽八百骑奋威逍遥津而差点陨落,因此关羽确信东吴的兵力仅能保留长江沿线布防,是没有机动力量可以用来强夺荆州的。

此外,曹操方面也不好过,先是汉中失利,后来又有耿纪、吉本等汉献帝身边的亲信反曹,再到乌桓,鲜卑之乱,甚至还有自己的守将想要反曹联刘的,这才让关羽有了动襄樊的念头。虽率领一州孤军,但关羽可谓势如破竹,甚至本来投降曹操的地方势力都来附和关羽,纷纷接受关羽的印号,“为之支党”。同时关羽还有天公作美,“八月,汉水溢流,害民人”,关羽借机水淹来援救襄樊的七军,斩庞德,擒于禁,直逼汉献帝所在的许都,威震中原。

二、联盟破裂,持傲丧命

然而无论是和蜀汉有联盟的东吴,亦或是势力最强的曹魏,很显然都不想让刘备的日子越来越好过。尤其是作为盟友的东吴,原本刘备不过是四处依附他人之辈,在孙权手下可是有着江东六郡,比起刘备可以说是只强不弱,赤壁一战自己更是出了大力,反而给刘备做了嫁衣。本来以为刘备取了益州就会归还之前借的荆州,没想到刘备狼子野心,又想得了凉州才肯收手,倘若关羽顺利取下襄阳、樊城,则蜀汉实力大增,不仅足以和曹操抗争,关羽若是从荆州顺长江而下杀来,吞并东吴是十分容易的。而此时曹操面对关羽的进攻也坐不住了,“遣人劝权蹑其后,许割江南以封权”进行求和,于是孙权决定哪怕之前的联盟破裂,也要抑制蜀汉发展。

一面倒的战局让关羽有些“飘了”,而此时东吴的大将吕蒙正好“病重”,顶替的陆逊是个“仰慕”自己的人,来信中一顿猛夸让关羽心生骄傲,“羽意大安,无复所嫌,稍撤兵以赴樊”。在关羽得到于禁等人的军队数万人后,因粮草不济而擅自撕毁曾经订下的湘水盟约,径自取用孙权湘关的粮米,孙权再联想到曾经为自己的儿子向关羽的女儿求婚,关羽骂了孙权的使者,拒绝通婚,这些都让孙权很是恼怒,决定对关羽动手,势单力薄的关羽在南郡失守后想要逃回益州,但被东吴设下埋伏,关羽不但没有攻陷襄阳和樊城,反而丢失荆州三郡、兵败身亡,蜀汉实力大伤。

三、反目成仇,龙虎相争

关二爷发动的襄樊之战并没有因为他的死而结束,他成了蜀汉和东吴相争的导火索。为了给义弟报仇,刘备也不顾之前的联盟之谊了,想着友谊的小船自己也能划,于是在称帝后一狠心,直接起兵讨伐东吴,然而三弟张飞却在途中因为鞭打手下而被手下谋杀,蜀汉铁三角只剩刘备一人。同时,刘备一意孤行的伐吴大战也因为陆逊在夷陵的一把火烧却了战意,“其舟船、器械,水、步军资,一时略尽,尸骸塞江而下”,只得退到白帝城,和孙权讲和。

襄樊之战和夷陵之战的失败,让原本如日中天的蜀汉势力一下蜷缩到仅有益州这么一块地盘,失去了东面北伐的大基地,也使得隆中对成为虚话,刘备手底下的人才军队也损失殆尽,这些打击不可谓不大。东吴则借此占据荆州六郡而“全据长江”,进一步巩固了东吴政权的安全。但两家本来牢固的联盟因此破裂,所谓“两虎相争,必有一伤”,在孙刘互相削弱之际,曹魏则按兵不动,等待着对蜀汉和东吴蚕食鲸吞的机会,这两战之后,可以说东吴和蜀汉再无单独抵抗曹魏的可能,甚至于联手都可能不是对手。或许已经身首异处的关二爷不会想到,自己“头脑一热”发动的大战,竟然使得蜀汉一步错步步错,和东吴一道不可避免走向覆灭的道路。

标签: 襄樊之战三国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朱元璋发明一物,流传了600多年仍被沿用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朱元璋,明朝,历史解密

    明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王朝,为我们留下的瑰宝也是数不胜数,一如朱棣编修的《永乐大典》、郑和下西洋、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宋应星的《天工开物》等等。而作为王朝的开创者,朱元璋同样发明一物,600多年都被沿用至今,还成为了行业准则。朱元璋出身贫寒,从放牛娃到父亲、兄长离世,进寺庙当和尚,做乞丐,

  • 秦始皇不怕鬼神,渡江时还砍光树木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秦始皇,秦朝,历史解密

    在中国数百位皇帝中,秦始皇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十年时间统一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王朝,设计的中央集权帝制一直为后世封建王朝说采用。“书同文”让中国真正实现统一,就算以后再怎么内讧,最终也会统一。因此,他也被誉为“千古一帝”。关于秦始皇的故事,千百年来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

  • 皇家尊贵显赫,为什么古代大臣不愿娶公主呢?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古代,唐朝,历史解密

    皇权那是至高无上的,皇上也是坐拥天下,有着数不尽的财富,所以皇家子女是不愁嫁不出去,然而历史上也不是每个人都喜欢这样,也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与公主成亲。拒绝迎娶公主、皇帝称赞拒绝迎娶公主东汉光武建武二年,当朝皇帝的姐姐湖阳公主新寡,皇帝想为她在满朝文武中找个对象,就含蓄地问她对文武官员的印象。公主说:

  • 汉中是战略要地,为何刘备要派魏延把守呢?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三国,刘备,历史解密

    刘备在入蜀之时,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重要人物都留守在了荆州,魏延是跟随刘备入蜀的将领之一。当时,关羽驻守江北,任襄阳太守,张飞驻守秭归,拜宜都太守。宜都地区控制这三峡航道,是当时荆州和益州的主要通道,凡是大规模行军,都要通过这三峡水路。足见张飞担任宜都太守的重要性。刘备入蜀不利,调诸葛亮、张飞

  • “战国七雄”中的魏国为什么是最先变法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魏国,春秋,历史解密

    战国时期,七雄并立,在这种情况下,各个国家都想要将自己变得更加的强大,这样既能够抵挡他国对于自己的侵略,也能够更快的拥有统一全国,成为霸主的能力。因此战国时期的各个国家都开始了变法图强的道路,战国时期也成为了我国历史上的著名变革时期。而在七国之中,魏国是最先开始实行变法的国家,造成魏国称为七国之中的

  • 亚历山大大帝如果多活十年 到底能不能消灭战国七雄呢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亚历山大,战国七雄,历史解密

    亚历山大打得过战国七雄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公元前323年,年仅33岁的亚历山大大帝去世,亚历山大一生横扫了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的三个国家,击败了波斯、埃及、印度等强国,征服了雅典等希腊城邦。亚历山大统治时期中国正处在战国社会的中期阶段,各国争

  • 康熙帝的这一举措幸好废除了,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康熙,清朝,历史解密

    最早,西周时期的封建统治者在其统治的领土上收取商品流通的赋税。进入近代史以后,部分国家开始将关税作为国家税收中的一个单独的税种,这才形成了近代关税。近代关税指的就是:各个国家通过设置关卡而征收过关商品的商税,这种征税形式,在中国古代被则称为“榷关”。清朝的榷关则是沿用了明朝的制度,由中央设置的户部、

  • 明朝开国6位功臣结局都不同,唯有徐达得到了善终,只因他女儿嫁得好?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明朝,历史解密

    他和朱元璋是老乡,后来加入了朱元璋的队伍。徐达有四个女儿,其中三个女儿都嫁进了皇宫,大女儿嫁给了朱棣,二女儿做了代王妃,小女儿也做了安王妃。由于他的大女儿很争气,最后徐达才算有了一个好的结局。徐皇后天生就很聪明,非常喜欢读书,朱元璋听闻徐达的大女儿很优秀,就和徐达说将大女儿嫁给自己的儿子朱棣。洪武九

  • 揭秘:“五胡乱华”的时期究竟有多黑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五胡乱华,晋朝,历史解密

    五胡乱华,是在西晋时期塞外众多游牧民族趁西晋八王之乱,国力衰弱之际,胡人趁乱反晋。“五胡”主要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大部落,但事实上五胡是西晋末各乱华胡人的代表,数目远非五个。五胡乱华的时间一般是从西晋灭亡(316年)开始算起,一直到鲜卑北魏统一北方(439年)。有的史学家也称之为“永嘉之

  • 古代战场上是如何计算军功的?如何制止抢功现象?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军功,明朝,历史解密

    自古以来有战争便必有牺牲,这是不变的定律。“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在古代,为了鼓励将士奋勇杀敌,随之而来便衍生出了相应的军功制度,而最著名的想必就是“首级”军功制了。所谓的“首级”军功制,就是按照砍下敌人脑袋的数量来确定军功。可是这会造成一个现象,那就是一旦敌人被杀